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Yuan Magazine/Yuan #160/柯木林谈:新加坡宗乡会馆的发展与挑战

柯木林谈:新加坡宗乡会馆的发展与挑战

文 · 欧雅丽     图 · 柯木林

受南洋理工大学的邀请,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于2022年10月15日下午在南大校友回校日举办的“杰出校友论坛”上,主讲《新加坡宗乡会馆的发展与挑战》。这是“校友回校日”的系列讲座之一,由华裔馆馆长游俊豪副教授主持。

宗乡会馆发展历史的重新梳理

讲座一开始,柯木林梳理了新加坡宗乡会馆形成的过程。1819年新加坡开埠之后,吸引了大量来自马六甲和中国的华族移民。这些华族移民按照方言的不同分为五大族群,包括闽帮、潮帮、广帮、客帮和琼帮。他们根据来自不同的地缘或姓氏相继创建宗乡会馆。

柯木林认为,本地的宗乡会馆在发展过程中曾经经历三次危机。第一次危机发生在1890年。1887年,第一任华民护卫司毕麒麟遭到攻击,以致重伤。因为这一起“毕麒麟事件”,英殖民政府在1890年推出“社团注册法令”,对新加坡的华人私会党进行管控。第二次危机是在1942年日本占领新加坡后,所有会馆的活动都停滞,会馆的记录也在日据时期被销毁。第三次危机是在1965年新加坡建国之后,会馆已经算完成了历史任务,大多数都沉寂下来。

第三次危机的化解是1986年1月27日由七大会馆共同发起的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的成立,这是新加坡华人史上的一件大事。宗乡总会的成立,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其意义在于抢救华人意识和维护中华文化,其工作目标也非常明确,即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统筹统办,推出一些其他会馆所难以办到的大型活动。自成立以来,宗乡总会一直肩负着带动华人社会、推展华族文化事业、发扬华族传统的使命,更是宗乡总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华裔馆馆长游俊豪博士颁发纪念品给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右)

《新加坡秘踪》系列二

宗乡总会成立后,许多会馆在旧有的基础上,都“动”了起来,他们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主办或资助有关教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提高公众对华族语文、文化和传统的认识。

以宗乡总会为例看宗乡会馆的转型

新时代的会馆顺应时代的发展,都积极转型。柯木林以宗乡总会的发展为例,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会馆的转型。

第一,传统与科技创新。在维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科技创新。比如宗乡总会的招牌活动“春到河畔”,每年吸引的人数超过百万,已成为春节期间新加坡一道特色人文景观。宗乡总会利用科技,将新加坡华人奋斗的故事做成实体的历史走廊“光阴的故事”,今年又将其搬到线上,打造了“虚拟历史走廊”。利用时下流行的短视频的方式,推出《新加坡秘踪》系列,吸引更多人了解历史。

第二,整理与保留文献。宗乡总会出版了许多历史文化书籍,如《华人礼俗节日手册》(1989年)、《新华历史人物列传》(1995年)、《三州府文件修集选编》(2021年),以及即将于2023年出版的《新加坡风土记》等书籍。此外,还做了一系列跟新加坡历史文化有关的专题讲座,如《闽帮人物与闽商精神》(2011年4月)、《新加坡侨批文化展》(2012年9月)、

《新加坡四大历史名楼》(2012年4月)、《新加坡历史悬案》(2013年5月)、《名人与庙宇》座谈会(2015年10月)等,这些讲座都是以新加坡华人历史文化为主轴,旨在带领公众探索新华历史,领略南洋文化,几乎常常爆满。宗乡总会还设立了资料室,收集宗乡会馆的出版物;推出“宗乡汇典”网站,供人下载和浏览会馆出版物;总会旗下的《源》杂志,也推出电子版,吸引更多海内外读者了解本地历史人文。

第三,产官学三结合。这里的“产”指的是企业界,“官”是指政府,“学”是学术界。宗乡总会与各界机构合作,推出一些比较大型的项目,比如在新加坡建国50年时,出版了《新加坡华人通史》;在新加坡开埠200年的时候,又出版了英文版的《新加坡华人通史》。宗乡总会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合作,利用《新华历史人物列传》中的资料,建立了“新加坡人物传记数据库”,让访客更直观地了解先贤人物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新时代宗乡会馆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形式创新、重点突破,运用科技,影响深远。

宗乡会馆未来的发展

柯木林说,2021年宗乡总会为了了解会员的需要,做了一项调查。通过这项调查,可以看到宗乡会馆在人数方面有所增加,一些社团也成立了青年团和妇女团。疫情期间,很多会馆也积极利用电子邮件、WhatsApp等科技手段联系会员,推展会务。总体来看,宗乡会馆都在与时俱进。在他看来,会馆今后的发展必须要有可持续性,要后继有人,需要一套可行的机制,从年轻人当中找人力资源。

他也分享宗乡总会成立36年来,为了吸引年轻人参与,也做了许多活动,比如举办“宗乡会馆青年达人秀”(2011年),推出“宗乡杰青奖”(2016年);支持年轻人的一些活动,如领养义安理工学院的项目“时光老店企划”;提供“宗乡总会奖学金”给优秀学生前往中国顶尖大学深造,至今已有53位学生受惠。

就本地宗乡会馆的未来发展,柯木林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曾于1989年提出“五化计划”,认为宗乡会馆要发展需要观念现代化、管理专业化、组织年青化、活动多元化和体系制度化,其目的是要内部改革,自我更新,与时俱进。1995年,他又提出“三个重新”,即重新定位、重新调整和重新开拓,并将此想法用图表示意如下:

从表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他对本地宗乡会馆蜕变与转型的一些思考。宗乡总会的文化策略需要重新定位,作为民间最高的文化机构,协调强弱会馆差距,重质不重量推陈出新;重新调整组织机构、活动内容和发展方向;重新开拓,制定纳贤准则,物色新的活动基地,走向世界扩大影响力。

最后,柯木林总结说:在宗乡总会的号召下,本地会馆从转型中获得新生,再度肩负起新的历史任务与社会使命,成为强有力的民间华族文化机构,发挥新的社会功能,扩大新加坡华族文化的发展。作为文化机构,找到新的社会定位,同时成为融合中心,促进族群融合和文化认同已成为新的目标。

(作者为本刊副主编)

Home/Yuan Magazine/Yuan #160/柯木林谈:新加坡宗乡会馆的发展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