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娥 从腥味中打捞梦想

一双手,捞起一个跨国渔业梦。

文│钟芝娜     图│受访者提供

陈月娥是渔业界的女企业家,也是远洋捕捞渔业界的第一位女老板。或许你吃过的鳕鱼、三文鱼、剑鱼和鲔鱼当中,就有她家的渔获。虽说行行出状元,但身为女性,她为何会走进以男性为主的渔业界,又如何在40多年间扶摇直上,闯出一片天地?

机缘巧合踏入渔业市场

陈月娥出身平凡,来自普通的农村家庭,自五六岁起就肩负起照顾弟妹,挑水烧饭的工作,锻炼出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意志力。也因此,她能忍受腥味,来到没有什么人会去的裕廊鱼市场工作。

她回顾说,作为华校毕业生,初入职场找工作时选择不多。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到裕廊鱼市场应征书记员的工作,当地环境噪杂,弥漫着鱼腥味,令许多人望而却步,但她毫不犹豫接下这份工作。就这样,她在1979年与渔业结缘,从仓库书记员到采购,她在渔业市场打拼了17年,对整个产业链的运作了然于心,为日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看好水产市场的发展前景,陈月娥在1994年创办春成水产,专注于国际贸易和加工服务,从各地收集深海鱼类产品,加工后出口至欧美、日韩、俄罗斯、乌拉圭等市场。由于春成的水产品质优良、价格合理,加上货源稳定,终于在市场站稳脚跟,赢得客户信赖。

公司目前在中国、台湾、新加坡三地拥有近百名员工。新加坡总部设有办公楼、零下18至零下25度的低温冷库,以及大型鱼类加工设备,并正与日本合作伙伴洽谈在当地设点,进一步开拓市场。此外,公司也计划在中国、泰国等地开展代工与精加工服务。

战略布局,精准管理

春成水产总部设有采购、销售、船务、质量管理、电商与零售、工厂与仓储等多个部门。作为掌舵人,陈月娥不仅制定公司战略,更凭借深厚的基层经验,能迅速发现并在第一时间解决各环节的问题。

她每周与部门经理召开会议,掌握公司动态,也常出国参加国际贸易展,与客户面对面洽谈业务。然而业务发展不总是一帆风顺,她举例说,“像希腊这个大市场,相较于我们提供品质更好、价钱更高的船冻产品,那边的一些客户开始选择其他公司较便宜的冰鲜鱼类”。

虽然损失了客户,但她还是坚持只提供优质产品的初衷,坚守诚信与品质。正因如此,公司始终稳步前行。

事实上,春成水产曾面对几次大的逆境,包括来自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的挑战,但陈月娥从没想过放弃,反而是越挫越勇。她坚信,“水产是食物,吃的东西永远不会过时,是能长久经营的事业,加上我本身对渔业非常熟悉,我相信只要专注、坚持就能取得成果”。

陈月娥带领公司团队参加国际贸易展。

打造自有品牌

春成水产一直以贸易和加工为主,在市场深耕了30多年,掌握着整个渔业市场上下游产业链。陈月娥看准消费习惯的改变和在线购物的趋势,在2018年毅然创立自己的品牌SILVERSEA,打入零售市场。

他们的远洋渔货,从超低温渔船上被速冻后上岸,在不解冻下用电锯分割,尽可能保鲜原滋味销售给消费者。所以公司外销的鱼产品,在美国是在高级超市销售的。

将渔获直接冷冻包装,保持新鲜度完好地送到料理台上。

至于在新加坡,2019年冠病疫情暴发是一个契机,让品牌开始进驻Shopee、Q10、Redmart、Lazada、Amazon等电商平台。为此,公司设立专门部门管理电商和零售业务,陈月娥也对这个板块投入更多心思。

她回忆有一次在台湾7-11便利店买东西时,从货架陈列的商品获得启发,在电商平台加入更多即食产品,以丰富线上商品种类的选择。由于品质始终是她的首要考量,所有的供货商都由她亲自挑选,确保顾客觉得物有所值。

春成水产在2024年庆祝成立30周年。

陈月娥一家三口在日本留影。

不是聪明的人,但肯定是勤劳的人

身为企业领导人,陈月娥始终秉持持续学习的态度。例如,她主动学习并深入了解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的渔业管理状况,掌握远洋捕捞渔船的动向,包括何时、在哪里作业、所捕捞的鱼种,以及大致抵达新加坡卸货的时间等资讯。“这让我能预判未来的资源供应与市场行情,从而有信心、有策略地制定采购价”。

她也坚持每日读报,关注财经新闻,紧跟时代脉动,并完成国立大学的EMBA课程,近期还开始涉猎人工智能领域,确保企业管理不断地与时俱进。

她自认“不是聪明的人,但肯定是勤劳的人”,凡事亲力亲为,在实践中摸爬滚打,不断学习,不断修正。她也鼓励年轻人,“要敢于梦想,并为自己的梦想付诸行动和努力”。

虽然工作忙碌,但她仍然注重家庭和工作平衡,也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会定时运动,出国旅游,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拓宽自己的视野,目前已走遍30多个国家。

年逾九旬的父母一直是她最关心的人。为了完成父亲“回乡寻祖”的心愿,她多方奔走,最终在安溪会馆的帮助下找到了祖宅,并亲自带父母回乡探访。无论多忙,她总抽时间陪伴父母外出。

出生农村、家境清贫的她深知贫困之苦,因此在事业有成后,始终不忘回馈社会,积极参与公益。她相信,真正的成功不仅在于事业成就,更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与对家庭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