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History, Yuan #128, Yuan Issue, Yuan Magazine, /新加坡货币演变杂谈

新加坡货币演变杂谈

文 · 黄兰诗

人类在经过原始的物物交换阶段之后,便逐步发展形成了钱币文化。所谓“钱币文化”基本上指人类意识形态的一种体现,包括钱币本身的制作、形式、媒体、图案设计等。钱币是买方和卖方交易的一种媒介,人们用它来购买货品或服务。它亦是衡量财富的工具,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西方的钱币文化诞生于小亚西亚的吕底亚。吕底亚人是我们所知当中第一个铸造、使用金币和银币的民族,是他们促进了西方货币历史的发展。至于东方的钱币文化则起源于中国,在经过贝、布、刀、圜等形态后,到公元前3世纪固定为铜铸币,并逐渐向周边地区传播,形成了东方钱币文化体系。以上两种大体系的钱币文化,不仅在各自相关范畴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交涉互融,彼此之间也相互交流、相互启迪。

在此背景下的新加坡,由于地理位置恰好处于两种文化交汇处,自然地造就了彻头彻尾的多元货币文化。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后,把这个不起眼的渔村小岛发展为一个贸易繁荣的港口。那么,追根溯源,从以物易物的部落到今日世界著名的金融国之一,我们的货币又是怎么一路走来的呢?

众所周知,早在欧洲人来到马来亚之前,就有中国人为了贸易、避难或寻找热带的珍奇物产,离开故土向西方和南方迁移,这种迁移当然也把中国的物品等带到海外。1827年,有人从新加坡古代马来人的废墟遗迹 中挖掘出了几枚中国古钱,而国家博 物馆展厅里也有展示曾在本地流通的 唐宋钱币。这充分证明了中国和东南 亚群岛间很早就有了各种来往。而19 世纪初叶英国人到此开埠设立贸易站 时,带来的则是西班牙银,英国人最 初抵达新加坡,与当地的马来统治者 签订“友好联盟条约”,而后又将新 加坡占据成英国殖民地,前后两次用的都是西班牙银。

图:商用代币

我们知道在16世纪至19世纪这 一段时间内,欧洲有许多国家都在积 极地向外发展拓殖,如葡萄牙、西班 牙、荷兰、英国等,并且在海外建立 了不少殖民地,全球贸易因此迅速发 展,这些国家使用的银币也成了当时 商业贸易的重要媒介,特别是西班牙 银币,由于当时西班牙的属领墨西哥 和秘鲁有着丰富的银矿,西班牙不但 铸造银币供本国使用,还铸造了大量 环球银币流通于各国及其殖民地。16 世纪西班牙统治菲律宾时,也将西班 牙银引进到本地区。由于该币在欧、 美、远东等地广泛流通,18世纪末 发展成为史上第一种国际通货。当时 的新加坡当然也不例外,也流通这 种货币。

1822年,为了抗衡西班牙银元, 英国东印度公司试图把东印度公司的 印度卢比设定为新加坡的标准货币, 并且付诸实施。《阿都拉传》说, 莱佛士提议把新加坡的一座山铲平, 利用那里的泥土来填平沼泽地。他最 终雇佣了两三百名华人、马来人和印 度劳工来完成此工作,付给他们的工资正是印度卢比。

然而,此举遭到新加坡商人的 抗议,他们认为西班牙银元是本区域 最通行的货币,改用印度卢比必然影 响生意。同时,本地的商人还提出使 用“商用代币”。这种以荷兰东印度公司发行的荷兰铜币为基础铸造成 的货币在新加坡也确实流通过,从现 存的一些“商用代币”看,有的印有 马来各州府的名字,如雪兰莪州,它们的流通地区有些比较广,有些则限于某地。

实际上,18世纪英属东印度公 司殖民时期新加坡的货币十分 繁杂,没有一定的标准通货, 通货的改废也无常,而西班牙 银元因为品位及重量得到了公 认,本地土人乐于通用。只是 其后因交易愈盛,此种银圆渐 显不足,新加坡才出现西班牙 银元与其他通货并存的局面。

1867年,英国政府正式接管“海峡殖民地”(注:海峡殖 民地是英国在1826年间对新加 坡、槟城和马六甲三个重要港 口的管理建制,当地华人称之为“三 州府”),并将其划入“英国皇家殖 民地”(Crown Colony)之列,总督驻守于新加坡,并在同年4月1日将卢比废止,规定法定货币仅为香港造币厂 制的银圆,以及西班牙、墨西哥、秘 鲁和玻利维亚等地的银圆,包括政府 随时指定的货币在内,除此以外的货 币都不被允许合法流通。这可以看做 殖民政府整理币制的早期举措。

然至1902年银价暴跌,原本值 4仙令2便士的银元贬值为1仙令7便士,银价两年内一泻千里。引起骤变的主要原因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采用金本位制,铸造银币 所需银逐渐减少,而世界银的生产量却在 持续增加。在银价暴跌带来的严重财政危 机之下,海峡通货委员会 (Strait Currency Committee) 经过审议,终于决定废止银本位制而采取金本位制。付诸实施的第一步是铸造殖 民地的特种新银币,废除以往的通 货,如墨西哥元、英贸易圆等等,新 货币体系虽号称“金本位”,实际上 钱币的成色为“银”,制新币的银子就是市上流通的英洋和墨洋。政府将它们逐渐收回,再运往印度的造币 厂重铸,如此分批“改头换面”。 与此同时,政府还实行“货币进出 口法”,禁止旧币的输入和新币的 输出。如此经过一年的时间,新币 几乎完全替代了旧币。这就在1903 形成了海峡新法币体系,这种新法 币就是一般所称的“叻币”(Straits dollar)。当时,海峡殖民地总督明令 规定每枚银币价值为2先令4便士。提 高银币价格的原因,就是让面值高于 实际价值,以防止银币被熔的危险。 在此改革过程中,纸币逐渐成为通货的主要部分。这种纸币钞面上印有 “叻 呷 票”,表示发行单位 是叻屿呷政府(即海峡殖民地)。因此 人们都习惯称之为叻币,即使后来这 种纸币改为马来亚和英属婆罗洲发行,人们也未改口。

图:马来亚元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 占领新加坡,以“日本大帝国政府” 名义发行军用票,由于票面上绘有香 蕉图案,故俗称“香蕉票”或“芭蕉 票”。于是“香蕉票”又成了新加坡 的“法定”流通货币。不过,日军统 治新马期间逼迫华人奉献5000万元 “奉纳金”时,却不要香蕉票,而明文规定以海峡币即叻币缴纳。自己发行的货币自己不要,这似乎有违常理。

其实,香蕉票初期与海峡币并用,这两种货币,原本一兑一币值相等,但随后海峡叻币因各种因素而短缺,币值逐日提高。与此相对,香蕉票却是日益贬值。香蕉票当初发行 时,均按惯例编有序号,但以后发行 的均未标号,这种以“元”为单位的 军用票,究竟发行了多少,谁也查不 出来,显然,统治者 在滥发香蕉票掠夺财 富。这必然导致其迅速 贬值,时至1944年,一 元海峡币竟可兑换950 元香蕉票。日军盯上 币值稳而有升的叻币也 就不难解释了。一叶知 秋,这也从金融方面显 露了日本统治新加坡的 败象。

当然,1945年8月 日军投降时,军用票也 在一夜之间成了废纸。 当时正逢华人农历七月 的鬼节,据说有些人干 脆把它作为冥钱烧给逝 者,可谓发挥了其最后 的“价值”。

二战结束不久 之后,新加坡开始 使用马来亚货币, 由“马来亚和英属婆罗 洲”(Malaya and Brit ish Borneo)发行,币值很坚挺,由百 分之百的黄金和外国货币做后盾。这 种“马来亚元”一直流通到1967年 才分别为马来西亚零吉、汶莱元和新 加坡新币所取代。

马来亚早在1959年就成立中央银 行,并打算接管发行货币的工作。而 新加坡在1963年加入马来亚联合邦后 组成了马来西亚。两年后的1965年, 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成为“新加坡共和国”。因两地经济一直被视 为一体,两国也希望能继续使用同一 种货币。如此,来往于新马之间的交 易商就不需要考虑兑换率的问题,而 且人们一般都已经习惯使用马来亚 元,在各方面来说是有利的。

但是,新马已经分家,应该由 谁来控制这些资产?新加坡政府希望 由“货币局”发行货币,而马来西亚 政府则希望它的中央银行在货币事务 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双方虽然都很 努力,但互不让步,结果谈判破裂。 当两国宣布双方将各自发行货币时, 许多人感到震惊,也有些人感到担忧。新加坡地小人口少,又没有天然资源,加上历史上非常依赖马来西亚 的政治、经济。在如此诸多不利条件 下,新加坡被逼独立发行新货币,自然面临巨大风险。

穷则变,变则通,新加坡政府不 得不建立自己的货币制度,新加坡货币史也由此掀开了崭新一页。为了发 行新货币,政府成立了一个以财政部 长为首的“货币局”负责统筹实施。 与旧马来亚元一样,新货币每一元价 值0.290299克的黄金,或者相等于2 先令4便士。

1967年6月12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从这一天开始,新马汶的 货币委员会分家,三国分别发行新 币,与此同时三地政府签署“等值兑 换协议”,即三家货币等值通用。《南 洋商报》当天的报道也告知民众旧钞 仍照常使用,至另行通知为止。作为 第一代的“新加坡元”,新发行的货 币以胡姬花为主题,纸钞面值共有5 种,分别为1000、100、50、10、5 元,至于辅币则是数月后才发行的。 新货币一问世,许多人就涌到银行兑 换,由于旧货币还可以继续沿用,货 币兑换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作为辅币使用的硬币是在英国铸 的,同年11月运抵新加坡。当时, 各种渠道传来的消息都是英国经济病入膏肓,1967年11月20日新的辅币 上市的第一天,又正逢英国宣布贬低 英镑币值,本地政府不得不发表文告 声明,新加坡新货币不会随英镑的贬 值而缩水,其黄金做后盾的价值不 变,并且将新币和英镑的兑换率从原 来的2先令4便士,调整为2先令8便 士。新币逃过了一“劫”,但是前马 来亚和英属婆罗洲所发行的旧币未能 逃过池鱼之殃,结果是旧币一元折合 为新币85.71分。

图:报章报道人们担心旧币继续贬值,导致坐落在皇后坊的货币局外多日出现排长龙的情况

《新明日报》当日报道的标题 如实反映了这种币值变化带来的“混 乱”,例如:旧币减值首天,市面到 处发生不便现象;小贩及小商人所受 影响最大;市面充满旧硬币,市民购 物大伤脑筋;珍藏旧钞,大叹倒霉; 银行定期存款不受贬值影响;找钱问题引起争吵;买冰水小贩最感到麻烦;旧币换新币到处闹别扭等等。报 上还提到20日下午,即使天不作美 下了一场倾盆大雨,也阻挡不了心急如焚的男女老少去银行兑掉手中的旧币,人们担心旧币继续贬值,导致坐落在皇后坊的货币局外多日出现排队长龙。所幸货币局已有准备,向公众绝对保证有足够的新货币可供兑换, 才化解了这一场危机。

英镑贬值的主要原因是英国的殖民体系已经瓦解,经济状况江河日下,相对而言新币却如日初升。新币能稳健保值的因素之一,是其外汇储备金高达2亿余元,而这些储备金政府已提早转购其他较稳定的货币,如德国的马克就是其中的一种。

此后,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 国力倍增,人们对我国的货币充满信心。但是1973年马来西亚政府决定 终止新马之间等值兑换协议。当时一 般认为新马货币等值兑换的结束,不会对两国之间的贸易产生任何损害, 也不影响新加坡的币值,因为新加坡元的力量,表现在其高度的储备水平 和具有的黄金价值——每一新加坡元 值0.290299克(gramme)纯黄金。当货币分家的消息获得证实后,市面上商家不愿再接受马来亚货币,人们纷纷换掉手中的马来零吉。从此,新加 坡人全面改用“新币”,新马两地货 币通用的传统也走入了历史。

值得一说的还有,新马两地在货币发行分道扬镳后,新加坡决定维 持货币局的原有制度来发行货币,其特点是每个货币单位的发行,都必须 要有百分百的外汇储备。这一制度 提高了新加坡货币的可信度,促进了外国投资以及本地银行和金融业务的发展。几十年来我们的钞票从“胡姬 花”图案系列,到“飞禽”、“船”, 再到时下的“总统肖像”系列,货币面值一直十分稳定,国际信用很高。

直到今天,货币局发行货币仍然是确保货币有百分百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作为后盾,而金融管理局则密切监督兑换率的变化。新加坡健全的经济 政策,加上稳定的政治局势,造就了今日的经济辉煌。人们对我国的货币更是充满信心,新币得以在整个东南 亚通行无阻便是最好的佐证。

参考文献:

  1. 陈朴《英属海峡殖民地钱法考(附表)》东方杂志》(第20卷第12期),1923年,第63-69页。
  1. 褚葆一《海峡殖民地币制改革的经过(附图表)》《钱业月报》(第11卷第8期),1931年,第100-113页。
  2. 《经济时报》1967年11月26日/28日。
  3. 《南洋商报》1967年6月12日。
  4. 《南洋商报》1973年5月9日。
  5. 邱新民著《昭南时代史话》青年书局印行,1959年。
  6. 宋旺相著《新加坡华人百年史》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出版,1993年。
  7. 新加坡广播局《国家纪事 我们的货币》(录像资料)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藏。
  8. 《新明日报》1967年11月21日。
  9. 朱胜愉《海峡殖民地的通货制度及汇兑》
  10. 《钱业月报》(第15卷第2期),1935年,第38-51页

(作者为国家博物馆华文义务导览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