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eople, Yuan #159, Yuan Magazine/一组动听的歌——陈濛的艺术生活

一组动听的歌
——陈濛的艺术生活

文 · 章秋燕 ‎ ‎ ‎ ‎ ‎ ‎ 图 · 受访者提供

陈濛(原名陈婉贞)告诉我,她已经88岁了。但从她灵活的体态和清晰的思路,我根本无法猜出她的实际年龄。令人诧异的是她如何保持那么旺盛的精力?她笑言自己除了天天练气功,还终日陶醉在艺术天地里,因而不知老之将至。

陈濛的父亲是一名商人,也是当时公馆里的活跃分子,积极参加戏剧组,还曾经上台演小生。父亲天生一把洪亮的声音,常在家里的客厅、甚至在厕所里唱一些“外江戏的曲目”。就这样,在耳濡目染之下,她对唱歌演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除了陈濛外,家中的几名兄弟也得天独厚地继承了父亲的好嗓门,都有一把雄厚的声音。在18名兄弟姐妹中,陈濛受大哥的影响较大。大哥喜爱哼流行歌曲,如周璇、姚莉那一代的流行曲,在一旁的陈濛也常和大哥一起哼唱。陈濛大约16岁那一年,大哥看出妹妹对唱歌有浓厚的兴趣,便把自己手抄的一本流行曲旧歌书转送陈濛,此举令陈濛雀跃万分,对旧歌书更是爱不释手。

陈濛的父亲思想虽开放,但对女孩子参与唱歌演戏却持反对态度,认为她应该专注在学业上。作为华中第一届学生的父亲很注重孩子们的教育,更是深怕孩子失掉了进入华校的机会。1942年,陈濛正准备上小学时,日本侵占新加坡,导致陈濛和许多孩子都失去上学的机会。在那段无法上学的日子,父亲安排孩子接受私塾教育,不仅请华文老师,同时也聘请英文老师。由此可见,父亲极其看重孩子的学习与教育。日本投降后,陈濛进入义安女校就读小学二年级。求学期间,凡是涉及歌唱节目,老师一定会选上她。

1954年,中正戏剧会演出《家》,陈濛扮演鸣凤

《家》的演出改变了父亲的态度

上了中正中学,天生有演艺天赋的陈濛如鱼得水,在中正戏剧研究会尽情发挥她的演艺才华。当时,在中正教学生演戏的王秋田、刘仁心等前辈,教戏都很严厉,不用心准备就会被责备。然而,他们都对陈濛疼爱有加,因为她悟性高,每次排练做足功课。在参演了一些独幕剧后,陈濛在没有竞争和AB角的情况下,独挑大梁演出巴金名著《家》的女主角鸣凤。由鄞申、郑民威、吴敬钿联合导演的《家》后来在维多利亚剧院公演了大约10天,场场爆满,是本地话剧史上一个里程牌。演出前一直渴望得到父亲认可的她,鼓起勇气、战战兢兢地邀请反对她演戏的父亲前去看戏。结果,父亲也出乎意料之外地出席了,这让陈濛特别感动。她甚至在休息的时候请父亲到后台参观。看完戏后,父亲不再反对她参与演出,毕竟他看到了戏剧给爱女带来的正面影响。从此,陈濛不再需要趁父亲到公馆时偷偷摸摸地出去排戏,她能毫无忌惮全身投入在她所喜爱的演艺世界里。

艺联剧团带陈濛步上新旅程

中正毕业后,陈濛原以为再也没机会演戏。然而在195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她去观看艺联剧团的演出,令她打开眼界。那些服务于文教界的南来演员,语音纯正,通过有意识地运用技巧,化成下意识的角色创造,让她觉得自己在中正的表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于是,陈濛萌起加入艺联的念头,渴望再次踏上舞台。“当时,艺联剧团盛大演出曹禺的名著《雷雨》,导演是中正的地理老师陈振亚(陈琪)。他也是《家》的导演。由于他看过我在《家》的演出,认为我把鸣凤一角演绎得很到位,再加上《家》中的鸣凤与《雷雨》的四凤性格举止上略有相似,因此我很快就被选上担任《雷雨》的四凤。”陈导演要求演员吐词要发自内心对事物的感受,形体的表现,要和台词内容配合无间。“我记得他老是提醒我们,观众只能从演员的语言、动作、声音来见到舞台上的人物,是怎样的人。四凤刚出场时是笑靥如花,可是随着剧情发展,她像走入风暴一样,一路闪电惊雷。陈导演要求我要理解四凤发现一个一个‘秘密’后的痛苦,一层一层的感情变化,一定要清楚表现出来。戏在她触电而死,周冲为了救她而触电身亡,周萍开枪自杀,繁漪疯了……在导演和同台演员的引导下,我扮演的四凤最后得到大家的肯定,我比中马票还开心!”

当时艺联剧团领导余德宽、周立良积极提携新人。见陈濛悟性高,用心学戏,就给她很多机会挑大梁,因此她在艺联主演的大型舞台剧多不胜举,例如在大型古装戏《清宫怨》中饰演瑾妃、《甜姐儿》(40年代红遍上海滩的黄宗英的话剧成名作)中饰演维他小姐。几部大戏演得好,还有人戏称她是话剧皇后。俗语说“言而优则导”,陈濛之后也导演了舒湮的五幕剧《精忠报国》、由刘硕夫的三幕六场话剧《螢》等等。“演戏,以及跟着陈振亚、周立良前辈演戏的经验,让我知道了导演工作的ABC。”陈濛谦虚地说:“一部戏的成功,需要每个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只是一个排练的组织者。在排练过程协助演员把握住戏里需要的气氛和情调。戏好不好,还靠演员认真去钻研台词,研究特定环境里的特定性格。”

1959年,艺联剧团演出《雷雨》,陈濛扮演四凤

电影与电视的新尝试

60年代,本地国泰机构宣布拍摄在新加坡战后的第一部华语电影《狮子城》。得知消息后陈濛欣然前去应征。她不仅成为主角之一,与潘恩和胡姬联合主演,同时还签了一份为期3年的国泰演员合约。易水导演的《狮子城》在奥迪安戏院首映,为国家剧场义映筹募基金,全院爆满。出席者有当年的元首尤索夫伉俪、李光耀总理伉俪,多个部门的部长和政要及国泰机构总裁陆运涛。

后来,随着陆运涛总裁不幸坠机逝世,国泰也无意再拍本地电影,陈濛顿时恢复“自由身”。马来亚电影公司邀请她和潘恩、胡姬和秦淮领衔主演,拍摄《小寡妇》。在著名的吉隆坡度假胜地福隆港拍摄,摄影师是来自香港无线电视台前摄影主任温其辉,可说是马来亚华语电影史上的创举。遗憾的是,这部电影完成后,不知何故影片胶卷竟不见了,落得没有上映。回忆起这段往事,陈濛不禁有些感慨地说道:“我也不晓得问题出在那里,只觉得很失望很可惜。《小寡妇》拍得有层次,我一直觉得它会受欢迎。可惜无缘跟观众见面。”

陈濛与秦怡(左)于2006年在新加坡合影

之后香港邵氏机构来新招考粤语演员。原籍潮州的陈濛并不会说广东话,因此在试镜时,被当时面试的考官之一,同时也是对戏的粤语片小生张英才揶揄:“不会广东话还来面试?”幸好当时导演允许她用华语讲对白,结果获得赏识,力邀她签五年合约到香港发展,同时录取的演员如林黛和尤敏都成为大明星。陈濛考虑到父母的反对和离乡背井的挑战,便毅然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张英才对陈濛的决定感到难以置信,极力从旁游说,希望她能改变初衷。她回忆道:“当初若我坚持到香港拍戏,未必就会大红大紫。反之,我后来在本地电视台演戏,合约一年一年地签,也签了20多年。”

陈濛可谓电视台“开山鼻祖”的第一代演员之一。第一部黑白单元电视剧是《黄金万两》,第一部连续剧是《颠倒众生》,共4集。70年代的她,一边在《南洋商报》工作,一边参与电视剧的拍摄。“早期的电视剧仍保留了舞台剧的形式,所以演起来不觉得困难。”到了70年代中,弟弟陈仰安的逝世,导致她陷入低落情绪,于是她暂别喜爱的表演艺术生涯,在平静的生活中疗愈忧伤。一直到1980年的某天下午,陈濛在《南洋商报》资料室遇见一位故人,即前电视导播陈玉嫦。陈玉嫦一席话,拨动了她心里演艺事业的烈焰。于是,陈濛再次投入本地电视台,1982年参演的警匪电视剧《实里达大劫案》,佳评如潮。翌年,她告别了工作将近二十年的《南洋商报》办公室,毅然走向幕前。

陈濛参演的电视剧不胜枚举,印象较深的有《亲心唤我心》《红头巾》《燃烧岁月》《调色板》《轰天龙虎斗》《我是在乎你》《雾锁南洋》《豆腐街》和《父母心》等。性格开朗的她,外号叫“开心果”,与向云、郑惠玉、李南星等结缘,无话不说。大家虽不常见面,但依然关系亲密。

2015年,陈濛虽已阔别荧幕逾10年,当时的监制袁树伟以著名香港演员刘松仁为饵,力邀她客串电视台年度大剧《志在四方》中的两场戏。陈濛透露她当时与刘松仁的合作特别愉快。一次等戏时,刘松仁还轻责他的助理给他端椅子时,没给陈濛也拿一张椅子让她坐。在分享演员心得时,陈濛略带微笑,神态认真地表示演员要从台词去感受角色,演戏要出发于内心,不可以马马虎虎应付,一定要经过思考。“开拍之前,要先揣摩角色的内心世界。在真正演出时,要忘记自己。”

黄金年华专注于心爱的声乐

除了演戏之外,陈濛的最大兴趣就是唱歌,此情永远不变。从学生时代开始,她参加过李豪合唱团、佳音合唱团和艺术合唱团等。也曾向海内知名女高音学过正统声乐。2003年退休后,她在新世纪音乐艺术学院主持演艺训练班和歌唱班,同年6月成立“陈濛美声乐团”。退休以来,陈濛专心辅导爱歌唱的人,以“美声法”教导学生,培育人才。至今声乐团已成立19年,不仅主办过多场演唱会,同时也举办过多次国内外交流,在慈善、基层和宗乡团体活动上演唱。2019年她策划的“桃李争春·经典重现”于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华乐中心盛大演出。那场罕见的多语言演出,呈献的节目包括华、英、意大利、粤、闽、潮、客和海南语等歌曲,受到热烈欢迎。陈濛掩不住内心的喜悦:“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一场线上演出。”

在这个艺术之家,兄弟姐妹都有很高的成就,哥哥陈仰厚(已故)和弟弟陈仰安(已故)早年在英国市政厅音乐及戏剧学院(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修读声乐,曾被认为是本地最好的男中低音歌唱家。在家中排行17的陈仰丰(男中低音)曾在中国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唯有陈仰和(已故)自学成才,是新马艺术歌曲比赛三连冠、新加坡电视台“斗歌竞艺”歌唱比赛艺术歌曲组冠军、新加坡音乐协会举办的歌唱比赛冠军。妹妹陈婉莉是一名芭蕾舞蹈教育家,早年在新加坡芭蕾舞学院受训,后来负笈英国,考获皇家芭蕾舞学院、帝国芭蕾舞学院高级文凭,成为皇家芭蕾舞学院的注册教师及帝国舞蹈学院会员。当年,陈家成员多次一齐出动,有如兵团,故被称为“陈家兵团”。2004年4月16日,陈濛及兄弟姐妹在维多利亚音乐厅举行了一场盛况空前,全场爆满的《陈家兵团》演唱会,成为艺坛美谈。

除了歌影视之外,陈濛也颇有文学修养。她早年执过教鞭,在《南洋商报》担任校对,也编辑音乐版和画页。她在音乐版以笔名“茜蒙”写过无数有关音乐歌唱的文章,访问过不少国内外国际知名歌唱家、演奏家、声乐家、交响乐团、合唱团、音乐会等团体。2004年9月,她出版了《陈濛文集》,收集了她当时的专访文章。同年,她也为好朋友马明月的谱曲填词,如《故乡的月,故乡的情》《回音》《爱的呼唤》《宇宙之光》《攀登理想》《心曲》等。

从学生时代开始,陈濛从没有离开过舞台。她的艺术生活犹如一组动听的歌,不同的段落吟唱着快乐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

2017年8月26日,陈濛领衔演唱 《桃李春风》音乐晚会

2019年7月9日,陈濛于《桃李争春·经典重现》音乐晚会上指挥女声合唱

(作者为本地戏剧爱好者)

Home/People, Yuan #159, Yuan Magazine/一组动听的歌——陈濛的艺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