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加坡为据点,与达尔文推出《进化论》的华莱士
刘家明2024-01-02T12:17:19+08:00说起达尔文几乎是家喻户晓,但华莱士则是“物红人不红”。华莱士和新加坡又有些什么渊源呢? [全 文]
说起达尔文几乎是家喻户晓,但华莱士则是“物红人不红”。华莱士和新加坡又有些什么渊源呢? [全 文]
今年的惊蛰刚过时,使我联想起六七十年前街道上已经消失的“街景”,这“街景”还可以通过一张旧照回顾。照片是在恭锡路、水车路,前东方戏院及印度庙对面的三岔路口拍摄的。画面中很多人正在“打小人”,据说要在煞气大的三岔路口“打”,最灵验。 [全 文]
翻遍了整本《消失的华校》一书,没看到有关“公立全民学校”的记录或报导,心中有点怅然若失。刚好找到1960年我在公立全民学校念五年级时拍摄的一张黑白照,这也是我念小学时硕果仅存的一张旧照片。 [全 文]
我在教学过程中(包括教《马来亚史》《东南亚华人史》《东南亚华人社会》)经常面对学生提出的几个问题:华人何时移居到南洋?何时开始“住番”于新加坡?华人“住番”的原因或目的是什么? [全 文]
植物园武吉知马区块划分成几个主题花园:彩叶园、民俗植物园、种子银行和生态湖旁的生态花园。Eco有两个涵义,第一是生态,为到访的大众叙述人类与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二是指经济,因为这里的植物依旧是经济作物,也道出许多与这片土地息息相关的故事——殖民地时期的经济花园。 [全 文]
谢琦意是在槟城出生的第三代英籍民,在圣方济各书院接受良好教育,曾与林文庆医生一同参加女皇奖学金考试,以关心公共事务与擅长英文演讲而闻名于海峡华人圈。1917年获封为太平绅士,与他同时获此荣衔的另外四位霹雳州华人,分别是余东旋、郑太平、胡子春、Chan Heang Thoy。 [全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