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

新移民突破局限的自我实现

文│罗一峰   图│Arron Teo、iStock、受访者提供

21世纪所面对的挑战之一,是电脑和人工智能强势崛起,将千千万万人挤出劳动市场,所有的行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或许不谈未来,看看现在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在本地,40至50岁的员工被裁退后往往很难找到工作,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不勤奋,而是他们的技能跟不上时代。知识更替神速,不像上世纪的父母辈们掌握了一门学科、一门技能,就能一份工作做到老。

另外,也有初来乍到的新移民,原本带着满怀理想与热情,却突然发现自己原来的谋生技能可能派不上用场,语言文化也不能适应本地社会,一下子整个人宛若掉进了冰窟。

不管是为消除未来人工智能的威胁,还是克服现在的失业困局,通过终身学习去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才是可行之道。世界各国也积极推动各式的终身学习计划,创造多元化人才,提升国际的竞争优势。

2023年3月1日,新加坡教育部宣布了“终身学习:打造我们共同的未来”计划。我国政府通过综合各种资源,减低培训成本,让持续学习、再培训、提升技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4月17日,副总理黄循财在国会辩论政府施政方针时强调,更新自己的技能组合、改换职业跑道、抓住新契机的重要性,并透露要建立一个成熟的终身学习社会。

新时代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身处一个充满挑战与变化的浪潮中,唯有采取主动,不断自我更新,才不会被时代所唾弃。

这一期走访的一众新移民,分享他们终身学习的苦与乐。看他们如何通过持续学习突破自身局限,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自我价值;在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完善一个更美好的自己。

陈浪

为解决生活难题而努力

陈浪(持就业准证,原籍中国重庆)天性好学,他说,小时候在路边捡到半张报纸,也会蹲着看完再走。从小到大,他的学校成绩都是名列前茅,拥有数个大学学位。2014年在我国南洋理工大学修读语言学博士,今年1月取得博士学位,目前担任学术顾问。

一人横跨文、工、理

提起读书,陈浪特别来劲,“我的读书背景比较复杂,我有两个本科学位,一个是英语语文学,另一个是道路桥梁工程。”

两个学科天南地北,他怎么会将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学科扯在一块?

“自英语语文系毕业后,我在机缘巧合下当了建筑业的翻译,我认为,想把翻译做好,最好具备建筑业的知识,所以又多考了一个工程学位。”

后来他又发现越来越多人使用一些软件来翻译,开始担心会被机器取代,便决定来新加坡多读一个语言学博士学位,专门研究学术文体与写作。此外,他还在网上修读一系列的数学基础课程,如代数、微积分等,还有电脑编程。

陈浪的学习内容横跨文、工、理,实在有点不可思议。可他却认为文理可以相通,“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不也有很多人同时接受人文与科学的教育吗?跨学科学习,可从另一个角度看事物,当你掌握的工具越多,看的东西也就越多。我倒觉得人人都该如此学习。”

欲望、时间与实践

陈浪除了忙于工作和学习,还经营公众号与小红书,并定下每周一天休息和打电玩,身边的人都好奇地问他同一个问题:“你哪来的时间啊?”

“我居家办公,没有应酬,也不通勤,可省下每天上下班等车搭车,还有往返时间约三四个小时,相当于半个工作日啊!”

陈浪表示,无谓的短视频就少看,不要有的没的下载手机程序,那只会把时间浪费在一些琐事上。

“人会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上,如果你有学习的欲望,自然就会投放时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习,也是一样。

陈浪表示,他一般都是为了解决生活难题,才学习相关的知识。每次学习后都感受到学习的好处,自然就有继续学习的动力了。

梁宗磊

学到的,立马派上用场

梁宗磊(新公民,原籍中国河南)原是电视台编辑兼记者,后来为了与已经移居本地的女友结婚,决定也移民狮城。移民的决定,应该也是他事业的转捩点,从中文媒体转战金融业,成为一名财务顾问。

丢掉旧包袱学新技能

宗磊持有中国语言文学学士与硕士学位,读硕士的同时也自修财经相关知识。移民后能够顺利转换跑道,他归功于持续学习的习惯。

“新加坡金融业有一套规则,从事任何金融服务都要获得相关认证,目前我考到保险与投资的证书,接下来可能会投放时间学习其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他指出,人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学习是为了改善目前的生活状态,所以是有目的性地去学习,目前他会专注在与他专业有关的课程。

没有在这里受教育,宗磊感觉有点遗憾,“因为相比那些中学、高中就来这里接受教育的中国人,我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来学习与适应。”为此,他把以前喜欢阅读的流行小说、哲学之类的书籍都摆到一边,专注于修读一些务实的短期课程。

新加坡式的务实学习

宗磊表示,他也跟新加坡人一样,充满危机感,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于他而言,是为了找工作养家糊口。

“不只是我,身边朋友都跑去学一些电子商务、应用软件之类的,他们觉得万一失业,也还有一个替代的选择。”

宗磊特别重视课程的实用性,“我认为,学的东西必须马上派上用场,如果派不上用场的话,可能延后才学。毕竟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能支配的时间不多。”

他也强调一点,即便不是移民,身处在这个数码时代,电子服务、网络购物逐渐普遍,每天都有新事物,为了跟上时代,一定要有持续学习的心态。

梁宗磊以新移民的观点,分享他的新加坡体验。

虽然,宗磊口口声声说很忙,但还是改不了一贯的“文青”作风,疫情期间开始在YouTube平台,以一个新移民的观点去分享他的新加坡体验。他说,与人交流也是学习的一种,特别是在融入本地生活方面。

王婧玮

每月阅读一份书单

王婧玮(永久居民,原籍中国浙江)2005年通过新加坡奖学金计划来我国上高中,之后赴美国读建筑系,毕业后在当地工作了几年,2019年回新加坡。她在南洋科技创业中心任职时,接触了很多创业者,激发了她开创艺术事业,创办了自己的画廊。

婧玮修的是建筑,从事的却是艺术工作,她因此抱着必须时刻学习的心态,从而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

一点一滴的信息积累

婧玮表示,原本就对纯美术特别感兴趣,平时也有接触,不完全由零开始。“美国大学的选科比较多元,除了主修科目,我们还要选修一些其他学科,比如科学、文学、历史、美学,甚至哲学、心理学也是有的,我在大学也选修了不少艺术理论的课,例如艺术欣赏和评论等。”

她说,每到一个城市,她首先看的一定是美术馆,为自己补充养分。在美国工作时,周围都是大大小小几十家画廊,她每周都会到画廊转一圈,渐渐养成了逛画廊的习惯。

对于特别感兴趣的主题,她也会有系统地搜寻相关书籍来看,每个月都有一个特定的阅读书单,针对不同的主题进行深层阅读。

“书单是我从网上一些分享小组拷贝下来的,因为有些人会将大学修读科目的书单给贴出来,虽然我没有经过大学艺术课的系统训练,但书本就是我的老师,我可以根据大学教授推荐的书单去增进这方面的知识。”

阅读题材是多方面的,不局限于艺术。婧玮说,自创业后,她察觉到自己在财务、人事管理方面的不足,所以希望自己在商业行政方面也有所精进。

王婧玮(左一)和其他艺术家在一个画展的开幕现场交流。

将信息转化为知识

她说,像她这种自助式的学习,必须懂得将一些接收到的碎片化信息,加以整合、分类,然后再输出,经过这么一个消化的过程,才算真正吸收。“每一次组织展览,就是一个信息经过消化、整理和知识传递的过程。”

婧玮最后还强调,在艺术圈子里,别说像她这样的经纪人,即便是艺术家也好,收藏家也好,都必须持续学习,因为如果没有搞懂艺术,又如何创新艺术、投资艺术?

丁新燕

与机器人聊天学习

丁新燕(永久居民,原籍中国丹东)是一名资深的科技投资者。2021年,她创立的高科技创投公司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推出“智能经济国际化加速计划”;2022年则跟金融管理局合作,协助亚洲生物科技公司实现区域化、全球化的目标。

新燕向来有掌握科技,与时并进的意识,即便她持有本科国际贸易与法律双学位,商业行政管理双硕士,却从未放缓自己学习的脚步。

保持空杯的心态

新燕的学习大部分来自生活而非课堂。

“我觉得每天的潜移默化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一定非定下特别时间去学习,每天与不同人,不同伙伴、不同企业的交流,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关键是我们一定要保持空杯的心态,汲取别人的经验。”

此外,大量阅读也是她的日常功课。在宏观方面,她主要是跟进政治环境,了解主要国家的动向与经济动态;微观方面,她则关注一些具体的技术发展,从而了解目前的市场与拓展潜能。

她坦言可支配的时间都很零散,所以她尽量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取最大量的信息。例如等车、搭公交或在飞机上,她都拿着手机看播客(podcast),“这是一个信息超载的时代,学习不缺机会,但要有清晰目标,懂得筛选阅读一些值得你花费时间的信息。”

用科技协助学习

碰到一些难以消化的新知识,新燕会善用高科技让自己快速进入状态。

“时下网上有很多知识社区,比如QUORA,让学习者分享他们的经验,我们可以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与分析一个艰深的课题,经过他们化繁为简,复杂的问题就变得容易消化;有时候我也会与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聊天,通过与它一来一往的对答加深对学习主题的认识,然后再循着它的逻辑与脉络去细研精读。”

她表示,机器人的答案不一定是最精准的,但至少它能提供一个概貌,帮助自己踏出第一步。

善用机器,让它协助自己学习,而不是完全听信于机器。

论坛上的交流,也是学习的一种。

ChatGPT* – 人工智能可根据用户输入的问题自动生成答案,它可写出看似真人的文章,并在各知识领域给予详细的回答。

刘忠晖

高管学做导游

刘忠晖(新公民,原籍中国山东)是一间外资公司的总经理。20多年前,他原本打算来新加坡国立大学读商业管理与行政硕士课程后,工作几年就回国,却没想到最终留下,成为公民。

他坦言待得越久,就越认同这里的方方面面,“我非常赞同新加坡政府的治国理念,他们为老百姓考虑很多。”就以近年欲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来说,他深表赞同。而他的新加坡体验,就是一连串的学习。

硕士还要重新学习

忠晖表示,终身学习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民也必须不断提升来配合社会的脚步,政府有意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持续学习的社会,其实是想让新加坡维持在高效率的水平,保持竞争力。”

他觉得,新加坡职场向来有在职培训的风气,早期他在银行任职时,虽然已持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还是被派去上了不少短期课程。

“以前在学校读的只是一个概论,在银行工作时,被派到不同部门处理不同的业务,需要更专业、更针对性的培训。”

学导游,做“大使”

忠晖也有一个习惯,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会去了解这个地方。

为了对新加坡社会治理、政策实施有进一步了解,在疫情期间,他还到南洋理工大学修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由于成绩优异,获得《联合早报》金奖。

2023年3月,他又报读导游课程。“在我看来,导游不只是一份职业这么简单,而是充当新加坡的大使,所以对本地的历史、地理、经济和文化都要学。虽然在我申请公民时,有关当局也有安排一些有关新加坡历史、文化的课程,但导游课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新知识。”

虽然他不认为自己会失业,但能够掌握一个新技能,未雨绸缪也是好的。他说,或许退休之后可以好好发挥一下。

刘忠晖到植物园实地练习导游技巧。

“目前我经常需要接待不少外国客户,我发现很多人因为在社交媒体得到不准确的信息,而对新加坡产生误解。我就把正确的信息告诉他们,让他们有所了解。”

忠晖笑称,他一直是学以致用地在做“大使”的工作,只是没有得到正式的委任。他还说,经过不断地上课与阅读,他可能比本地人更懂新加坡。

Ghazi Abu Tahar

人生低谷的希望

熟悉Ghazi Abu Tahar(新公民,原籍孟加拉达卡)的人都叫他“船长”,因为他大半人生都奉献给了海洋。他和新加坡特别有缘,他被擢升为船长时,首航的目的地就是新加坡;后来转到海事公司担任高级船舶监督,结果被外派来新加坡,并在此定居。

他在2008年移居狮城,2010年开始服务社区,2015年成为公民。工作之余,他将大部份时间投入义务社区工作,后来成为基层领袖。

虽然,船长离开了他熟悉的海域,可仍然活得如鱼得水。

通过学习认识社区

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新的居住环境,要学的东西虽然很多,但对一向热衷学习的船长来说,并非难事。他说,以前从实习生到二副,再到大幅和船长,都必须过关斩将,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专业考试。另外,船长还持有英国的大学文学士与商业管理硕士学位。

船长坦言,学习可以完善自己,他觉得最难得是有机会参加国家社区领袖学院的课程,让他更易融入本地社区。

“修读这个课程让我认识更多工作领域以外的新加坡人,以及其他团体的领袖,他们向我伸出欢迎之手,我们一起努力服务社区,让我觉得自己也是这里的一份子。”

他认为新加坡是一块福地,移居这么多年,一切顺遂,但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走入生命中的“黑暗时代”。

危机中学习生存

“当时世界都封锁了,船舶公司熬不了多久就关闭,起初我还保持乐观,积极地发求职信,但却没有任何回音。即便我有丰富的海事经验与高等学历又如何,年龄是最大的障碍。”

他的士气十分低落,几番思量后打算转行当教师,可在新加坡的教育框架下,必须先考获成人学习学院的“学习与表现高级证书”(ACLP)。

读书对船长来说,不是难题,让他感到棘手的是,不熟悉数码科技却要摸索如何通过视讯上课。最后,他还是凭着毅力与决心,用六个月时间完成课程。

幸运的是,他在毕业之前终于找到一份职位与之前一样的工作。他说,虽然这张高级证书没有带给他任何实质上的经济效益,却是他在低谷时的一股动力,一种精神支持和希望,让他撑过几个月的低潮期。

参加社区活动,让Ghazi学习更多,更加融入本地社会。

学习,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黄仿
高级讲师

如何定义终身学习?是正统教育的延续,还是转业的后备轮胎?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一生会碰到不同的挑战,我们的心灵会遭遇不同的冲击。当社会、工作和生活都在不断地变化,认知也要随之改变,我们的家庭和朋友关系也会改变。如果一个人坚持不学新知识和技能来应对这些改变,他的生活或会陷入困境。

我认为人生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领域:身体、心灵、认知与社会交往,所谓终身学习是指在上述任何一个领域学习。硕士或博士学位也是终生学习的一部分,属于认知领域。

终身学习的定义不妨广泛一些,我不把终身学习局限于谋生,因为一个人受教育,其实是为了让自己生活更幸福,除了谋生还有其他的需求,例如一些提升心灵的哲学、艺术类课程。如果学习只为了混口饭吃,未免把人生看得太过低档。

学习机会其实无处不在,也不一定在课堂上由老师主导,可以上网看视频、也可以到图书馆找信息,关键是自己有没有学习的心情与动力。

学习应抱持怎样的态度,轻松或是严肃?

刚开始可能是因为好奇、兴趣,所以会抱着一种试探、玩乐的态度,这种短暂的愉悦是可以接受的,可一旦发觉喜欢上之后,就应该调整到严肃学习的态度。如果希望获得长期的成就感,是需要集中注意力、付出时间去深度思考,或者重复练习。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需要付出努力去争取,比如运动锻炼,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练好身材,毕竟还是需要毅力,对吗?

如何对学习持之以恒,避免五分钟热度?

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个角度:

第一个是难度。每个人的受挫能力不同,当学习超过了个人的受挫水平时,便会对学习产生排斥,我建议不妨降低难度,然后逐步提升。当然也不能太容易,不然会觉得无聊乏味,同样会放弃。

第二个是时间。其实很多人口里说忙,但全是忙一些无聊的事。我们不妨抚心自问,那些事都是必要的吗?所以我们要弄清楚轻重缓急,学会断舍离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也有些人推说时间碎片化,但无论多碎片化,每天腾出15分钟总还是有吧?如果每天坚持15分钟学做一件事,例如看书,一个月下来一定有所增益。每天一点点,开始时可能不会察觉有什么进展,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也许就能体会学习带来的好处,自然而然在这方面继续拓展。

有的人兴趣太广,什么都浅尝辄止,导致博而不精,你怎么看?

只要自己高兴就好,涉猎面广也是另一种学习,这叫人生的宽度。这个世界不单是需要专家,也需要杂家,比如做销售的,做节目主持的,什么都要懂一些,跟任何人都可以搭上几句,在交流上肯定比别人有优势,这样的人也是一种人才。

我就对很多事物存着广泛的兴趣,也会涉猎各种事物,但我不会要求样样都懂,我只在一件事上精通,就是我的专业。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平衡调整。

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否应从孩提时期开始培养?

我认为终身学习本来就是人的本能,孩童的好学精神远超成人。

孩子从学爬到学走学跑,好学的精神一直存在。在他们两三岁的时候,他学吃饭,你要喂他,他还不高兴呢!他一定会抢那个勺子,抢那个盘子,想方设法自己吃,对吧?

我不赞成家长用力过猛,父母不应该主导孩子的学习,而是跟随他的步伐,按照他的发展规律和意愿去支持他,这叫建构式的教学法。大多时候,问题出在父母过早给予孩子很结构化的课程,例如提早让孩子学习高年级的作业,这未必适合孩子的发展。如果父母过分强求,就很容易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反而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从而逃避学习。

另外,不要忽略行为模式的影响力。如果说父母在工作之余也努力学习的话,孩子自然也会被潜移默化。

如果说学习像投资,报酬是什么呢?

最大的报酬,就是我们有个幸福有意义的人生,因为每个人都在这个世上寻找生活的价值感,自己存在的意义,以及自己对别人、社会的贡献等。

学习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活着,就好比一株植物,枝叶不断地生长,不断地开花结果那样,我们也从改变中感受生命的活力。学习可以拓展视野、发挥潜能,提升个人心理与生活品质。反之,没有持续汲取新知识,或者学习新技能的人,思想和行为越来越僵硬,岁月蹉跎之后,才发现自己竟然没真正“活”过。

身为教育者如何启发别人持续学习?

首先,教育者本身必须喜欢学习,并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为学习,他看世界的眼睛更加清亮,生活的质量更好,与朋友的关系更融洽了。因为感受到这些好处,他会秉持着“我们人生可学的东西很多”的态度,而他这种积极的态度也会感染到其他人。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其实我们不需要将学习过度工具化。所谓的工具化,就是把学习当作增加赚钱谋生的一个工具,而忽略了心灵的高度与人生的温度。新加坡已在世界发达国家之列,我们有优越的环境、足够的机会去不断提升自己生活的质量,不是物质,从而让每一个坚持终身学习的个体对未来充满希望。

Lessons in learning

Translation: Hong Xinyi

New immigrants share how continuous learning helps them to stay ahead of the technological curve.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of the 21st century is how technologies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may threaten the livelihoods of people across different industries. For new immigrants, making sure their skills stay relevant comes on top of tackling existing challenges such as adjusting to different language environments and cultures in their new home. Here’s how these new immigrants are using learning to transcend limitations, expand possibilities and realise their dreams.

Chen Lang
(Employment Pass, from Chongqing, China)

After completing a degree in English, Chen started doing translation work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e decided to get a degree in engineering to help him in his work. Later, upon realising that the use of translation software was becoming widespread, he decided to come to Singapore in 2014 to earn a PhD in linguistics at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He also took online courses in mathematics and coding. “During the Renaissance period, many people were educated in both the arts and sciences,” says Chen, who is now an academic consultant.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helps you to see thing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 feel everyone should learn in this way.”

Liang Zonglei
(New Citizen, from Henan, China)

Liang has degree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nd was formerly a journalist. When he moved to Singapore, he decided to become a financial consultant. To do so, he had to meet Singapore’s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and is now certified for insurance and investment. His goal for learning is clear – to improve his livelihood. To that end, time he used to spend on leisure pursuits is now allocated to more practical short-term courses. “What I learn must be useful right away, otherwise it can be postponed,” he says. “I have two children, so I don’t have much free time.” For him, learning happens every day. “Interacting with other people is also a way of learning,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integrating into a new culture.”

Wang Jingwei
(Permanent Resident, from Zhejiang, China)

Wang first came to Singapore in 2005 for her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After leaving for further studies, she returned in 2019. While working at the Nanyang Technopreneurship Centre, she met many entrepreneurs and was inspired to start her own art gallery. 

Originally trained in construction, she is now picking up new skills for her new career. To build on her previous university classes in art theory and habitual visits to museums and galleries, she scours books and Internet resources to learn more about art, as well as finance and human resources. Putting on a gallery show allows her to process disparate new learnings from her self-study. “In the art world, even artists and collectors are always learning. After all, if we don’t understand art, how can we create and invest in art?”

Ding Xinyan
(Permanent Resident, from Dandong, China)

This tech entrepreneur has degre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law,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she is not done learning. She reads widely and listens to podcasts to better understand issues such a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s of various countries, and how current affairs affect the financial market. “In this information age, there are many opportunities to learn, but you must have a clear goal and know how to choose useful materials that are worth your time,” she says. Ding also uses platforms like the question-and-answer website Quora to learn from others, as well as generative AI tools such as ChatGPT to get a general sense of a topic before she dives deeper into it through other readings. 

Liu Zhonghui
(New Citizen, from Shandong, China)

Currently the general manager of a foreign investment company, Liu first came to Singapore to study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There is already a strong culture of supporting lifelong learning here, he believes, pointing to the prevalence of companies that send employees for short courses. He has attended many such courses himself, which helped to supplement the theories he learned during his formal education.

To learn more about Singapore, he earned a master’s degree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t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he even completed a course to become a tour guide. That gave him new skills that can be deployed as a backup plan, a retirement pursuit, and even in his current line of work. “A tour guide is not just a job. This person is an ambassador for Singapore,” he explains. “I obtained a lot of new knowledge about local history, geography, the economy, and culture. When I engage overseas clients, I can help them better understand Singapore.”

Ghazi Abu Tahar
(New Citizen, from Dhaka, Bangladesh)

Everyone calls Ghazi “captain,” because he has spent much of his working life at sea. In fact, Singapore was the destination of the voyage he helmed after as that. He relocated here in 2008 and is active in grassroots community work. Attending courses at the National Community Leadership Institute enabled him to get to know more Singaporeans. “They are very welcoming, and have made me feel like part of the community,” he says.

During the pandemic, many shipping companies closed, and Ghazi could not find work. Discouraged, he decided to switch to teaching, which meant he had to obtain the Advanced Certificate in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ACLP). While he was no stranger to learning – he has a master’s degree in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aced many tests to rise through the ranks at his seafaring job – learning through online platforms was new to him.

He took on the new challenge with determination, and completed the ACLP course in six months. Happily, he was able to secure a new position in shipping, and thus has not yet used his new teaching certification. However, he says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was invaluable as it provided him with moral support and hope during a dark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