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1日

全国宗乡会馆分享大会

2020-05-01T16:58:27+08:00

5月21日,300多名来自不同会馆组织的领袖和成员聚集一堂,参加由新加坡宗乡总会主办的“全国宗乡会馆分享大会”,一起探讨目前会馆最为关注的各项课题。 这是本地首次召开以宗乡会馆为主题的分享会,也是让众多会馆领袖交换心得的有效平台。大会邀请了多间会馆社团代表前来主讲,通过介绍和讨论目前宗乡团体所关心和感兴趣的5大课题,希望会馆从主讲者对有关课题的真知灼见和成功经验的分享中获益,彼此学习和借鉴,达到进一步开拓会务的目的。会上也邀请了政府部门官员详细介绍政府资助金的申请办法,以及曾福庆律师谈论设立公益慈善机构(IPC)的基本条件。当天的大会主宾为黄根成副总理,出席的嘉宾还包括陈振泉政务次长以及国会议员沈颖、连荣华。 黄根成:会馆可加强在文化方面的功能 当天上午10时,大会主宾黄根成副总理莅临总会,这是他最后一次以副总理的身份出席活动。     黄根成在致词中肯定宗乡团体在新加坡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然而他指出,在这个新的社会环境中,如何调整自身的角色,回应时代的需求,以使自身能延续发展,这是每个宗乡团体亟须思考和关切的问题。 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认为宗乡团体应继续加强自己在文化方面的功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宗乡团体应进一步加强华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承的功能,使其成为华族文化的一个堡垒。他也呼吁宗乡团体应充分考虑年轻人的特点,根据自己团体的能力和特色,适当引进能引起年轻人兴趣的现代因素,吸引他们加入,以培养下一代宗乡团体领导人。 他也表示,本地的很多宗乡团体一直都保持着与中国的祖籍地的联系和交流,这也为宗乡团体在中国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宗乡团体可以通过宗亲乡亲网络,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交流活动中引进商业因素,带领本地人在中国寻找商机。 蔡天宝:总会将推出“杰出会馆奖” 宗乡总会蔡天宝主席致辞中表示,经过多个月与会馆领导品粥聚会中,发现到不少会馆在时代快速演变中累积了不少成功的实例,值得大家学习和参考。 蔡主席也提到, 宗乡总会将推出“杰出会馆奖”,表扬整体会务表现良好、做出卓越成绩的会员团体,藉此树立宗乡团体的最佳楷模。 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新加坡政府更重视华文华语,整个大环境对华文的发展有正面意义;同时,协助新移民融入本地的课题也相当受到关注,蔡主席因此呼吁宗乡会馆应该紧抓住这个契机,展现会馆魅力,共创繁荣。 陈振泉:宗乡会馆的价值和意义 大会也特别邀请了贸工部兼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陈振泉高级政务次长发表专题演讲,主题为“宗乡会馆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陈次长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把会馆看出是一家百年老店,那么在未来的时代里,大家要如何经营这家老店呢?是按照目前的模式,还是破旧立新?”他认为,“穷则变,变则通”,会馆面对社会改变,能找到新的生命力,如果会馆能够更加贴近生活,让新加坡人尤其年轻人感到会馆可以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把新加坡带进会馆”,这也是会馆作为民间团体的社会价值。 他指出,帮助新移民融入社会,这项工作由宗乡会馆来做再适合不过,因为这是会馆原本的使命。作为华社的一分子,会馆也一直扮演政府与华社之间的桥梁,华社联络小组的成立,更显政府的重视,可见会馆在这方面的角色,颇具发挥空间。 走访过中国大大小小30多个城市,和中国人接触时,陈次长深深体会到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很难赢得他们的好感甚至尊敬。他认为,年轻人的文化底蕴、素养、思维、价值取向等,不能单靠社会培养,需要民间力量来塑造,而会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推动的效果会比政府来得好,可担当此重任。 他说,会馆的文化活动如作文比赛、新书推介等都很有意义,这类的活动应该多办,不一定都要办得大型才有作为。 青年团为传统活动注入新元素 陈次长精彩的演讲结束后,随即进入本次大会的重要部分。首先由曾福庆律师开场,分享“社会组织与管理面面观”,介绍了公司法与社团注册法的知识,并探讨了宗乡团体可以选择的组织形式和各自的优缺点,同时也为来宾讲解了设立公益慈善机构 (IPC) 的准则和法规。 接着,潮州八邑会馆青年团秘书长林凌以及永定会馆青年团团长徐永源分别以青年团为课题,分享心得和经验。1998年自潮州来新的林凌,讲述了他进入会馆、参与会馆、成立青年团、到今天成为会馆年轻董事的过程。 徐永源则提到了她加入永定会馆之后,在青年团里如何利用客家歌谣来吸引到更多的青年人参与。此外,2006年成立青年团后,通过举办各种新活动,如客家文化讲座、电脑入门讲座、瑜伽课程等,为会馆的传统活动注入新元素,年轻人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这都因为会馆的前辈和董事们的大力放手支持。 以兴趣打造活动共同圈 冈州会馆和海南会馆的代表就建设兴趣圈的课题上台分享经验。冈州青年团团长李佩銮介绍了冈州会馆丰富多彩的兴趣圈活动:如冈州醒狮团不但推动南狮与国术,也展开北狮练习,是我国少见的兼备南狮与北狮的醒狮团。冈州会馆还先后成立了著名的飞车队、纱龙队、乐剧部等。李佩銮也介绍了青年团本身开展的一些兴趣圈活动。她表示,兴趣圈活动不宜限制籍贯。参加冈州会馆兴趣圈的有很多不是冈州人,也都受到欢迎。在语言方面,他们也顺应年轻人的习惯,不强调非用华语不可。这样不要让那些想参加活动的年轻人心生畏惧。而在随后的交流中,再逐步增加华语交流的比例。 海南会馆文教部主任韩山元,重点介绍了他在海南会馆主办了23年的中华文史课程。学员以非海南人为主,海南会馆的会员仅占20%左右。他认为,没有考试、没有点名,完全以兴趣为主的轻松灵活的课程形式,以及严选授课老师,是这一课程的重要特色。韩山元建议,一些会馆可以考虑联合开课,除确保成功率,也可灵活选择地点。 新移民融入的契机 下午阶段谈及“新移民融入的契机”,由三江会馆代副会长陈健及天府会会长杜自强担纲分享。陈健说,三江会馆由江苏、浙江、江西三省的合称,演变成后来定义为长江、黄河、黑龙江,造就了现在三江会馆特有的敞开大门接纳新移民的心胸。三江会馆算是最早有意识推动新移民融入的本地会馆。他们帮助新移民成立自己的团体,并以出借场地等方式予以扶持。 现已加入总会的新移民组织天府会,殊不知当初成立过程的一段曲折过程。会长杜志强说,刚来新加坡时很苦闷,所以经常和同乡的人搞聚会,解乡愁也联络感情,扩大社交圈子,也有助于大家在本地更快适应、更愉快地生活。直到1997年才被友人提醒需要注册组织使聚会合法化,但由于本身对手续和过程不熟悉,政府也严格审查,他曾被多个部门包括刑事罪案调查局叫去问话,几经波折后,花了1年多的时间才终于成功注册。 杜志强表示,很感恩10多年来华社前辈的大力支持,曾和不同会馆社团联办过多次活动,在天府会的理事名单上(包括荣誉职位)也有20多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目前天府会会员已超过两千人。九成以上是大学生,硕士一千余人,博士有20多位,但杜会长表示,天府会内部曾一致认为,与老会馆相比,新移民社团力量有限,应该尽量低调,从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最大的融入。” 政府津贴和基金的申请 来到大会的最后,是由3个政府部门讲解政府津贴和援助的说明。国家人口及人才署 (NPTD) 高级助理署长吴国伟介绍了申请社会融合基金(CIF)的事项,他指出,会馆举办的活动若有新移民的参与,及能为新移民融入带来效益,将可申请此基金,并可得到最高80%的资助。国家艺术理事会(NAC)副司长陈新娜也为来宾讲解了文艺活动可申请的资助金的标准和方式;而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副司长张凤凤则介绍了中小型企业电脑化可申请的资金辅助计划,并透露已提呈政府,考虑让会馆也纳入提升成电脑化的辅助名单中。 分享大会中也包涵提问环节,上午由副秘书长方百成主持,下午则由会员事务组主任蔡成宗,以及秘书长李国基主持。来宾针对各个课题进行提问,踊跃发言,相信这一次的分享大会,将能让各会馆从中获益,得到更多启发,并将其发挥到本身的会馆中,为会馆注入新的元素。

全国宗乡会馆分享大会2020-05-01T16:58:27+08:00

华文智多星2011 成绩揭晓

2020-05-01T16:58:46+08:00

《华文智多星2011》已于5月14日(星期六)晚上9时播出大决赛,4所中学--华侨中学、丹绒加东女校、维多利亚学校、文殊中学经过一番唇枪舌战,斗智斗勇之后,最终由华侨中学拔得头筹,赢得桂冠! 这部由中华语言文化基金联同新传媒制作的节目,自2月开播以来受到瞩目,13集的节目总共获得了超过170万的收视率,并成功吸引到学生和年轻人的观看。比赛也获得国大中文系、国家教育学院、华文教研中心教授们的出谋献策,为比赛出题,担任智囊团及现场评审。 比赛成绩如下: 冠军:华侨中学 亚军:维多利亚学校 季军:丹绒加东女校 殿军:文殊中学

华文智多星2011 成绩揭晓2020-05-01T16:58:46+08:00

2011年04月03日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研讨会

2020-05-01T16:39:29+08:00

4位主讲者以各种独特的角度阐述闽商文化和精神,左起为李培德、苏文菁、柯木林、杨进发 由宗乡总会与国家图书馆联办,新加坡福建会馆赞助的“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新加坡福建族群的世纪回望”研讨会,已于2011年4月3日,在国家图书馆良机会议厅圆满举行。研讨会反应热烈,出席者多达180人。总会主席蔡天宝、副秘书长方百成、理事李秉萱博士等也出席了当天的活动。这次的研讨会请来了4名主讲者,分别来自新加坡、澳洲、香港和中国福建福州。 总会研究与出版组主任柯木林首先以《薛氏家族•叻报•闽帮文化》为题,讲述了薛佛记这个新加坡闽帮“开山鼻祖”的一生。除了对薛氏家族人物事迹妙趣横生的描述,柯木林也通过叻报纪年方式的变迁(沿用清朝年号,黄帝纪年,民国纪年等)这个历史的“冰山一角”,带领听众进入“过去进行式”,感受历史发生巨变时人们对时代变化的真实表述。 第二讲由南澳洲佛林德斯大学历史系杨进发博士展开,畅谈《天福宫与新加坡福建会馆的领导层(1840-1949)》。杨博士探索其组织与结构的演变,评论其领导层的成就与贡献,并总结出闽帮领导层能在殖民地时代中生存,进步与发展,与领袖素质、组织结构、改革精神和“缘首”传统有关。他以闽帮最为耀眼夺目的两个人物陈金钟和陈嘉庚为代表,详细地诠释了闽帮领导人的俱“财富、才华、博爱”于一身的人格魅力,以及他们对社会的大爱精神。 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研究员及助理教授李培德博士在第三讲的《海外华商网络的延伸和冲突——以陈嘉庚与胡文虎的竞争为个案》中,以两个新加坡著名的闽商人物陈嘉庚和胡文虎作为比较,对陈胡之间的互动做了相当详尽的考据,分析他们在商业方面的共同与不同之处。 来自中国福建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院长苏文菁博士则带来了《闽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她把闽商文化放在中华文化的地图来考察,从“大福建”的概念上来谈中国海洋文化,将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联系起来,饶有趣味的讲解让听众获得不少启发,也引起听众的频频发问,探问求知。 研讨会的最后,由早报副总编辑严孟达主持问答环节,4位主讲者为听众一一解答,获得踊跃的参与,在交流激荡中,为此次研讨会拉下帷幕。

“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研讨会2020-05-01T16:39:29+08:00

2011年03月11日

宗乡总会移交日本天灾捐款

2020-04-30T17:40:05+08:00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在3月11日,日本仙台发生地震后不久,即呼吁会员团体踊跃捐款,奉献爱心,协助日本灾民度过难关。会员团体捐赠的款项由宗乡总会汇总,此次的筹募活动共筹得$113,358元。 宗乡总会主席蔡天宝先生于2011年5月24日(星期二)下午3时30分,在日本大使馆将所筹得的支票移交日本大使铃木庸一。

宗乡总会移交日本天灾捐款2020-04-30T17:40:05+08:00

2011年02月20日

宗乡总会集思营

2020-05-01T16:42:10+08:00

集思营中大家热烈地参与讨论 2011年2月19日至20日,宗乡总会8位理事、23位执委会成员(主任、副主任及组员)以及7秘书处职员等共38人,在蔡天宝主席的带领下,赴民丹岛民丹湖渡假村展开两天一夜的集思营活动。 这是总会第二次举办集思营,第一次的集思营在2007年举行。这次活动的重点在于检讨总会的宗旨和愿景,为总会未来(重新)设定方向,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在集思营开始前,蔡主席在致词中表示,“一年之始在于春”,第13届理事及执委会在辛卯年元宵一过,便开始启动脑筋,集思广益,为总会的未来发展制定新目标、新策略。他希望大家在回顾总会过去25年的成绩之际,也积极分析总会和会馆目前所面对的挑战,探讨凝聚会员与时俱进的策略,寻求引进新会员的动力,以及拟订召集新移民参与会馆活动的计划等。 最后,主席再次强调这次集思营任重道远,并吁请在座的各位充分利用两天一夜的时间,发挥最大的作用,放松心情,畅所欲言,从多方面思考并踊跃发表意见,把自己心中对总会的期盼、要求、以及要为总会做些什么的心愿和想法,都提出来与大家分享和协商,以取得共识。总会将在之后整合出短、中、长期可行的建议,交由理事会和执委会负责执行,携手为总会设立新方向,为让会馆标立新气象。 总会的未来 在破冰游戏中,各组分别绘画了心中以前的总会及未来的总会的对比。从龙舟至航空母舰,从根基稳扎的大树到枝叶茂盛、拥有多条通路;从未完成的房子至高楼大厦等绘画中,大家集思广益,反映出对总会的期望。 五年后的总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其实与会者把自己内心对总会的期望和希望,通过生动的图画表现出来,并统一规划整合成以下三点: 1. 人才济济且紧密联系会员的总会 2. 是社会与政府认同的华社首要领导机构 3. 是促进社会和谐与凝聚力的重要推手 确定新的宗旨和愿景,制定新的策略 在与会者的互动,和一番脑力激荡后,经过多番讨论,反复斟酌,会上讨论出并通过了总会新的宗旨和愿景: 宗旨: 领导宗乡会馆,弘扬华族文化与价值观 愿景: 建立紧密联系的宗乡会馆网络 促进社会和谐与凝聚力 成为华社首要领导机构 此外,根据新的宗旨和愿景,也整合出来的三个策略: 1. 改变宗乡总会形象,树立鲜明品牌 - 吸引会员与活动参与者。 2.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 - 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推广华人传统价值观;举办促进社会;和谐与凝聚力的活动。 3. 协助会员成长 – 丰富总会与会馆活动内涵;提升会馆整体形象。 通过宗旨愿景的确定,以及执行策略的推出,总会将在新领导层的指挥下,在各个层面开始潜移默化地进行着有效、有机地互补和融合,并领导着属下200多间的宗乡会馆,一同提升和发展。 总会38人在民丹岛透过集思,确立总会未来的方向

宗乡总会集思营2020-05-01T16:42:10+08:00

华文智多星2011

2020-05-01T16:42:26+08:00

中华语言文化基金新主席何侨生(左二),联同陈振泉高级政务次长(左一)等人出席“华文智多星2011”录制节目 中华语言文化基金与新传媒继2008年之后,再次联手推出大型电视节目“华文智多星2011”。此节目是为了培育年轻一代,发扬中华文化及提升华文水平,并鼓励新加坡华人保留华族的语言与文化特色。 此项活动吸引了本地64所中学报名参与,每所学校派出3位学生组成一团,学生必须是新加坡公民。“华文智多星2011”由著名艺人郭亮主持,并已于2011年1月12日开始录制,至3月28日完成拍摄,共有13集。录制好的节目从2011年2月12日至2011年5月7日每周六晚上九时,在新传媒8频道播出,每集46分钟。 冠军学校将得到1万元的奖金,亚军7500元,季军5000元,殿军2500元,总奖金高达2万5000元。节目还设家庭观众问答游戏,只要发简讯(sms)回答相关问题,每集将有3名观众有机会获得100元的现金奖。 “华文智多星2011”的制作委员会由中华语言文化基金的委员、新传媒,以及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学院老师及华文教研中心老师联合组成的评审团和出题人组成。

华文智多星20112020-05-01T16:42:26+08:00

宗乡总会代表参与妆艺大游行2011

2020-05-01T16:42:36+08:00

名誉理事傅新春(左五)代表总会担任“传承者”身份参与妆艺大游行2011“大传灯”仪式 由人民协会主办的妆艺大游行,今年的压轴节目《大传灯》中,由纳丹总统亲笔写上“传灯”二字的孔明灯,28名来自各民间组织的长者把“灯”传到年轻的继承者手上,象征着各领域的知识、经验与信念的传承。 宗乡总会也受邀派代表参与,在2月11及12日两天,在F1赛事维修大楼前,由名誉理事兼安溪会馆会务顾问傅新春担任“传承者”身份,在两位青年事务组组员程志平、辛树仁的陪同下,将灯传予冈州会馆12岁的代表欧阳鑫亮,代表薪火相传。

宗乡总会代表参与妆艺大游行20112020-05-01T16:42:36+08:00

2011年新春团拜

2020-05-01T16:42:59+08:00

总会首次举办新春团拜,邀请到国务资政贾古玛教授(中)担任主宾,出席者还包括颜金勇部长(左三)及通商中国总裁杨莉明议员(右一) 借着新春佳节,宗乡总会与通商中国于2011年2月5日(大年初三)上午,在总会礼堂联办2011年新春团拜。这是总会首次与通商中国携手联办的新春团拜活动,让会馆会员、新移民、官方机构代表、以及在华经商的新加坡企业家欢聚一堂,共叙宗乡情,增加彼此的沟通交流,并为总会的活动掀开新的篇章。 活动邀请到我国国务资政贾古玛教授担任主宾,其他嘉宾包括人力部长颜金勇、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魏苇、贸工部兼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高级政务次长陈振泉,联同来自会馆的领导、通商中国董事、宗乡总会理事和执委会委员等,300多人一同欢度佳节。 活动上,宗乡总会主席蔡天宝首先致词时表示,“今天的新春聚会意义深远,是总会自成立以来首次与通商中国携手联办的新春团拜活动。我们将秉承创会宗旨,不断自我更新,与时俱进。今后,总会除了加强会馆间的合作之外,也会与中华总商会和通商中国扩大合作层面,结合大家的优势,继续为培育我国双语双文化中流砥柱奉献力量。” 蔡主席也呼吁会员团体,会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推广母语的广泛应用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积极配合教育部新推出的母语教学和鉴定政策,与家长、学校和社团组织,携手创造一个学习华文华语的多元化空间,激发孩子对母语和中华文化的热爱。 300多位嘉宾出席了总会首次举办的新春团拜,场面热闹 主宾贾古玛教授也在致词中指出,宗乡总会是推展华语、华族文化以及发扬华族优良传统的非政府组织,是宗乡会馆的领头羊。宗乡会馆与中国建立了密切的地缘与宗亲关系,其历史的悠远、人脉的通达,对年轻一代和许多欲到中国寻求商机的人士来说,能发挥很好的纽带作用。 他 说,成立于2007年的通商中国则以造就双语双文化的中流砥柱为宗旨,通过各种活动、网络和渠道,搭建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文化和经济的桥梁,让年轻的新加 坡人认识和了解中国,并协助他们进军中国市场。因此, 宗乡总会和通商中国其实可以结合彼此的优势,更紧密地合作。新春团拜就是双方合作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两个组织的合作关系掀开新篇章。 当天的节目除了集体团拜之外,也邀请了福州会馆华乐团前来演奏助兴,并安排了南京的舞蹈艺术团呈献了多项歌舞节目。此外,现场也颁发了长期服务奖予17位为总会服务超过10年的人士,奖励他们对总会的贡献。之后,蔡主席与各位贵宾围桌品茶,300多位嘉宾们也享用多道各个籍贯的美食。 当天也安排了财神爷分发金币、柑橘给来宾,现场也提供文房四宝,让来宾挥春,写上新年祝福。浓厚的佳节气氛中,众人脸上堆满了欢喜的面孔和灿烂的笑容,一片朝气蓬勃,其乐融融。

2011年新春团拜2020-05-01T16:42:59+08:00

春到河畔2011 兔气扬眉

2020-05-01T16:43:08+08:00

何侨生副主席在“宗乡之夜”感谢各会馆的参与 由春到河畔工委会主席成汉通先生领导,宗乡总会、报业控股华文集团、旅游局、中华总商会及人民协会联办的“春到河畔2011”,于2月1日至2月13日一连13天在滨海湾浮动舞台隆重举行。 为了让会馆平日努力排练的文娱活动搬上春到河畔大舞台,主办单位特安排于2月7日(年初五)在春到河畔大舞台举办“宗乡之夜”。活动邀请到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长吕德耀先生担任主宾,与近1000位观众一同观赏演出。宗乡总会除了邀请了以下会馆参与表演,来自南京和广东的艺术团也呈献了精彩的演出。 参与演出的会馆: 广东会馆和广惠肇碧山亭的广东歌曲 永定会馆青年团的客家山歌 福建会馆舞蹈团 客属总会华乐团 海南会馆口琴团

春到河畔2011 兔气扬眉2020-05-01T16:43:08+08:00

2010年12月05日

第六届宗乡杯全国学生象棋锦标赛

2020-04-30T17:22:45+08:00

为了发扬华族传统文化、普及象棋活动,并加强我国学生对宗乡会馆的认识与参与,12月4日及5日,新加坡宗乡总会在大巴窑会所礼堂,联同21间会馆社团举办“第六届宗乡杯全国学生象棋锦标赛”,并由象棋总会协办。 这已是宗乡总会第六次举办象棋比赛,多年来也获得各会馆的支持与联办。本届比赛除了分为高中组、中学组、小学组之外,原有的大专组扩大为“大专及公开组”,凡是在籍大学生、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年龄在45岁或以下,不具有象棋大师称号者皆可参加竞赛。比赛总奖金也增加至5000余元,每组的首15位优胜者也将获得奖杯一座,吸引了超过300人参与其中,角逐竞艺。 12月4日当天,由总会理事李秉萱主持开幕礼。他在致辞时表示:“每一步棋,都是人生中的抉择、取舍。取的对就赢,取的错就输。最重要的不是奖金多丰富、奖杯多大,而是你们的抉择更准了。多参加象棋比赛,能锻炼抉择能力。” 而在12月5日晚上的颁奖礼,邀请到贸工部兼新闻、通讯与艺术部高级政务次长陈振泉担任颁奖嘉宾。出席的嘉宾还包括李国基秘书长、象棋总会副会长王新南、以及各联办会馆代表等。 陈振泉高级政务次长在致词中指出,象棋是一个温和的智力游戏,能够锻炼人们步步为营的谋划技巧,有助于培养人们冷静的思维,以及锻炼他们的耐性,培养出优雅的品性和行为。 此外,他也赞扬总会一直以来通过各种比赛,如书法、乒乓、象棋等,积极推广中华文化,并帮助学生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培育他们在品德和行为方面的修养。他也希望各会馆能继续合作,把优良传统延伸到下一代,让他们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髓。 2天里,300多位学生和公众展开龙争虎斗的智力竞赛。在比赛中,虽然有胜有输,但获得更多的是切磋和友谊。值得一提的是,思励学校的10岁女孩陈靖媗,在众多男生参与的象棋比赛中脱颖而出,夺得小学组冠军,着实让人另眼相看,报以热烈的掌声。 21间联办会馆: 南洋客属总会、广东会馆、广西暨高州会馆、三江会馆、冈州会馆、方氏总会、永春会馆、安溪会馆、应和会馆、金门会馆、林氏大宗祠、南安会馆、茶阳(大埔)会馆、晋江会馆、海南会馆、海陆丰会馆、翁氏总会、福州会馆、福建会馆、潮州八邑会馆、潮安会馆

第六届宗乡杯全国学生象棋锦标赛2020-04-30T17:22:45+08:00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