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eople, Yuan #167, Yuan Highlight Article, Yuan Latest Issue, Yuan Magazine, /少儿演艺的开拓者——马业仙

少儿演艺的开拓者——马业仙

文 · 章秋燕     图 · 受访者提供

星期五傍晚,我赶完了最后一堂课后,急匆匆地赶往滑铁卢街。巴士在拥挤的马路上慢条斯理地行驶着,我的心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巴士好不容易到站,我立即向设在滑铁卢街的青少儿广播演艺组(简称“少儿组”)总部飞奔。看到马业仙老师站在门口,笑容可掬的样子,令我稍觉心安。接着,她亲切地递上特地为我准备的糕点与茶水,我紧绷的心在她的殷勤招待下才慢慢放松下来。心想:她的这份真诚与热情,亦是创作的动力、生活的动力吧!

音乐飞扬的童年时光

现年65岁的马业仙,从小就对艺术有梦想,这与她的成长环境脱不了关系。父亲马大珍原籍海南省琼海市,是一名理发师,喜爱在家中朗诵富有音律的海南古诗。他也写得一手好字,对家中子女写字的姿势等都很有要求,马家子女个个都写得一手好字。大哥马波浩自幼酷爱书法美术,后师从已故知名书法家崔大地,习篆隶草书长达八年。他也曾任南洋大学美术学会会长。

马业仙虽然不是出生在音乐世家,但是三名哥哥懂得很多乐器,让她有幸在音乐的熏陶下成长。由于三名哥哥都是口琴高手,所以马家每一天都飞扬着悦耳的音乐。每当哥哥们吹起口琴,清脆嘹亮的琴声,优美的旋律便在她耳边萦绕。在耳濡目染下,她也能无师自通,开始吹奏口琴。另外,大哥马波浩是圣约翰铜乐队的重要成员,曾获得英女皇颁发的勋章,表扬他对圣约翰的贡献和服务,后来加入SIA铜乐队;二哥也在圣约翰铜乐队负责打鼓;三哥则是华乐团成员,他不仅会拉二胡,也擅长弹琵琶和吹笛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马业仙从小就对多首华乐名曲,如《赛马》《霸王别姬》《十面埋伏》等耳熟能详。至于乐器,马老师则对钢琴特别迷恋,甚至到疯狂的地步。她每年都要求父母让她学琴,在12岁那年,她终于凭着优异的学业成绩获得父母的应允,成全了她的心愿。翌年,她考进南洋女中,并在同学周君蓉的邀约下,一起到新加坡表演艺术学院(现在的实践剧场)学琴,成为表演艺术学院第一届钢琴班的学员。

“实践剧场给我的熏陶对我的艺术追求影响很大。当年,我除了学琴外,还要负责后台工作,被分配到音响组。记得第一次负责舞台效果,就是在郭宝崑先生导演的戏里负责‘打雷’。虽然只是一声雷,但他要求严谨。他要求每次排戏时,所有的工作人员,无论是道具组、灯光组或音响组,都须坐在旁边看戏。他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参与作品创作,不是只负责自己工作范围里的事。从他那里,我学到了那一声雷要准确,不只是时间要对,而是要使整个戏浑然一体。或者这么说吧,你是负责服装的,你通过剧场排演对戏里角色的情感思维和背景若有所了解的话,你设计出来的服装肯定是很贴切的,跟戏是一体的。观众最后看到的不是你的服装很美,或你的灯光很美,而是所有细节融汇而成的整体美。”

在实践的那段日子,无疑影响了马业仙对美学的看法乃至对生活的看法,也形成了她对工作的严格要求。马老师笑着说,为此,很多舞台监督很受不了她。她感叹现今一些艺术工作者已经失去了这种严谨: “他们只顾得把技术上的工作做好,忽略了对‘艺术’融会贯通的整体追求。其实‘艺’和‘术’两者是不可分开的。”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确实,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都可以是艺术素材。马业仙在中四毕业的那一年,就实实在在地进入实境去体验生活。毕业后,她没有立即上初级学院,反倒在实践的安排下,到纺织厂当女工,与其他女工一同生活在宿舍里。“那一次的真实体验让我后来在创作音乐时有满满的信心,因生活给了我很多资源,让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我从来没有遇到写不出旋律的状况,我的信心来自生活。”

青年时期的留学生活

高中毕业后,年仅18岁的马业仙毅然决定远赴英国伦敦Guildhall戏剧与音乐学院留学,学习古典音乐。在那里,她不仅学习音乐创作、配乐等,学院里的老师甚至带着学生去看画和建筑物,因而让她对建筑物背后的文化与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后来影响了她在带领“少儿组”的孩子们时,一旦有机会在维多利亚剧院演出,她第一件事就是带他们欣赏维多利亚剧院,告诉他们罗马时期的建筑以及其特点。“我要让孩子们知道这些建筑物是有灵魂的,要他们带着敬仰的心进去剧院。” 

从Guildhall毕业后,马老师回返新加坡开始教钢琴。一次机缘巧合下,她认识了电台少年儿童广播研究组的监制梁佩冰女士,当时,梁女士知道她在英国名校接受过严格训练,就邀请她担任儿童合唱指挥,为当年的儿童广播节目录制儿童合唱曲。就这样,她和少年儿童广播研究组挂上关系,于1989年受聘担任儿童合唱指挥。1992年,电台转型重组,打算朝商业发展,便决定解散少儿组。然而,马业仙因为爱上广播员们那一口漂亮的标准华语,认为就这样解散少儿组太过可惜,便决定另起炉灶,后来发展成今日的青少儿广播演艺组。

马业仙说,少儿组能够走到今天,靠的是很多支持艺术的人如梁佩冰、潘耀田和唐嘉猷等人的鼎力协助。潘耀田曾是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简称“南艺”)音乐系主任(1993-1996),那年少儿组离开电台时,他和当时南艺的院长吴从干热情欢迎他们加入。接着,少儿组开始开办语言班、创意写作班、戏剧班等。唐嘉猷以独特的眼光和治学理念帮少儿组开启了一条充满创意的艺术教育之路。他把西方的创意戏剧、儿童艺术教育理念带到少儿组,并在艺术创作上、教学经营或舞台管理上认真地推动少儿组成长。“我们坚信每个小孩都需要艺术教育去释放他的个性,赋予他自信心,所以我们探索的是儿童创意艺术教育理念。这与在电台时的少儿组是不相同的,这个理念在当时的电台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今天的少儿组与当初在电台的少儿组是风格完全不同的组织。”

黄金岁月对少儿组的真诚陪伴

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少儿组附属南艺长达7年后,离开了南艺。1999年,南艺选择追求天才儿童艺术,这与少儿组一直以来追求的创意艺术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于是少儿组选择心平气和地离开南艺。同一年,少儿组注册为非牟利艺术团,也成立了“剧本创作工作坊”,并在12月15和16日在维多利亚剧院呈现了新加坡首部采用华乐伴奏的华语儿童原创音乐剧《送件礼物给清朝的小皇帝》。此剧深受好评,吸引了4000多名观众观看,后来应观众要求,翌年4月22日至23日假维多利亚剧院再次重演。

少儿组离开了南艺的怀抱,在马老师的带领下继续勇敢地自创天下,竭力发展新加坡独特的相声艺术。“我当时就找了杨世彬,请他帮少儿组建设新加坡第一个相声教学系统。从他那里,也让我第一次接触相声,认识了李立山与耿殿生等著名中国相声大师。”2001年,少儿组不仅邀请李立山为少儿组授课,也特邀他参与演出新加坡首部儿童相声剧《相声大师收徒弟》。之后,少儿组陆续推出一系列以大师为题的儿童相声剧——《相声大师,您在哪儿?》《相声大师,我们来了!》《请问,您是相声大师吗?》和《相声大师找徒弟》,推动了本地相声和快板艺术的发展,也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相声演员,如刘智彬、蓝云舟、龙籍健和陈姿含等。

相声这门艺术本来就属于民间,属于生活,而它既然是属于生活,就不应该把它当成古董,放在高架上。“因此,我们少儿组尽心竭力追求的是把相声这传统的民间曲艺从‘高架’上取下,让小朋友们参与与玩赏。”秉持这个理念,少儿组不怕艰辛,持之以恒,尽力推广儿童相声,开拓儿童相声的新园地。自2008年开始,少儿组开创了相声专场《哄堂》,呈献了许多富有本地色彩、诙谐又引人深思的作品,如《新加坡“拉”语》《谈孝》《废话》和《攀比》等。从无到至今的《哄堂16》,这16年来走来不易,当中少不了贵人相助。她说:“特别要提的是我们很尊敬的耿殿生大师,耿大师从2008年开始就为少儿组的相声演出《哄堂》的发展提供教学和辅导,他也无私地为我们培养了多名年轻的相声演员和编剧人才。这位老师父前年去世了,但他对新加坡的华族传统艺术特别是相声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他的付出将被我们深深地珍视和铭记。”

2015年4月17至18日,《小茶馆》在戏剧中心剧院演出

2015年,少儿组力求上进,首次于4月17至18日在戏剧中心剧院推出相声剧《小茶馆》,当时的观众反应和票房都很不错。“我犹记得当时有一名家长带着年仅12岁的儿子前去看《小茶馆》,他们看着演员们穿梭在古色古香的茶馆自信地说着相声时,都被震撼了。从此以后,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她的儿子都不会错过任何一场少儿组的演出。”相声剧《小茶馆》落幕后,马业仙有感于现代青少年跟茶文化疏离,认为有必要继续把相声和茶文化推广开来。于是,在2017年至2019年间,少儿组创立并制作《相声茶座》,让观众边喝茶边观赏相声。这个大胆的尝试,深获好评,场场爆满。

马业仙将沈谨仁的英语短剧作品《醉虾》翻译成中文版并担任导演,于2016年4月22至23日假戏剧中心剧院演出

2018年,少儿组受邀参加天津国际儿童文化与艺术节(最右为马业仙)

除了与著名中国相声大师合作过,少儿组在2007年也曾邀请著名中国指挥家杨鸿年教授传授合唱技巧,并于隔年连同九个本地合唱团和450名孩童在滨海艺术中心呈献“七彩歌声”音乐会。少儿组也走出国门,参加海外艺术节的跨文化项目。在2012年、2015年和2018年,少儿组就受邀参加了天津国际儿童文化与艺术节,把新加坡相声与儿童合唱带到曲艺的故乡天津。首演的群口相声《音符大战》及《群鼓相声》更是突破了相声的语言局限,独具一格,其大胆创意在天津深获好评。2017年在唐嘉猷的领导下与中美青少年联手,呈献了舞台剧《木兰先生》,隔年荣获《海峡时报》“生活!戏剧奖”最佳青少年制作奖。

青少儿广播演艺组荣获第五届华族文化贡献奖团体奖。左起:华族文化贡献奖评委会主席郭振羽教授,华族文化中心主席蔡天宝,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部长唐振辉,青少儿广播演艺组总监马业仙,青少儿广播演艺组成员陈伟德及刘智彬

创立至今31年,少儿组不断推陈出新,制作出意义深远的作品,努力发展深具本地特色的相声表演艺术。它不仅为学童提供一个学习标准华语和接触儒家文化的平台和环境,也栽培了一群能说一口漂亮华语、品德兼优的青少年演员。少儿组于2022年,荣获第五届新加坡华族文化贡献奖的团体奖。“这个奖项对我们来说也是精神上的奖项,让我们在未来的路上不感到孤单,脚步更加轻快。”

少儿组未来走向何方?马业仙透露,少儿组接下来会有一些策略上的变动,目前需要考虑新的年轻领导班子的问题。“但无论这新的乐章如何奏起,我们将秉承有教无类的理念,不搞精英主义,让孩童在学习中得到乐趣,继续受到传统华族文化与价值观的熏陶。”

(作者为本刊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