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History, Yuan #168, Yuan Latest Issue, Yuan Magazine, /龙年探访新加坡的“龙”

龙年探访新加坡的“龙”

文 图· 黄兰诗

时逢龙年,龙又成为全球“龙的传人”关注的热点。龙,在华族文化中一直占有特殊地位,被视为皇权、祥瑞、智慧、繁荣和尊贵的象征。在新加坡的庙宇、新旧建筑、公共场所和店屋等,不经意间都能发现龙的存在。如同时光的见证者,它们守望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变迁:有时以神秘而威严的姿态来链接过去与现在;有时亲和地充当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这些有关龙的作品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富有深厚历史内涵的象征,承载着特殊的民族情节与精神。

气势恢宏的新加坡九龙壁

提到九龙壁,人们一般会想到中国北京故宫、北海公园、大同代王府的三大九龙壁。它们原为皇家专用,取数为九,是由于九为阳数之最,九龙正中的黄色龙也叫正龙,不论从左或从右数起,黄龙总是排在第五,五居正中,故“九五”象征帝王的权威,有“九五至尊”之说。三壁气势磅礴,历来是龙年打卡的热门地。

不过,本地同样也有气势恢宏的九龙壁,分别位于“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禧街)大厦与“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大巴窑)会馆前。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的九龙壁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大厦前的九龙壁,镶嵌于朱色正门两侧的围墙上,即正门左右均有长9米,高3米的九龙壁,壁面浮雕由54块釉面方砖拼接成,但察觉不到接缝,做工十分细致,展现着龙腾云霄之万千气象。壁上共有6颗珍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单龙戏珠、双龙戏珠都是常见的吉祥图案,这里的为九龙六珠,应该是参照山西大同代王府和北海公园的九龙壁,两处都是此数。不过故宫的却是九龙八珠,是六珠还是八珠没有特别规定,故宫九龙壁是三大九龙壁中“壁龄”最小的,估计设计时为了更显热闹多添了两颗。

总商会的九龙壁建成于60年代,据载当年以6万港元购置,虽不算古老,但与中国北海公园的九龙壁堪称同祖同宗。据称,两者皆由北京海王村琉璃厂制造。相隔了数百年,难免材料和工序上有差异,如原本红色龙变成了褐色龙,不过其龙爪数量与北海公园、故宫的九龙壁相同,都是五爪。而历史最老的大同九龙壁,龙只有四爪,原因是大同王府(朱元璋之子)地位低于皇宫。随着时代发展,“五爪”至尊思想已经成为历史,倘若时光倒流至1906年(即光绪32年)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成立之时,皇帝还在,建九龙壁可就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了。如今,龙已经成为“龙之传人”的守护神。经历了60余载岁月,总商会的九龙壁依然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之九龙壁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的九龙壁位于会馆大厦前。与总商会的九龙壁一样,九龙腾跃向上,鲜活生动,威风凛然。

根据中国新闻网2011年底报道,此壁是中国“陶都”宜兴建筑陶瓷厂受中国国务院侨办委托而定制的,必然寄托了美好的祝愿。该厂历史悠久,技艺在“陶都”首屈一指,半个多世纪以来曾为海内外制作过大量龙壁,为新加坡制造则是首次。工厂特组织了精干团队,从设计到成型,历经浮雕、彩釉、烧成等工序,耗时3个多月才圆满完工。

为了方便烧制和运输,此壁是分为180块陶板加工的,完成后再分组包装,运至新加坡。值得欣喜的是,在杂志《江苏陶瓷》里查阅到了工厂人员为该九龙壁打包装箱的现场照片,虽然是黑白照,但仍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拼装完成的九龙壁长16米,宽2.5米,约计40平方米,色彩鲜明,光泽古朴厚重,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完全可以与总商会琉璃制成的九龙壁媲美。

融入日常的龙

作为神秘传说中的龙,早已进入我们的居住空间,在建筑与艺术中相得益彰,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君不见,“黄埔龙”正守望着岁月,龙柱点缀在大巴窑,龙头游乐场成为回忆的符号,龙浮雕镶嵌在街头巷尾的建筑上。

黄埔龙

“黄埔龙”耸立于黄埔大道85号政府组屋前,已经年逾半百。这条高4.8米的巨龙,身上的鳞片采用碎陶瓷片拼接而成,呈现红、绿、粉红色,充满生机与活力。建成当初张开的龙口是喷水的,下面有水池。传说该地区过去有水患之苦,立此龙有化解之愿,且立后真如愿以偿。传说毕竟是传说,但足以说明了人们对祥瑞之龙 “法力”的笃信。

现在龙口已不喷水,下方水池也改种植物,但龙体依旧焕发着独特的魅力。

大巴窑龙柱

在大巴窑3巷,一根鲜艳的红色柱子十分引人注目。柱子上缠绕着一条五爪龙,黄体白边,腾云驾雾,奋力上腾,在红色底色衬托下,格外灵动,呈现出中国传统龙的祥和与神秘。与中国的“龙柱”相比,此龙以五爪为特点,象征着皇家的尊贵。笔者猜测这条龙的小名叫“负屃”(fù xì),因为龙在中国文化中有九子,其中负屃身形最像龙,所以经常被人们雕刻在了柱子上,象征吉祥、华贵、诚信等。

大巴窑(Toa Payoh)这个词,是福建话和马来语的“结晶体”。“Toa”福建话是“大”之意,“Payoh”则来自马来语“Paya”,意为“沼泽”,两字相加就是“大沼泽”的意思。它是继女皇镇之后,政府重点打造的第二个卫星市镇。大巴窑龙柱的“柱龄”估计已有大衍之数,其色彩和设计都独具匠心,为这个卫星镇增添了一抹东方的祥瑞色彩。

大巴窑龙头游乐场

龙头游乐场应该是老一辈新加坡人儿时记忆中少不了的。70年代初期,建屋发展局(HDB)开始建造反映新加坡文化和特色的游乐场。这些游乐场主要由旋转木马、秋千、跷跷板和滑梯组成,其中最有符号性的就是龙头游乐场。这种游乐场的特色是以龙之腾跃一样的造型将滑梯等游乐设施蜿蜒曲折地联系在一起。其龙头造形巨大、醒目、夸张,但已经一改“龙威”,变得“慈眉善目”,憨态可掬,惹人喜爱。

当年设计龙头游乐场的设计师许延义1969年到1984年任职建屋局,是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游乐场设计师,共设计了30多座游乐场,位于大巴窑组屋旁的龙头游乐场就出自其手。据说设计灵感正是来自于新加坡华人社区中常见的东方龙形象,上述“黄埔龙”也是他的杰作。这一充满文化标志的场所,不仅留下了居民儿时欢笑,也是设计师为我们留下的共同记忆。

倘若留心一下还会发现,在新加坡这座充满多元文化的城市,“龙”似乎无处不在,它们默默地镶嵌在大街小巷的建筑上,化身为城市吉祥繁盛的守护神。

巴米士街的龙浮雕

在俗称海南二街的巴米士街(Purvis St-reet),餐馆、商铺等的门面设计大体相同,建有西方风格的科林斯柱和经典拱门。驻足仰望就会看到,每个拱门上方左右边角都装饰着龙浮雕,整条街道两边建筑上的几十条浮雕龙,隔空连成一片,千姿百态,各显神姿,蔚为壮观。据称这条街的建筑原本属于巴洛克风格,但中国工匠添上了龙饰,可谓“中式巴洛克”,凸显了东西文化的完美融合。街道建筑上基本都有龙浮雕,这种街景极其罕见,称之为“海南龙街”,其实更为贴切。

马里士他路和吉真那路的龙浮雕

而在马里士他路(Balestier Road)和吉真那路(Kitchener Road)一处的建筑墙面,则有展翅飞翔的“龙”。与典型的中国龙相比,此龙长出似蝙蝠(象征“福”)的双翅。据说这种龙是与洛可可(Rococo)装饰的店屋同时出现的,应该是1920年代人们重新燃起对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兴趣的产物。洛可可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在创作中添加了不少富有异国风情的特色,曾一度受中国风影响。本地这种装饰风格的出现与洛可可风格异曲同工,但又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龙、凤、十二生肖、花鸟图案等中国装饰元素被大量采用。这种“土生龙”既承袭了中国的图案纹样,又兼有南洋元素,风格独特,是不同文化碰撞中创造出的新生命。

护法的龙

庙宇亦是文化的载体,而佛寺中常见的龙雕刻更是展现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本地的金福宫、凤山寺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金福宫处处都有龙的造形

金福宫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它见证了信众之虔诚及其信仰之坚定。1994年该庙宇经历了一场大火,但大伯公佛尊却在烈焰中安然无恙,令人称奇。在新址裕廊西再建的庙宇,以设计之精致、格局之庄严而著称,整座建筑恰如艺术展览馆一样精美。为了重新打造,庙方从中国定制雕龙香炉,还从中国四大石雕之乡的福建聘请了12名工匠到新加坡。他们技艺精湛,现场建造了宫廷式藻井,雕刻了龙柱等饰品。庙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10多根龙柱,采用中国传统的镂空雕刻工艺,每一根都经过精雕细琢,巧夺天工。这些龙柱不仅在视觉上形成壮美的景观,更寓意着神龙的庇佑。

金福宫的龙柱

金福宫的盘龙香炉

庙中每个香炉、柱子和屋檐上的龙造形,无论仰望还是侧看,都让人深切感受到龙之跃动,如同置身于龙的世界。金福宫,凭借着龙的世界,成为本地庙宇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金福宫屋檐上的金龙

起源于1836年的凤山寺,是福建南安人的信仰圣地。在其建筑风格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宫殿式的痕迹,而庙前的盘龙石柱更是寺庙建筑中的瑰宝。

凤山寺的龙柱(笔者摄于2023年底)

这一对盘龙石柱,1910年由凤山寺的负责人林路(林谋盛的父亲)等人竖立。龙的雕刻惟妙惟肖,似奔腾于云雾波涛之中,体态矫健,霸气十足。它们伴随着凤山寺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始终护佑着这一新加坡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物古迹保护“卓越奖”的寺庙。

新加坡的“龙”既是建筑的点缀,也是传说和文化的载体,它们默默地诉说着时光的变迁,为城市的日常赋予了丰富的多元文化内涵。它们千姿百态,或气势磅礴,或婉约灵动,仿佛是城市的守护神,日复一日关注着一切。它们如同历史之镜,照见出每一块砖、每一根柱子、每一栋建筑的故事,让人悟出历史和人文的温度。

参考文献:

[1]《话说九龙壁的琉璃》《联合早报》,1983年4月29日。

[2]《特聘中国工匠·负责宫廷式屋顶雕饰 金福宫金碧辉煌》《新明日报》,1996年4月15日。

[3]《龙来自何方?》《联合早报》,2000年1月13日。

[4]《凤山寺石柱花草雕奇特》《联合早报》,2003年5月19日。

[5]《儿童游乐场是大生意 业界估计达4000万元》《联合早报》,2003年4月21日。

[6]《九龙壁与嘉庚堂》《新明日报》,2006年3月2日。

(作者为晚晴园华文义务导览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