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观远涛思无涯

文·邹璐 图·新加坡管理大学

2018年10月19日至12月20日,新加坡管理大学(SMU)的de Suantio画廊举办了一场题为《近观远涛》画展,纪念本地画家蔡逸溪辞世10周年。这是一场结合各方有力资源,策展团队阵容强大的个人艺术创作回顾展。很可惜,新加坡并没有年度艺术展览的评比或评鉴活动,若然,《近观远涛》展览将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展览不仅能为水墨画当代策展提供借鉴,尤其在如何展现个人艺术创作方面亦能带给人启发和思考。

阵容强大的策展团队

《近观远涛》展览,作为纪念性质的个人艺术创作回顾展,拥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阵容超级强大的策展团队,我想少有艺术家会有这样的机遇和殊荣。在新加坡艺术界,蔡逸溪是一位特别让人追念和品味的艺术家,不仅因为他的特殊艺术成长经历和英年早逝,更重要的是他的具有开创意义的水墨画创作。当他的艺术创作随着他的生命结束戛然而止,引发人们由衷的惋惜和无限惆怅。我无缘于他的时代,但在欣赏他的画作之余,掩卷深思:如果他继续创作,接下来还会有什么系列?他会引领自己把水墨艺术走向什么境地?印象中他似乎也是唯一去世后由艺术界朋友自发为他举办追思会的艺术家。

为纪念蔡逸溪辞世10周年,长期代理蔡逸溪作品的好望角画廊(Cape of Good Hope Art Gallery), 与长期购藏蔡逸溪画作的藏家原本就有意举办一场蔡逸溪艺术创作纪念展。于是他们找到资深艺术研究专家,曾任新加坡美术馆馆长的郭建超副教授,而当时郭建超副教授正在为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学生策划一门“以展览企划和策展为主轴”的课程,于是一个完美的课程及展览计划和展览资源组合就此形成。

策展人并不是新名词新概念,但在本地其表现力和影响力还未彰显出来,还没有形成艺术家与策展人密切合作,成就彼此的学术气氛。不可否认的是在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以及展览与作品之间看似自然而然的连接背后,其实有很大的可塑空间有待策展人发掘和发挥。专业策展人不仅成就展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艺术家及其创作。

郭建超所指导和带领的是结合了策展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课程,涵盖艺术品管理、画廊管理、展览传播、展览发布和出版等。学生自愿报名参与,课程吸引了包括新加坡管理大学经济学、社会学、资讯管理、商学院以及法学院的32名学生,其中也有来自加拿大、荷兰、韩国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交换生,因此有一个结合了不同国籍、不同种族、语文背景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团队。此外,在课程及布展过程中,郭建超又邀请了蔡逸溪夫人杨少瑜女士,富有经验的展览经理王慧文、专业策展人王子能及其艺术顾问团队,由此形成一个强大组合,不仅在蔡逸溪作品分析研究方面提供更为丰富的资讯和研究成果,也为策展带来更为多元丰富的视角及观点,由此呈现出一场尤为引人入胜,同时引人深思、深具启发效果的个展。

《近观远涛》展览现场一角

展览脉络清晰 以点带面

策展的基础是研究,策展的效果看现场,现场的展览和陈设能否让观众读出策展的观念和思想,并对观众产生互动参与意识,是策展的挑战。有人甚至提出“策展改变艺术”。但一直以来即使是在艺术界,人们并不认为具有传统性质的水墨画创作需要策展,原因是传统艺术有深刻的既定标准。此外,人们也不认为个人回顾展需要策展,因为回顾有明显的时间脉络。其实时间脉络仅提供有限的思考维度,并很有可能进入按部就班的固化梳理过程,带来不加思索的铺陈,让观众一目了然而不以为然。久而久之,画家的时代意识、地域观念、创新思维、个人风格就会在过于程式化的展览过程中一点点磨损消耗。好的策展带给观众更多观赏体验,引领观众进入更高层次审美和发现。

《邂逅皖南》彩墨 59 x 97cm

《仲秋荷境》彩墨 59 x 97cm

《塞维亚之旅》彩墨 96 x 90cm

《风雨又逢春》彩墨 70 x 140cm

《群岛》彩墨 89 x 70cm

《水乡系列 古瓦旧屋》胶彩 202 x 145cm

《荷塘梦境》彩墨 65 x 179cm

《近观远涛》展览的第一大特色是展览的叙述脉络清晰,在有限的展览空间几乎涵盖画家全部重要系列创作。既有人们熟悉的“旧街景”、“皖南”、“荷塘”,也有人们并不十分熟悉的“舞者”、“浮光”、“岛屿”等,以及少量传统题材作品如“清供图”等,不仅让观众较为全面地欣赏到画家不同时期、不同系列的创作,也让人看到策展的高度概括能力,以及收藏家对画家及其创作的熟悉程度和非同一般的收藏品味。

以“荷塘”系列为例,“荷塘”是蔡逸溪“系列”创作的代表,现场集中展示5幅作品,既有晨光微曦的荷塘,也有夜色深沉的荷塘,还有初夏、晚秋不同时节的荷塘。将画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并列,从中可以看到画家表现手法的变化,不仅在笔墨技巧和色彩运用方面,包括西方艺术思想的带入,从具象到抽象,由结构到解构,再进一步简化、变异、符号化、概念化,隐约看到其艺术风格的延续发展。

蔡逸溪的艺术生涯确切地说是在他成年之后。当时他是服务于企业界,已经成家立业的年轻人。他的艺术起步追随海派传人、先驱画家范昌乾老师,以传统水墨入门,但他的改变和进步是惊人的。通过不同系列作品展示,不仅让观众看到画家在短暂艺术生涯迅速成长的轨迹,也引人思考他的艺术风格、发展脉络形成的原因及来源。他尽早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的笔墨绘画语言,让人不得不叹服他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展览的第二特色是来自画家夫人杨少瑜女士以及收藏家对画家饱含深情又客观朴实的阐述,以及细致入微的探究与发现,其中不乏颇有建树的理解和观点。他们的表达是温和的,绝不强加于人,因此在现场营造了很好的“对话”氛围。这几乎是在其他艺术展上很少见到的:娓娓道来,又适可而止,经由他们的文字的引领,人们很自然参与到和他们的“对话”中,也参与到和画家及其作品的“对话”中,让观众加深印象。展览中一些空间布置及细节展示,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画家的性格、精神追求,以及他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即使是并不熟悉画家的陌生观众也会有亲近感。好的展览一定要有仿佛“穿过观众身体”的效果,让艺术就此与观众产生联结,留下烙印。但很多展览,我们不能感受作品,也无法体会画家,参观结束如过眼云烟。所以一场好的策展绝不止于作品展示,而是能够带来观众超越展览以外的更多信息,更大收获。

《近观远涛》仅展出作品24幅,却让我们看到画家不同时期不同系列作品,同时也看到不同风格作品的联系与变化,递进与转折。从这场展览也让我们重新审视水墨创作,水墨能否突破传统,带来更具“笔墨当随时代”的现代性思考和表达。水墨创作与这个时代、与新加坡的艺术环境、社会环境有什么关系?此外,展览中不同语文思维所产生的思想碰撞也十分耐人寻味。

(作者为本刊特约撰稿。蔡逸溪部分作品见封底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