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财富去做有意义的事
访刘氏基金会主席刘智评

文 · 欧雅丽(本刊记者)

8岁跟随母亲从中国南来新加坡投奔父亲,13岁踏入社会历练,38岁开创自己的事业。在创业的同时,积极投身社团活动,在多个宗乡团体担任要职,服务本地客家社群长达三十多年。年近古稀又创立慈善基金,将自己的财富投入公益事业,扶危助困。现任刘氏基金会主席刘智评的人生故事充分体现了老一辈华社领袖艰苦创业,倾情回馈社会的精神。

创业之路

1948年,刘智评出生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他刚刚满月,父亲就告别家乡南来新加坡谋生,在同乡开的当店做火头将军(厨师)。1956年,年仅8岁的他跟随母亲来新加坡与父亲团聚,插班进入一间乡村学校—华厦小学读书。

作为家里的长子,刘智评很小就承担起照顾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的责任,洗衣、做饭、做家务。小学毕业后,他考入海星中学,但因家里负担重,只读了一年就辍学回家。当时,父亲已经开始和叔伯辈亲戚一起出来创业,盘下半间店做金饰生意。辍学后的他先是和母亲摆了两年地摊,1963年开始跟着父亲在金店做事。

1986年,刘智评独自出来创业,创办了顺发金庄,做金首饰生意,一直经营到现在。1990年代,他和三位朋友一起投资咖啡店,获利颇丰。后来又自己单做,买卖产业,积累了财富。

刘智评说:“我的创业过程虽然出现过波折,但总体还算顺利。我认为时机很重要,选择在什么时机进场非常关键。”

投身社团

1983年,在父亲的带动下,刘智评加入客属刘氏公会。自此,他开始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先后加入了茶阳(大埔)会馆(1986年)、刘氏总会(1995年)、南洋客属总会(1998年)、丰永大公会(1999年)、宗乡总会(2013年)等,并在这些宗乡社团服务到现在,时间长达二三十年。在此期间,他担任多个公会的重要职位,将大量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这些社团。

刘智评说:“小时候,我的父亲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常常带我们去参加。久而久之,我们都受到感染,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再加上我很早就离开了学校,参加这些社团可以认识一些乡亲,扩大生活圈子,跟大家经常交流,彼此交换意见,从中得益不少,就像上了一所社会大学。因此,在1980年代事业稳定、没有后顾之忧后,就在社团活动上花了很多时间。”

服务社团三十多年,刘智评为这些社团的发展出钱出力,也带领着这些社团经历了因社会环境改变社团转型的过程。1998年,他加入南洋客属总会担任财政,当时客总的经济窘迫,他多次个人先垫付运作经费,帮忙客总度过难关。2007年,时任客总副会长的他积极捐款支持会长何侨生对客总会所大厦进行翻新,翻新后的会所租金收入大幅提升,改善了客总的财务状况,经济的稳定也促进了客总会务的发展。2004年,客属刘氏公会位于芽笼24巷的会所遭遇大火,身为会长的他带头捐款5万新币,筹款20多万重修了会所。

2008年,茶阳(大埔)会馆庆祝成立150周年,刘智评担任庆典筹委会主席。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先后奔赴中国四省邀请客家表演团来新加坡参与庆典活动。这一年的大庆活动丰富,从6月一直持续到10月,先后举办了“客音客韵客家情”文娱之夜、爱心画展、爱心书法展、“客家美食香满城”美食节、“客家丰采” 照片展等一系列客家文化活动项目,会庆庆典一连举行三天,联欢晚宴邀请李显龙总理担任主宾,场面空前盛大。还配合会庆出版三本新书—《大埔民居》、《永远说不完的课题 – 客家文化论集》和《小荷尖尖》。这次周年大庆也成为刘智评社团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段回忆。

茶阳(大埔)会馆150周年会庆系列活动“客家丰采照片展”,主宾时任国会议员杨莉明(左二)参观展览,会庆工委会主席刘智评(左三)、时任茶阳(大埔)会馆会长蓝正厚(右耳)、文教股主任何炳彪(右一)、文教股委员罗忠香(左一)陪同

同年,丰永大公会(管理丰顺、永定和大埔三邑人的坟山祠堂的机构)计划发展三邑祠地段。此计划历时8年,经历重重波折,终于2015年建成。丰永大与发展商合作建成82间高档半独立式洋房,一间仿客家土楼的圆楼—三邑楼,大伯公庙和总坟,整个计划耗资高达5000多万元。在此期间,刘智评任 茶阳(大埔)会馆会长,他曾先后两次在会员大会上受询时保证,绝不辜负会员期望,即使倾家荡产也要 完成三邑祠地段的建设计划。在丰永大发展计划第二次融资时,他和其他三名信托人何侨生、何谦诚和曾宪民一起冒着巨大的风险,应金融公司的要求用个人名义签保公会偿还贷款。

刘智评说:“虽然在此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最终我们完成了这个计划,把一件几十年想做但都 没有做成的事完成了,我们感到非常有成就感。”他觉得有时候做社团的事务比发展自己的事业还要难,因为社团要为会员负责,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人和事,有时候您付出了,别人也不一定会理解。“有人问我,这样辛苦是为了什么,我也不懂要怎样回答,社团服务带给我一种满足感,这种奉献和付出给我一种无形的快乐。”

他也坦言,一些没有经费和经济积累的会馆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年轻人少,很难找到继承人。像刘氏公会除了奖学金得主,没有多少年轻人。而且现在的社会跟以前不一样,少了一些乡情,年轻人大多讲英语,也对会馆活动没有兴趣。但是会馆这个华族文化的堡垒不能倒掉,要尽大家的能力,能做多少做多少。

热心慈善

2015年,刘智评成立刘氏基金会(Lew Foundation),将自己的部分产业收益投入这个基金,专门用作慈善事业。截止目前,他以刘氏基金会的名义先后捐给安德烈护理中心400万(2016年)、全国肾脏基金会(NKF)200万(2018年)、卫理福利服务(MWS)疗养院—油池200万(2018年)、同济医院50万(2019年)等多笔大额善款,捐给其他一些机构比如老人院、医院、社区等的善款更是不胜枚举,受益对象不分种族与宗教。此外,他还在祖籍地大埔县捐款300万人民币修路、修桥、建医院、幼儿园等。

刘氏基金会为圣安德烈疗养院捐赠400万

林氏基金会捐赠200万给MWS-油池(左为卫生部颜金勇,中为刘智评,右为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

刘智评表示,人生到了这个年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回馈社会。钱存在银行也没有意义,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全都留给孩子也对孩子无益,如果孩子发奋图强,会赚到更多财富。所以趁现在设立这个基金,请外面专业的人管理。将自己的部分财产投入基金,这个钱就是属于社会的了,能够去救济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对社会有所贡献,自己也获得了满足感。优雅社会需要每个人多一些奉献,希望能抛砖引玉,让更多拥有财富的人出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我们生活的那个年代,人都比较单纯。小时候听父亲讲一些传统华文故事,比如《三国演义》,也经常听‘丽的呼声’讲一些故事,这些故事教给我一些人生哲学,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无形中让我受到了教育接受了华人传统价值观的熏陶。”

目前处于半退休状态的刘智评保留着老一辈华人的传统品德和作风,生活简单,不喜奢华,待人宽厚谦和,处事行善低调。他认为花很多钱在吃穿用度上毫无意义,用这些钱做些雪中送炭的事情更有意义。

他的善行也获得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太太不但不反对他做慈善,还经常鼓励他。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也非常支持,对此他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