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琴:善于筑梦与圆梦

文·章秋燕     图·受访者提供

第一次和林美琴老师接触是通过手机短讯,和她约了采访时间和地点后,顺便向她索取剧照。凭经验,我以为这将是一个不易达成的任务,可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搜出不少剧照给我。而最令我感动的是,即使在周末或公共假期,林美琴老师都没有忘记翻箱倒柜寻出更精彩的陈年旧照。虽未正式见面,一位温暖且热心的长者形象已在心中。

林美琴出生于1956年,她的两位姑姑是80年代新加坡数一数二的老一枝香潮剧团当红小生和花旦。耳濡目染下,她很早就对潮剧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每当有街戏演出,她总是看得目不转睛,不时还会跟着哼唱。舞台上动听的潮曲潮乐、演员们俊美的扮相、艳丽的戏曲服装,这一切都深深吸引着她。她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穿上戏服、化上戏妆,站在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为此,她甚至有放弃学业,跟着戏班学唱戏的冲动。她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母亲认为她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业上。可是,那份热忱已深入骨髓而不可自拔,纵然母亲反对,她仍会偷偷地抽时间学上几段经典曲目。

少年时代的女侠梦

“我小时候很贪玩,一天到晚打打闹闹,喜欢拿刀拿枪拿剑。” 年幼时父亲每逢星期六都会带她上电影院看戏。她最爱看的莫过于武侠片,如《大醉侠》《龙门客栈》《独臂刀》等等。长期的耳濡目染下,“武侠梦”的种子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让她常幻想着自己练就一身好功夫,成为一代女侠。

想不到这年少时的筑梦,竟让她得以在及笄之年圆梦。1971年,她参加了新加坡精武体育会,向谢树辉学习南北派武术。她每周三次,以一对一的学习方式,接受了严格而正规的训练。除了启蒙老师谢树辉之外,她也向世界十大武术家周树生、八卦掌大师戈春艳、世界武林百杰少林二红拳代表人徐永庆、中国青岛市武术协会副主席高兴亮、陈氏太极拳第二十代传人朱向前、新加坡武术名家严崇腾、内家拳法学院创办人郑顺利等虚心求教武术技巧。“我在2005年拜周树生前辈为师。他师道尊严、诲人不倦,教我最多。”

所谓名师出高徒。加上林美琴的用心、勤奋和努力,她于2012年考获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黑带七段证书。同一年6月,经“世界著名武术家评审委员会”资格鉴定,被授予“世界著名武术家”的荣誉称号。

2012年6月,经“世界著名武术家评审委员会”资格鉴定,林美琴被授予“世界著名武术家”荣誉称号

潮剧联谊社的戏曲梦

在林美琴30岁的时候,受潮剧联谊社邀请,教导戏曲身段课。她在一次偶然哼唱潮曲时,被该社琴师杨秀钦发现,其声线适合唱小生。杨秀钦力邀她参加为庆祝成立2周年纪念的大型潮剧《马娘娘》。该剧在1986年12月9至11日假维多利亚剧院公演。在《马娘娘》里,她饰演文弱书生何上清,这个机会让她圆了少年时代的梦想——站立在戏曲舞台上。随着演技的逐渐成熟,接下来的数十年,她成为该社台柱,并登上了世界大舞台。

为林美琴排过多场戏的广东潮剧院著名导演林鸿飞说:“她很好学,可塑性强。各种类型的角色,都发挥得不错。例如《秦香莲》中的陈世美、《袁崇焕》中的崇祯、《赵氏孤儿》中的赵朔与韩厥、《存中剑》中的吴汉、《狄龙案》中的包贵、《释仇争霸》中的解狐、《刘璋复国》中的刘璋、《宁波绳虎》中的周光镐。”

1993年,在《存忠剑》中扮演吴汉

1998年10月9至10日,在《黄飞虎反朝歌》中扮演黄飞虎

林美琴在潮剧联谊社遇到了1983年曾在晋江会馆舞蹈团编导《窦娥冤》的蔡曙鹏博士,原来他也是潮剧联谊社的顾问。当年,林美琴在《窦娥冤》里担任女主角。蔡博士则是文化外交的倡议者,数十年来一直为海内外剧团搭桥,推动了本地剧团对外交流的工作。1998年,潮剧联谊社受邀参加土耳其“第一届国际安纳托利亚戏剧节”。在蔡博士的大力推荐下,林鸿飞为潮剧联谊社执导的《黄飞虎反朝歌》在土耳其这个欧亚大陆的交通枢纽和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隆重登场。

林美琴在《黄飞虎反朝歌》里扮演黄飞虎,她精准地演绎了一位名将,在愚昧效忠皇上与抗旨而退敌救国之间的痛苦不堪的心境。蔡博士和林鸿飞也粉墨登场,客串饰演两个大臣。戏剧节的两场演出都获得观众全场起立鼓掌喝彩。在欢送晚宴上,大家兴致很高。戏剧节的主办方领导与工作人员,都举杯学潮剧喝酒的动作,还模仿潮剧里喝酒后大喜的口白:“噢噢噢哈哈哈哈”,直至宾主尽欢而散。

此外,她也曾到过中国汕头市、马来西亚砂劳越古晋市、槟城、印尼苏拉威西、泰国清莱、西班牙以及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在世界舞台上推广潮剧。

林美琴在栽培新一代年轻潮剧演员这件事上,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她深知本地潮剧演员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再加上戏曲人才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器。于是在2000年7月16日参加义安公司主办之狮城潮剧节时,她就大胆放手从潮剧联谊社男女学员中挑选20多岁以下,有腰腿功基础,有声、色条件的青年,以折子戏《断桥会》来教导他们。“青年人有热情,能刻苦耐劳,应让他们体验表演潮剧的趣味与潮剧蕴含的文化。让他们早起步,早成熟。这么一来,潮剧联谊社很快就能成为拥有很多年轻人的剧团。新加坡潮剧队伍年轻化了,才会有接班人,潮剧才能兴旺起来。”

偶然机会展开舞蹈梦

年少时,兴趣广泛的林美琴偶然看到联络所舞蹈班的海报,便决定报名参加。那一年她仅有14岁,这个决定却编织了她的舞蹈之梦。或许骨子里就有舞蹈细胞,在树群中学念中一时的她虽未正式学过舞蹈,却已能为中四生编舞。这与身俱来的天分似乎冥冥中牵引着她,迈向编创舞蹈的艺术之梦。

中四毕业后,林美琴毫不犹豫地决定去当兵。她起初加入突击队,1975年她才加入武装部队文工团,成为全职舞蹈演员。她在文工团里积极进取, 发挥所长, 一刻也没有懈怠的她为文工团编过多支舞蹈。

从1976年开始,稍有名气的她就在各大联络所的舞蹈团,如阿妈宫民众联络所舞蹈团、通和民众联络所舞蹈团和乌鲁班丹民众联络所舞蹈团,开始收学生教导舞蹈,也常在各大剧院举行演出。例如:她担任舞蹈指导的乌鲁班丹民众联络所,就在1986年12月30日和31日于维多利亚剧院举行了“乌鲁班丹之夜”。她为该联络所的华族舞舞蹈员量身编创了五个风格清新的华族与爵士舞,题为《霓裳》《室花与野花》《刀舞》《在草原上》和《冬尽春至》在社区推广,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满足。

1986年12月30、31日于维多利亚剧院举行 “乌鲁班丹之夜”,林美琴编创其中的舞蹈《室花与野花》

为了增广舞蹈领域的知识和使自己对舞蹈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林美琴也先后追随多位名师学习华族舞、芭蕾舞、现代舞与爵士舞。另外,她也曾远赴中国北京舞蹈学院、广东实验现代舞团(Guangdong Modern Dance Company)、黔南州歌舞团、昆明市民族歌舞团、云南省歌舞团、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等单位考察及进修。1993年在新加坡福建会馆基金的赞助下,她前往北京、上海、广州及汕头等地的歌舞团和少年宫进行考察工作。

“我热爱舞蹈创作,它支配了我的哀和乐,使我在失望时不悲观,在痛苦时不感伤,平凡的生活中有了舞蹈,顿时充满了情趣。”正是这份对舞蹈创作的热爱,让她频频推出佳作。

舞蹈团的创建之梦

林美琴虽在1987年至1988年期间曾短暂地在陈添赐创办的凤凰舞蹈团教课,但后来因受邀加入福建会馆团队,便无法与凤凰舞蹈团续缘。“1988年福建会馆文化艺术团招募30名对舞蹈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与青年,由我负责主持‘华族舞蹈训练班’。来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看看时机已经成熟,1990年12月初我们正式成立舞蹈团。每一次的训练只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为新加坡华族舞蹈界培养人才,为新加坡华族文化本土化的积极发展克尽绵力。”

她在福建会馆舞蹈团历届“舞之思忖”舞蹈晚会上所创作的舞蹈多不胜数,如:1991年的《在绿荫下》《徘徊》《抒情小品之画境、诗境与情境》《小骑士》《老鹰抓小鸡》;1993年的《远飞》《断桥会》《扭起腰铃、跳起舞》《冤雪》;1999年的《是水给我的遐思》《盗仙草》《青春之火》;2001年的《龙谣》《有时》《空际》《张合之间》;2004年的《三月柳絮》《密林深处》《活捉孙富》;2006年的《以心造舞》《云岚》《秋风瑟瑟》;2008年的《神往之心》《秀色》《伊人》;2010年的《追逐》《逗趣儿》《随着律动荡漾》及舞剧《情缘》等等。这些舞蹈创作都得到很高的评价。

“要把华族舞看作是一种发展和进行的时态。华族舞蹈应该是有创作性和保留性。保留传统,留住文化之根。无论你采用什么语汇,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最终你反映现代华人的生活,用现代人的身体说话。多元融汇,根在心里。”

她曾经创作《路》《霓裳》《刺梁骥》与《丝和网》等舞蹈参加新加坡舞蹈节的演出。在她的带领下,《憧憬》《雪梅》《哈密之舞》《丰年祭》《风荷》《舞动》《风雷英姿》《绿意》《悸动》等舞蹈在参加全国青年节学校舞蹈比赛中也喜获金牌。不仅如此,她为德新中学编导的《傲梅》和为立德中学编导的《密林深处》也获得金牌荣誉奖并受邀参加2005年全国青年节学校闭幕舞蹈晚会。除了授课和编排舞蹈外,她也在1992年第13届马来西亚华人舞蹈节大会——《登峰》担任评判。从2005年至2007年,她连续三年担任南洋艺术学院舞蹈系古典舞与民间民族舞考官。

此外,她在1999年受邀参加中国广东省汕头市的“九九汕头潮剧节”,演出舞剧《盗仙草》。该剧目在2002年5月远赴加拿大,参加“利物浦国际戏剧节”演出。令她感到意外和欢喜的是,当时她所编导的《白娘子》得到了认可,获得了“观众投选的最佳团体”、“最佳视觉效果”与“最佳女配角”三大奖项。利物浦国际艺术节总监的评价是:“新加坡的华族舞剧,让我们看到世界艺术多样性的精彩,《白娘子》很有艺术个性。”

2013年,新加坡福建会馆舞蹈剧场荣获国家艺术理事会颁发的种子基金,并在福建会馆的鼎力支持下,于2014年成为专业舞蹈团体。转型后的舞蹈剧场不断鞭策自己继续保持专业水准,努力攀登辉煌的艺术高峰。2016年舞蹈剧场再次荣获国家艺术理事会主要辅助计划的赞助,并在2017年2月15日,正式改名为“新加坡华族舞蹈剧场”,凸显了它为新加坡华族舞蹈的推广与发展扮演的重要角色。

2018年,林美琴担任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客座教授

林美琴的舞蹈贡献受到艺术界的认可,在Bhaskareeyam艺术节上荣获NATYA KALA BHUSHANA奖

善于筑梦与圆梦

现年68岁的林美琴目前处于半退休状态,每天的生活既充实又忙碌。自从在2021年卸下艺术总监一职后,她就尽量放手让她的女儿梁杰旎全权负责,追寻她们自己的梦想。目前,她坚持每周一次与武术老师一起切磋。另外,她也负责编创一些舞蹈参加社区演出,仍有教课。

“我从事舞蹈工作已超过50年,我自认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和优势,也实现了当初自己预定的各项目标。在弘扬舞蹈文化的路上,虽未一帆风顺,但过程中我学习了、收获了、贡献了、也圆梦了。”

——这就是善于筑梦,也善于圆梦的林美琴。

(作者为本刊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