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8日

2022年12月31日

马来舞台艺术丰收年

2022-12-30T23:42:56+08:00

从演出的艺术性、观舞的群众性、活动的多样性、思路的创新性和团体的积极性来看,2022年称得上是马来舞台艺术的丰收年。 [全 文]

马来舞台艺术丰收年2022-12-30T23:42:56+08:00

机器 · 人

2022-12-30T22:27:14+08:00

机器 · 人 文 · 李欣融 运作于生产线 黄昏   破晓 早上   夜晚 分配  排 列  包装 每个人复制 无数的分身 重 着  复 ……  复 重 着 歇一歇吧 只为了 赶在明天 继续往前挪步 林高评语: 在现代工业体制的运作下人成了“制造品”。叙事语调带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歇一歇吧”自成一节表达了强烈情绪,用的却是探问、祈求的口吻;“吧”字用得好。下来“明天”的语气是确定的。语调的转折传达了叙事时的心绪。第三节的字句跳动排列,甚至故意不合语法是为了突出日子给扭曲得颠三倒四了。

机器 · 人2022-12-30T22:27:14+08:00

2022年10月30日

助力双语教育 《源》杂志走入校园

2022-11-07T21:01:33+08:00

何作为本地唯一的华文文化双月刊,弘扬华族文化,推广华文华语一直是《源》杂志的宗旨。为了让年轻一代深入了解本地华族文化,提高对华文刊物的阅读兴趣,《源》杂志近年来尝试走入校园,让更多老师与学生认识这本刊物。 [全 文]

助力双语教育 《源》杂志走入校园2022-11-07T21:01:33+08:00

观察新加坡语言风情的窗口 ——读《多元和统一:新加坡的语言与社会》

2022-11-07T20:55:34+08:00

2013年6月5日,《联合早报》言论版发表了拙文《“同姓异拼”需要规范吗》,后来,我据以改写为《“同姓异拼”和“异姓同拼”》,发表在上海的《咬文嚼字》“华语圈”专栏(2017年11月)。这两篇文章讲的是同一个故事——新加坡的一种奇特的语言景象。 [全 文]

观察新加坡语言风情的窗口 ——读《多元和统一:新加坡的语言与社会》2022-11-07T20:55:34+08:00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