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归热带雨林

——王润华专访

文 · 齐亚蓉     图 · 受访者提供

在胶园里长大的孩子

1941年8月13日,马来亚(今马来西亚)北部霹雳州地摩村靠近河边的一间亚答屋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是父母的第六个孩子,自小接受英文教育的父亲为他取名润华。

三个多月后,日军侵占马来亚,襁褓中的润华跟家人一起躲进了金宝山上的原始丛林。日军投降之后,他们才回返自己的家园。

润华的父母皆为马来亚本土出生的华裔,客家话是他们的日常用语。此外他们都讲得一口流利的马来话,其父除了马来话,英文更是了得。

润华三四岁的时候,父亲即开始教他学英文。帮殖民政府做事的父亲待遇不错,且拥有住家周围的一大片橡胶园,那里也就成了润华的乐园。当然了,他家房前屋后的各类热带果木亦属“乐园”之列。

自原始丛林回返家园之后,润华常跟母亲一起去胶园散步,那里除了成片的橡胶树,还有榴莲、菠萝蜜等果木。各类林木及园内随处可见的花草、虫鸟、鱼虾(园里有很多小溪流)都成为他关注的对象,而跌落地面跳来蹦去的橡实则俨然他最为忠实的玩伴。

再大一些时,他常常穿过胶园跟朋友一起去长满野草及矮树丛的矿湖(锡矿被挖后形成的淡水湖)边钓鱼,累了便下水游泳,饿了则采野果充饥。

“胶园里长大的孩子”当是他成长岁月的最好描述,有关胶园的记忆日后则不断出现在他的笔下,成为他恒久的精神家园。

穿过胶园去上学

8岁那年,润华成为地摩华民小学的一名学子,这所典型的华校坐落于地摩火车站与市镇间一个橡胶园里的空地上。背起书包穿过一个又一个橡胶园,在各类热带植物的陪伴下去上学,这于润华而言无疑是一件开心事。

但在注册入学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需要填写自己的籍贯(父辈读英校,无需填写)。几经查询,他从伯父那里得到一个“可能的”答案,这个“可能的”广东从化王家后裔从此走上了跟父辈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

小学生润华喜欢读书,尤其是华文书,学校的课本显然不够,香港版的《儿童乐园》成为他的课外读物。

携着《儿童乐园》穿行于自己的乐园,何其快乐的孩提岁月!但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

小四那年,他们一家被迫搬进了地摩河对岸的“新村”。所谓的“新村”实则为“集中营”,整个村子被铁丝网围得严严实实,村民进出时间受限且要被搜身,此乃殖民政府为了断绝马共得到物资援助而对居住在山芭边缘的50万华人实施的“紧急法令”。

搬进新村的润华最为期盼的事,是跟着母亲一起去河对岸的胶园采野果。从未进过学堂的母亲满肚子学问,润华在长知识的同时,对这块土地的热爱也与日俱增。

小学六年级时,润华转去督亚冷的同汉华文小学就读,在那里,他遇到了教华文的周文琴老师,周老师乃著名马共作家陈树英之妻。第一次作文课时,她要同学们写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润华的作文《割橡胶的工人》得到最高分,老师要他读给全班同学听,这对润华而言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鞭策与鼓励。

中学时开始投稿

小学毕业后,润华考入金宝的培元中学。金宝乃县府所在地,那里有很多华文书店,臧克家、艾青、闻一多等名家的诗篇令他爱不释手。中二那年,他开始尝试诗歌创作,对他倍加赞赏的华文老师余乾风在作文课上让他自由发挥,文体、内容皆不设限。于是乎,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频频出现在学校的壁报栏里,少年王润华锋芒初露。

后来,他在同样爱好写作的蔡明狄同学影响下,开始以思義、昭血等笔名投稿新马两地的各类华文报刊。

1958年10月1日,他的《鲁迅与中国木刻运动》一文刊载于《萌芽》(月刊)第二期的“鲁迅逝世廿二周年纪念特辑”,此乃其处女作。

次年,他的散文《故乡的香蕉树》《萤火虫的讴歌》及诗作《雄鸡的歌唱》刊于《南洋商报》,另一散文《扫地与做人》及诗作《红毛丹成熟时》刊于《新青年》杂志,散文《母亲,我想起了你》刊于槟城的《光明日报》,还有一首诗作《你瞧——献给姊妹们》刊于《星州日报》。

1961年,他又有六篇作品发表。

这年年底,他在“离校文凭考试”中名列全校文科班之首。后来更凭着优异的高中毕业成绩被台湾国立政治大学西洋语言文学系录取(他本意属中文系,但因英文成绩突出而被分去西语系),并成功申请到“优秀侨生奖学金”。

留学生涯

1962年10月,润华飞抵台湾,开启了自己的留学生涯。

入读国立政治大学后,他最为热衷的事莫过于投稿。此时的台湾文学氛围浓厚,报刊众多,且文艺副刊栏目从无间断。润华那些充满热带雨林气息的诗文深得编辑的喜爱——他的作品频见于《联合报》《中华日报》《中国时报》《蓝星诗刊》《创世纪》《幼狮文艺》等报刊。

1963年4月1日,他跟同样来自马来亚的叶曼莎、毕洛(张齐清)及来自香港的翱翱(张错)初创的“星座诗社”正式成立。核心成员包括林绿、陌上桑、淡莹等二十余位诗坛新秀(皆为侨生)。就读台大外文系的淡莹(刘宝珍)同样来自霹雳州(不同的是她的家在江沙镇),这位中一时即开始发表诗作的才女后来成了润华的妻子。

1965年5月,首期《星座月刊》发行,这份不定期出刊的月刊断续发行13期,至1969年6月结束。

王润华(后排右四)、淡莹(前排右二)在台湾与星座诗社朋友聚餐时合影

星座诗社被称“马华诗人的滩头堡”,除了月刊,还出版了12册诗集——“星座诗丛”。包括淡莹的《千万遍阳关》(1966)《单人道》(1968)及润华的《高潮》(1970)。润华的处女诗集《患病的太阳》则于1966由蓝星诗社出版,处女散文集《夜夜在墓影下》也于同年问世。

高潮

1967年9月,他们一同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硕士学位。次年,喜结连理的他们听从白先勇的建议,转至威斯康辛大学,师从周策纵教授,攻读中文系的东亚研究专业。一年后,获取硕士学位的淡莹受聘于加州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中国语文;润华则留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主修中国文学,副修比较文学。

这一时期,他们并未因学业繁忙而停止文学创作。尤其是润华,他的诗文散见于港台报刊,多年后(1978年)集结成书,是为《内外集》。

内外集

1972年夏,获取博士学位的润华赴爱荷华大学担任研究员。此时的他已接受新加坡政府之邀,准备一年后回返东南亚,任教南洋大学中文系。

以文学重建热带雨林

1973年9月的一个雨夜,自美国飞抵新加坡的润华夜宿热带雨林环抱的南洋谷。雨后的潮湿闷热加上蚊虫的叮咬及青蛙的鸣叫令他彻夜难眠,也唤醒了久远的记忆。万般感慨的他决心以文学重建热带雨林,重建自己心目中的南洋。

橡胶树

南洋乡土集

任教南洋大学中文系的润华每天穿行于堪称植物天堂的云南园,除了大量的热带花草,此时的云南园尚残留不少橡胶树。当时的校园入口处及文学院外每天都有人来割胶,这于胶园长大的润华而言自是亲切无比,亦令他文思泉涌。他的诗集《橡胶树》(1980)及散文集《南洋乡土集》(1981)即为这一时期的作品。其中《天天流血的橡胶树》(又名《沉默的橡胶树》发表于台湾的《中国时报》副刊,1981年获“第四届时报文学奖”散文推荐特别奖。

1980年,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大学合并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润华担任中文系讲师。1983年10月,他自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任客座教授归来升任中文系高级讲师,并兼任人文与社科院助理院长。1991年,他升任中文系副教授,同年担任英国国家文学杂志《狮城文学》(Singa)主编。1999年,他升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至2002荣休。此外,他还多次赴海外知名学府如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哈佛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匹兹堡大学等任访问学者。

山水诗

榴莲滋味

这一时期,他的诗集《山水诗》(1988)、《地球村神话》(1997)、《人文山水》(2004)、《重返诗钞》(2014)及散文集《秋叶行》(1988)、《把黑夜带回家》(1995)、《热带雨林与殖民地》(1998)等相继问世。这些充满南洋元素的文学作品构成了他的热带雨林文学世界。

在不断拓展其文学世界的同时,润华也开启了本土文学学术研究。此外,他还坚持把研究中国文学本土化,亦即以南洋视野研究中国文学。这方面的学术论著包括《司徒空新论》《从司徒空到沈从文》(1989)、《鲁迅小说新论》(1992)、《从新华文学到世界文学》(1994)、《沈从文小说理论与作品新论》(1998)、《鲁迅越界跨国新解读》(2005)、《王维诗学》(2010)等。

润华任教南洋大学一年后,淡莹随夫归来,她先后在南洋大学华语研究中心及国立大学华语中心担任中国语文讲师至2004年退休。

回到新加坡的淡莹在教书之余亦不忘笔耕。1979年,她的诗集《太极诗谱》出版。1993年,她的又一部诗集《发上岁月》出版。1995年,《淡莹文集》出版。2023年,《淡莹散文集》出版。

淡莹散文集

步入新华文坛

王润华近照

回到新加坡不久,润华便在黄孟文的邀请下加入新加坡作家协会,1976年,作家协会易名为新加坡写作人协会。两年后,时任南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的润华担任该协会副会长,他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引导新加坡非华语文学与作家及世界文学走进云南园,促使新加坡写作人协会与南洋大学联合邀请多位各大源流诗人参加“全国诗人新诗朗诵大会”。同年四月,该协会创刊号刊载了一篇由四大种族语言精英参与的笔谈,这一系列突破性的活动为新华文学踏出国门做好了铺垫。

1984年,润华担任新加坡写作人协会会长(1987年年初改名“新加坡作家协会”),同年十月获东南亚文学奖。

1986年,他荣获新加坡最高荣誉之文化奖(文学)。十年后,淡莹亦获颁此奖。

1987年,润华获台湾文艺协会的中兴文艺奖(诗)及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

1992年,他任新加坡作家协会副会长至1997年。1998年,他再次担任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也就在这一年,他荣获亚细安文学奖。

2014年,他获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颁发的“南洋华文文学奖”。主办方为他出版了代表作《王润华南洋文学选集》,热带雨林及南洋风土为主题的新诗及散文为该选集的主轴——王润华的热带雨林文学世界一派生机盎然。

归去来兮

2002年荣退之后,润华任职于台湾元智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及文学院院长等),同时担任马来西亚重要文学杂志《蕉风》及《南方学院学报》编辑顾问。此外,他还担任南方学院中文系校外学术顾问及考试委员。

2012年,南方学院升格为南方大学学院,这年2月,润华受聘为该校讲座教授及资深副校长。

这些年来,除了授课及主导举办跨文化讲座系列,他还积极推动文学活动的开展,如举办“新马桂冠诗奖”、“南方诗歌节”及 “南方文学之旅”等。

2023年6月6日,南方大学学院中华语言文化学院成立,润华为创院院长。

现如今,已届杖朝之年的他每周往返于新加坡与柔佛新山之间。每当越过新柔长堤的时候,他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就跟小时候一样。

儿时的胶园已不复存在,但他心中的热带雨林不会消失,他带着它们一同归来。

后记

差不多四年前,完成黄孟文的专访稿之后即跟王润华约定了采访时间,但在约定之日前夕收到他的信息,说是第二天得准备南方大学学院的课程,采访故此取消。之后每过一段时日,即萌生再约访王润华之念头,但终因有所顾虑而一拖再拖。

甲辰龙年春节前半个月,终于鼓起勇气拨通了他的电话。一周后,按照之前他给的地址,我准时来到他位于西部的住家。虽初次见面,但毫无陌生感,采访顺利完成之后,跟淡莹也做了短暂交谈。她因眼疾不便接受采访,但那浑身散发出的少女感令我很想跟她多亲近一些。临别时她送我一本新出版的《淡莹散文集》——值得一读再读的上乘之作。感谢她!

一同带回来的,还有《王润华南洋文学选集》。他们二人的文风很是不同,一轻盈一厚重,加在一起即为天作之合。祝福他们!

王润华、淡莹在苏州

(作者为本刊特约记者、冰心文学奖首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