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巨变
老照片见证狮城

文 · 欧雅丽

我国的第一位战地记者陈加昌自1950年加入《中兴日报》,先后在《中兴日报》、《中国报》、泛亚通讯社等新闻机构任职,50多年的媒体生涯,不仅为他积累了丰富的采访经验,也让他收集了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包括照片、剪报等。

我有幸于今年6月与摄影家徐伏钢一起上门拜访陈加昌先生,浏览了他珍藏的部分历史图片,并获得他的允许,选取数张照片,寻踪旧影,在相同的地点拍照一张,对比今昔。

陈加昌收藏的这些照片大多摄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距今已逾半个世纪。对于未曾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我来说,带着这些照片寻找出现在这些画面中的地点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也感受了50年沧海变桑田的奇迹。

大多数照片只能凭画面中仍保留至今的建筑 寻觅原址,而那些没有标志性建筑的照片就只能遍询身边的年长人士,请他们搜寻自己的记忆回顾当年的场景确认地点。一些照片中的地点因为周边环境变化巨大,已很难找到同一个角度拍摄它的今貌。虽然只是寥寥数张照片,但今昔的巨大变化也可让我们窥见这50年新加坡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埃尔金桥 (Elgin Bridge)

埃尔金桥(Elgin Bridge)

埃尔金桥(Elgin Bridge

照片中这座别具风格的桥叫埃尔金桥(Elgin Bridge),位于驳船码头和克拉码头的交界处,衔接桥南路(South Bridge Road)和桥北路(North Bridge Road)。这座桥建于1862年,以英殖民时期印度总督埃尔金命名。埃尔金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国的最高统帅和谈判代表,当年就是他下令一把大火烧毁圆明园。

46米长的埃尔金桥原本是一座木桥,也是英国人来到新加坡不久后在新加坡河上兴建的第一座桥,将河的两岸分为桥南和桥北。莱佛士的市区规划图上,桥南为商业和平民区,桥北为政府行政与欧洲人住宅区。1862年的时候以铁桥取代木桥。目前所见到的别具风格,没有桥墩的竖琴水泥建筑是在1929年完工的。它曾经有个优雅的中文名叫做爱琴桥,也曾经叫做爱仁桥。

新加坡开埠后,因其自由港的地位以及地处海路交通要道,贸易迅速发展起来,涌入大量来自各地的移民。从中国、印度、印尼等地的船只停满新加坡河口,各类栈房、店铺、船厂等商号也在新加坡河畔建立。当时,驳船码头的商号使用驳船,将货物从停泊河口的大船,运入较窄的新加坡河,也以驳船将货物运到大船,因此也造成了驳船业的兴盛,新加坡河上停满了大大小小的驳船。

如今,河边的商号已经被餐馆、酒店和百货公司取代,驳船也走入了历史,仅留下几艘作为观光船,载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游览新加坡河的美景。

新加坡河

新加坡河

新加坡河

站在埃尔金桥上看新加坡河,1960年代新加坡河上停满驳船,河面狭窄。人口的聚居和繁忙的贸易活动,使得那时候的新加坡河并不像现在这般清澈干净。1977年,时任总理李光耀提出清理新加坡河计划。这项计划历时十年,整个计划包括将沿岸旧屋4000个居民以及河畔小贩迁走,重新安置。数百艘驳船也被迁往巴西班让码头,清除河里的垃圾废料,臭气熏天的泥土也从岸边与河床挖掉。治理好河道后,政府又于1990年代展开了新加坡河畔步行道建设工程,在河两岸兴建了长达数公里的河畔步行道,将其打造成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和娱乐中心。

如今漫步新加坡河畔,不仅可以参观许多标志性建筑,如莱佛士登陆点、亚洲文明博物馆、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维多利亚剧院等,还可以享受宜人的河畔风光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

红灯码头

红灯码头

红灯码头

照片正中出现的码头是新加坡河的地标之—红灯码头(Clifford Pier),它建于1933年,以新加坡总督Sir Hugh Clifford命名。码头从前挂着红色信号灯,以告示船舶和车夫码头的所在,所以俗称“红灯码头”。当年,远渡而来的南洋移民正是从这里登陆新加坡,它担负着海路运输迎来送往的重要使命。

现在,红灯码头已经成为富丽敦海湾酒店(The Fullerton Bay Hotel)的一部分,改为高档的餐饮区 The Clifford Pier。码头的屋顶拱形被保留,周围还有16盏古朴的铁铸红灯。开放式走道上装上了10米 高的玻璃,使其成为一个封闭且可以外望的空间。游人在这里可以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滨海湾美景。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

老照片右边的大楼是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1936年6月15日,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开幕,道贺的各界人士多达千余人,当时的行址位于丝丝街。抗日战争期间,南洋华侨爱国热忱高涨,大力支持抗战。这一时期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的业务主要是办理侨汇、吸收国币存款、售卖救国公债。1950年后,随着新中贸易发展,为了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筹划新楼建设。1953年,位于百得利路新的中国银行大楼落成,高达 17层,是当时新加坡数一数二的高 楼和地标性建筑。1994年,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将原来的大厦扩建,新大楼与原主楼融为一体,保留了原有建筑风格。2000年,扩建工程完成。

现在,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已经成为本地外资银行中少数同时拥有私人银行和投资银行服务的综合性商业银行,成为积极服务新中两国间经贸合作与交流,以金融力量架起两国沟通往来的重要桥梁。

莱佛士坊

莱佛士坊

莱佛士坊

1822年,在莱佛士的城市规划下,新加坡河南岸的丘陵地区被夷为平地,以填补附近的沼泽地。1823 年至1824年间,洋人商行陆续进驻该地,渐渐形成商业区,被当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命名为“商业广场”(Commercial Square)。1858年,为纪念莱佛士把新加坡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自由贸易港,商业广场更名为莱佛士坊。两个世纪以来,莱佛士坊一直是新加坡的核心商业中心。

从19世纪开始,这里就是金融中心,在1895年至1904年间,渣打银行的总部就位于莱佛士坊的中心地带。商业银行(Mercantile Bank)的总部也曾是莱佛士坊的地标。1965年,莱佛士坊公园落成,园内装饰着一排排草坪,灌木和花坛,还配有装饰性的喷泉。1980年,莱佛士公园被拆除用以修建莱佛士坊地铁站,但还保留着广场。

如今,莱佛士坊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大华银行大厦、华联银行大厦、华侨银行大厦等重要的商业大厦聚集于此,这里成为金融街。

南天酒店

南天酒店

南天酒店

老照片中呈现的是牛车水昔日的景象,左下角是南天大酒店,中前方是珍珠大厦,远处为York Hill兴建的组屋。南天大酒店如今是裕华国货集团在新加坡的总店所在地,这座建筑建成于1936 年,当时负责工程的承包商,是抗战英雄林谋盛的父亲林路。它是新加坡最早建有电梯的高层建筑之一。徐悲鸿、郁达夫等文化界名人都曾入住南天大酒店。

1960年,新加坡为了解决严重的房荒问题,成立了建屋发展局,并于1964年推出了“居者有其屋”计划。从1960年至1970年,建屋发展局为新加坡人提供了12万套政府组屋,为40万人解决了住房问题。旧照片上方正在兴建的组屋正是这一计划下推出的首批组屋。

广合源街

广合源街

广合源街(宝塔街)

老照片中的街道是现在牛车水的宝塔街(Pagoda Street),这条街的名字来自于这条街上印度庙宇—马里安曼兴都庙的一座宝塔。一百多年前,这条街是猪仔馆的集中地,其中规模较大的猪仔馆是37号的“广合源”,因此这条街的俗称为“广合源街”。这条街诉说着早期华人移民为了寻找生计,被欺骗或拐卖至南洋的悲惨故事。

从照片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洋服店招牌,当年广合源街是洋服专卖街,短短的一条街容纳了18家洋服店。后来随着成衣业的发展,传统洋服店逐渐被淘汰,所剩的裁剪师傅也不多了。

如今,广合源街成为异国游客青睐的历史街区。街上的原貌馆,展现了旧时牛车水的风貌。三层楼的展区,展现了从1800年代到2000年代华人移民在牛车水的生活变迁,将其打造成当年的情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早期移民的艰辛。

登婆街

登婆街

登婆街、珍珠坊

这张旧照片拍摄于登婆街(Temple Street),这条街的街名取义自马里安曼兴都庙,习惯上称这条街为戏院后街。照片正中是正在兴建中的珍珠坊。

如今的珍珠坊从外观上看稍显陈旧,但是在 1970年代,这座耗资4000万元建造的多用途建筑,曾是本地最大的购物中心,也是本地首个设有大堂的商场,是无数新加坡人心中的牛车水记忆。据2018年的媒体报道,珍珠坊拟集体出售,如果集体出售成功,那么这座承载着新加坡人回忆的建筑将会走入历史。

大华戏院

大华戏院

大华戏院

这条街是牛车水的摩士街(Mosque Street),正中间是大华戏院。这座戏院建于1928年,它的兴建还有一段非常传奇的故事。据说当年富商余东璇因其爱妻在观赏广东大戏时遭冷遇,他冲冠一怒为红颜,竟将整条街买下,并在此建立了这座戏院。

大华戏院原名天演大舞台,主要以演广东戏为主,其间也放映默片。1938年,天演舞台租给邵氏机构,改名为皇宫戏院,放映电影。当时正值海外华人筹款抗日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之时,皇宫戏院成了筹赈会的活动场所。1942年,皇宫戏院为日军占用,改名大和剧场,专门放映日军的宣传影片。战争结束后,邵氏机构重新将戏院购回,改名为大华戏院。

大华戏院由当年著名的思旺·墨加仑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结合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建筑物外观砌以色彩绚丽的瓷砖,其间饰有广东大戏的人物造型,又有祥龙飞舞的图案,飞龙首尾相接,栩栩如生。跟当年相比,除了少了电影海报,大华戏院从外观上看仍和当年一样。

加冷煤气厂

加冷煤气厂

加冷煤气厂

照片右边耸立着高高烟囱的地方是当年的加冷煤气厂。这座煤气厂建于1958年,当时新加坡市议会开展一项计划,鼓励居民使用煤气。于是耗资140万新币兴建了这座巨大的煤气库,它也成为加冷的地标。因为这里设有许多煤气储藏罐,也有高耸的烟囱。在处理煤气的过程中,那些泄露的煤气会从烟囱排出去,煤气一接触空气就会 燃烧,结果烟囱总是冒着火焰,大家就把这个地方形象地称为“火城”。

1980年代,火城所在的地段被征用,周围的工厂和居民逐渐迁走。到了1990年代,政府居于安全和整顿市容的考虑,决定将煤气厂迁往别处,从此喷火的火城就消失了。如今这里成了组屋、 公寓以及酒店林立的地方,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 (ICA)也位于此处。不变的是照片左下角的哥罗福桥(Crawford Bridge), 这座建于1926年的桥梁,以新加坡第二任驻扎官哥罗福命名。

丹戎禺

丹戎禺

丹戎禺

从老照片中建筑上的“康元面粉厂”,我们可以推测出这里是丹戎禺。因为根据资料记载,1964 年,康元饼干厂的老板周子敬在丹戎禺兴建面粉厂。这里今天已经完全是不同的景象,它见证了沧海变桑田的历史,因为新加坡的填海工程正是从丹戎禺区开始。1966年,新加坡政府委托盛邦将丹戎禺从一个充满船坞和工厂的工业地区转化为高档的私人住宅区。

如今,与丹戎禺的高档住宅区隔岸的是新加坡国家体育场(Singapore National Stadium),它于1973年落成,2014年重建。新加坡国家体育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跨度穹顶建筑—跨度高达310 米,运用了独创的伸缩座椅和可移动屋顶设计,以及最新的制冷系统,非常现代化。这座体育馆最多能容纳5万5000人,因此很多大型的赛事或演唱会都会选择这里举行,成为我国的又一重要地标。

(感谢陈加昌先生提供老照片,感谢李国樑先生对撰 写本文提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