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

他这样一个男人 ——追忆英培安

2022-09-14T15:56:12+08:00

培安从来不曾见过自己的爷爷奶奶,连听说过都没有,但他很早便知自己祖籍广东新会。 “跟维新先驱梁启超同乡。”断文识字的父亲留给他的就这几个字。随着年岁的增长,培安终于拼凑出了父亲早年的故事,也明白了他终日沉默寡言的原因。 不得不提起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争:七七事变爆发后的一年零三个月,侵略者的铁蹄即踏至南方大都会广州城下,百多公里外的新会早已人心惶惶。 “赶紧逃吧,不然没命了。”似乎所有的人都在为逃亡做准备。 但又能逃去哪里呢? [全 文]

他这样一个男人 ——追忆英培安2022-09-14T15:56:12+08:00

心中的信仰 ——林仰忠专访

2022-09-14T15:56:54+08:00

林仰忠的声音,相信许多年长人士都非常熟悉。他不仅在播音领域是资深播音员,在其他有关声音的行业也都有着一席之地。从播音员到戏剧演员再到潮语老师,虽然职业角色不断转换,但林仰忠一直用他那把磁性的声音传承着华族文化,用中正耿直的人格,演绎着人生的不同角色。 [全 文]

心中的信仰 ——林仰忠专访2022-09-14T15:56:54+08:00

星洲的惠安百年世家:黄永祺家族

2022-09-14T15:58:08+08:00

黄永祺家族是20世纪中期新加坡声名显赫的华商家族。1896年,年仅17岁的黄永祺(名澳,1880-1960)告别家人,离开福建省惠安县后蔡乡,踏上星洲这座岛屿;1957年12月15日,78岁高龄的他,在三子黄桂楠的陪同下,到中华总商会宣誓效忠英女王及新加坡,获得新加坡公民权;1960年12月15日,黄永祺在加东宅邸去世,与1953年去世的妻子郭馨娘(1889-1953)合葬于蔡厝港基督教坟场,将血脉深植于这座岛屿。 [全 文]

星洲的惠安百年世家:黄永祺家族2022-09-14T15:58:08+08:00

美丽的笔不曾失落

2022-09-14T16:02:00+08:00

提起早期新马华文文学作家叶冠复(1914-2009),年轻读者大概对他的印象极为陌生。这主要是他为人低调,终其一生只出版了一本个人散文集《停晷集》(1962年,香港群岛出版社印行)。1960年代之后,叶冠复渐渐淡出新马文坛,只有零星的作品见报。 [全 文]

美丽的笔不曾失落2022-09-14T16:02:00+08:00

胶童与词典——杨贵谊专访

2022-09-14T16:13:54+08:00

百多年前,神州大地灾祸频仍,民不聊生。为了躲避灾难,求取温饱,祖籍福建福清的杨枝荣、刘亚妹夫妻被迫背井离乡,他们漂洋过海来到新加坡。由于无法适应都市生活,他们只好到柔佛州笨珍县的乡下去垦荒。他们拖家带口徒步来到巴力交怡村,在自己亲手建造的小茅屋里安顿下来之后,开垦出十几英亩属于自己的小胶园。随着人口的增加,单靠自家的胶园已不足以维生,待贵谊稍稍年长一些,他即跟兄姐们一起成为了小胶童。 [全 文]

胶童与词典——杨贵谊专访2022-09-14T16:13:54+08:00

写作是一个理解自己的过程——专访《源》杂志2020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获奖者陈芷婷

2022-09-14T16:24:51+08:00

陈芷婷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专业的一名研究生,也是入围作者中年纪最轻的一位。她的故事以第一人称视角,通过回忆的方式展现了一群特殊女性——自梳女背井离乡来到新加坡打工的生活经历,揭开了新加坡历史的一角。 曾经有这样一群女性存在过。她们放弃爱情与理想,为家庭牺牲奉献了一生,亦为新加坡的发展贡献绵力,但回顾前尘,她们并未感到后悔。 [全 文]

写作是一个理解自己的过程——专访《源》杂志2020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获奖者陈芷婷2022-09-14T16:24:51+08:00

2021年06月28日

有色彩的音乐

2022-09-14T16:52:08+08:00

作曲家艾利·沃生的听觉非常敏锐。许多年前的一个夜晚,他外出散步,走到一个地方忽然听见噼噼啪啪的声音从一间屋子里传来,原来是有人在那儿打麻将。 [全 文]

有色彩的音乐2022-09-14T16:52:08+08:00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