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History, Yuan #166, Yuan Magazine, /以新加坡为据点,与达尔文推出《进化论》的华莱士

以新加坡为据点,与达尔文推出《进化论》的华莱士

文图 · 刘家明

1858年达尔文与华莱士共同发表进化论的雏论(图源:互联网)

1858年7月1日,英国的自然科学学术权威伦敦林奈学会(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首次发表了一篇分别由两篇论文集合而成的论文。一篇是由已具盛名的自然科学家达尔文写的,另一篇则是由当时才34岁的华莱士从东南亚寄去伦敦的。自然科学界认同了两人从不同地域、观察和研究方向,一起提出了物种的起源和演进的理论。之后达尔文在15个月后出版了轰动自然界的《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推出了知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华莱士则继续以新加坡为据点,到东南亚各地漫游收集标本。说起达尔文几乎是家喻户晓,但华莱士则是“物红人不红”。华莱士和新加坡又有些什么渊源呢?

华莱士回国前摄于新加坡
(图源:互联网)

倒霉的早年经历

阿尔佛·罗索·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于1823年诞生于英国威尔斯的小镇阿斯克(Usk)。华莱士家贫,自小爱读自然科学家的海外游记,但14岁就失学了。他29岁时和朋友结伴到亚马逊森林探险,花了4年时间收集了无数动植物标本,打算带回英国出售。不料回程途中船上发生大火,所有标本付之一炬。不过华莱士没因为厄运而气馁,一年半后决定再到神秘的远东碰运气。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地新加坡当然就成了他的首选。

登陆新加坡

华莱士于1854年抵达新加坡(牛奶厂自然公园,华莱士步道的看板)

根据1854年4月19日《海峡时报》的报道,华莱士在18日乘坐蒸汽船博廷哲号(Pottinger)到达新加坡,开始他的远东之旅。这次的旅程因为得到英国博物馆的赞助,坐的是头等舱,所以才在本地报章留下了记录。华莱士上岸后到处寻找便宜的住宿和生活所需,因为一切开支都要自己想办法。他很快就联络上了法国的天主教会,可以到偏远的武吉知马山的罗马天主教堂(现在的圣约瑟教堂)住宿。这不但让他省下了一大笔生活费,也让他“如鱼得水”地在武吉知马山森林,开始了令世人惊叹的昆虫标本收集工作。

自1846年就已在武吉知马的圣约瑟教堂(摄于2023年)

落足武吉知马山

华莱士一上岸就开始收集鸟类和昆虫标本卖钱。他还付了昂贵的入门费在图书馆参考和抄录了不少自然生态的资料,一到了武吉知马山就马上展开了工作。华莱士工作勤奋,基本上每天清晨5点30起床准备要用的各类工具,8点早餐后出发,在森林里呆到下午三四点。晚餐后休息到6点,就整理标本和文书等等到9点才就寝。他沉浸在武吉知马山的多元化生态环境,才不到两个月,在不到3平方公里的小片森林里,居然就收集到700多个不同品种的甲虫和昆虫。

生物的隐形屏障——华莱士线

华莱士还不满意当时收集的成果,他继续以新加坡为基地,开始到马来半岛、婆罗洲、印尼,甚至远至苏拉维西岛收集标本和观察物种的演进和变化的问题。1855年他不幸得了疟疾,就在砂拉越(旧名砂朥越)养病期间,写下那篇旷世论文。两大自然科学家在不同的时空和际遇,同时发现了物种演变的理论,成就了自然科学界同时发表论文的佳话。其实达尔文早在多年前就已悟出了物种起源的理论,受到华莱士论文的“激励”,才赶工把论文写好一起发表。因为达尔文的社会和学术地位比华莱士高得多,而且他也很快把多年研究的结果出版成书,所以坊间向来都只知道达尔文和《进化论》。

华莱士的著作《马来群岛》(图源:互联网)

华莱士当年也没争功,还非常感激达尔文把他也当成进化论的共同发表人。华莱士继续在东南亚活动,在离开英国8年后的1862年才回国。回国6年后也出版了他的著作《马来群岛》(The Malay Archipelago),阐述了他的物种地缘性理论。华莱士在书中总结了他所收集到的12万5600多个标本,其中有10万多只昆虫,700多个贝类,8000多只包括多个品种的天堂鸟的鸟类标本,上百条爬虫,300多只哺乳动物甚至大猩猩,数目和种类惊人,是当时世界之最!

根据华莱士观察所得,从印尼的龙目岛(Lombok),绕过苏拉维西岛西部到菲律宾,似乎有一道隐形的天然屏障,把自然界里的动物分隔两边。就算只是隔了区区几十公里的海域,两边的动物都截然不同。就算是同属同种,也个别演变出不同特性的亚种。由于这个对生物地理学非常有价值的发现,自然科学界把这天然屏障虚线命名为“华莱士线”(Wallace Line)以纪念他。现在我们明白是因为在几百万年前地壳大陆漂离把物种分开所使然。

华莱士与新加坡

解释“华莱士线”的制图 (摄于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

在东南亚的8年里,华莱士在新加坡前后住了228天。在那本将近700页的《马来群岛》一书里,说到新加坡的也有5页。加上他的来往书信,已可为窥探当时新加坡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不少资料。华莱士就住在老虎为患的时代和森林,幸运的是只听过虎啸没遇过老虎。他也写道:“(榴槤)像有杏仁味的牛油奶酱,混合了芝士、洋葱、棕雪利酒等其他不协调的味道,它既不酸、不甜也不多汁,人们就是喜欢这种样样都缺一点的完美。”他是第一个详细介绍果王的自然科学家。他一上岸就感叹新加坡的生活水准很高,旅店、交通、膳食样样都很贵。他刚到新加坡才两周,就遇上了本地历史上最大的福建帮和潮州帮的“五斤米”大暴动。武吉知马是当时暴动中心之一,华莱士目睹了武装的村民整装出发的情形。

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展出的华莱士收集的昆虫标本

华莱士在本地的活动也带动了自然历史研究的热潮,他于1913年11月7日在英国逝世,本地的报章登载了这一消息,肯定了他和达尔文共同提出了物种起源的理论和他的学术贡献。我国公园局近年来在牛奶厂自然公园里修建了一条华莱士步道,让大家可以跟着他当年的步伐,体验一下在武吉知马山寻昆虫的时空。步道尽头还有一个让大家学习一些生物多样化知识的教育中心。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早年也就在馆前竖起了一座华莱士和他的助手阿里的雕像。今年是华莱士的200岁冥诞,博物馆还举办了一个纪念他的特展。

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前的华莱士和助手阿里准备猎鸟的雕像

有一天经过布朗山附近,蓦然看到了一条华莱士道(Wallace Way)。该路是在1954年命名,看来也是为了纪念这位多才多艺的自学博物、地理、人类及生物学的插图画家、探险家阿尔佛·罗索·华莱士的。

(作者为本地电子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