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eople, Yuan #165, Yuan Latest Issue, Yuan Magazine, /南洋弟子 华族先贤李登辉

南洋弟子 华族先贤李登辉

文 · 章良我

连士升先生曾经将李登辉、林文庆和辜鸿铭并列为出生于南洋的华族先贤。那是在1957年4月9日下午,时任《南洋商报》编辑连士升在南洋大学文学院礼堂,面对文学院400余名学生发表的专题演讲:“论传记文学”。演讲中,他鼓励南大学子勿忘撰写南洋华侨瑰宝,让出类拔萃的华族先辈大名永垂青史。连士升列举了三位出生于南洋的先辈人物:槟榔屿(槟城旧称)的辜鸿铭、新加坡的林文庆,以及巴达维亚(雅加达旧称)的李登辉。

在历尽半个世纪后的2005年5月,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钱益民撰著的《李登辉传》一书。全书340页共31万字,除了10个章节之外,还有附录部分,详细叙述了李登辉这位出生于南洋、为复旦大学的创立贡献一生的杰出华人。

李登辉旧照(图源:互联网)

李登辉,字腾飞,祖籍福建同安。1872年4月18日出生在荷属东印度巴达维亚郊外的红巴村。其祖先在17世纪末康熙年间来到南洋,闯荡谋生,到李登辉出生时已历经七代。李登辉父亲李开元和母亲沈蜜娘共育有五男二女,李登辉是家中长子。

李家经营传统手工蜡染印花布(峇迪)的织造生意。李登辉出生时家道殷实,他天生就是读书的料,学习成绩优异。在即将升入高级学校时,母亲突然去世。李开元一人忙不过来,便让李登辉辍学,帮家里打理生意。可

李登辉一心只想读书,对做生意没有丝毫兴趣。李开元便托付一位与之合作多年的新加坡陈姓客户,让他安排长子到新加坡读书。

李登辉中学就读于新加坡英华学校,后赴美国卫斯里安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读预科,再转入耶鲁大学。1904年冬,完全不会中文的李登辉来到上海,加入了基督教青年会在上海的分支组织。

1905年,李登辉参照基督教青年会,亲自制定章程,组织寰球中国学生会(The World Chinese Student’s Federation)。留美归国学子组成的董事会推举他为会长。当年7月1日下午2点,数百人齐聚位于北京路15号的青年会会厅,举行由严复主持的成立大会。

学生会选定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511号为会址,作为固定活动场所,后迁址至卡德路(今石门二路)191号。学生会全盛时期,会员人数高达数千,并先后在青岛、福州、新加坡、夏威夷、槟城等地设立分会。1906年6月,寰球中国学生会在上海创办《寰球中国学生会报》,由李登辉、严复、曾子安、唐国安任主编,创刊号刊登了四位主编的合影。严复在这份报纸上发表多篇介绍西学的重要文章。

也在这个时候,李登辉结识了复旦公学的校董于右任和马相伯。于右任曾经在台湾接受《复旦通讯》采访,他回忆说:“筹备母校时期,艰苦非可言喻,既乏经费,甚至饮食居处亦无定所。筹备处在大马路张园附近,借得房屋一所,屋系友人新建者,设备甚好,有浴室。时沪市发生抵制外货运动,南市商会会长曾少卿为之首。曾以天热,夜归南市不便,予劝其住筹备所中。曾又介绍一青年学者来住,即李登辉先生也。时李先生自耶鲁毕业,经马尼拉归国,生长异域,于中国语文不悉,半年相处,李国语进步极速。母校成立,乃恭推李先生为文科英文系主任,后兼任教务长。复旦得人,由是成功。”

于右任与李登辉的相识,是通过李登辉的同安同乡曾少卿介绍。而马相伯与李登辉相识,却得力于自传教士家庭出身的青年学者颜惠庆。1935年10月,96岁高龄的马相伯提到李登辉,这样写道:“在我创办复旦的时候,颜惠庆先生把李登辉先生推荐给我。他本是华侨,在美国读书的。我始而请他教英文,后来我辞了校长的职务,李先生便继任校长,一直至今,他还在那儿维持。”

李登辉从1913年开始出任复旦大学校长。1919年6月,上海欧美同学会举行成立大会,选举李登辉为首任会长。当时,上海欧美同学会和寰球中国同学会的组织机构有所重叠。从1913年开始,李登辉专心筹办复旦大学,关心寰球中国同学会会务的时间渐少。到1916年,他辞去已经任职十年之久的寰球中国学生会会长,和唐露元共同担任副会长,会长由朱少屏接任。直到中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寰球中国同学会的各项事务因国难当头而难以维系,各项工作逐渐停止。

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复旦大学,开办大学本科,报考人数直线上升。原来办学的李公祠根本无法容纳越来越多的学生,扩建校舍成为当务之急。在中国国内募捐备受冷落之后,李登辉把目光投向他的出生地——南洋。1918年1月23日,李登辉将校长一职暂时交给校董唐露元接任,他随身携带了一份“扩充高等教育请愿书”,乘坐三岛丸号轮船从上海启程远赴荷属东印度、英属马来亚暨新加坡募捐。

由著名外交家唐绍仪牵线搭桥,李登辉得到了糖王黄奕住(Oei Ik Tjoe)捐款一万元,当时著名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照南、简玉阶两兄弟拿出五万元资助复旦大学。李登辉和教务长恭仙舟随后又前往美国募捐,在纽约等地的华侨纷纷解囊相助,又筹得善款一万余元。

1920年12月18日,在上海北郊的江湾一带举行了复旦大学新校园奠基典礼。这场载入复旦史册的新校园奠基典礼由校董王正廷主持,李登辉报告筹建新校园经过,沪江大学校长魏馥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代表简实卿等嘉宾先后致辞。最后由校长李登辉在奠基石上填下第一锹泥土。两年后落成的新复旦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座教学楼——简公堂、一座办公楼——奕住堂,另外还有子彬院科学馆,为富商郭子彬捐建。

此时的复旦大学已经开始与时俱进招收女生,第一批招收103名女生进入复旦大学就读,但是女生宿舍却无钱建设。李登辉将目光锁定在同为荷属东印度的南洋侨领、《工商日报》创始人陈性初身上。当从李登辉口中得知,建造女生宿舍需要一万两白银后,陈性初爽快地捐出两万。一年后,一座漂亮的两层宫殿式女生宿舍在子彬院东侧落成,男生们戏称其为“东宫”。

复旦大学迁到江湾新校园后,财务处人少忙不过来,李登辉夫人汤佩琳便来帮忙。财务处每年冬天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负责采购取暖用的煤炭。学校每间办公室都配有一只取暖的煤炉,每天限量从财务处领取煤炭两斤。1923年冬天,又到了购煤取暖的高峰时刻,有人借此大做文章,认为汤佩琳经手的财务处购煤有问题,采购数量与实际使用数量有较大差距。个别教授将此事悄悄告诉学生,不久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学校。有学生向学生自治会建议,要求李校长公开学校财政、公款取暖用煤情况。学生自治会公推13名学生,代表全校师生向李校长提出公开财政开支。

李登辉校长接到来信后很生气,认定这是别有用心的人对他心怀不满,利用青年学生的冲动来抹黑他,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当下与夫人汤佩琳双双离职,后去南洋疗养,任由办事人员在财务处查账,以明心迹。1924年9月25日,《南洋商报》第15版“本坡新闻”栏目刊载“李登辉博士之游踪”消息:“上海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博士,前日偕其夫人往吉隆(坡)游历,现下榻于太平局绅陆秋泰君之邸寓云。”经过校方和财务处详查发现,所谓的汤佩琳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她没有将19张总价值为503.10的发票及时报销列入决算,仅此而已。

经过这一次风波之后李登辉在20多年的校长生涯中有过多次辞职,此后的每次辞职不论是被迫还是自愿,都与复旦大学学生爱国运动有关。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五卅惨案”。之后因为支持学生爱国运动,李登辉迫于军警压力愤而辞职,离开复旦大学,校务由郭任远教授代理。

1935年5月24日的《南洋商报》,刊登193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学院,曾经留校执教并兼任过李登辉校长英文秘书的吴道存撰文《英文作家前辈:李登辉印象记》。文章写道:“讲到中国英文作家的老前辈,我们立刻想起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博士。李老博士今年六十三岁了……他虽然三十岁才回到中国,但是现在能讲很好的普通话、上海话,和他的本乡的福建话。他虽然以英文著名,但是他的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希腊文、拉丁文、马来文都很不错……他很可以做大官,但是二三十年来他一心一意办复旦大学,这在一般人的眼光中看来也许是‘其愚不可及也’,而我们中国正是需要这种‘愚人’啊。”文章还透露李登辉做过中华书局的英文总编辑,出版过几本英文教科书。在商务出版社出版有《文化读本》《李氏文范》《李氏英语修词作文合编》《今日中国之重要问题》等。“我问他何以最近不著书?他说:‘我本预备编一部世界史和一本世界地理,材料已搜集,但是我的Wife(妻子)死了,我没有心编了’。”

1935年12月9日,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上街请愿游行,爆发了“一二九”学生民主救亡运动。复旦大学学生冲在最前列声援北平学生,多次到上海市政府请愿。12月23日,复旦学生齐集上海火车站,准备前往南京总统府请愿。此事被蒋介石得知后,马上打电报给李登辉校长,请他务必出面阻止复旦学生前往南京示威请愿。李登辉接到蒋介石电报后,很快回电:“南京蒋院长钧鉴:复旦大学学生组织赴京请愿团,劝阻无效,群集北站,奉梗梗戌电示,特向诸生宣读,再三晓谕,迄未听从。登辉诚信未孚,惭惶无似,除向校董会引咎辞职外,谨此电闻。”

后来,当局阻止火车司机驾驶火车运送请愿学生,司机跳车而逃。正好有个复旦学生在煤窑开过小火车,他跳上火车直接开往南京。当局得到消息后,派人在无锡破坏了铁路,学生们发现后动手修好铁路继续向南京前进。此举激怒了军警当局,将复旦学生视为眼中钉,竟然派出大批军警前来抓人。1936年3月24日晚,复旦大学校园如往常一样安静。夜深人静时分,淞沪警备司令吴铁城率领600多名军警包围了复旦大学。当潜入校园的军警闯进“东宫”准备抓人时,被一位起夜的学生发现,她立即敲响校钟报警。学生群起抵抗,把进入校园的部分军警赶走,一名女军警被抓住。李登辉闻讯后马上赶来,他竭力阻止,结果被推倒在地。

1936年4月11日,《南洋商报》第11版刊登新闻报道:“上海复旦大学师生被捕详情,因作救国运动故犯罪。师生共十五人被逮捕,警察学子冲突伤卅余。李登辉先生亦受棍击。”此次淞沪警备司令部对手无寸铁的学生使用强硬手段,不但没有成功,反而激化了矛盾,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感。当局换了一种思路,采取温和手段,计划先将一向支持学生运动的李登辉开除出复旦,再将复旦大学迁往外地,使其离开上海大本营,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派出复旦大学前教授、立法院副院长兼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叶楚伧来到上海,商讨全面改组复旦大学,准备从根子上解决复旦问题。最后处理的结果是强迫李登辉休养,变相逼他辞职,立刻离开复旦大学。

因抗日战争迁到重庆办学的复旦大学于1946年东归上海,与李登辉在上海苦苦支撑的上海复旦大学补习部会合,他才正式辞去校长一职。这一年他已经74岁,双眼几乎完全失明。1947年11月19日,为复旦大学付出一生心血的老校长李登辉因脑溢血去世,全校师生3000人为他送行。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知名学者陈望道撰写的《悼李老校长登辉先生》一文,开头第一句高度概括了李登辉的一生:“先生是复旦传统的象征,也是民国校长的最好典型。”

1947年11月21日,《海峡时报》第3版刊登了一则路透社于前一天发自上海的电讯:“出生于巴达维亚的中国著名教育家李登辉先生,昨日在家中去世,享年75岁。李先生是上海复旦大学的创始人,他早年在巴达维亚上学,后来在新加坡英华学校就读。”同一天的《南洋商报》在头版,刊载“上海二十日合众电”,标题为《复旦校长李登辉逝世》。报道说:“中国教育家、前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博士于星期三脑部出血,逝世于此,享受七十有五。李氏系巴城侨生,曾肄业于新加坡英华学校,继而赴美……一八九九年得耶鲁大学文学士学位。”

参考文献:

[1] The Straits Times, 21 November 1947.

[2]《南洋商报》,1924年9月25日,1935年5月24日,1936年4月11日,1947年11月21日,1957年4月10日。 

[3]《李登辉传》,作者:钱益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作者为本地作家)

Home/People, Yuan #165, Yuan Latest Issue, Yuan Magazine, /南洋弟子 华族先贤李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