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庙—马里安曼庙

文图 · 虎威

对不熟悉牛车水的外国人来说,假如被告知那儿是华人聚居的地方, 有条街叫宝塔街乃因一座塔而命名,他们定会猜想那塔是座攒尖顶的中国建筑。然而,多元种族的我国不乏令外国人感到惊喜,且能显示各民族和谐共处乃至共融的事物。这座宝塔竟是一座具南印度建筑风格的门塔,属于马里安曼庙—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庙!而它边上的另一条街—登婆街,一说也与它有关;登婆乃英语“庙”的音译。

大坡大马路的地标

自有门塔开始,这座创建于1827年的印度庙便成为大坡大马路(即桥南路)上的地标。门塔大约在1843年建造,并于1930年代改造,形成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模样。

坐车或行走于大坡大马路,绝不可能不注意到这座庙宇。是的,它的尺度和造型与周边的店屋截然不同,且边界上有高墙,入门处有高塔。而最吸睛的,是墙上、塔上那许许多多神、人、兽五颜六色的塑像。它们聚集在一起,仿佛在讲述说不完的故事。

我在尚未搬到牛车水居住前已“认识”此庙。跟大人前往探望住在丁加奴街的爷爷,车子多会经过该处。“这是什么?”小童问;“这是吉宁庙!”大人答。“吉宁庙”从此进入我母语广东话的词库里。多年后获悉“吉宁”带有贬义,便改称“印度庙”或“兴都庙”,但我确信当年我们用“吉宁”是不含任何不尊重意味的。

有段不平凡的历史

马里安曼庙由纳莱依那比莱创建。比莱本居槟城,于1819年陪伴莱佛士爵士来到新加坡,后在狮城从商更设立第一座砖厂,也被委任为淡米尔人社群的领袖。今年我国纪念开埠200周年,在新加坡河畔树立先驱人物像,其中一尊便属这位先生。

初期的马里安曼庙只是栋亚答屋。在1831年,其用地因另一位同名比莱者的捐献而增大,12年后以砖石建造,更具规模的庙宇已然形成。它满足两方面的需求:其一自然是宗教的,此庙供奉的主神—马里安曼女神,乃有神力治愈疫病者;另一是社区的,此庙是初到异乡而尚未找到住宿者的落脚之地,也是举行活动、调解纠纷的场所。

庙址怎会在牛车水?据说原本计划建在直落亚逸,但由于那块地无水源,后来换到史丹福运河附近,最后再转到桥南路。印度庙耸立桥南路上,渐渐融入牛车水。无数牛车水人在它门塔前走过,在它高墙下营生,将它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小时候我甚至看过一些亲戚每经过它时总双手合十敬拜,虽然他们都不是印度教徒。

南印度之建筑风格

有段时期在会馆义务授课,教导人们如何欣赏狮城老建筑,有一整堂课是关于本地印度教建筑而溯源印度本土建筑的。内容包括简单的印度教教义、一些神明塑像的特色、还有最主要的,印度庙在建筑风格上北方和南方的不同。由于新加坡印度移民主要来自南印度,故庙宇属南方风格,马里安曼庙便是个典型的例子。、

在庭院里看大殿的穹顶和塑像

当时未到过印度,一切知识都从书本上获得。这是个大题目,我取其精要向成人学生解说。又将书上照片拍成幻灯片让大家欣赏。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淡米尔纳度邦的一些“印度庙城市”:一圈圈高墙,一个个院落,一座座门塔组成巨大的庙宇群,非常壮观。我心想有一天定要亲身体验。

这愿望到现在还未实现,但于房地产集团任职的十年里,有好几年常到印度出差。出差总是来去匆匆,即使路过古迹也因有职务在身,过其门而不入。有一次在钦奈市区看一块地,街道上忽然“冒出”个似曾相识,上有七彩塑像的门塔!我虽无暇入内参观,却为能亲睹马里安曼庙在其原产地的其中一个“原型”而感到欣悦。

重访别有一番滋味

印度的出差是难忘经历。不论走在那个城市的街道,视觉元素总是那么丰富:簇新的、破旧的、奢华的、赤贫的……对习惯一切都井井有条的人来说,或会用个“乱”字来形容之,但慢慢明白其乱中有序,城市以其独特的方式运作。

为写本文重访马里安曼庙。离上文所说的授课及之后带学生游此庙竟已超过廿载。因已经历印度出差,重访竟别有一番滋味。细看门塔,“乱中有序”四字马上跳出。是的,如单睹其上数不清的塑像,或会觉得杂乱,但整座塔自有其秩序,例如造型上的对称和往上的层层缩减。而进到庙里,大殿里里外外更多的塑像、其上的穹顶,庭院里供奉不同神祗的小筑,都像是不断地在分散访客的注意力。然而,这其中还是有主次之分,还是有其运作的规则。整座庙宇,或者,从中可看到一隅的印度文明,就像是一部难懂的书,即使一遍又一遍地读它,毕竟无法完全明白个中三昧。

(作者为本地建筑师兼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