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美回教堂

文图·虎威

九岁那年,我搬到牛车水居住,也开始搭巴士上学放学。学校是公教附小,我插班三年级。

我家在大坡二马路(新桥路)。开始时它是双程交通的道路,上学的候车站和放学的下车站都在这条路上。但过了一些日子,我首先从大人口中听到这条路和大坡大马路(桥南路)将改为单程,以缓和拥挤的交通,后来果然就改了。

此后上学在二马路搭车,放学在大马路下车。下车后得越过大马路。一抬头,定会和一座非常特别的老建筑打照面。它,就是詹美回教堂。

摩士街名字的来由

那时,詹美回教堂早已是大坡大马路上的一个地标。从外观上它有三个方面与众不同:一、它与店屋毗邻,但不像后者有五脚基;二、它的大门造型独特,有两个引人注目的尖塔;三、它由一堵墙围着,墙外人望不到它的院子,只看到“破墙而出”一些建筑的红瓦顶和蕉风椰雨的热带风情。

过了大马路还要走摩士街方得回家。摩士为英文Mosque(回教堂)的译音,所指的就是詹美回教堂。

我几乎每天和詹美回教堂打照面,但在那长长九年半就读于公教附小和公教中学的日子里,却从没想过要追查它的身世或到里面参观。感觉上它既属于牛车水,又不属于牛车水。其他种族和宗教的建筑物,似乎和我一点关系也没有。

到了终于“有关系”时,已过了将近20年。那期间我搬离牛车水,成为建筑师,又读了保留古迹专科。我已爱上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老建筑,并乐意通过撰文及讲座和公众人士分享它们的种种。在1997年所做的一项新尝试,是在一家会馆义务为有兴趣者开办了一个“欣赏旧建筑”课程,还让大家走出课室作实地考察。我初当导览,带领同学们参观的其中一座古迹便是詹美回教堂。

 

我国最古老的回教堂之一

说起詹美回教堂的身世,定要从它的“高寿”开始。今年新加坡开埠200年,而它已经193岁。换句话说,在开埠短短的7年内,它已开始存在,现存的建筑也至少有184年历史。捐赠土地和出资兴建这座回教堂的是从南印度过来的朱烈人回教徒。离牛车水不远的朱烈街即以此族群命名,他们早期还建设了位于直落亚逸的另两座回教建筑物。

詹美回教堂祈祷大堂的末端是圣龛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说,詹美回教堂的设计全按照伊斯兰教条规。例如:那有两个尖塔的大门沿街而设,与街道平行,但一进入后在门廊再至祈祷大堂即可见轴线的转移。这是因为大堂终端的圣龛必须对准麦加的方向;另外,它里里外外完全没有神像、人像,乃至动物的形象,所有的装饰都是以几何图形组合的。

最具本土特色的地方在于建筑风格的混合:大门那每层含小龛的尖塔具南印度回教建筑色彩;祈祷大堂的柱子有西洋古典式建筑的塔斯干柱冠和柱础;围合大堂的矮墙有琉璃通风砖,源自中国传统。

詹美回教堂给人的整体感觉是纯朴的。有资料显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两度有人计划将它重建,并采纳较为“豪华”的式样。幸好这两个计划都没进行,要不然,我们早已失去这座带有开埠初期朴实之风的老建筑。

至今保留原汁原味

“欣赏旧建筑”课程反应颇佳,于是我又多办了一班。之后,忙碌的建筑师生涯使我难以继续。

再次踏入詹美回教堂时,竟又隔了一个20年!在那段日子里,我经历所任职政府部门的企业化,接踵而来的是常驻海外,回返后常要到海外出差的“飞来飞去”。还有自企业界退休后醉心于绘本创作的“转型”。

我没忘记那向公众人士推广欣赏老建筑的初衷,但这次换了形式,希望通过绘本在儿童的心灵里播种。在《三轮车跑得快》一书中,我以温馨的故事引出牛车水精彩的老建筑,当然少不了那座在一定程度上,陪着我长大的詹美回教堂。为了好好地描画它,我再次与它作近距离接触。

别来无恙,詹美回教堂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纯朴,它甚至没有“跟上时代”增添空调设备。其实,建筑师所赋予它的高天花板、阔挑檐等元素,确能配合热带气候。在我到访的下午,它甚至连电风扇也没开,而我却不觉得炎热。也许,那朴实的造型、平和的色彩,还有当时耳畔所传来阵阵诵经的声音,都为它的清凉加分。

喜见廊上有展览版,解释伊斯兰教教义,让访客能多了解这个宗教,也能更“贴近”眼前的老建筑。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每个宗教的优秀建筑都是人类共享的宝物,我们尽可放开胸襟去欣赏,以免走宝。

(作者为本地建筑师兼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