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课程的沿革和新闻教学

文图 · 胡林生

华文课程的沿革

我国有系统地发展华文教材,历史虽不长,前后也有整百年。

二战前殖民统治时期,我国华文教材的出版和应用,一直受大中华地区华文教科书的影响。好几间著名的华文学校,如端蒙、爱同、道南、养正小学等,都有白话华文课本。这些课本,基本上仿照香港和中国大陆语文课本的编写方式。二战后,华文中学多采用商务书局出版的《中华文选》。当时的课本,都是以历代著名的文言文和当时有名的白话文作品为主要讲读范本。

60年代独立建国后,中小学的华文教材,已逐渐摆脱传统和外来的规格,开始建立自己的体系。70年代时,我国的中小学华文教材,已经由本地教育专业人才编写。课本之外,一般还附有字词练习和评鉴测试等考查配套。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方面,80年代前后也随语文教学的潮流而作了好些变革。

从1965年到80年代,语文教学深受结构学派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影响,语文学习强调听说读写和句型的模仿学习。当时小学华文教材的课程内容都加上流行的句型练习,语音对比和客观选择等考察方式。教学方法奉行“多看、多读和多写” ,以及重复练习的理念和策略。中学华文教材一般上仍然遵循传统华文教材的架构,注重篇章选读,但课程内容已经从纯文言文的篇章教学,改为文白并重。

80年代以后,新加坡的教育体制有了重大的变革。除了少数学校沿袭传统华校的制度外,大多数学校已规划为以英文为教学媒介的体制,华文只是多种学科中的一科。在教学理论方面,行为心理学派(Behavioural theory)已被心知学派(Cognitive code theory)所取代,强调语文的实用交际功能和语文情景的教学。

另一方面,许多从事华文教学工作者开始注意到,语文教学如果完全采用内容背景陌生的非本土教材,教学实践的效果,显然会有不圆满的地方。

80年代以后,随着教育制度的变革和课程发展署的成立,教育部除了积极推行简化字和汉语拼音教学外,还有系统地出版中小学华文教材。在课程纲要里,本土化教材受到很大程度的重视,譬如,在中学阶段,新闻教学规划为精读教材的组成部分,并采用本土优秀作品为精读篇章,这都是当年华文教材最明显的改变。

早期的华文课本

从2000年到今天,华文课程的发展和沿革仍在进行中。目前为不同课程而编写的中学华文教材,有《基础中学华文》、《中学华文B》、《快捷中学华文》、《中学华文特别课程》、《高级中学华文》等不同课本。这些课本都是在分流制度下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而编纂的语文教材,而学习的目标和难度也随课本的高下深浅而有所差异。就整体而言,这些课本的编写方式,比2000年前的课本,更为新颖灵活,更重视有关听说读写等语技训练的课后活动,对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积极的帮助。

新闻教学的创始

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章新闻,是动态社会的镜子,客观描述了发生在各个社会层面的事件,内容包罗万象。把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事件,经过精挑细选以及适当地简化,以配合学生的理解程度,然后编写成华文精读教材,在教材编写和教学理论上可说是一种创新和突破。

跟其他不同性质的精读教材相比,新闻教材无论在内容,形式和修辞色彩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内容来说,新闻教材多样化,不论是动态新闻还是静态新闻,一般都具有丰富的社会意义,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在形式上,新闻教材由于内容的丰富多姿,表达形式也因而多样化,如新闻报道、副刊、言论、服务等,在报导方法上又可分为专访、特写、座谈、评论、描述等。一般上,新闻教材属于客观性的描述,或者以议论来表达观点,修辞色彩的理性成分较重,跟以感性为主的散文、小说、诗歌等大不相同。

利用丰富多彩的本土报章新闻来进行教学,不论是争议性及敏感性的议题,或者是客观的事件报导,显然比一般文学性的精读教材,更有亲切感。由于新闻教材所讲述的内容,就发生在学生的周遭,学生多少会耳濡目染。经过课堂教学后,学生对课题会有更深刻的体会,所以教学效果会比后者更为显著。

新闻教材是中学华文教学重要的一环,教学目标主要集中于听和读的技能训练,如低年级让学生听和读得懂国内外跟我国有关的新闻,高年级需听读有关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和一般性问题的社论。新闻教学能提升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也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由此可见,新闻教学如果能充分发挥它的教学效果,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华文的实用交际能力。

新闻教材基本上属于一种新尝试,它的设计构架仍然存在着一些缺点。譬如,新闻教材所描述的,只是报章新闻众多材料中某个事态的时间点,无法涵盖整个事态发展的横断面。所以,容易过时因而成了新闻教材的先天性缺陷。面对这个课程架构的缺点,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时,灵活处理教材是重要的关键。譬如,教材编写应有阶段性内容更新。在教学实践时,如果内容有什么缺漏或不足的地方,老师得补充从点到线的发展资料,进一步深化和专化有关的内容,使学生对课题有更完整的认识。

平心而论,以客观报道和理性分析作为主轴的新闻教材,跟以感性为主的散文篇章教学的确有教学重点的差异。在语言层次方面,新闻教学重视社会语境和社群互动的语言;内容的涵盖面多超越个人的范畴,既是多层面,也是多样化;有些内容甚至是牵动社群的动态发展,点滴的报导无法概括新闻的全貌。所以,新闻教学的重点,不是语技的掌握和训练,而是能否深入了解跟新闻核心有关的历史文化、社群背景、利害关系等课题。所以,新闻教材能否进一步深化和专化,是决定新闻教学成效的关键。

所谓“深化”和“专化”,就是把一些跟客观报道新闻密切相关的核心问题,作更深入和广泛的探讨,从而让学生对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专化”就是专题化。把跟新闻报道相关的问题成立研究专题,让学生询查和搜集有关资料,并提出专题报告。

新闻教材的深化和专化教学,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如辅助课,小组讨论和小组报告,假期作业等。举些例子,世界性的新闻课题如“移民”和“难民”、“气候变化”和“环保”等,都有讨论和发挥的空间。社会性的课题如“传统佳节”、“文化活动”、“种族和谐”等课题,也值得探讨。在数码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如果能上网询查有关课题的资料,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相信小组讨论和小组报告并不会有什么困难。当然,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如果缺乏一定的语文程度,教学时会有相当的难度,这是预料中事。所以,新闻教学的深化和专化活动,在高级华文或者特别课程里积极推行,我想成效自然会比较显著。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新闻传播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媒体成了人们衔接社会的重要渠道。新闻媒体形式的多样化,让人们与社会的接触面有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人们从传统的平面媒体和电台/电视媒体框架走向更快速反映现实社会时刻变化的网络世界,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文教学今后如果要加强新闻教材这个环节,就有必要打破目前只囿于平面媒体教学的框框,而扩大到多媒体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语言技巧之余,通过多媒体的窗口,提升文化和社会的认知层面。

2005年、2011年和2015年,新的中学华文课程纲要先后出炉,给不同程度的中学华文教材规划编写架构。就新闻教材而言,根据以上年度的课程标准所出版的不同课本,我觉得仍有许多不一致和不足的地方。《高级中学华文》在1A和2A把新闻报道编写成课文,并进行思考和阅读练习。《中学华文快捷班》的新闻教材只出现在1上1下和2上的课本里。其他课本仅把新闻素材当作点缀式的听力或理解练习对象。《中学华文B》和《中学华文特别课程》为特殊背景的学生而设,完全没有新闻教学。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不一致的教学现象呢?中三和中四的课程为什么没有新闻教学?是课程标准没有统一的规划,还是新闻教材的取舍完全由编写小组伸缩性地处理?个人认为:在有限的华文课程和教学时间的局限下,中学新闻教材显然需要一个把新闻教材融入华文教材的整体规划,并拟订各种“深化”和“专化”练习,新闻教学才会有显著的效果。

回顾历史,新闻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已经落实了30多年。新闻教学今后能否在在华文教材里占有一定的地位,或者逐渐走向式微,是值得大家关心的问题。目前,新闻教学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问题的关键也许是学生华文程度过低,无法从新闻教学中汲取到实用的养分,或者是新闻课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目前中学生的华文水平,要新闻教学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境界,显然是过高的期望。但我相信,客观条件虽不理想,只要主观努力和教学策略完善,并坚持新闻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必然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作者为前中学华文教材组主任、教育部专科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