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Culture, Yuan #145, Yuan Magazine/马新华人建筑概述

马新华人建筑概述

文·廖文辉 | 图 · 陈耀威

新华人的建筑依据其使用功能的不同来分类。迄今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分成住屋、店屋、宗教和纪念建筑,后两者包括庙宇、会馆、石窟寺、戏楼塔和牌楼,至于农舍、渔民住所、矿工宿舍、窑洞、排屋、中西合璧的独立住宅和合院式住宅,则属住屋形式[1]。另一种分类法则有庙宇、会馆、居住建筑和混合功能建筑四类,居住建筑则分为排屋、合院式住宅、洋房/平房、别墅四种,混合式建筑则是指店屋。依据马新的实际情况而言,应以民居、神庙、社团建筑和学校四大类为主,民居属私人空间,后三者则属聚会、联谊、祭祀、教育等功能的公共空间

华人居住的所在,除现代钢筋水泥的洋楼公寓和排屋外,最能代表华人民居特色的非木屋或板屋莫属。木屋是书面用语,粤语和客语则称“板屋”,闽语、潮语和琼语则叫“枋厝”。事实上,“亚答屋”才是最为普遍的叫法。“亚答”是指棕榈科的叶子,如亚答树(Nipah)和硕莪树(Rumbia),这种叶子坚韧防水,是铺盖屋顶的上佳材料。战后,亚答才逐渐为锌板和石棉瓦取代。以亚答叶编织的屋顶一片约五英尺,是为一叶,一叶叶地绑在横桷上,互有重叠约三五英寸,为行,也叫路。一般上,12-15英尺的客厅铺三行,9-10英尺的房间铺两行,故此两开一厅一房为五路厝,一厅左右两房为七路厝,以“路”称木屋的宽度通行于北马民间。然而,民间还是通行以原乡“落”(进)来描述屋子的纵深。在马来西亚落与落之间没有天井,以天沟(水槽)来分隔或衔接,前落为客厅和房间,后落为厨房和饭厅。华人房的空间布局以厅堂为要,故此大门必须居中,两边开窗,对大厅而言是中轴对称。大门向大厅的端点得立一屏或墙,单边或两边可通往后方。长而高的供桌立在屏前中央,供奉祖先和神明,供桌下是地主公的牌位。屋身的木构建材往往就地取材,通常一棵大树就足以应付一栋七路两落厝的所有梁柱。梁柱通常使用正艾木(Chengal)、峇都柳安(Balau)、菠萝木/太平洋铁木(Merbau)和咸巴木(Bakau)等;门窗墙板则多用巴麻/万兰地木(Meranti)[2]

这些房舍因华人垦殖开矿,一如马来人的村落,零落分布于河边、海边、山丘或林边。依据葡萄牙的文献,马六甲的华人村居民的住所就是木屋,但铺以陶瓦,以减低火患风险。荷人的则有市区华人砖屋81栋,亚答屋51栋,以及郊外各色人种585栋,包括华人在内的亚答木屋。到了英殖民时期,各个城镇开始出现成排的店屋和店铺,却常遭祝融之灾,19世纪后期才逐渐改用砖瓦,叶亚来在火患之后以砖瓦重建吉隆坡,即为典型的例证。1951年因紧急状态,为了对付马共,切断其资源和情报供应,英殖民政府实行了新村计划,将全马划分为四百多个集中区,围以铁丝网,实行戒严岗哨,把散居周边的华人集中移入经过整齐规划的新村,每户人家可得若干土地建盖主要铺以锌片的木屋,这些经过规划的新村房子形成华人主要的住所。估计当时约有两万栋,是木屋建筑的高峰期,以木屋为主的华人房子一直持续到1970年代,进入1980年代建筑基本完全以钢筋水泥和砖体为主,木屋的建造才走入历史[3]

庙宇乃神明的居所,建庙祀神,以达保安民的目的。马来西亚的佛寺一般以寺、庙、堂或阁命名,民间信仰则多以宫、庙、殿取名,其他还有观、院、祠、殿、亭、社、岩或洞。神庙所在可以是河口、海口、路旁、街口、山麓或山腰,乃至讲求前低后靠,背山面水的地方。一般上,民间信仰的宫庙会建在城镇乡村,道观佛寺则远离喧嚣,伯公庙则大多在山区[4]。神庙的格局基本如下

传统华人的庙宇是以殿宇为中心,依院落空间的发展,可从单殿沿中轴线增加为两、三殿或以上。殿与殿之间有露天的院或天井,两边以廊道接连殿宇。单殿的正身就是主殿,两殿的前殿为拜殿,后座为主殿。主殿的面宽依神格地位或建庙者的经济能力,从单开间可到三开间之宽。中轴殿宇左右,隔细长火巷或天井可置翼座建筑作为护室(厢房)、附属空间或配殿使用。

大规模的丛林禅寺,依汉化佛寺规制所建的建筑物,会有三门/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经堂、祖堂、斋堂等等,往往主要的几个殿或堂会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另有塔院建佛堂……庙的范围也可设围墙,置牌楼、坊/门楼/山门为入口……在庙宇的范围内或外,有的建造供酬神演戏的戏台……其他附属建筑尚有亭子甚至园林[5]

马新华人主要由南方闽粤华民所组成,各籍贯的建筑风格不免有所差异,同时并存,形成马新各大城小镇的独特风景线:

闽南庙宇主要是曲面屋顶、红瓦、飞檐、翘角、中轴殿宇脊尾作尖尖的燕尾脊为其特征,拥有华丽的剪粘脊饰,普遍塑双龙戏珠。正墙面通常砖石相配,青石白石石雕或朱墙画假砖,色彩较绚丽。广府的相反在于屋顶屋坡平直,屋脊作博古或收龙舟脊,通常以灰塑和石湾陶作脊饰。两侧山墙高过屋面,墙身砌青或灰砖体。配合花岗岩檐柱和虾公梁,顯得阳刚冷俊。潮汕的类似闽南庙宇曲面屋坡或翘角屋脊,也饰以嵌瓷(剪粘),不过屋坡较平缓,也可能用灰瓦灰梗,此外墙面多白灰粉墙,门面做框堵灰塑,檐柱上多作龙头榉。客家庙宇没有统一的形式,闽西的偏向闽南,梅州的接近潮州,而惠州往东一带的则靠向广府式。换句话说偏向闽南和潮汕的屋顶作翘角或各式五行墙头。偏向广府的为硬山直脊整体而言客家的庙宇较樸质。海南的庙宇也多数偏向广府系,不过屋身较低矮。屋脊不做石湾陶饰而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灰塑和草尾,而且墙面多素白。福州或闽东的庙宇具有非常高翘的翼角,翼角头置长型的角叶,屋顶正脊往往作龙头吞脊,称为龙头脊。主殿或拜亭常作藻井,往往是黑瓦白墙或朱墙[6]

华人传统庙宇:槟城青云岩蛇庙

具有地方籍贯传统色彩的寺庙建筑,到了战后重修或重建时改用钢筋水泥结构,以水泥抹灰涂上艳俗的现代漆或墙面贴砖,传统木门窗改为玻璃或铝门窗,地面铺以现代地砖,屋顶铺上水泥或铁皮瓦,全面现代化。有者则朱红墙体,围以汉白玉栏杆,屋顶用黄色琉璃瓦,形成宫殿化的风格。此外,新的庙宇不论哪个方言群体,皆逐渐趋向闽南庙宇的建筑样式。近来更有上述三种形式混合的寺庙建筑,已经无法从神庙建筑来判断其籍贯属性[7]

民居和庙宇,一为人居的所在,一为安奉神明之处,其建筑自然有所讲究。至于会馆和学校,一为处理业务,一为读书所在,属于公共场所,只要符合基本用途原则,一般在建筑设计上不太讲究,主要以实用为主。大部分会馆主要以租借或购买店屋为会所,有者购地自建,但大部分并不讲究建筑风格。注重通过建筑来凸显本身特色的会馆,主要都属于战前的会馆建筑,如槟城广汀会馆(建于1930年)、隆雪中华大会堂(建于1923年)、槟城龙山堂邱公司(建于1906年)、庇能打金行(建于1904年)、槟鲁班行(建于1832年)等是[8]

槟城威省的华人新村木屋

再者,还有华人的次生群体——峇峇,其建筑也与众不同,古色古香,美轮美奂。峇峇的宅邸一般为连栋式的店屋,屋前为“五脚基”,屋身狭窄深长,设有大厅、中庭、内厅、天井、后院和侧院等,并有气孔或檐板镂空、天井或前厅等通风照明设备。屋内多有古朴典雅的木制家具和陶瓷古董,门前也挂上字号匾额,大门和窗户会张贴或镶刻对联和吉祥语[9]

谈到南洋的建筑特色,尤其是与华人相关的骑楼或五角基,是不得不提的。骑楼(Veranda),闽南话称为五脚砌,泉漳话称亭仔跤(或作亭仔脚),客语称店亭下。这是一种外廊式建筑设计,一楼临近街道的部分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方则为二楼的楼层,犹如二楼“骑”在一楼之上,故称为“骑楼”。骑楼一般地下一楼用于经商,二楼以上住人。骑楼既可防雨防晒,又便于展示橱窗,招徕生意[10]

五脚基可谓是南洋的独特风景,与华人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大城小镇经营商店者主要为华人,更是与之捆绑在一块。五脚基应该是莱佛士规划出来的,它真正的名字应该是“五尺廊”,原名真称是“five-foot way”或“five-foot base”,马来文直译为“kaki lima”,早期海峡殖民地 闽南人取其音转化成“五脚基”(闽南音“五”为“goh”,“脚基”为“kaki”译音)。当然,这样的翻译,无疑是错误的,因为英文的“foot”另一意思为尺。东南亚的五脚基则与骑楼指的都是“公共走廊”,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五脚基是由中国南方城市的街屋形式演变而来,主要是在新柔海峡和马六甲海峡最繁华的时期,经由中国商人传播至南洋。东南亚的五脚基,也就是源起于马新两地的五脚基。这种建筑式样在新加坡落实后,英国也推广到海峡殖民地的槟城和马六甲,同时也传到其他英国殖民城市[11]

此外,干栏式建筑亦是南洋建筑的特色,但华人居住在高脚屋的较少,只有吉兰丹的土生华人主要居住在高脚屋。干栏建筑又称干栏屋、高脚屋、吊脚楼、棚屋,其特点是“编竹苫茅两重,上以自处,下居鸡豚,谓之麻栏”,以木头、竹子为屋梁,并用茅草盖顶遮蔽,也有柱桩顶端设轭木,特色是将其楼板垫高,以楼梯上下住所[12]

槟城龙山堂邱公司内店屋的骑楼

华人在马新两百多年来的繁衍生息,因应生活作息、信仰和活动之需要,而建立了各类不同功能的建筑,如民居、神庙、社团、学校、店铺等。一般的村镇,其规划概为大街两旁是店铺,民居则围绕四周,神庙、社团和学校则穿插其间。这些建筑基本依据原乡而形成,大约在战后则趋向折中和西化

注释:

[1] PKohl, David G., Chinese Architecture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Western Malaya: Temples, Kongsis and Houses, Hong Kong: Heinemann Asia, 1984, p. xviii.

[2] 陈耀威《木屋——华人本土民居》,《华人民俗研究论文集》(加影:新纪元学院,2017),页66、69-72。

[3] 陈耀威《木屋——华人本土民居》,《华人民俗研究论文集》(加影:新纪元学院,2017),页67-69。

[4] 陈耀威《马来西亚华人寺庙:多元渊源与统一趋向》,马来西亚华人大会堂主办之“第一届东南亚华人研究际研讨会”发表的论文,2017年5月30日

[5] 同注[4]

[6] 同注[4]

[7] 同注[4]

[8] 有关建筑风格的介绍,可参看陈志宏、康斯明《近代东南亚华侨聚居地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建筑——槟城广汀会馆建筑历史研究》,2018年新纪元大学学院主办之“闽籍华侨华人与马来西亚发展国际学术工作坊”提呈之论文;隆雪华堂《堂堂九十:隆雪华堂90周年纪念特刊》(吉隆坡:隆雪华堂,2013);陈耀威《槟城龙山堂邱公司》(槟城:槟城龙山堂邱公司,2003);陈耀威《槟城龙山堂邱公司》(槟城:槟城龙山堂邱公司,2003);《胡靖古庙庇能打金行175周年纪念特刊》,2007;《鲁班古庙120周年纪念特刊》,2004,本文不再赘述

[9] 黄慧敏《海门奇葩——峇峇文化》,柯木林主编《新加坡华人通史》(新加坡: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2015),页259-260

[10] 网络资料:https://zh.wikipedia.org/wiki,阅于2019年19月23日

[11] 《五脚基的故事》,网络资料:https://humanitylibrary.wordpress.com/2010/06/11,阅于2019年10月23日

[12] 《干栏式建筑》,网络资料:https://zh.wikipedia.org/wiki,阅于2019年10月23日

作者为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系主任、中文系暨东南亚学系副教授

Home/Culture, Yuan #145, Yuan Magazine/马新华人建筑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