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大厦

文图·虎威

政府大厦在国人的集体记忆里,应该是很“热门”的老建筑。因我们年龄不同,所记得的事件定然不同:1959年新加坡成为自治邦的宣言,1965年新加坡独立的宣言,还有之后许多届国庆庆典的举行,它都是见证者。而它的名字,从起始的市政厅,到后来的政府大厦,到目前的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我们也各有各的惯称。

落成于1929年的政府大厦,看上去仿似用石头筑成,但其实是一座以钢筋混凝土为结构,预制的碎石混凝土砖块做饰面的建筑物。它的整体呈新古典主义风格。18根华丽的科林斯式柱子所构成的柱廊和中央壮阔的楼梯,使它看起来气派不凡。

与大草场不可分割

政府大厦的气派也来自它前面大草场的衬托。在集体和个人记忆里,它们是不可分割的。

个人的首段回忆乃是有一次举家在晚饭后到大草场和叔叔一家会合,一群堂兄弟在草地上你追我逐好不开心。尽兴返家父母却在门外发现不见了钥匙,只好回大草场寻找—不就是大海捞针?终须工匠解锁。过了一段日子,大人方发现钥匙乃掉落家中一隐秘处,并没遗失在草场。

今年政府大厦又见证了一场国庆庆典
(编辑部摄于2019年国庆庆典)

另一段回忆有明确的日期:1966年8月9日。独立满一年的我国第一次在政府大厦和大草场举行国庆庆典,我和家人在电视上看现场转播的黑白画面,津津有味。此后每年国庆我们都会在电视前看“操兵”。早年的典礼比起现在的相对简单,总是让集合在大草场上的一支支队伍以整齐步伐走过检阅台,而压轴的定是群狮和群龙的狂舞。

念中二那年,公教中学军乐队获选参加国庆,作为单簧管手,我有机会成为游行队伍的一员,好不兴奋!先有两次彩排,都须在清晨到校集合,坐校车到尼浩大道排队,进入大草场等候;游行过检阅台之后再于市区游街,让夹道者观看。

国庆日那天一切如常,但就在大道上等候进入大草场时,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负责老师为求队形工整,宣布临时要剔除两位同学。当他来到我这个资历较浅的队员面前,我只希望不被选中。幸而如愿以偿,完成了迄今唯一一次国庆庆典队伍的参与。

与公务员生涯关系密切

上述事件希望“不被选中”,但往后在我与政府大厦继续“交往”的许多事件中,却只希望“被选中”。

当时公共服务委员会(PSC)在其内运作。PSC负责政府奖学金的分配,还有公务员的任职、升迁等。在高二那年我申请奖学金到澳洲念工业美术,所经的“第一关”是PSC面试。

第一次踏入庄严的政府大厦,走楼梯与回廊来到PSC办公处报到,经过一番手脚冰冻的等待终进入面试室。面对多位官员本应胆怯,不知哪来勇气居然对答如流。最后主席建议我改往英国剑桥大学修读建筑学,我想也不想便说好。过后PSC的一位欧阳小姐打电话给我,通知已获奖学金提名,须到其办公处做后续工作。她再三强调那只是提名,不等于已获得奖学金。

是的,要获此奖学金还要过更多关:A水准考试成绩要达到PSC要求、入伍后得考取军官官阶、报读剑大须被录取……每往前走一步去政府大厦见欧阳小姐或与她通电,她总是提醒我那只是提名。现在回想,这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终能实现,全因“天助自助者”。

念完书后履行奖学金合约成为公务员,继续要上PSC。经面试决定被派往公共工程局;之后,每一回的升级及硕士课程奖学金的申请,都得到PSC 面试。可以想象我与政府大厦的关系是何等密切,我在它里面曾有过多少回的心如吊桶。

政府大厦内庭,现为国家美术馆的一部分

与高等法院融为一体

后来我不再是公务员,所以不须往PSC。当重新“不时入内”,十多年已经过去。建筑和人都有大变更:政府大厦已和高等法院融为一体,成了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我在企业界拼搏一番后首先转向部分时间工作,继而完全退出而过着一种云淡风轻的生活。

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访国家美术馆是件赏心乐事。单看建筑已教人赞叹:美术馆建筑师不但忠诚地保留老建筑的重要元素,更为新元素巧设心思。地面添加,似有亚答叶图案的玻璃屋顶让阳光在主入口与门厅投下斑斑驳驳、富热带氛围的色彩;地底增建,宽阔通道与高耸空间为两座古迹营造的一气呵成,乃绝佳安排。

建筑物长青,但仿佛在一瞬之间我已从生命的春季“快进”至深秋。与政府大厦奇妙的情缘导致我生命画面整体的充实,而这决不是单独的个案。历年来不断有人受惠于我国政府的奖学金制度和用人唯贤的治国理念。他们不但能走上家境不一定允许他们选择的求学道路,学成后更有许许多多的机会在不同的领域里为国家、为人民尽一己之力。

(作者为本地建筑师兼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