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9日

宗乡总会奖学金得主交流网络线上聚会

2021-05-20T02:22:32+08:00

宗乡总会奖学金在今年迈入第十个年头,近期建立了奖学金得主交流网络,并在8月29日通过网络平台Zoom举办了首场线上聚会,共吸引了29人参与,出席率达到七成,反应相当热烈。 活动邀请了新届和历届奖学金得主参与,并由在籍学生分享在疫情期间上网课学习的体验、在宗乡总会及属下会馆实习的心得,同时也让已毕业的学长学姐分享毕业后的工作经验等,丰富的讯息交流让彼此获益不浅。 在籍学生分享疫情期间的学习体验  就读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奖学金得主分享上网课的心得 随着冠病疫情在世界各地蔓延,原本在中国留学的奖学金得主也深受影响,自今年初回到新加坡度过寒假后,便展开了线上学习。目前在清华大学就读经济与金融,即将升上大四的关靖怡表示,网络学习的时间虽具灵活性,然而却无法见到老师和同学,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 在复旦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黄丽晶也指出,无法与教授面对面讨论功课,确实会让学习质量受影响,有些老师也会因此而增加功课量,所以上网课还是有一定的学习压力。她也在这段期间参与了远程实习,在家一边进行线上学习,一边远程办公,对她来说是很好的锻炼经历。 在北京大学攻读国际关系的刘雅琳则透露,在疫情期间居家学习,让她有了更多时间复习之前所学的课程,考试方面也颇有挑战,须准备2至3个摄像镜头拍摄自己的考试画面。对于在宗乡总会及属下会馆的实习体验,这三位同学不约而同地表示,这段经历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到本地宗乡组织的历史文化和工作内容,以及如何在本地社会发挥凝聚力,对华社华团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毕业生畅谈个人发展的苦与乐  已经完成本科学业的毕业生在线上聚会中畅谈在中国毕业后的发展 除此之外,已毕业的奖学金得主也在聚会中分享了个人发展。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的傅一嘉目前已到澳洲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继续精进学术知识。她认为,拥有双语双文化背景让她在与不同国家的学生沟通时占据优势,成为彼此之间的交流桥梁。 另外,目前在新加坡银行香港分行担任客户关系经理的黄政燊,也分享了他在清华大学就读经济与金融时的创业故事。当时,他与同学合作开了连锁餐馆“原味觉醒”,在2017年的巅峰时期更有15家店面,虽然目前因为种种原因而被迫结束营业,但他认为这段历程让他收获良多,拥有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学习到的实践经历。 原本在清华大学修读国际关系的刘庭芝,在毕业后毅然转换职业跑道,目前从事金融行业。她坦言,在初入行时的确困难重重,庆幸的是公司看重她的双语双文化背景,而她也愿意下一番苦功努力学习,因此目前在金融行业顺利发展。 除了投身于跨国企业,不少毕业生也服务于本地政府机构,首届奖学金得主梅富强正是其中一人,他同时也是这项交流网络的负责人之一。曾在北京大学学习国际关系的梅富强,把在大学期间学习到的知识发挥在现有的工作上,通过人文交流与其他国家建立关系,为民众提供服务。 宗乡总会奖学金得主交流网络的无限潜力  负责举办这场线上聚会,同时也是交流网络负责人之一的首届奖学金得主卢泓胜表示,目前宗乡总会奖学金得主的学习专业横跨13个领域,且人才济济,因此这个交流网络是非常好的平台,让在籍学生和毕业生相互交流,在国外发展时彼此照应。此外,毕业生在各大企业、政府部门工作的经历也可以是在籍学生的借鉴,对以后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他深信,奖学金得主通过这个交流网络相互学习及分享,能够提升彼此的价值,进而更好地回馈华社。 奖学金得主交流网络的首场线上聚会结束前,参与者开心截图合影留念 宗乡总会自2011年起颁发奖学金,旨在为我国培育双语双文化优秀人才,每年资助5名优秀学生前往中国顶尖大学攻读本科学位,成功申请者每人每学年可获得高达1万5000新元的奖学金。迈入第十个年头的奖学金,目前受惠学生已达44人,其中25人已顺利毕业。

宗乡总会奖学金得主交流网络线上聚会2021-05-20T02:22:32+08:00

2020年度宗乡总会奖学金

2021-05-20T02:22:44+08:00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奖学金助5学生开拓留华升学路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在8月14日举行了简单而不失隆重的“2020年度宗乡总会奖学金”颁发仪式。今年共有5名学生荣获宗乡总会奖学金,她们分别是来自华侨中学(高中部)的石馨瑶、郭姵妤、杨欣泽、 李心颖,以及来自立化中学的白宁萱。她们都将赴中国顶尖大学:清华大学及北京大学攻读本科学位。 2020年宗乡总会奖学金得主的其中4位,左起:杨欣泽、石馨瑶、李心颖、白宁萱;郭姵妤缺席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素质不断优化,越来越多本地学子选择赴华深造,而宗乡总会 奖学金的申请人数亦逐年增加。尽管疫情当前,宗乡总会奖学金的申请依然不受影响,分别有5所学校的16名学生提出申请,与去年收到的申请数量相同。 为了减少社交接触,宗乡总会首次进行了线上奖学金面试,并且简化了奖学金的签约仪式。其中4名学生偕同家长出席了这场闭门签约仪式,从宗乡总会会长陈奕福先生手中接获了第一笔奖学金,另一名得主郭姵妤因3月前往台湾的乡村与山上的小学支教,上周刚返新,目前仍在隔离中,因此由其父母代领。 宗乡总会会长陈奕福(左二)与2020年宗乡总会奖学金得主合影,左起:石馨瑶、白宁萱、李心颖和杨欣泽 未参与2020年宗乡总会奖学金颁奖仪式的奖学金得主郭姵妤 陈奕福会长表示:“今年是宗乡总会奖学金成立的第十个年头,我们建立了奖学金得主交流网络,由首届奖学金得主卢泓胜及梅富强带领,希望借此增进各届奖学金得主间的交流与联系,同时借助此网络彼此借鉴,更好地回馈华社。” 有关交流网络将会在8月29日举办首场线上聚会,邀请新届与历届奖学金得主参与,同时让已毕业的学长姐和在籍学生分别分享工作经验,以及在疫情期间上网课学习的体验。接下来,宗乡总会也会尝试联络中国相关大学学府,与他们跟进本会奖学金得主在校的表现,以便让学生在留学期间得到更好的成长。 宗乡总会自2011年起颁发奖学金,旨在为我国培育双语双文化优秀人才,成功申请者每人每学年可获得高达1万5000新元的奖学金。迈入第十个年头的奖学金,目前受惠学生已达44人,其中25人已顺利毕业。不少毕业生已投入职场,服务于本地政府机构与跨国企业,有者更自行创业,有的则选择继续深造。他们各展其长,表现杰出,于不同领域积极为社会作出贡献。 秉承着承前启后的精神,宗乡总会奖学金不设合约限制,唯要求奖学金得主在假期间到 宗乡总会或属会实习,让他们更深入了解本地宗乡组织,并期盼在学成之后回馈华团,为本地华社引入新生力量。 - - - - - 媒体报道: 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00815-1076991 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five-students-receive-scholarships-to-study-in-china-but-may-have-to-attend-remotely-for 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studying-in-china-on-hold-for-clan-group-scholarship-winners www.8world.com/news/singapore/article/five-students-received-sfcca-scholarship-1220401

2020年度宗乡总会奖学金2021-05-20T02:22:44+08:00

2020年02月07日

奖学金得主聚餐会

2021-05-20T02:22:55+08:00

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新一年的到来,身处异国的宗乡总会奖学金得主从寒冷的冬天回到了温暖的夏天与在新加坡的家人一同欢庆新年。宗乡总会借此于2020年2月7日举办了一场聚餐活动,让留学生与奖学金管委会相聚交流,分享自身在中国独特的经历与体会。 当天出席聚餐的包括宗乡总会奖学金管委会委员尹崇明,宗乡总会秘书处执行总秘书马进强以及 14 名在籍和毕业的奖学金得主。 刚到中国留学的大一新生都表示第一学期的他们还在适应新的环境、课程及学习节奏,将更多的时间都投注在学习上。相反,已成为 “老将” 的学长学姐们已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将更多的时间都投入在课外活动及实习上。同时,他们也到周边的城市旅游,体验不同的生活,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分享了很多独特的经历。 奖学金得主庄巧宜(左三)分享在大学第一学期的学习体验 今年就读大二的洪嘉仪则分享了到哈尔滨旅行前的“小插曲”。在赶高铁前往哈尔滨的途中,她的照相机不见了。原以为注定找不回相机的她,在高铁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相机失而复得。她表示虽然人们常说在中国丢失东西后就别希望可以找回它们,找警察也没用。但是,这一次的经历让她看到实际上是有可能的,在异乡感受到了温暖,看到了中国警务人员的办事效率及积极性。 奖学金得主洪嘉仪分享哈尔滨之行 今年就读大四的许慧馨,在 7 月即将要从复旦大学毕业。在刚结束的学期里,她到福布斯中国实习。通过实习,她对行销行业的工作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发现自己不太适合这一岗位。旁人或许会认为时间被浪费了,但慧馨表示这更是凸显了实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习,我们才能切实地去体验我们感兴趣的工作,从而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有时理想与现实还是有差异的。 已走入人生另一阶段毕业的奖学金得主们则分享了自身的工作体会。目前在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企业任职通讯司助理经理(国际关系)的梅富强表示他所从事的工作与自身的专业较为对口,能够将在校所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在中国的留学体验增强了他所具有的双语优势。掌握好双语、双文化的学生在政府部门求职时更受欢迎,更具有竞争优势。谈及语言的掌握,宗乡总会奖学金管委会委员尹崇明也强调无论未来从事的工作是否与自身所读的专业相同,语言的掌握都是至关重要的。能精通语言,良好运用是工作上的敲门砖,是让人留下好印象的第一步。 已毕业并在目前在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企业任职的梅富强分享自己的工作体会 短短的聚餐,从留学生活的点滴到毕业之后的体会,每一位学生都在不同的阶段体验着不同的生活,编织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聚餐照片:   www.FB.com/media/set/?set=a.2977685812250770

奖学金得主聚餐会2021-05-20T02:22:55+08:00

2019年08月05日

2019年度宗乡总会奖学金颁奖典礼

2021-05-20T02:23:04+08:00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奖学金申请人数突破记录创历史新高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于8月5日下午举行“2019年度宗乡总会奖学金”颁奖典礼。今年共有四名学生荣获宗乡总会奖学金,他们分别是来自华侨中学(高中部)的黄俊辉、黎伟鹏和陈恺仟,以及来自诺雅初级学院的庄巧宜。他们都将于下个月赴中国顶尖大学清华大学及北京大学攻读本科学位。 庄巧宜(左起)、陈恺仟、黎伟鹏、黄俊辉成功获得宗乡总会奖学金,为梦想启航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宗乡总会奖学金的申请人数屡创历史新高。本年度的申请者来自9所学校,人数更是第一届的三倍之多,共收到16份申请。宗乡总会今年也首次颁发奖学金给毕业自诺雅初级学院的学生,这也是该校自2017年成立以来的首届毕业生。 颁奖仪式当天,四名学生偕同家长出席了奖学金签约仪式,并从宗乡总会会长陈奕福先生手中接获第一笔奖学金。 陈奕福会长在致辞中表示:“宗乡总会奖学金今年已迈入第9个年头,申请人数逐年增加,竞争也越加激烈。今年的申请者来自9所学校,人数更是达到历年新高。希望今后能收到更多来自不同学校的申请,为国家造育英才。” 宗乡总会会长陈奕福希望即将远赴中国留学的同学们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新届奖学金得主在颁奖仪式上与管委会成员合影 历届宗乡总会奖学金得主受邀到场与新一届奖学金得主交流,分享在中国留学及生活的经验。 宗乡总会自2011年起颁发奖学金,旨在为我国培育双语双文化优秀人才,成功申请者每人每学年可获得高达1万5000新元的奖学金。迈入第九个年头的奖学金,目前受惠学生已达39人,其中21人已顺利毕业。在毕业生中,不少已投入职场,服务于本地政府机构与跨国企业,有的则选择继续深造。值得一提的是,也有奖学金得主在求学时期已开始创业。他们各展其长,表现杰出,于不同领域积极为社会作出贡献。 秉承着承前启后的精神,宗乡总会奖学金不设合约限制,唯要求奖学金得主在假期间到宗乡总会或宗乡团体实习,让他们更深入了解本地宗乡组织,并期盼在学成之后回馈华团,为本地华社引入新生力量。

2019年度宗乡总会奖学金颁奖典礼2021-05-20T02:23:04+08:00

2018年08月20日

2018年度宗乡总会奖学金颁奖典礼

2021-05-20T02:23:16+08:00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于星期一(8月20日)举办第八届奖学金颁奖典礼。有别于往年最多资助五名优秀学生前往中国顶尖大学深造,宗乡总会今年首次颁发六份奖学金。 2018宗乡总会奖学金颁奖典礼由管委会委员尹崇明(右一)代表签署,陈奕福(右二)担任见证人 宗乡总会蔡天宝会长在致辞时表示,随着教育制度的进步,申请者的水准逐年提升,而今年申请者的成绩与课外活动等各方面表现良好,因此管委会打破惯例,首度录取六名学生。 六位新届奖学金得主在颁奖仪式结束后与管委会成员合影 宗乡总会会长蔡天宝(左三)勉励学生赴中国深造时开拓视野,待学成归来回馈社会 本届奖学金得主分别是毕业自华侨初中学(高中部)的黄靖雯、洪嘉仪、刘雅琳,以及立化中学的周欣宜、黄丽晶、林映慧,她们将于9月赴北京大学及复旦大学攻读本科学位。 刘雅琳(左起)、黄丽晶、林映慧、周欣宜、黄靖雯、及洪嘉仪荣获宗乡总会奖学金 六位奖学金得主将于9月赴中国深造,迈向人生新的里程碑 近年来,不少学生被中华数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崛起的发展机会所吸引,进而选择到中国深造进修。宗乡总会奖学金得主尤其掌握了这一优势,为新中发展创造了无限契机。 颁奖仪式当天,六名学生偕同家长出席了奖学金签约仪式,并从蔡天宝会长手中接获第一笔奖学金。历届奖学金得主也受邀到场,在颁奖典礼结束后与管委会成员及新一届的奖学金得主进行茶叙交流,分享在中国留学及生活的经验。 宗乡总会自2011年起颁发奖学金,旨在为我国培育双语双文化优秀人才,成功申请者每人最多获得每年1万5000新元的奖学金。至今,该奖学金受惠学生已达35人,毕业生有17人,其中有的服务于本地政府机构与跨国企业,有的则继续深造。 秉承着承前启后的精神,宗乡总会奖学金不设合约限制,唯要求奖学金得主在假期间到宗乡总会或宗乡团体实习,让他们更深入了解本地宗乡组织,并期盼在学成之后回馈华团,为本地华社引入新生力量。

2018年度宗乡总会奖学金颁奖典礼2021-05-20T02:23:16+08:00

2018年02月13日

奖学金得主与管委会齐聚一堂

2021-05-20T02:23:22+08:00

随着新春脚步的逼近,越来越多在国外读书或工作的国人回到新加坡,准备与亲朋好友一起迎接狗年。借此机会,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于2月13日中午举办聚餐活动,多位在籍及毕业的奖学金得主齐聚总会,与奖学金管委会委员共同享用了丰盛的一餐。 当天出席聚餐的包括奖学金管委会主席兼宗乡总会会长蔡天宝先生、奖学金管委会委员洪伟雄先生、白南泉先生、尹崇明先生,以及18名在籍或毕业的奖学金得主。大家在午宴上畅谈自己过去的经历,从大一到毕业工作,每个阶段的视野和遭遇各不相同,只是都少不了进步与成长。 奖学金得主们畅谈自己过去的经历,不时出现的俏皮话让大家开怀大笑。 已经大学毕业的奖学金得主一如既往是关注的焦点。一嘉自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去到了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深造。她在学习之余,更从生活细微处得到不少感悟。比如有一次搭乘德士,闲聊中司机向她抱怨香港近年来被中国人搞得乌烟瘴气,听说一嘉是要回新加坡过春节时却又问:“你们也和‘我们中国人’一样庆祝农历新年吗?”两个不经意的用词立竿见影地反映出香港人复杂的身份认同,揭露他们在文化和政治上的矛盾。 另一方面,总会的金童玉女泓胜和庭芝自清华大学毕业后同样去到了香港,两人目前都从事金融行业。泓胜告诉大家,相比起在中国完成本科学业的新加坡人,如今香港的企业更倾向于招收留洋的中国学生,两者虽然都精通中英双语,但后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深厚,人脉也更广。好在香港对清华大学的文凭仍十分认可,“这也是为什么公司愿意聘请我,一个学习政治、完全没有金融背景的人,”庭芝说,“在清华学习真的给了我们很多机会。”与此同时,两人在言谈中均透露出对新加坡的想念,希望能找机会回国工作。 已经大学毕业的奖学金得主一嘉、庭芝和泓胜(从左到右)分享自己在香港工作、学习的经历。  “大老板”政燊同样毕业自清华大学,他现在一边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攻读研究生,一边努力经营自己的外卖生意。他和合伙人已经拥有7家直营店和8家加盟店,春节过后,南京的第一家分店也将开张。据他分享,北京近来越发重视食品卫生安全,海淀区作为第一个实验区,所有食品商家都被要求在厨房内安装摄像头,方便大众24小时监督。此外,外卖配送费、员工工资、住宿费用上涨增加了经营成本,给生意带来挑战。所幸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政燊乐观地表示:“其实很多外卖行业的人在这些条规方面的知识不如我们,这也是我们的一项优势。” 政燊聊起外卖生意,觉得挑战与机遇并存。 毕业后的人生多姿多彩,在籍的奖学金得主亦不遑多让。大四的宜幸自去年参加中国央视的热播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一战成名后,各种邀约不断。湖南电视台曾邀请她担任嘉宾,一些诗词比赛邀她担任评委,直播活动邀她协助宣传等等。这让宜幸本就充实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了起来。其他几位大四的奖学金得主也都朝着各自的方向努力,分别在自己感兴趣的机构实习。 宜幸(左二)自去年参加中国央视的热播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一战成名后,各种邀约不断。 当然,还有大一到大三的同学们,他们大多仍专注在学业和社团活动上。聊到在学习上是否和中国学生有差距时,大三的思敏分享说,至少在文科方面新加坡学生还是有所不及的,语言的限制让他们不能尽善尽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大家每年都在进步,争取能够赶超中国学生。大二的恩欣则表示自己今年相比去年多交了许多中国朋友,她说:“他们都很聪明,我要向他们学习。”至于大一,在中国学习的时间尚短,但大家都表示适应得很不错。 大三的许菲和思敏与奖学金管委会委员洪伟雄先生交流。 一顿饭从香港的社会、文化聊到奖学金得主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可谓是宾主尽欢。蔡天宝会长满意地总结说:“在每次的聚餐中,学生间的分享是最为重要的,每个人都在成长,同时也互相给予建议。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机会与学生们交流,从中了解大家的近况与努力的目标,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看到大家都能学以致用,将所学付诸在生活中。” 蔡天宝会长与奖学金得主侃侃而谈。

奖学金得主与管委会齐聚一堂2021-05-20T02:23:22+08:00

2017年08月21日

四名学生荣获“2017年度宗乡总会奖学金”

2021-05-20T02:23:27+08:00

宗乡总会于周一(8月21日)中午12时30分,在宗乡总会2楼会议厅举办了2017年奖学金颁奖典礼。今年共有四名学生荣获此奖学金,她们是来自华侨初级学院的关靖怡、施晨希、郭亭利及许芸谦。这四名得主将于下个月赴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攻读本科学位。 左起为许芸谦、郭亭利、关靖怡及施晨希 颁奖典礼由去年的奖学金得主陈芷婷担任司仪 宗乡总会李国基秘书长致辞 颁奖仪式当天,四名学生偕同家长见证奖学金颁奖典礼并进行签约仪式,由宗乡总会李国基秘书长及奖学金管委会委员尹崇明先生担任见证人。 奖学金签约仪式 奖学金得主们也从蔡天宝会长手中接获第一笔奖学金。 蔡天宝会长颁发奖学金予关靖怡同学 蔡天宝会长颁发奖学金予施晨希同学 蔡天宝会长颁发奖学金予郭亭利同学 蔡天宝会长颁发奖学金予许芸谦同学 奖学金得主与奖学金管委会委员合影 奖学金得主、家长及奖学金管委会委员合影 宗乡总会也邀请历届奖学金得主到场,与新一届的奖学金得主交流,分享在中国学习及生活的经验。 2017年奖学金得主、历届奖学金得主及奖学金管委会委员合影 宗乡总会自2011年起颁发奖学金,每年资助多达五名优秀学生前往中国的顶尖大学深造。今年是宗乡总会第七度颁发此奖学金,至今受惠学生达29人,毕业生有12人,其中有的服务于本地政府机构与跨国企业,有的则继续深造。宗乡总会设立此奖学金不仅希望为我国培育双语双文化优秀人才,更是期盼学生们能有效地掌握中国脉搏,为中国崛起的发展机会作好准备。

四名学生荣获“2017年度宗乡总会奖学金”2021-05-20T02:23:27+08:00

2017年04月01日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奖学金

2021-05-20T02:23:35+08:00

本年度的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奖学金现已开放申请,截止日期为2017年7月15日。欢迎即将在2017年入读本科,具有初院或其他相等资格学历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公民优先考虑)提交申请。申请者须已获得本奖学金认可的中国高校录取资格。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简称“宗乡总会”)于2011年设立宗乡总会奖学金,旨在培养我国双语双文化优秀人才。此奖学金每年4月至7月接受申请,每年资助不超过五名优秀学生前往中国的顶尖大学攻读本科学位。申请成功者每人每年最多可获得1万5000新元。 有关奖学金的更多详情,请浏览https://www.sfcca.sg/scholarship/sfccascholarship ,或电询宗乡总会秘书处黄惠玲小姐,电话:6354 4078。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奖学金2021-05-20T02:23:35+08:00

2016年08月15日

四名学生荣获“2016年度宗乡总会奖学金”

2021-05-20T02:23:43+08:00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颁发第六届奖学金,资助成绩优异的学生赴中国顶尖大学深造。今年共有四名学生荣获此奖励,她们分别是来自华侨中学的方雯希、许慧馨、林恩欣,以及立化中学的陈芷婷。 奖学金颁发仪式于2016年8月15日在宗乡总会举行。学生偕同家长出席了奖学金签约仪式,并从蔡天宝会长手中接获第一笔奖学金。这四名得主将于下个月赴北京大学及复旦大学攻读本科学位。其中,获复旦大学历史系录取的陈芷婷年纪轻轻便展现写作才华,曾出版过个人著作。 李国基秘书长在致辞时表示,宗乡总会奖学金得主表现杰出,可谓卧虎藏龙。已毕业的得主皆受到海内外企业组织的青睐,顺利获聘。总会对他们能学以致用,回馈社会感到高兴。他也期勉奖学金得主们发奋进取,努力开拓视野,将来学有所成,为国家及华社贡献一己之力。 宗乡总会奖学金于2011年首次颁发,旨在为我国培养双语双文化优秀人才,每年最多资助五名优秀学生前往中国的顶尖大学深造。今年是宗乡总会第六度颁发此奖学金,至今受惠学生达25人,毕业生有八人。毕业生当中有者继续深造,也有的已投入职场,在政府机关、跨国企业等领域服务。 颁奖仪式当天,宗乡总会也邀请历届奖学金得主到场,与新一届的奖学金得主交流,分享在中国学习生活的经验。

四名学生荣获“2016年度宗乡总会奖学金”2021-05-20T02:23:43+08:00

2014年08月20日

2014年度宗乡总会奖学金

2021-05-20T02:23:56+08:00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第四度颁发奖学金,资助成绩优异的的学生赴华深造。今年共有5名学生荣获这项奖学金,他们分别是来自华侨中学的邹岩宏、李宜幸、吴维泽,以及来自立化中学的陈心毓和李亦欣。 奖学金颁发仪式于今天下午在宗乡总会举行。学生偕同家长出席了奖学金签约仪式,并从蔡天宝会长手中接获第一笔奖学金。这5名得主将于下个月赴中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复旦大学攻读本科学位。 宗乡总会李国基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负笈中国的留学生们,不仅在学业上表现出色,在思想、视野、人脉等各方面也有更广的拓展。此外,学生们也深知“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道理,趁着假期空档积极服务华社,学习宗乡团体的运作。 宗乡总会奖学金于2011年首次颁发,旨在为我国培养双语双文化优秀人才,每年最多资助五名优秀学生前往中国排名前十的顶尖大学深造。今年是宗乡总会第四度颁发此奖学金,至今受惠学生达18人。 颁奖仪式当天,宗乡总会也邀请历届奖学金得主到场,与新一届的奖学金得主交流,分享在中国学习生活的经验。

2014年度宗乡总会奖学金2021-05-20T02:23:56+08:00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