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水骑楼风情

文图·虎威

牛车水绝大多数的建筑,都属于楼下是商铺,楼上是住家的“店屋”。沿街的部分,它们总设有骑楼,让人们在其中行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家搬入大坡二马路一栋店屋的上层后,我和牛车水的骑楼便有了约十年的亲密情缘。

骑楼在开埠初期便有

牛车水骑楼的起源,可追溯到新加坡开埠初期,莱佛士爵士规定市内的店屋都得含有盖走道,而且都得为5英尺宽。英文是five-foot way,马来语是kaki lima。 福建话取kaki之音,把它叫做“五脚基”,后来进入华语词汇,但广东人习惯上称之为骑楼,我便也在这篇文章里这么唤它。

一开始便规定市内建筑设这样的走道,为行人遮风挡雨,是十分明智的。住牛车水的日子里,我不知走了多少回骑楼,受惠于这个古老的条规。有两条路最常用:其一是从大坡大马路,沿着摩士街走回二马路住家,那是放学必经之路;其二是从二马路转入广合源街,再往丁加奴街爷爷的家或戏院横街露天市场帮妈妈买菜。

两条路线以第二条较精彩。二马路那段,从我家楼下的咖啡店为起点,一路上有香庄、唱片店、书店、饼干糖果店、药材店,转入广合源街则有长长的一段几乎全是洋服店。来到丁加奴街,又有杂货店、凉茶铺等等。商店店面各异,且店家常用骑楼来摆货,使行人得穿梭于琳琅满目的商品之中。

骑楼的视觉元素:店面、楼梯口、柱子、地面装饰

骑楼也是许多摊贩仅占用一个角落,就可以讨生活的地方。记得我家那栋楼住户的“楼梯口”,在骑楼边上有一方小地面,一个阿婆就在那里摆地摊卖玉器,我们出入都会经过。店屋临骑楼偶会有墙壁,也总被人使用。二马路与广合源街转角处的药行侧有个印度人,卖零食、香烟、报纸等等,挂在墙上的小柜子是他“店铺”。此外,骑楼里更有算命先生、写信佬、理发师⋯⋯也摆放路边熟食小贩为食客所设的桌椅。

我家楼下的骑楼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风情。香庄在中秋节之前会将许多“花灯”──包括当年流行的走马灯——挂上,赏心悦目。在春节之前,咖啡店和另一些店铺附设的肉干摊位除了平日的每家一台烧炉外,会增加炉子,骑楼顿时成了油烟弥漫的肉干制作场。

游客在骑楼的商品阵里

骑楼的“问题”也是它的特色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骑楼是半室外空间。一边只有柱子,另一边是店面和通往楼上住户楼梯的出入口。这么简单的设置却有非常丰富的视觉效果。首先柱子不是划一的,设计因店屋年代与式样的不同而异。商店名称或漆在柱上,或用灰泥塑造,有一种缀以镜子碎片的最为特别。许多柱子带弧度,应是为了让走在骑楼和街上的人同时都能看到所附文字的缘故。店面的变化来自不同性质商店的摆设和店门的设计。传统的店门由一块块高而长的木板连成,在1960年代或由可折叠的铁门取代。那年代也流行马赛克,广合源街那列洋服店每家用不同款式色彩马赛克铺地,连成一起煞是好看。还有一些元素是添加的:店家常在柱子与柱子之间挂上竹帘,可进一步遮阳挡雨且有卷上垂下的伸缩性;各个楼梯出入口之上也可能伸出一些招牌,告诉行人楼上住家也是裁缝、医师等营业的所在。

骑楼的内涵如此丰富,有限的空间要容纳多种用途,会不会使它原本的用途──让人们行走──受到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自有骑楼以来,它的“拥挤”便是问题。记得我在念书时写有关店屋论文,便曾读过殖民地时代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因涉及民生,若有整顿皆会快速打回原形!问题终于获得解决,是在上世纪城市重建如火如荼地进行,而保留意识尚薄弱的年代。牛车水大量老店屋被拆除,路边摊贩完全禁止,许多老店铺相继消失,住户也纷纷搬离。忽然间,牛车水活力尽失,前景甚至令人担忧。所幸它后来毕竟被列为保留区,在多方面的努力下,终于也已有了新生命。

在牛车水长大的人回到这个被重新注入生命的保留区,走在骑楼上,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每一处建筑结构依旧,且行人也得穿梭商品阵──骑楼“拥挤问题”这个特色已然重现!陌生的是,大江南北食肆的冒起不再让粤式茶楼专美,大量游客纪念品店的开设更使“此地不属于本地人”的感觉油然而生。最令老牛车水感到混乱的是,有一些老字号还在,但像已玩了“大风吹”,处在不同的位置。或许是旁观者老了,记不清楚?偏生命中越久远的事,年长者的记忆越清晰。

(作者为本地建筑师兼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