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4日

第七届宗乡总会青年体育节开幕式 – 保龄球赛

2020-04-23T22:27:25+08:00

第七届宗乡总会青年体育节开始了!碧山北社区体育俱乐部夺保龄球赛冠军 由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主办的“第七届宗乡青年体育节”于7月14日下午在Orchid Bowl @ The Chevrons 正式揭开序幕,首项赛事为保龄球赛,该协办单位为新加坡晋江会馆。麦波申单选区议员陈佩玲女士也受邀莅临现场主持开幕仪式。 24个队伍经过激烈的角逐后,最终由碧山北社区体育俱乐部(Bishan North Community Sports Club)赢得冠军,新加坡南安会馆和新加坡顺德会馆则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的好成绩。最佳男球员由碧山北社区体育俱乐部的Thomas Lee获得,最佳女球员则是顺德会馆的Cheong Junning。 碧山北社区体育俱乐部摘下保龄球赛冠军,由青年委员会副主任陈本忠(左三)颁发奖金礼券 为了增进各社团青年的交流和友谊,同时加强宗乡会馆之间的合作,宗乡总会于2013年首办“宗乡青年体育节”,活动创办至今不仅获得会馆青年团的支持,同时也吸引不少新移民和各族同胞的热烈响应,说明体育是横跨族群与社群的通用语言,有助于加强社区凝聚力,促进国民融合。 麦波申单选区议员陈佩玲在致辞中肯定了宗乡总会多年来在文化传承和培育青年等方面的贡献,她认为青年体育节可以聚集本地的年轻人,让他们联络感情之余,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未来社会的推动者。 陈佩玲议员(前排左五)为宗乡青年体育节主持开幕,与主办单位代表及参赛者们合影 陈佩玲议员为开幕赛事保龄球赛掷出第一球,第七届宗乡青年体育节正式开始 参赛者们使出浑身解数,努力争取角逐奖项机会 宗乡总会青年委员会主任李伟聪也表示,体育节的规模逐年壮大,去年更有超过1000人的参赛者和义工参与,反应令人鼓舞。因此,主办单位在本届活动中注入新元素,增设了新兴趣味运动“泡泡足球”。“泡泡足球”是源自于欧洲的运动,球员的上半身将被包裹在透明塑胶太空球内,只露出腿部进行踢足球,过程中不免产生各种有趣滑稽的动作,这将是极具挑战又充满乐趣的体验。 今年的宗乡青年体育节由新加坡晋江会馆、新加坡永春会馆、新加坡江苏会、符氏社(祖祠)、新加坡武吉班让福建公会、新加坡南安会馆、永定会馆、新加坡海南会馆和新加坡济阳蔡氏公会联办,并由新加坡广东会馆和新加坡安溪会馆协办。活动同时也获得国民融合理事会和新加坡圣约翰救伤组织的支持。

第七届宗乡总会青年体育节开幕式 – 保龄球赛2020-04-23T22:27:25+08:00

第四届 “走出校园,走进文化”

2020-06-17T12:27:40+08:00

约480名中学生参加第四届“走出校园·走进文化”,探索牛车水与武吉巴梳街 日前,约480名中学生参加了由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及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走出校园·走进文化”活动,走访了牛车水和武吉巴梳街的多个文化地标及宗教场所,深入了解本地文化。教育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次长刘燕玲女士受邀担任主宾,为活动揭开序幕。 来自14所中学的学生在出发前与主办单位进行大合照 青少年们在颜氏公会学写书法 晋江会馆准备的木偶戏操作体验让学生颇感兴趣 导览员向学生们解释佛牙寺里百龙宝殿的建筑风格 从2016年开始,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及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联手开展“走出校园·走进文化”活动,带领一众莘莘学子深入历史地区,参观各族群的文化及宗教场所,更进一步认识本地历史文化。   不少学生首次到访詹美回教堂,了解伊斯兰教文化 牛车水原貌馆向学生展示了早期华人移民的生活情景 歌德学院的导师向同学们介绍德语知识 就如同活动的路程口号“沿着先贤足迹,踏出前程新迹”,活动宗旨就是为了让年轻一辈在走访历史景点时了解先贤们对社会所作出的努力,他们的牺牲及贡献造就了今日繁荣和谐的新加坡,借此希望学生们引以为鉴,好好把握现在创造辉煌未来。为此,主办单位今年特别增设了“新加坡开埠两百周年纪念有奖竞赛”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有关历史事迹。 同学们参观了先贤馆后开心合影 延西迪维那雅加兴都庙的导览员向学生解说兴都教的节日与典礼 学生们参观精武体育会时,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武术 从会馆到文化组织,再到兴都庙宇及回教堂,学生们在探访这些地点的同时都能体验各别的文化活动,例如永定会馆的客家手工面制作、岡州会馆的粤曲歌唱示范、湘灵音乐社展示的南音乐器等,每到一个新的地点都让学生们有新的发现。 湘灵音乐社展示演绎南音的乐器 永定会馆带领学生一同制作客家手工面 学生们在岡州会馆穿上戏服,体验粤曲文化 参与活动的学生分别来自14所中学,他们在参观了牛车水的12处地标性建筑后,都异口同声表示有互动环节的导览十分有趣,活动也加深了他们对本地不同种族与文化的了解。这项导览活动也获得了约100名义务导览员及学生义工的协助。 除此之外,学生们在参访各文化场所后,也可将活动当天最具文化含蕴的照片上载至Instagram参加手机摄影比赛,赢取礼券。

第四届 “走出校园,走进文化”2020-06-17T12:27:40+08:00

2019年06月24日

《新加坡华人通史》(英文版)现已出版

2020-04-22T03:35:48+08:00

《新加坡华人通史》(英文版)现已出版 经过三年多的筹备,由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与世界科技出版公司联合出版的英文版《新加坡华人通史》(A Gener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终于在6月24日面世了。 图说:知名学者柯宗元教授(左)与华文版的主编柯木林先生共同担任英文版《新加坡华人通史》的主编。 《新加坡华人通史》(英文版)是为了纪念新加坡开埠200年而出版,并由擅长新加坡古代史研究的客座教授柯宗元和新马知名历史学家、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共同担任主编。这本历史著作以华文版为基础,内容涵盖我国从14世纪至今700多年的历史,记载了新加坡华人在社会发展各阶段的成就和贡献。英文版的推出也希望能面向更广泛的读者群,让更多人了解新加坡华人的奋斗历程与奉献精神,并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图说:《新加坡华人通史》(英文版)有900多页、38篇文章,由26个作者和7个翻译员共同完成。 宗乡总会的会员现可通过总会,以优惠价购买英文版的《新加坡华人通史》,精装版售价为88元,平装版为46元。 非会员的公众若有意购买,也可联系总会,精装版售价为104.86元,平装版为72.76元。 如需释疑,请联系宗乡总会秘书处(电话:6354 4078 或电邮:admin@sfcca.sg)。

《新加坡华人通史》(英文版)现已出版2020-04-22T03:35:48+08:00

《新加坡华人通史》(英文版)新书发布会

2020-04-22T03:27:41+08:00

《新加坡华人通史》(英文版)新书发布会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长兼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李智陞于 6 月24日(星期一),晚上 7 时在福康宁中心的 Black Box 为《新加坡华人通史》(英文版)主持了新书发布会。 图说:李智陞部长(左五)及国家文物局局长章慧霓女士(左四)一起揭开幕布,《新加坡华人通史》(英文版)正式面世。左起为共同主编柯木林、柯宗元、宗乡总会名誉会长蔡天宝、宗乡总会会长陈奕福、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出版总监蔡奉坤、开埠200年工作组执行总监陈惠勇 你知道吗?19 世纪初,英国和美国传教士以新加坡为基地,传播中国清政府封锁的讯息。当时,这些传教士在新加坡印制了约 50 万册有关书刊,并将之分发给海外华人。这也间接促成了新加坡成为当时出版业的枢纽,主要在马来群岛发行有关华族 和峇峇社群的文学作品。而不少我们沿用至今的宗教、科技、社会科学、文化、政治学、历史和地理等广泛学科词汇,都是当时在新加坡的作者、翻译员和出版商所创造的。 《新加坡华人通史》(英文版)将揭示如同上述所提到的一些本地华社族群中非常重要但又鲜为人知的贡献,并且深入地探讨新加坡 1819 年之后的历史。同时,这本著作将透过那些动荡不定、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以及先贤们的经历,讨论来自中国、槟城、马六甲和廖内群岛的华人是如何汇聚于此,并和这里的其他族群一起奋斗,与当时的政府共同创建家园,制定可持续性的政策,为新加坡今天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转型打造坚固的基础。 读者也可从这部史著中探究新加坡华人历史上常被忽略或少有人知的历史,包括:帮权是如何帮助我们建造新加坡的社会结构、武吉布朗坟场里墓碑背后的一段段故事、英女皇奖学金学者和基层领导对建立现代新加坡的贡献、艺术如何被引进新加坡、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何促使新加坡华人产生从“海外华人”到“本地华人”的心态和政治变化,以及新加坡土生华人给这个国家和其他多元社会所上的宝贵一课。 图说:《新加坡华人通史》(英文版)有900多页、38篇文章,由26个作者和7个翻译员共同完成。 关于这部史著 由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世界科技出版公司联合出版的《新加坡华人通史》(英文版),旨在让读者全面地窥视新加坡华人的全貌,探究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同时让读史者以此书为基础,进一步探索新加坡 700多年的历史。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陈奕福会长在新书发布会致辞时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Pride in our Past, Legacy for our Future)是英文版《新加坡华人通史》的主要目标,我们希望这本书能让年轻一代深入了解新加坡华人的历史,了解先辈们艰苦创业,建设家园的奋斗故事,从这些历史和故事中了解先贤们的奋斗和奉献的精神,希望他们能有所启发,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继续为打造更美好的新加坡而努力。” 图说:陈奕福会长为新书发布会致辞,感谢新书的编辑及出版团队所付出的心血。 中英文版的《新加坡华人通史》皆获得了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项目津贴的资助。世界科技出版公司董事经理潘大扬表示,他们非常高兴能够和宗乡总会共同出版这本关于新加坡华人历史的著作,他相信英文版的大量参考资料不仅对研究人员和历史学者有帮助,在培育学生对文化遗产的鉴赏和理解能力方面也将起着很大的作用。 英文版编辑柯宗元教授致辞时指出,英文版试图说明最初的中国移民并非跟随莱佛士过来,也不是应首任新加坡驻扎官兼指挥官威廉·法夸尔(William Farquhar)中校的邀请而来。相反,他们早于莱佛士来到新加坡,通过与其他华人社区建立深厚的联系,逐渐发展壮大了本地华人社区。 图说:知名学者柯宗元教授(上图)介绍了编辑这本书的心路历程以及英文版新书的特点。 新版本,新增内容 英文版的《新加坡华人通史》并非中文版的翻译版。考虑到英文版读者的背景和兴 趣与中文版读者有所不同,编委会以中文版为基础,翻译部内容,并加入重新编著和新增的篇章。全书有 900 多页,共 38 篇文章,内容浩瀚,涵盖领域广,从开埠前的新加坡场景开始,到本土意识形态,如文化、教育、乃至出版、美术、影视活动及表演艺术等都有着墨。 保留的 9 篇文章包括:开埠初期的中国帆船贸易、华族领导层与其政治变革、峇峇文 化、战前与战后新加坡华文日报、新加坡侨汇与民信业、抗日救亡运动、耀眼的华人政治家李光耀、回望新加坡华人研究、以及当代新移民。 其他资讯 中文版的《新加坡华人通史》于 2015 年 11 月 9 [...]

《新加坡华人通史》(英文版)新书发布会2020-04-22T03:27:41+08:00

2019年端午节嘉年华

2020-10-29T23:10:37+08:00

2019年端午节嘉年华:赋予传统节日新意义,打造本土特色社区活动 端午将至,粽子飘香。由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及大巴窑中民众俱乐部联合举办的“2019年端午节嘉年华”,于6月1日在大巴窑图书馆前广场热闹登场。人力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女士受邀担任活动主宾,与民众提早庆祝端午节。 为弘扬爱国精神及华族优良传统价值观,主办单位已连续九年在邻里举办端午节嘉年华。这个节庆活动融入了独特的本土特色,透过大家熟悉的传统美食、文化表演、趣味游戏等,年年吸引不同族群人士一同欢庆华族传统佳节。宗乡总会会长陈奕福先生在致辞时表示,在现代社会若传统节日要得到传承和发展,就必须有所创新,与时俱进。因此,主办单位自2011年开始将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带入社区,以崭新的嘉年华形式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节庆活动,希望借此凝聚社区,增进族群间的相互了解。 陈会长也表示,宗乡总会将本着再续传统的精神,以“温故·传承·创新”为明年35周年庆的主题,举办一系列的活动项目,以创新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 陈奕福会长宣布,宗乡总会将在明年推出以“温故·传承·创新”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华族传统节日吸引各族群人士参与  今年的嘉年华增添了不少新的项目,并成功吸引了各族群人士的参与。配合新加坡开埠200周年,主办单位特别召集近100位来自不同族群的表演者,并邀请现场观众加入演出阵容,凑成一个200人的打击乐队,共同呈献气势磅礴、振奋人心的“鼓舞狮城”鼓乐节目,充分体现了新加坡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携手共创包容社会的信念。 由不同民族的表演者以及现场观众组成的乐队呈献声势浩大的“鼓舞狮城”,成为全场瞩目的表演 现场也设置了精华版的“落地生根,开拓新家园”展览,展示开埠先贤南下落地生根的旅程,让公众对我国历史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杨莉明部长(左二)在华族文化中心主席兼宗乡总会名誉会长蔡天宝(左一)以及宗乡总会会长陈奕福(右一)的陪同下参观精华版“落地生根,开拓新家园”展览,右二为导览员林美美 嘉年华的招牌项目--旱龙舟竞技比赛也获得各民族的踊跃参与,约20支来自宗乡团体和民间组织的参赛队伍一同角逐冠军荣衔,紧张刺激的赛事让现场热火朝天、欢呼声不断!比赛最终由狮城乐善义工团夺得冠军,亚军由永春会馆获得,以及李氏总会赢得季军。 参赛者们卯足全力冲向终点 狮城乐善义工团勇夺旱龙舟竞技比赛冠军,队员从大巴窑中民众俱乐部管理委员会主席李树彬(前排左一)手中接过奖杯 永春会馆荣获亚军后,队员一同分享喜悦 旱龙舟竞技比赛季军由李氏总会获得 多年来,这项深受喜爱的项目广获好评,也吸引不少孩童跃跃欲试,主办单位便以此为基础,增设了“儿童趣味旱龙舟比赛”,让孩子们坐上充气龙舟进行比赛,鼓励他们透过玩乐学习团结合作的精神,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杨莉明部长为“儿童趣味旱龙舟比赛”鸣笛开赛 主办单位也将科技元素融入嘉年华中,研发端午手机游戏、推行趣味实时图片分享等,为传统节日增添趣味及互动性,借此吸引年轻人来认识传统文化。其他精彩的节目如传统美食展销、全国中小学美术现场比赛等,同样获得了公众的热烈响应,现场人潮不断,热闹非凡。

2019年端午节嘉年华2020-10-29T23:10:37+08:00

2019年05月21日

2017/18年 “杰出会馆奖”

2020-04-19T00:38:15+08:00

2017/18年“杰出会馆奖”名单出炉,5家会馆获得殊荣 由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简称“宗乡总会”)主办的2017/18年“杰出会馆奖”暨第二届“宗乡杰青奖”,在新加坡国敦河畔大酒店举办的颁奖典礼暨晚宴上揭晓了获奖成绩。31个角逐奖项的会员团体中共有13间会馆脱颖而出,并获得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先生颁发奖座。 迈入第七届的“杰出会馆奖”是历年来颁发最多奖项的一届。基于近年来越来越多会馆在各方面都有优异的表现,本次的“杰出会馆奖”和“优秀会馆奖”分别有5个获奖团体,另外也增设“激励奖”颁发给3个会馆,以示表扬。 “杰出会馆奖”的获奖团体分别为新加坡永定会馆、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新加坡南安会馆、新加坡晋江会馆和新加坡武吉班让福建公会,他们打破了宗乡团体予人暮气沉沉的形象,在举办精彩周年会庆的同时,走入社区跟学校、基层组织或是艺术团体联办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捐助公益团体或推广艺术文化,深受评审团好评。 “杰出会馆奖”得主与主宾合影,左起:南安会馆副会长李家宏、晋江会馆会长卜清鍾、武吉班让福建公会副主席苏汶通、评审团主席郭振羽教授、主宾徐芳达高级政务部长、宗乡总会会长陈奕福、茶阳(大埔)会馆会长何祥兴,以及永定会馆会长曾宪民 另外,南洋方氏总会、新加坡江苏会、新加坡厦门公会、新加坡延陵吴氏总会和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则摘下“优秀会馆奖”,从开办课程宣扬经典古籍、在活动中发挥创意融入多种元素、到积极推动公益活动等,在会务和社区服务方面的贡献各显千秋。主办单位也首次颁发“激励奖”给九龙会、新加坡朱氏公会及新加坡潮州西河公会,以表扬他们在关怀弱势群体,以及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亮眼的表现。 “优秀会馆奖”得主从徐芳达高级政务部长(右四)手中接过奖座,左起为延陵吴氏总会会长吴佶财、潮州八邑会馆会长曾建权、厦门公会会长林熙涞、评审团主席郭振羽教授、宗乡总会会长陈奕福、南洋方氏总会主席方永泉、江苏会会长周兆成 “激励奖”得主与主宾合影,左起:朱氏公会会长朱耀群、潮州西河公会会长林国友、徐芳达高级政务部长、宗乡总会会长陈奕福、九龙会会长陈文平 第二届宗乡杰青奖发掘3名后起之秀 除此之外,同场亦颁发了“宗乡杰青奖”,来自中山会馆的温伟雄、新加坡黄氏总会的黄子洋以及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的黄亮,他们凭借着展现优良传统价值观的正面特质,还有勇于实践创新思维和善用新科技辅助等,让评审团留下深刻印象,因而勇夺本届“宗乡杰青奖”。 来自潮州八邑会馆的黄亮(左一)、黄氏总会的黄子洋(左二)及中山会馆的温伟雄(右一)获得“宗乡杰青奖”后,与宗乡总会财政兼杰青奖评审团主席吴绍均(左三)、主宾徐芳达高级政务部长(左四)、宗乡总会会长陈奕福(右二)合影。 徐芳达高级政务部长在致辞时表示,传统与新潮不一定是冲突或对立的,两者的结合有时能激发创新的做法和前进的动力,他认为有些会馆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会务管理模式已跟上时代脚步。 宗乡总会会长陈奕福也勉励各宗乡团体继续与时俱进,设定更完善的管理机制,定时更新章程,调整财务管理,改善运作内容,秉持先辈无私的大我精神,维护华人社团的名誉。他也建议大家积极保存会馆的历史资料收藏,以便更好地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 宗乡总会于2011年设立“杰出会馆奖”,鼓励会馆弘扬华族文化并积极拓展新契机,历年来皆获得属下会员团体的热烈响应。主办单位现已颁发了近70个“杰出会馆奖”和“优秀会馆奖”。宗乡总会在2016年创立“宗乡杰青奖”,扩大奖项范围,表彰在宗乡领域获得卓越成就的年轻人,为华社发掘更多后起之秀。    

2017/18年 “杰出会馆奖”2020-04-19T00:38:15+08:00

2019年04月20日

“从出土文物谈新加坡700年”讲座

2020-04-22T09:54:36+08:00

“从出土文物谈新加坡700年”讲座吸引113人探讨我国历史 由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联办的“从出土文物谈新加坡700年”讲座,于4月20日在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钟声坚演奏室举行,吸引了113名公众出席。 113人出席了“从出土文物谈新加坡700年”讲座 讲座邀请了来自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那烂陀—室利佛逝中心(Nalanda-Sriwijaya)考古单位的研究员林祯祥,探讨新加坡这数百年来如何从贸易港口发展成现今经济繁荣的国家。主讲人林祯祥是一名历史考古学家,专注于研究欧洲与东南亚过渡期间的联系以及港口聚居地、军事要塞和贸易物质文化的发展。 青年考古学家林祯祥在讲座中分享了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林祯祥在讲座中表示,根据中国元朝航海家汪大渊在1349年编写的《岛夷志略》中记载,确实有贸易物品如木棉花、丝布艺品等在淡马锡流动。由于众多文献只是显示淡马锡在马来群岛,无法完全证实淡马锡的存在,因此由考古学介入探讨。 他指出,新加坡考古学研究自1984年开始,相对来说是起步较晚的。考古学团队在维多利亚音乐厅一带,发现了近3吨约于16至17世纪的文物,其中石器占了64%、瓷器占比10%、土著陶器占比23.55%。整体上发掘的文物与华人文化相关的较多,包括现存于亚洲文明博物馆的元代青白瓷器,以及收集在国家博物馆的元代青花瓷器。 宗乡总会会长陈奕福也受邀出席了这场活动,他在致辞时表示很高兴能看见年轻人热衷于研究相关领域,也希望以后有更多青年加入行列,在保留和推广我国文化遗产方面作出贡献。 宗乡总会会长陈奕福希望更多青年加入保护和推广文化遗产的行列 陈奕福会长(右)将宗乡总会出版的历史著作《新加坡华人通史》赠予林祯祥(左) 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对讲座进行点评 另外,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为讲座作出了点评,柯先生在讲座中分享了在考古学上实用的法则,例如中国著名学者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和三重证据法等,对历史研究有很好的帮助。  

“从出土文物谈新加坡700年”讲座2020-04-22T09:54:36+08:00

关怀乐龄2019

2020-04-24T01:58:08+08:00

宗乡总会和华助会联办“关怀乐龄2019”,与年长者在滨海堤坝放风筝欢度周末 由宗乡总会及华社自助理事会(华助会)联合举办的“关怀乐龄2019”,于4月14日(星期日)带领了7个乐龄组织的620名年长者到新加坡滨海堤坝(Marina Barrage)进行放风筝活动,之后还享用了会馆安排的美味午餐和欣赏娱兴节目,陪伴年长者度过了温馨愉快的周末。 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出席了这场活动,身兼华助会董事会委员的他也在滨海堤坝参与了放风筝的环节,与乐龄人士交流。参与者也在风筝上写下愿望,把风筝放飞升高,祈求愿望实现。现场还有其他周边活动如按摩服务、舞台表演和传统小吃等,让参与者不亦乐乎。 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左三)也体验了放风筝的乐趣 义工陪同乐龄人士放风筝 随后,年长者们也被分配到宗乡总会属下的九间会馆,并由他们安排午宴款待乐龄人士。参加“关怀乐龄2019”的会馆包括新加坡海南会馆、新加坡惠安公会、新加坡李氏总会、新加坡晋江会馆、新加坡安海公会、新加坡仁和联谊社、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新加坡南安会馆和新加坡济阳蔡氏公会。 各会馆也准备了一系列的精彩节目如肚皮舞表演、旗袍秀、魔术表演和乐器演奏等,同时也招募了多名义工招待年长者,为他们送暖。 参与活动的会馆团体安排了娱兴节目,与年长者欢度周末 宗乡总会与华助会自2013年起合作举办“关怀乐龄”活动,旨在帮助来自低收入群体的年长者、鼓励华社回馈社会,以及向年轻人传递尊老敬贤的价值观。活动举办至今,受惠的年长者和参与的义工人数都在增长,因此主办单位计划在明年招募更多义工,并邀请1000名乐龄人士参与。

关怀乐龄20192020-04-24T01:58:08+08:00

2019年03月24日

宗乡总会 “未来无名英雄”青年公益活动

2020-04-24T02:12:11+08:00

宗乡总会 "未来无名英雄" 青年公益活动获150人参与环保慢跑 由宗乡总会青年委员会主办,新加坡武吉班让福建公会及武吉班让客属公会联办的“未来无名英雄”青年公益活动——环保慢跑(Plogging),于上周日(3月24日)开跑,吸引了150位公众参与。 150名环保慢跑的参与者从新加坡武吉班让公会出发 参与者们从新加坡武吉班让福建公会出发,沿着武吉知马5公里的火车铁路,一边慢跑一边捡垃圾,透过保护环境来回馈社会。不少出席者带着家中的孩子响应这项公益活动,借此机会暂离电子产品,健身运动之余也可亲近大自然,最重要的是还可促进亲子关系,一举数得。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一众活动出席者身体力行,一边慢跑一边捡垃圾,维护城市的整洁   在经过著名的武吉知马火车铁路时,参与者们开心留影 活动的终点设在武吉班让客属公会。在走过了数公里路后,参与者们开始筋疲力尽,该会馆准备了传统客家美食如酿豆腐、算盘子、客家面等招待他们,让出席者大饱口福。 武吉班让客属公会准备了各式客家传统佳肴,让大家大快朵颐 活动最终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圆满落幕 配合我国开埠两百周年纪念,宗乡总会推出的“无名英雄”系列之“未来无名英雄”青年公益活动,旨在带领年轻一辈身体力行实践公益计划,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的无名英雄,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

宗乡总会 “未来无名英雄”青年公益活动2020-04-24T02:12:11+08:00

“抓住一瞬间, 成就好作品”摄影工作坊

2020-04-20T13:12:11+08:00

为第二届“心系新加坡”摄影比赛做准备,150人参与“抓住一瞬间,成就好作品”摄影工作坊 宗乡总会于上周日(3月17日)举办了“抓住一瞬间,成就好作品”摄影工作坊,吸引了150名摄影爱好者相互交流,并邀请了第二届“心系新加坡”摄影比赛顾问——新加坡彩色摄影协会会长吴伟承先生作为主讲嘉宾,分享摄影心得及拍摄诀窍。 主办单位也准备了三个拍摄场景让参与者进行现场拍摄,分别是挥春场景、模特配搭古董车场景和工人切割铁器时火花四射的场景。在拍摄过程中,参与者也获得了专业摄影老师的指导,学习各种拍摄技巧,将场景拍出不同的效果。   打扮复古的模特与古董车成为出席者练习拍摄的场景 多变的拍摄技巧可带出不同的效果 挥春也是外景拍摄的场景之一 主办方也准备了工人切割铁器时的情形,让参与者拍摄火花四射的画面 除了外景拍摄环节,由吴伟承主讲的摄影讲座也让出席者收益良多。吴伟承自1992年起开始担任新加坡彩色摄影学会会长,是许多本地及海外摄影团体的顾问、委员或导师等。拥有40年摄影经验的他,在讲座上展示了数个获奖作品,并解说其中的拍摄手法,启发了不少准备参加摄影比赛的朋友。 第二届“心系新加坡”摄影比赛顾问兼新加坡彩色摄影协会会长吴伟承先生在工作坊上分享摄影心得 “抓住一瞬间,成就好作品”摄影工作坊获得150人参与 由宗乡总会及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联合主办,三江会馆、新加坡厦门公会和新加坡南安会馆协办的第二届“心系新加坡”摄影比赛现已开放报名,截止呈交作品日期为2020年1月31日。比赛设有三组类别,分别为“心系中华文化”、“心系多元文化”及“心系特选系列”。这项比赛鼓励公众透过摄影镜头,记录华族文化以及捕捉新加坡的多元社会风貌,并获得了国民融合理事会及新加坡彩色摄影协会的支持。

“抓住一瞬间, 成就好作品”摄影工作坊2020-04-20T13:12:11+08:00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