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片《幻土》为国增光

文·吴明珠 图·Akanga Film Asia

编剧兼导演杨修华成功地表现外劳问题

华语影片在我国的观众向来不多。另一方面,客工(特别是外劳) 在我国工作所遇到的困难时有报道,是国人熟悉的课题。然而很少华语片深入地描述外劳的生活。近期推出的新加坡籍电影导演杨修华的《幻土》是这方面首创的成功例子。

《幻土》于去年8月参加瑞士的卢卡诺国际电影节,荣获电影节最高奖项—金豹奖。卢卡诺国际电影节今次是71届,其评审以创意和崭新的艺术手法为颁奖的标准。迄今全球只有7部华语影片得过这个奖。此外,《幻土》也在第29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亚洲剧情片大奖和金马影展奈派克奖。除了新加坡和瑞士,《幻土》也在台湾、法国和荷兰放映。

警探因查案而进入外劳的世界

王必成在外劳的圈子找到快乐

忽然失踪的中国籍外劳王必成

观众对情节争论不休
长达95分钟的《幻土》被称为新加坡2018年最重要的电影。今年2月放映以后,许多观众到现在还对影片的内容争论不休。有些人看不懂一些情节,但却被它玄虚的气氛和神秘感深深地吸引。《幻土》被影评人称为惊栗电影。

影片叙述负责填土工程的中国客工王必成忽然失踪,调查案子的警探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一个和他个人的生活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外劳世界。

电影大部分的情节在夜晚展开,一开始就是一个非常热的工地,放眼都是沙堆,令人郁闷不已。观众的情绪被警探的行动牵着走。《幻土》情节扑朔迷离,时而梦境,时而真实。另一方面,工地附近的一间网吧里,大鱼缸背后有个女人,似乎在挑逗进来的网民,又似乎在监视他们。观众一方面被奇幻的氛围所吸引,一方面要不停地动脑筋了解荧幕上发生的事情。

深入探讨外劳和本地人之间的鸿沟
导演杨修华(33岁)在接受谢福龙的访问时说:“《幻土》是我多年来对这一块我生活和工作的土地思考的结果。这一块土地早在建国之前就不断地在填土,扩张版图。填土用的沙大部分来自外国,和被请来这里,为我国重新塑形的外劳一样。我觉得困惑的是我收集的大部分有关外劳的资料都侧重主人和外劳之间的交流,要求本地人要善待外劳。但这些讨论都没有深入探讨把我们和外劳分开的根源。《幻土》因此不仅仅要揭发工作场所的剥削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传达人际关怀的思想,让人们明白客工也有他们的希望和梦想。因为有梦想才有能力改变,而生活就是改变。”

影片中姓陆的警探独居,住在一间有地产业,高兴起来裸体操作跑步机,时而点一排蜡烛营造浪漫的气氛。相反的,外劳们挤在狭小、闷热、肮脏的工人宿舍,夜晚被木虱咬得难以入眠。

对于“失眠”这个问题,修华有他的一套看法。他说:“失眠,老想着自己的问题,无视他人是一种死亡。陆警长开始时是过着孤独和优裕的生活,后来才有能力梦想,切切实实地体验生活。”

演员整体表现优越
饰演王必成的是永久居民刘晓义。王必成因工作艰苦,缺乏睡眠而一脸茫然、麻木。他内心的凄苦经晓义精湛的演技生动地表现出来,把观众的心紧紧地扣住。晓义(34岁)是资深的剧场工作者,他编、导、演均佳,曾经担任实践剧场的实验室总监。最近成立“避难阶段”, 是一个跨文化的实验剧团。他说:“我是第一次演电影,还在学习之中。毕竟镜头语言和舞台语言是不一样的。 ”

王必成在网吧认识网吧的女管理人 Mindy—一个极男性化,既强悍又妩媚的女人。两人产生了感情。饰演 Mindy的是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毕业生郭月。27岁的郭月有丰富的舞台剧导演经验,她在环球网站上刊登的一篇访谈里说她对于网吧很熟悉,演 Mindy一点压力也没有。她说:“我总是能够从角色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和经历,这点很幸运。然后疯狂地挖掘,在那段时间里,我就是那个角色了。” 郭月因之前演的《路边的野餐》出名,她在《幻土》里杰出的演技让她赢得第 71届卢卡诺国际电影节独立评论协会颁发的最佳女主角奖。她也在第29届新加坡电影节荣获施华洛世奇颁发的最具启发性女电影人奖。

饰演警长的俞宏荣(50岁)是新加坡人,曾演过多部电视片。他在短片《焚尸人》里扮演主角,因优秀的演技荣获澳大利亚坎贝拉短片电影节颁发的影帝荣衔。演工头的陈泽耀是马来西亚人;演外劳 Ajit 的是孟加拉籍的 Ishtiaque Zico。 Zico是资深的电影工作者,曾在他老家导演过多部电影。

有哲学意味的电影
学者陈志锐非常欣赏《幻土》,他说:“我很难忘电影开头整个画面的沙砾给人的荒芜与孤寂感,这与主人翁和客工难以融入的孤寂是浑然一体的。本片是难能可贵的本土艺术片,有哲学本质的沉思,也有对生命与存在的反省。每一个个体就像整片工地上的一颗沙砾,虽与其他沙砾同在,却又那么无法交融,那么遗世而独立。”

退休人士吴倩如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戏。首先是导演(也是剧作者)本身很有想法,然后让观众看了,带着许多问题回家。 一个年轻导演能以不同、殷切、关怀的视角看外来劳工问题,诚属难能可贵,应该给予肯定。”

国际化的演员和制作群
谢福龙在访谈中问修华为何选择来自不同国家的演员?他说:“我觉得在写有关客工的剧本时,应该有不同的声音。我们花了好长的时间物色演员。我很高兴因为这多元的声音,演员们能够水乳交融。在某个程度上,影片反映了新加坡社会所呈现的多元文化现象。其实不只是演员,我们的制作群也来自不同的地区。与我紧密合作的制片人法兰波吉亚是西班牙人,摄影师 Hideho Uata来自日本,影片设计师 James Page 是英国人。他们把个人的电影美学带进来,丰富了电影。他们虽然都住在新加坡很久,还是能够以外人的眼光来呈现电影要表达的外劳的处境。”

修华本身是国大毕业生,主修哲学。他曾编导英语片 In The House of Straw, 片长 130分钟,于2009年演出。现在他正在筹备另一部电影。

(作者为本刊特约记者)

告别,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优秀文学作品奖得主周德成专访

文·顾楠楠  图·受访者提供

周德成近照

2019年3月20日,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举办了《源》杂志2018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诗歌类)颁奖典礼,周德成的《新国志演义》在入围的6篇诗歌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2018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

《新国志演义》由“甲·历史课”、“乙·行行重行行—东南西北中 ”、“丙·途经邻里商店 ”、“ 丁· 我们对着鱼缸说国语 ” 、 “戊. 22世纪人类考古解剖档案”共计5首诗作组成,分别刊登于不同时期的《联合早报·文艺城》和《新华文学》。作者把它们重新拆解,组合成一首更大的新组诗,从章法到句子、意象,还有口吻的多角色视角,隐隐然有了全新的脉络—它们联合演义成一部新的近代“新国/洲”志,不同时代的不同声音,罗生门式地完成了一首诗的接力叙述,而每个重新组合的部分,像印象派画家把颜色组合起来。如此一来,读过旧作的读者,偶然把旧作和新作的相互文本指涉联系起来,能够获得更大的诠释乐趣。

诗言志,究竟是什么样的作者能够写出如此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诗歌,究竟代表了作者怎样的“个人志”,我怀着极大的好奇心采访了2018年《源》杂志优秀文学作品奖(诗歌类)得主周德成。

与德成的见面是在一个工作日的清晨。“我一天的行程都是满的,只有早晨这一个小时能抽出时间来,接下来还要去考评局开会,还要在教育部开会。没有办法,新加坡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一直都这么紧张,喘口气都成为一种奢侈”,德成无奈地说,“可是,文学恰恰需要一个轻松的氛围,一颗自由的灵魂,我好像一直在追寻这种状态,却又一直未果”。

“于是,你选择了一次次告别,其实也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可以这么说吧!”,他一边思索一边遥望远方,也许未来就在不远处。

理科生的文学情节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新加坡正处在科技密集发展的阶段,大部分学生出于就业的考虑会选择理科专业。当时就读于淡马锡初级学院的德成也是这样,如果没有1990年教育部在华侨中学(高中部)与淡马锡初级学院创设的语特课程(鼓励对华文与文学感兴趣的学生加入,旨在培养双语人才、提高学生的华文与文学素养的举措),德成很有可能会按照最初设定好的人生轨迹发展下去,成为芸芸众生中一名普通工程师。正是语特课程,改写了他的人生轨迹,从此新加坡少了一名工程师,却多了一个诗人。

德成回忆,那是一个爱做梦的年代,他喜欢读顾城的诗,喜欢读海子的诗,文学在他心目中是一个梦,曾经很遥远,但是有了这样的课程,似乎变得触手可及。在两位负责语特的老师—本地知名作家彭志凤与许福吉博士的指导下,修读课程的学生每周都会创作一篇作品。这种创作不同于作文,老师开放包容的风格以及对文学的热忱影响了他,极大地挖掘了他的创作潜能。“淡马锡初级学院有个活动空间叫‘传薪阁’,学生一下课就聚集在那儿活动,甚至还会过夜。”想象一下,一群对文学感兴趣的青少年聚在一起,阅读、写作、讨论,彼此分享、激励,共同进步,在那样一个理想主义的年代,是多么迷人而充满魅力。

而后德成选择了为人师表。他曾经在国家初级学院教授文学课程,之后又来到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和国立大学中文系执教,现在远赴英国剑桥大学修读亚洲学博士学位。能够把自己对文学的体悟,创作的感受教授给同样对文学感兴趣的人,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一份高尚而有意义的事业。同时为了不使自己沦为被掏空的教书匠,他时刻不忘充电,也抓住一切机会创作,诗歌、散文、专栏文字、影评,甚至小说都有涉足。

2005年他获得全国大专文学奖诗歌组冠军;2009年获新加坡金笔奖(中文诗歌)冠军;2012年出版诗集《你和我的故事》,被评为“新加坡作家节”推荐作家;2014年成为新加坡文学奖得主;2015年组诗《五种孤独与静默》改编成动漫短片;2017年另5首诗为拉萨尔艺术学院学生改编成7部短片。主编《新华文学》若干期,包括2018年的《诗@乐团》专号等。此外德成认为文学和艺术是相通的,他业余爱好书法,参加历届新加坡和相关国际书法展,可谓硕果累累。

文学精神与人生经验的同构
也许是诗人的天性使然,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未免会感觉沉闷,初院和教育学院为人师表几年后,进入不惑之年的德成选择了离开。用他的话说是“花钱买罪受”,去读书充电来做积极而非消极的逃避。这一次,他选择了剑桥大学,这样一个学术、浪漫与古典的交融之地。自从徐志摩吟出了《再别康桥》这首不朽诗文,每一个华人的脑海里都有一个剑桥情节。剑桥大学不只是一座大学,更是一种诗意美在现实的具体呈现,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

德成就是在这里与世界闻名的东亚语言文学学者们交流,畅谈学术,以国际化的视野反观中国文学、新加坡华文文学。各个时期、各个地域文学思维的叠加,生命不同的厚度,异质与同质,在不同时空交织穿越,带给了他从未有过的感受和感动,同时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而同样,德成对中国文学的原生地也情有独钟。他经常参加大陆的学术活动,无论民间还是官方,希望能以东西方交融的身份去亲身体验、感受不同时间空间维度的文学史的叠加与重构。丰富的人生体验给他的文学创作、文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研究风格,被读者所认同。

道别,此处最好
正如德成在自己的诗中所写,手头的事情进入轨道后,他会选择离开,去另一个需要自己的地方,做另一份需要自己的事情:“哪怕能够改变一点点现状,都是有意义的”。而不管未来在哪儿做什么,创作、绘画、书法会陪伴他始终,滋养着他的心灵世界。

(作者为本刊特约记者)

青史留名是我一生的追求
——访第三届华族文化贡献奖得主柯木林

文·顾楠楠
图·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

柯木林近照

2019 年5月24日(星期五), 第三届“新加坡华族文化贡献奖”于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正式揭晓。华族文化贡献奖旨在表彰对推广、丰富并弘扬新加坡华族文化有重大贡献的国人和本地团体。奖项范畴不仅包括艺术,也涵盖文学、历史、研究、教育、民俗和生活风尚。

本届个人奖得主为新马著名历史学者柯木林,他从23位提名参加者中脱颖而出。颁奖典礼主宾,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傅海燕女士肯定了获奖者在发扬新加坡华族文化上的重要贡献:

今年的个人奖得主柯木林先生及团体奖得主,本地华乐室内乐团鼎艺团在各自领域不遗余力推广新加坡华族文化,此次获奖可谓实至名归。柯先生多年来大力提倡新加坡华人历史研究,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1986年成立学术委员会,柯先生是重要推手。他还通过参加国际交流等活动,不断拓展委员会的学术活动。柯先生孜孜不倦投入华人通史研究并分享其研究成果,对本地华人史的普及起了积极的作用,是新生代学习的典范。

柯木林此次获奖是华族文化贡献奖首次颁发给历史研究者,也是对他过去几十年研究的肯定,意义非凡。柯木林得奖后感言:

兴趣产生动力,坚持战胜一切。从来没有想过我的兴趣会化为奖状,我的坚持会在纪念新加坡开埠200年之际开花结果。今天的奖励,是好事也是压力。今后要更加倍努力,才不负众望。无论如何,历史研究,发扬华族传统文化,始终是我的信念。自兹往后,还是以平常心做学问,不能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与柯木林见面的地点在日本人会(Japanese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这地方闹中取静,我是这里的会员,经常在这里会见朋友、读书、写文章”。这也侧面反映出柯木林的性格,热闹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静的心态,也许这就是他能成功游走于学界和商界的根本原因吧。

要做不缺钱的文化人
柯木林现年71岁, 1971年南洋大学历史系毕业,获一等文学荣誉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他没有选择教书或专职的学术研究,先后服务于新加坡政府部门、建屋发展局、义顺市镇理事会和政联公司,并于1994年到2009年前往中国经商工作,任新加坡怡安(中国)产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负责房地产咨询与培训业务。在此期间,他编辑出版《物业管理运作指南》,把新加坡的管理理念融入书中,作为中国国内大学及物业管理同行的参考书。

工作之余,历史研究依然是他的兴趣所在。柯木林担任很多社会职务,尤热衷于推广新加坡华族历史与文化活动。1985年9月,当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简称宗乡总会)还在筹备委员会阶段,柯木林就加入其中。作为首届学术主任,从1986年至1995年连任10年之久,而后2010年再度重掌学术委员会,前后30年,见证了宗乡总会从诞生至“而立之年”的历史历程。

如果说前15年,学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广、普及、保存及整理华族历史文化的工作,自从2010年柯木林重新回归后,委员会在柯木林的带领下重新出发,以新加坡华人历史文化为主轴,举办了一系列研讨会、专题讲座等,为文史学者与大众提供分享和交流的平台,在学界占据重要的地位。

柯木林借助这一平台,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钻研史学,深入研究新加坡华族历史与人物,并把研究成果汇总出版,在学术界影响非凡。

自2013年起,柯木林代表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下辖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前往中国、日本(2015年10月)及美国旧金山(2015年5月)发表学术演讲。2013年4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表学术论文,支援《中国侨批》申遗工程(《侨批档案》现已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15年1月获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国家艺术理事会、国家文物局联合颁发之“SG50奖牌”。

柯木林现在是宗乡总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董事、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咨询委员会委员、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学术委员会成员及泉州市华侨历史博物馆海外顾问。此外他亦兼任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客座教授。

与柯木林面谈,你会觉得他很儒雅、很有学识。因为喜欢历史,柯木林习惯于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他把古代帝王将相管理国家的方法用于自己的管理哲学中,是一个有智慧有谋略的人。而作为一个历史学者,他又不乏商人的睿智和变通,也正是这样,他才能在学者和商人的双重身份中游刃有余。

“为什么要做有钱的文化人?”他表示,因为文化研究要以资金为保障。我的历史研究经费来源于自己。因为工作的原因,柯木林到过中国很多地方,每到一处,他都会利用闲暇时间探访历史古迹,厦门、泉州、漳州等侨乡让他对海外华人有更深的了解。天津大沽炮台让他对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有了更感性的认识。他曾参加“甲午战争与东亚历史进程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所有研究费用都是自掏腰包”。

拿回我们的历史话语权
在职培训时,讲师让学员们写下自己的人生理想。很多学员写的都是未来打算从事的工作,或者当个好父母,有个幸福的家庭。只有我写了 “青史留名” 四个字。也许有人会说我好大的口气,但我觉得人的一生总得留下些什么。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只有文字的力量才是最伟大。仓颉造文字“惊天地、泣鬼神”。像滕王阁、岳阳楼这些名胜古迹,假如没有王勃、范仲淹的神来之笔,又怎能为后人所知呢?我的睡眠时间很少,历史上的大人物都能同时做好很多事情,我要向他们学习。

柯木林就是这样白天完成工作,夜晚沉浸在他的精神世界中,与著名的历史人物同悲喜。1988年,他的《新华历史与人物研究》一书获得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发展委员会颁发1988年度书籍奖-“学术著作奖”。1995年,又编著了《新华历史人物列传》。这是一部系统载录新加坡华人历史人物生平的典籍,共收录了1819至1990年间的1176位新加坡杰出华人,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

柯木林觉得研究历史人物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历史教会了我许多东西,我特别喜欢研究历史人物。人物传记就是强心剂,告诉你困难时期成功人士是如何渡过的。

早期新加坡的历史多为自洋人编写,他们著作的确也是很有水准。但一个民族的历史应该由本民族的人来书写,这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我要从西方学者中拿回我们的历史话语权。

柯木林主编的《新加坡华人通史》一书,作为新加坡建国50周年献礼,2015年11月由李显龙总理主持发布,总理称该书为“献给华社的一份珍贵礼物”。《新加坡华人通史》中国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入选《中华读书报》2018年百佳图书(历史和传记20种好书),在海内外引起极大的反响。

柯木林编著甚多,如 (按出版年份):《新加坡华族史论集》(1972年12月);《新加坡华人会馆沿革史》(1986年2月);《抚今追昔》(历史纪录片,1987年6月);《石叻史记》(2007年8月);《世界福建名人录:新加坡篇》(2012年11月);《图说石叻坡》(2014年2月);《从龙门牙到新加坡:东西海洋文化交汇点》(2016年12月);《凤山寺:走向文化遗产历程》(2019年1月)等等。

如今柯木林依然踌躇满志,活跃在华族文化历史研究领域中。目前正在筹划出版英文版《新加坡华人通史》,以纪念新加坡开埠200年,预计2019年6月24日面世。他参与的梳理本地华人先贤关系网络“新加坡人物传记数据库”已经正式在国家图书馆网站上线。此外也正着手编辑鲜为人知的《三州府文件修集选编》,这是一部重要的研究华人史典籍。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柯木林就是这样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着毕生“青史留名”的理想和信念。他对新加坡华族历史文化的贡献,必将永载史册!

(作者为本刊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