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eople, Yuan #165, Yuan Latest Issue, Yuan Magazine, /八十寿庆 甲子戏缘 ——读《胡慧芳回忆录》

八十寿庆 甲子戏缘

——读《胡慧芳回忆录》

文图 · 庄永康

版权归千图网所有,盗图必究

《粉墨芳踪》封面

新加坡国声音乐社刚出版的《粉墨芳踪》,是本地粤剧著名文武生胡慧芳的回忆录,传主口述,由她的戏曲学生、电子工程师刘家明撰稿。封面的副题是:“八十年人生岁月——甲子舞台热情”,彩照为传主早期的赵子龙扮相英姿。赵子龙可说是“芳姐”从艺六十年最喜欢的一个角色。

“文武生”是一个典型的粤剧行当,相当于戏班中的第一男主角,须兼具文唱武打的功架。胡女士自谦是位业余演员,她一生相夫教女,孙女也大学毕业了。书中《忽必烈大帝——粤剧一家亲》的篇章,便概述了她由父亲胡华亨引领入门,三名女儿也都爱上粤剧舞台的经过。页93讲到了她的夫婿梁领芳:

大家可能不知道梁生(大家都这样称呼他)不会欣赏广东大戏,也不喜欢看大戏,不过却是我演出时的“跟得先生”……梁生平时有空就到处去找可以改制成道具的材料带回给道具组。不过最难忘的一次是在维多利亚剧院演出《六国大封相》,到了快开场时才发现居然忘了带最重要的罗伞。梁生和一团员立刻飞车去岡州会馆,想不到一出剧院就遇到了蛮严重的车祸。还好吉人天相无人受伤,团员另外打车及时送来罗伞开锣,不过梁生的车则被撞得惨不忍睹。

上面谈到的“岡州会馆”,就是芳姐活跃了大半辈子的社团。新加坡开埠不久的1840年,这个属于广东新会人的会馆便成立了。自牛车水新桥路门牌321号的“新厦”在1924年建立起来之后,一直沿用至今。百年历史,都在这里上演。建国总理李光耀,也曾到馆中发表政策演说。岡州的武术班、舞狮舞龙等活动,都属于本地会馆中的佼佼者。

胡慧芳(右)与馨姐近影

芳姐自述,她是在1976年9月1日加入岡州会馆的,也在这里留下了美好的学戏回忆。在《女儿香——亦师亦友胡桂馨老师》篇章中,她说:“馨姐在岡州会馆的时候除了教导我们演戏,也非常照顾我们……最令我难忘的是《女儿香》。在表演这部长剧的时候,馨姐不惜自降正印花旦的身份扮演丫鬟,而文武生兰姐(卫梦兰)也饰演老旦,好让我们新手当主角,下尽苦心栽培后辈。” 

胡慧芳的花旦造型之一

胡桂馨曾是新加坡文化奖得主。书中不乏对其他良师益友的回忆,也附录了舞台拍档和学生们对芳姐的赞誉。芳姐曾多次到香港,参加由“华师傅”文千岁、梁少芯创办的千岁粤剧研究院进修。《汉宫秋月》篇章详述了与师傅学习水袖和各种功架的过程。当然,怎样领会戏曲舞台的精神,那是少不了的。

刘满钻,是芳姐数十年的老搭档。书中描述,《同治与阿鲁特氏》是这位“才女”为芳姐量身定做的一部粤剧,曾在1997年“刘满钻——廿载磨砺灿光华”和2013年“刘满钻粤剧作品专场”中演出。 

对传承粤剧充满热诚

说到这里笔者须要交代自己是怎样“认识”芳姐的,说来有段小故事。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海峡时报》双语版担任文化记者时的岁月。1988年9月13日,报上以英华双语刊出了我对该年“传统戏曲节”所撰写的一篇总结剧评。戏曲节上呈演了一个琼剧、一个潮剧和两个粤剧,文中提到岡州会馆的粤剧《铁血丹心》:

……岡州演员相当出色,演英雄唐经纬的胡慧芳,功底深厚,可说是近年来本地粤剧界生角的最佳人选。旦角刘满钻嗓音清亮,水袖不弱。该团如果有好的剧本、导演和舞美设计,是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

大概是“最佳”两字引起敏感,文章不意引来了一篇兴师问罪的投诉,指记者的判断不够专业等等。幸好报馆编辑为记者辩护,认为这是个人看法,无伤大雅,记者的饭碗终不至于跳舞。事后看来该文的基调只是为“传统戏曲节”打气,说些鼓励的话,并非演艺比赛上的评分,没动了谁的乳酪。而随着数个月后笔者动身到英国去做广播(华语普通话兼粤语),职业焦点转向国际时事,与本地戏曲界也就远隔重洋了。

也许万事离不开一个“缘”字,从《联合早报》退休十多年的笔者,今年7月间却在报上读到胡慧芳口述、文史写作者刘家明撰稿的回忆录出版消息,这令我一方面想起“最佳小生”的往事,另一方面则立马要向这位文友的“出书壮举”表示祝贺。

很荣幸地,随即得到家明兄传来赠票,8月12日下午到牛车水人民剧场观赏了由国声音乐社呈献的《粤韵传承 恭贺国庆》演出,并承蒙惠貽一册《粉墨芳踪》。据闻这次汇演和出版,都是大家齐心合力给芳姐所做的“贺寿工程”。演出的压轴是胡慧芳戏宝《赵子龙催归》,目前视频已贴到网上。对于一甲子的粉墨登场,芳姐在书中说:

我在舞台表演这么多年,虽然每场表演都有尽全力去演绎,但从排练、彩排到出场等等的环节里,一定也会出些状况。很多时候都是机警的拍档或乐队,又或其他工作人员临场处理得巧妙,有时则是取巧弄得个“完美的失败”,没被观众即时发现罢了。

芳姐言重矣!我们世上每个人,天天追求的,也还不是“完美的失败”而已?

国声社长萧永祥在回忆录的序中形容芳姐:“近期她离开了服务几十年的会馆,本来打算闲下来。不过当国声音乐社邀请她担任艺术总监,希望她能够继续把粤剧传承下去时,她马上答应了。可见她对传承粤剧的热诚。”深有同感。

(作者为资深报人)

Home/People, Yuan #165, Yuan Latest Issue, Yuan Magazine, /八十寿庆 甲子戏缘 ——读《胡慧芳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