日据前星洲华社青年领袖林谋盛
陈煜2022-09-14T11:30:54+08:00林谋盛少将(1909-1944)出生于福建南安后埔,1925年南来星洲。其父著名建筑商林路于1929年去世,正在香港大学读书的林谋盛,中断学业返回新加坡奔丧。他继承家业经商成功,积极参与星马华社抗日活动,1942年初匆匆逃离新加坡,1944年6月29日牺牲于怡保日军监狱。 [全 文]
林谋盛少将(1909-1944)出生于福建南安后埔,1925年南来星洲。其父著名建筑商林路于1929年去世,正在香港大学读书的林谋盛,中断学业返回新加坡奔丧。他继承家业经商成功,积极参与星马华社抗日活动,1942年初匆匆逃离新加坡,1944年6月29日牺牲于怡保日军监狱。 [全 文]
我的丈夫英培安和我共处45年,去年1月10日他因胰脏癌去世。培安是一位专业作家,一共出版了29本著作,包括杂文、诗、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及文学评论。他离世后,不下10位文友在《源》杂志、《联合早报》、台湾的《文讯》、马来西亚的《中国报》及香港的《声韵诗刊》发表怀念他的文章。 [全 文]
第一次见到戏剧界和舞蹈界前辈梁巧珍,马上感觉到她那股火力充沛的激情。她炯炯有神的眼睛和滔滔不绝的说话,不像是位已经是82岁的人。梁巧珍是新加坡少有的舞蹈、话剧、电视剧、歌唱集聚一身的四栖演员。 [全 文]
上世纪初叶,一个“诸事皆宜”的日子。福建金门县金湖镇后垅乡,一间低矮的老厝前,一场生离死别的戏码正在上演。 [全 文]
在新加坡,以野兽派特有的非线性线条和鲜艳油彩记录南洋街巷风貌的画家,恐怕只有朱宏一人。朱宏原是一名建筑师,1997年自中国大连移民新加坡,目前是全职画家。多年前,他在直落鼓楼的画室里创作,毗邻的画友很多是新加坡美术界耳熟能详的名字:林子平、许锡勇、庄心珍…… [全 文]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蒋桂”连年混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祖籍广西岑溪的黄家四兄弟(堂兄弟)不得不谋划着离开“山高而小,水注于川”的故土,他们把已出世的子女留给父母照应,然后携同妻子经香港前往马来亚讨生活。 [全 文]
至今戏剧圈前辈们提起1960年南大戏剧会演出的《第一个微波》,都会说那是剧坛介绍印度戏剧的重要开端。但是该剧的导演郭颜开当年南来,在海上经历的可不是微波粼粼、漾影依依的平静。 [全 文]
1980年9月,我出席新加坡写作人协会(后复名为“新加坡作家协会”)主办的中秋迎月会,第一次见到了黄孟文老师和陈华淑伉俪,以及王润华老师和淡莹伉俪等作协理事和会员,过后应邀破格加入作协。 [全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