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你上当了吗?

网络诈骗无孔不入,行骗手法日新月异。

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守护好自己的“财库”?

图│iStock

寻求协助或举报诈骗

如果你在新加坡 : 拨电反诈骗热线1800 722 6688或

登入Scam Alert或新加坡网络安全局。

无论你身在何处 : 联系全球反诈骗组织 (Global Anti-Scam Organisation) 或

全球反诈骗联盟 (Global Anti-Scam Alliance)。

屈金超

装修人员

说到网络诈骗,新加坡是属于重灾区,这里科技设备完善,人民使用网络普及率高,这对诈骗分子来说,就像是一个大鱼池,有着一大群等待上钩的鱼群。

骗子会因不同年龄而施展不同的骗术,无孔不入。一般上,他们会采用一些比较新颖的东西去吸引年轻人注意,因为年轻人是接触最新科技的一群,他们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想试, 自然是诈骗集团的目标。

对付老年人,他们则采用另一种手段。他们先以花言巧语来哄骗,常见的是利用奖金、赠品之类的来达到行骗目的。再不然,就利用恐吓手段,冒充一些权威机构,例如政府部门、执法机构等,

让人感到害怕,乖乖地按照他们的指示去做。

如何防范?我觉得心理建设要做好,首先,如果没有做错事,即便面对执法人员询问,也不会心慌;其次要理性分析。我们不要被吓倒,要考虑整件事情的真实性。

现在社交媒体兴盛,让骗徒有机可趁。现在的人动不动就加朋友,其实人生在世,有三五知己已经不错了,哪来的时间去应付百多个朋友?试想想看,一天联系一个,也要三个月才联系完,加这么多朋友干嘛?

现在的手法都是超乎我们的想像,很多看似真的东西,才值得去怀疑。在YouTube上就有人用张学友、邓丽君的歌声合成一些新的歌曲,感觉上就像真人唱的一样,难分真假。设想有人录了你的声音,再拼凑成一段话去骗你的朋友,这并非不可能哦。

网友@Shirli挖泥沙:收到一个诈骗电话就立刻屏蔽,还是挺有效果的。

林德华

保安协调员

我原就是小心谨慎的人,加上诈骗的事听多了,我不会在网上下载东西,也不会随便接听不明来历的电话。

身边的朋友倒不是这样想的,他们看到新奇的东西时,总想试试这个,试试那个的。他们认为,如果是输得起的小数目,又何妨一试,万一真的中招,就当买个教训。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知道蛮多的诈骗事件。据知,每天因网络诈骗而报案的起码也有5至10起,其中有不少是爱情骗子,花招各式各样。我的脸书也经常收到美女的信息,说是加朋友,我都没有理会,因为对方可以通过这个途径,取得你的一些信息,例如生活习惯、爱好、朋友圈等有用的资料。

曾经有人上传一些色情信息到我的网页,我自己是看不到的,是经由朋友浏览我的网页后发现 ,结果我删除了账号。我不知道骗徒用意是什么,利用我来诈骗其他人吗?

我也听说过有人利用招聘来诈骗,这一点最危险,因为对方通过申请工作的方式,哄骗你填写个人资料,甚至是银行户头,以便发薪水。这样一来,他们就拿到你的个人资料与银行资料了。当一些工作提供的薪金是难以想象的优厚时,就要小心一点,很多骗案都是起于自己一时的贪念。

至于如何防止被骗,我的建议是多听、多看、多了解,而且不要轻信陌生人。

网友@Tracy:现在scam满天飞,真心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再加大力度,出面加强措施,真的很怕哪天这种事就落到自己头上来。

张锦华

退休艺人

我曾经接过这样的电话,对方以流利的华语自称是银行职员,说是本地银行账号出现一些问题,希望我通过他们提供的链接,跟中国银行确认一些事。当时我并没有多想,只是心里很紧张,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

我对新科技不是很懂,就找儿子帮忙,结果他听了我的陈述后,马上带我去警局报案。由于我并没有任何金钱损失,加上是境外电话,所以本地警察也不能做什么。

事后想想,我觉得自己还是蛮幸运的。老人家一般都像我这样,只懂得接电话、发短信,其他更深入的东西就不清楚了,没想到反而帮了我。

现在我还时不时会接到外国电话,对方一来就讲英语,我听不懂,就马上挂断了。烦是烦了点,却没有任何损失,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好笑,骗子碰到像

我这样什么都不懂的老人家,也是一筹莫展。

不过,最近也有朋友劝我小心一些,他们说,有些外国来电,只要一接听就会被当成付费电话,立马扣钱,数额可以上万,原先我不以为意,现在我也要小心。

完全拒听则不可能,因为有亲戚在国外不能不听。朋友建议我,要认清楚国家区码,认识的人来电才接听。有时候,我还是感觉以前没有网络的世界较好,不像现在,即便是打电话,也要防这防那。

网友@Oliver 小胖:我也有过类似的遭遇,对方自称从金融局打来,说有个人用我的ID去开户,结果在广州被抓,问我认不认识这个人之类的,还跟我聊了很久,我差一点就信了,幸亏之后打给金融局确认,才发现是scam,现在想想真的是好怕,大家一定要小心哦。

王宗磊

自媒体博主

我几乎每天都会接到诈骗电话,偶尔我也会跟他们聊上一两句,主要是想了解他们的套路,事后我也将与他们的交谈短信贴出来,希望可以警惕其他人。

我查看过一些数据,发现受骗的20到30岁的年轻人占大部分,我觉得这跟新加坡的优越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我认为应付诈骗分子,首先要抱着怀疑的态度。我是从小就被骗大,见识过不少骗术。记得小时候,警察叔叔就告诫说,不要跟陌生人讲话,如果有陌生人搭讪,第一个反应就是怀疑他是不是骗子。

新加坡的环境太安全了,很多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经历过什么风浪,不知道五花八门的骗局,也很容易听信别人。如果一个人没有被骗过,他对外面的警告和提醒都不会放在心上,因为他觉得这是说给那些年长者听的。然而那些经常接触最新科技和熟悉社交媒体的人,往往因为过度自信而中招。

年轻人总以为自己会做出很精准的判断,懂得识破骗子的圈套,其实不然。须知那些诈骗集团每天都在研究如何识破人的心理,不然哪有大鱼上钩啊!

我觉得有时候人要受到一些教训,才会经一事长一智。例如2022年OCBC的钓鱼短信引起的过千万诈骗案,不但是引起民众关注,而且还使到银行更严谨管控。这不是比电视、书面的教育更有效吗?

网友@人在江湖:是的,老人和孩子真的是需要多多加强这方面的意识,真的很容易就被骗了,防不胜防。

安舒

电脑工程师

科技发展越来越快,诈骗的手段也层出不穷。

我不担心那些谎称从银行、海关、移民局、甚至警局打来的诈骗电话,因为一听到满口的外国人口音就知道有问题了,而且这些事早已经普遍传开,民众自会有所警惕。不过,随着AI的发展,利用它来诈骗的肯定越来越多。

举个例子,在街上,如果有人借故跟你聊上几句,像商品推介或是赠送纪念品,然后要求拍照之类,之后你的照片和录好的声音,可能会被合成一个视频,向别人进行诈骗。

这类合成的视频的逼真程度几可乱真,除非是专业人士特别去查,否则一般民众是不容易辨别真伪的。

为了防止网络诈骗行为,我的建议是不要在自媒体上过度公开自己的信息,我不是说有关身份证、信用卡或是银行资料这一类的敏感信息,而是一般人不以为然的职业、工作地点、喜爱、习惯、生日等,避免骗子利用来编造谎言,增加可信度。

现在的孩子也用手机上网,所以有必要灌输他们有关的知识,我就经常给孩子说些诈骗的故事,让他对陌生人有防备心。我给孩子买的也是儿童手机,有诸多限制,不能下载APPS,他的联系电话也必须经由我输入才可以用。

记得有一次收到一个诈骗电话,我就让儿子去回应,他一直就hello hello的,最后对方因为不耐烦而主动挂断了。

我觉得,这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让他亲身体验一下啊,以防他以后受骗。

网友@银河铁道车长:每天在家工作两三个小时,就可以赚上四五千元什么的,可千万别相信,通常骗子就是在你填写申请表格的时候,骗你提供银行资料。

网友@NikySG:政府不就出台了scam shield app,我有下载,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帮助的,还有就是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这种好事一般是不会轮到我们的。

感谢舌尖上的狮城及其粉丝参与话题讨论。期待更多人参与这个跨平台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