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含义
文 · 孙柏熙
十岁那年,我跟着全是大人的旅行团去了鸟巢。抵达时尚未天黑,垂暮的阳光落在坚硬的钢筋上,映出柔和的光辉。
那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鸟巢。此前在新闻上,坐大巴车过来这一路上,我已太多次听到关于鸟巢的宏大叙述。从“归巢之凤”象征着家的含义,寄望着人类的未来,到北京申奥成功的历史象征着国家强盛的今天,最初听着有趣,听得多了,总归觉得乏味。鸟巢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概念,而真真切切站在鸟巢面前的那一刻,我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鸟巢。没那么多冗余的名头挂在上面,只是纯粹的、震撼人心的美而已。
我们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走在园区里。男人们高谈阔论,女人们安静地听着,提问带着多余的谦卑,向上看的眼神像被驯服的动物。园区内几乎没有多余的陈设,除了景点就是介绍景点的立牌。因此当几块不知来处的钢筋猝不及防地闯入视线时,所有人都被吸引了。
“亲爱的,有什么象征含义呀,给大家说说呗。”一个年轻女人挽着丈夫的手臂,适时给他送来展示自我的机会。年轻男人的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迷茫。他满面通红地支吾着,另一个戴着眼镜、穿着气派的中年男人率先开了口:“那是纪念申奥成功的塑像——你看它表面斑驳,就是因为它见证了从2001年申奥成功到2008年盛大举行的整个过程。”女人点头附和,那种几乎说得上崇拜的目光似乎给了中年男人演讲下去的动力。他清了清嗓子,待周围人将目光投向他,才堪堪开口:“你们看,一共五条残缺的钢制条状,象征着最初申奥成功时的情状。国家不够强大,申办奥运会的资格遭人质疑,当时的成功也顶多算得上不完整的五环。而现在呈现在各位面前的鸟巢、水立方,不就是我们打破质疑、完成五环交出的完美答卷吗?”
女人安静地望着他,眼里盛着说得上讨好的赞赏。人们纷纷称赞他渊博,也有人调侃他能说会道,一看就是大领导。他欣然接受,说出自己的头衔,又引得人群一声惊叹。年轻男人低下头,面露愧色。
他确实一看就是个大领导。开场前的清嗓、官腔的发言,无不提醒我小时候被爸爸带去应酬时的光景。每当我对那一桌子佳肴垂涎欲滴,坐在正中间席位的男人总会花上很久来致辞,把一场普普通通的酒席包装成长远的合作关系和团队的向心力。众人攒着笑容,举起酒杯、起坐喧哗,借机拍些马屁。这些对一个饿着肚子的小孩子来说简直算得上心理阴影,自然对领导这一称谓也没了一星半点的好感。
他们依然交谈甚欢,甚至张罗起交换联系方式。这时一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路过,我走上前问他:“叔叔,这雕像有什么来头吗?”
工作人员先是愣了神,待我明明白白指向草坪,他才终于明白我在说什么,接着忍不住笑出声。
“怎么了吗?”
“没事,小朋友。”兴许为了不让我感觉自己的问题很蠢,他努力憋着笑,最后还是笑到喘不过气来,“那不是什么雕塑,只是搁在那儿的废钢罢了,放着不难看,就留下了。”
我望向那群人,他们依然沉浸于从最开始就没理由存在的宣讲中,又一次将废钢供上神坛。是喧哗盖过了真实的声音,还是他们选择了喧哗?十岁的我不知道,二十岁的我还是不知道。但我知道我自始至终都在沉默,与那个微笑点头的女人无异。
林高评语:
搁在那儿的废钢后来变成了艺术。偶然随性的呈现,反理性、不讲究艺术标准,可是在一些人眼里竟有了潜在的含义,有象征、隐喻什么的信息。有达达主义的趣味。作者是在嘲笑无知者的“装懂”吗?艺术界确也有浮夸、作假、虚荣的现象。读者其实也可以把整个故事看作一个隐喻。可贵是,叙事保持冷静,不夸张,轻轻点到胜于千言万语。最后点出了“我”的领悟。这个领悟对于一个有心于创作者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