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Yuan #146, Yuan Magazine, /张為:没有谢幕的人生

张為:没有谢幕的人生

文·沈芯蕊

序幕

灯光起、幕布开、演员出场。在幕布拉开的 那一刻,隐喻着戏剧人生也开启了序幕,大千世界、人生百态便一幕幕呈现。

人生的开场

张為主持《声宝之夜》 

张為原名张炳才,后来出道时用艺名张炜, 现在已经改用艺名张為。

他当年初入演艺圈,想让大家都能记住他, 所以取了个容易记的响亮名字——张炜。张為说,以前刚入演艺圈时很火,而且火了好些年, 但炜字虽然有火,右边一竖下来却太单薄。后来 一位朋友帮他选了“為”字——因为下面有很多脚可以站得稳。他很感谢朋友的用心。虽然现在“為”字已经改用简体字“为”,但他还是喜欢用繁体字的“為”。

张為1943年出生于印尼,家中兄弟姐妹共8 人,3男5女。他在家中排行第三,前面还有两位 兄长,大哥一直生活在印尼,在家中照顾祖母。

1947年,张為随家人来新加坡生活。因父亲从商,做进出口贸易,在新加坡可以更好发 展。母亲是家庭主妇,在家里相夫教子。

刚到新加坡的张為只去读了两天的幼稚园便不愿再去,因当时他家附近的幼稚园很少,他去的那一间刚好老师和同学都是讲福建话的。祖籍广东梅县的他什么都听不懂,小小的他便说什么也不愿再去,后来直接上了小学。

张為就读的是光华学校。兄弟姐妹们都没有 艺术天分,只有他有些与众不同。他记得小时候 数学刚及格,美术不及格,体育普通,语文比较 好。但他天生活泼好动,非常喜欢表现自己。

1955年他12岁,小学的老师们都觉得他是 有表演欲的孩子,经由张维明和刘仁心两位老师 的介绍进入“新加坡艺术剧场”(简称剧场)。 因为当时年龄太小,并未出演任何角色,只是在后台帮忙。

张為儿时旧照

他记得排演《雷雨》时,剧场用一个类似盆的东西放入绿豆慢慢摇晃,用以模拟雨点滴落的声音,雨大就摇快一点,雨小就摇慢一点。这后台雨水的音效,从此浇灌着一颗戏剧的幼苗,到 现在都让他记忆犹新。

小时候在剧场帮忙,他觉得十分有趣,也学 到很多剧场排戏的相关知识。这些经历让他对戏 剧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以后的戏剧之路奠 定了基础。

1958年,他升入德明政府华文中学,参加 学校的演讲比赛时,被老师和同学看好,觉得他 是第一名的不二人选。

精心准备好的稿子背诵得很是熟练,但由于 紧张、经验不足,上台后他竟忘记稿子的后半部 分,就自己在台上直接宣布弃权。下台后班主任 老师很为他惋惜,语重心长地说:“忘记后面没 关系,随机应变继续讲就好,只要可以顺利完成 演讲,就算不能拿第一名,也能取得成绩,总比 弃权好得多!”这件事给张為很大的触动,让他 从中吸取到宝贵的临场经验。

小时候的张為家境不错,全家9口人住在一 栋有地洋房里,家中有2位妈姐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

后来父亲生意失败,可他并未因此消沉,而 是每天都动手做事。父亲把屋前屋后的垄沟刷洗 得干干净净。垄沟不刷会生青苔,头脑不疏通也 会堵塞。父亲借着这样的体力劳作清理疏通,同 时也理清自己的思路,磨练自己的意志。

父亲教育孩子做人要沉着应战,不管遇到什 么事都要咬牙坚持,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像地 球日夜交替变化一样,黑夜过去,光明总会到 来。遇到什么事都绝不乱发脾气,不可以拿孩 子出气,对长辈更要尊重孝顺。父亲这样的言行,对张為来说,的确起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

1962年,德明中学毕业后的张為为帮助家 中生计,便出来找工作。那时中学改革成四二制度(四年中学,两年高中。之前是三三制),他 是第一届四二制的毕业生。当年建屋发展局刚好 招聘,这便成为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戏剧的开幕

人们常说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青 春的岁月里,只要勇敢追求,就有无限可能。

新加坡1965年独立前,学潮、工友罢工等 事件频发。建国后社会秩序趋于稳定,人们在物 质条件得到基本保障后,精神生活方面有了一定 的需求,所以戏剧艺术开始有了发展的势头。

1966年,已经在建屋发展局工作的张為有一 位同事叫王丽玉,她工作之余在“新加坡艺术 剧场”帮忙。一次聊天中,张為说起小时候也 在剧场帮忙过,该同事便介绍张為再去剧场参与演出。

那时林晨导演正在执导排练《72家房客》, 便让张為饰演“飞机福”这一角色,与介绍他去 剧场的同事王丽玉演夫妻。当时排练这一角色的 有AB组两个人,最后林晨导演觉得张為演得较好, 就在正式演出时让他出演这一角色。

当年剧院不多,场租不算贵,大家在维多利 亚剧院上演剧目,反响热烈,票务收入可用来做 布景和付场租,也为下一次演出做准备。来帮忙 演出的演职人员均是义务性质,大家只凭着对华 语戏剧的兴趣前来。

后来,电视台邀请“新加坡艺术剧场”把所 有布景搬去电视台,用舞台实景拍摄《72家房 客》。那是张為第一次登上电视屏幕。

张為在“新加坡艺术剧场”出演舞台剧《72家房客》剧照

张為表示,之所以对剧场有很深的情谊,是 因为那是他踏上演艺人生的开始。他感叹那些与 会友们在一起的旧时光,那是他的青春岁月,戏 里戏外,无不让他感受到人生舞台的魅力。

张為在剧场陆续演出《朱门怨》和独幕剧 《香格里拉小姐》。1968年演出《香格里拉小 姐》时,当时华语电视台的负责人在现场观看演 出,看到张為在舞台上的不俗表现,便决定邀请 他担任电视台一档全新综艺节目《声宝之夜》的 主持人。

张為在“新加坡艺术剧场”出演舞台剧《朱门怨》剧照

张為在“新加坡艺术剧场”出演舞台剧《香格里拉小姐》

张為表示,鉴于当时大环境,思想各异,立场不同。剧场的同仁觉得他既然去电视台工作 就不适合再在剧场继续帮忙,所以他便离开了剧场。

当时剧场作为业余戏剧团体,大家是周末来排练帮忙。会友们很热衷于华语戏剧的传承,为了演出聚在一起都感到温馨而欢乐。经过几个月 的排练相处,每当演完最后一场谢幕时,大家都 会有失落惆怅、依依不舍的感觉。张為说:“虽然没有薪水拿,但同道之间相互协作,真情实感充满其间, 这样的情谊是用钱买不到的。”

人生舞台与演艺舞台的交织

告别剧场后,1969年初综艺节目《声宝之夜》正式开播。在上世纪70年代,电视节目不 多,综艺节目更少。《声宝之夜》是第一个有商 家赞助的综艺节目,当时开播后受欢迎的程度可 谓万人空巷。好些做工的人都在节目播出当晚特 意提前收工;每当周末大家都会赶着回家看这个节目。

插入张為主持《声宝之夜》转轮盘环节.jpg:张為主持《声宝之夜》转轮盘环节, 右为女主持人陈锦璧(已故)

张為回忆:当年开始时是录播,后来到了彩 色电视机时代便开始现场直播。当时他是兼职主 持节目,下班后就直接赶去电视台录节目。他 坦言自己并未受过任何的专业主持训练,就是初 生牛犊不怕虎。由于当年综艺节目很少,节目的游戏环节新颖有趣,如“猜宝箱”、“九宫格” 和“转轮盘”等,因此大受欢迎。当年一同主 持该节目的还有女主持人陈锦璧(已故)以及 李冰。

作为新人,张為的主持风格诙谐有趣,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他说,那时不只是主 持,还要帮忙撰稿,最初的酬劳并不多,之后才慢慢提升。

当年他没有离开建屋发展局,而是兼职在 电视台做主持人,是怕和电视台签约被绑住。 他喜欢自由自在地掌控自己的人生,直到现在 他也是自由人。当时他工作的建屋局高层还特 意召见他,表示他的节目主持得很好,大家都以他为荣。

1972年,在建屋发展局工作了11年的张為 离开了,他被当年新马最大的唱片公司之一的“大联机构”高薪聘请去做唱片制作经理。公司旗下有 凤飞飞、甄妮、杨小萍等后来的大牌明星。之后 他自己开办了录像视频制作的公司,一做就是几 十年。

张為在2000年复出拍戏,虽然他一直从事演艺相关行业,却也绝迹荧幕20年左右了。他 不嫌弃从临时演员做起,出演小角色,拍了很多 片子。从《千年虫》到后来让他很难忘的《喜临门》,越来越多的人记得他,认识他。后来他加 入《红星大奖》的主持群,让喜欢他的观众再一 次看到他在屏幕上的主持风采。

张為《单翼天使》剧照

张為与郑惠玉在《单翼天使》拍摄时合影

没有谢幕的人生

张為现在虽然是半退休的状态,但他每天按 时做运动,而且一直在拍戏。最近出演《单翼天 使》与郑惠玉搭档,饰演她的父亲。张為表示, 老人家空余时间无所事事,不如背背台词,不然 头脑僵化,有时还会一时记不起人家的名字。

他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有合适的剧本,专门 描述当下乐龄人士的社会状况、生活问题,让老 演员老朋友可以有机会共同演出。

张為今年已经77岁了,回望人生感悟良多。 他认为作为艺人,内涵和修养是很重要的。切勿 做出自高自傲之举令人生厌,如果走红切莫不可 一世。

张為77岁生日照

现在张為每当闲暇都会看看佛经。他深深感 悟到人生一世,应忌贪、嗔、痴,此三毒是恶之 根源。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 则,心不甘,情不愿。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 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痴: 不明白事理,是非不辨,善恶不分,颠倒妄取, 起诸邪行。

他觉得,年轻时不懂得这些道理,现在年纪 大了要提醒后辈,不要到了年老时才后悔。人生 是一场修行,也是一场表演。让自己活得精彩没 有错,可要把握好度。

现在的张為可安享晚年,一儿一女都很孝顺。 但他觉得孩子小时候的成长过程,一定要受到父 母良好的教育和示范,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

作为父母,对长辈孝顺,也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地演好人生的角色。儿女就是自己的观众, 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能潜移默化,以后才 能演好自己的人生角色。

对于张為来说,人生是一种轮回,你方唱罢 我登场,没有谢幕的时候。

(作者为本刊特约记者)

Home/Yuan #146, Yuan Magazine, /张為:没有谢幕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