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的史册
柯宗元2022-09-14T17:54:00+08:00【编者按】《新加坡华人通史》是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为纪念成立30周年,暨新加坡建国50年而出版的一本历史专著,由本地资深历史学者柯木林主编。 [全 文]
1912年在上海出现了一家“三友实业社”。陈万运、沈九成、方智达三位来自浙江省宁波府的年轻人,集资450银元,在上海横浜桥鼎新里,开办了一家烛芯作坊。这个由小作坊起家的实业社,在开始时只有雇工六、七人,因由三人合伙经营,故取名为“三友实业社”,寓“岁寒三友,实业救国”之意。 [全 文]
浒茂林家父子毕生试图在祖家建一方乐土,归葬故里以庇护家族。2020年,笔者带领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的学生考察浒茂林家大厝,重温一场星洲旧梦。 [全 文]
1969年6月3日《海峡时报》载文《旧新加坡的绘画现在能在大学美术馆参观》,介绍了纪念本地开埠150周年展览上展出的查尔斯·安德鲁·戴斯(Charles Andrew Dyce)的一组画作和手稿《在海峡的散记1847》。这批作品创作于1842-1847年间,首次公诸于世。策展人William Willets认为它们是反映本地开埠初期景观的幸存作品之一,为了解狮城作为现代城市的早期基本布局提供了宝贵线索。 [全 文]
南部山脊全长10公里,登高望远,南部岛屿尽入眼帘。其中花柏山曾经被列为本地名胜,吸引不少外国观光客前来打卡。上世纪60年代的本地电影《狮子城》,以及谢贤、南虹年代的港产粤语片,都少不了花柏山的精彩画面。昔日出国游玩尚属梦想的年代,一家子到花柏山上留影,已成为多年以后珍贵的回忆。 [全 文]
拜读《早报》“四方八面”林仁余先生的大作《南游记》,给了我一些启示。他在文中提到一个“罗越国”,这个国家在哪里?是什么时候建立的?相信对历史不是很感兴趣的人,都会疑惑不解。然而,当你读了这篇文章后也许会对此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全 文]
来每当读到有关尖端科技的新消息,如5G、纳米芯片、智能手机等,总要惊叹这些领域自打字机与传真机的年代而至今日,所经历过的发展与变化是何等迅速。 [全 文]
圣海伦娜岛的面积约121平方公里,大概是新加坡的六分之一,是个火山岛。小岛大约在1502年被向东殖民的葡萄牙发现,百多年后则由荷兰占领,1659年转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占领,开发为殖民地。圣海伦娜岛离开最靠近的陆地非洲西岸约有2000公里,在苏伊士运河还没有被开掘之前,是英国在大西洋重要的战略中途站,是船舶停靠基地。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后,逃离法国时被英军所捕,随后被流放到这“鸟不生蛋,狗不拉屎” 的小岛,圣海伦娜岛也因此而著名。 [全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