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4日

2016年端午节嘉年华会

2020-05-01T20:15:39+08:00

https://youtu.be/IyUN7JLbxGM 为庆祝端午节,弘扬爱国精神及优良传统价值观,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及大巴窑中公民咨询委员会于6月4日(星期六),下午3时至晚上9时在 大巴窑图书馆前广场联合举办“2016年端午节嘉年华会”。通讯及新闻部、卫生部政务部长徐芳达先生为活动主宾。 黄氏总会的舞狮团迎接主宾徐芳达政务部长莅临会场 立化中学学生参与诗歌朗诵 会场内设有汉服展示摊位 现场观众对于3D打印充满好奇,向讲解员了解打印立体模型的细节 友族同胞也参与旱龙舟比赛,同我们欢庆端午佳节 新移民团体华源会遥遥领先,勇夺冠亚军 通讯及新闻部、卫生部政务部长徐芳达与大巴窑中公民咨询委员会主席黄山忠、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长蔡天宝一同为崭新的龙舟点睛 通讯及新闻部、卫生部政务部长徐芳达与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长蔡天宝和大巴窑中公民咨询委员会主席黄山忠等人在气球龙舟上合影 美食摊位少不了售卖应时应节的粽子

2016年端午节嘉年华会2020-05-01T20:15:39+08:00

2016年05月26日

“我的新加坡派”微电影大赛

2020-04-20T12:26:07+08:00

由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以及《联合早报》携手举办的第三届微电影大赛“我的新加坡派”,于5月26日晚揭晓了获奖成绩,并在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表演厅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傅海燕女士也以主宾的身份出席了此次颁奖礼,与出席者一同见证得奖者的诞生。 继前两届的“我的新加坡故事”和“我的新加坡未来”,本届赛事以“我的新加坡派”为主题,鼓励参赛者描绘自己心中具有标志性的本土精神、文化或价值观,发掘独具本土特色的新加坡风格。主办单位共收到了63部作品,经过几个月的网络评选和评审团的评选后,共有10部影片脱颖而出,获得奖项。 本届比赛的公开组金奖由刘奕宏执导的《邻里之间》获得。这部纪录片讲述邻里间互助互爱的精神,透过新移民的视角诠释新加坡“甘榜精神”。导演刘奕宏本身拥有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的硕士学位,主修电影导演及编剧。他所拍摄的短片也曾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并多次在不同影展获得奖项。 刘奕宏(右)凭《邻里之间》获得公开组金奖,从宗乡总会副会长兼华族文化中心副主席钟声坚手中接获奖项 学生组的金奖则由南洋艺术学院学生杨伊贝所拍摄的剧情片《尘星书室》获得,而她也凭着同一部影片摘下本届的最高殊荣 – 最佳导演奖。这部影片透过两个青少年对新加坡即将消逝的地方的热爱,希望让大众认识到守护新加坡记忆的重要性。 《尘星书室》勇夺微电影大赛两大奖项,由演员王嘉瑞(左)和队友刘清音(右)代替杨伊贝上台领奖 《再见童年》也成为颁奖典礼的另一个大赢家,荣获公开组银奖和网络人气奖铜奖。这项由本地歌手郑夏韵制作并演出的短片,讲述她透过新加坡音乐创作回忆美好的童年。 郑夏韵(中)编制的《再见童年》获得两项大奖,与制作团队分享喜悦 值得一提的是,开放给公众提名的“年度新加坡网络短片”,由 Millennials Of Singapore 制作关于白化症患者的短片“Being An Albino In Singapore”获得,写实又励志的题材获得了不俗的反响。 Millennials Of Singapore 团队拍摄的作品获网友提名,成功摘下“年度新加坡网络短片” “我的新加坡派”微电影大赛是一个不分年龄、种族和国籍的创意展示平台,主办单位希望通过记录与新加坡有关的故事、回忆和体验,唤醒每个人心中对新加坡的深刻情愫,同时提升参赛者与观众对新加坡的归属感和对国家身份的认同感。除了公开组、学生组和网络人气组各颁发了金、银、铜奖,其他奖项还包括最佳创意、最佳演员、最佳导演奖等,共颁发了超过2万元的总奖金。公众可上 http://microfilm.zaobao.com 观看作品。   得奖名单 公开组 - 金奖:邻里之间 - 银奖:再见童年 - 铜奖:合一 学生组 - 金奖:尘星书室 - 银奖:误绘 - 铜奖:首善 网络人气奖 - 金奖:与你同行 - 银奖:亲爱的陈伯伯,谢谢您 - 铜奖:再见童年 最佳创意奖 局外人 最佳演员奖 钟杰琳(首善) 最佳导演奖 杨伊贝(尘星书室) [...]

“我的新加坡派”微电影大赛2020-04-20T12:26:07+08:00

移二代的新加坡故事

2020-05-01T20:31:15+08:00

https://youtu.be/NmwICvk4dQk 由宗乡总会主办的新移民与新加坡社会系列讲座之“‘移二代’的新加坡故事”于2016年5月14日(星期六),下午2时在宗乡总会2楼会议厅开讲。邀请四位主讲人,包括从事商业咨询的杜英豪、经济分析师华京京、任职于公共服务署的刘倩,以及刚刚迈出大学校园的陈誉城。他们幼年时随父母从中国大陆或香港移民来 新加坡,在新加坡受教育,服兵役、亦曾留学海外,如今在社会不同领域工作。他们在会上分享融入本地社会的过程,以及狮城故事的点点滴滴。

移二代的新加坡故事2020-05-01T20:31:15+08:00

2016年04月30日

新加坡文化之旅—武吉巴梳

2020-05-01T20:17:08+08:00

https://youtu.be/H7LBEqMtuns 2016年的“新加坡文化之旅” 有别于以往,从单一的参观点扩大成文史步行道。首场活动配合国家文物局(NHB)的“新加坡文化遗产节”,带领民众走访武吉巴梳(Bukit Pasoh) 及周边区域。武吉巴梳位于牛车水地带,历史建筑群林立,许多会馆和文化宗教场所坐落于此,富有浓郁的人文气息。

新加坡文化之旅—武吉巴梳2020-05-01T20:17:08+08:00

会长与会馆领导午餐交流会

2020-05-01T18:06:02+08:00

为了加强与会员团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会员事务委员会定期举办会长与会馆领导午餐交流会。至2016年4月底为止,已举行了9次午餐交流会,分别于1月14日、20日和21日,3月8日、16日和17日,以及4月20日、25日和27日圆满举行。 总会以家常小菜招待会馆领导,通过聚餐话会务 聚餐前,大家聊聊天 众会馆领导吃粥、交流看法 宗乡总会会长蔡天宝、秘书长李国基和会员事务委员会主任白毅柏与出席聚餐会的会馆领导合影

会长与会馆领导午餐交流会2020-05-01T18:06:02+08:00

2015 杰出会馆奖颁奖典礼

2020-05-01T18:09:13+08:00

宗乡总会于4月23日晚颁发“年度杰出会馆奖”给五间表现优异的会馆。五间获得“年度杰出会馆奖”的是白氏公会、茶阳(大埔)会馆、新加坡汾阳郭氏公会、新加坡卓氏总会和新加坡颜氏公会。另五家会馆:三江会馆、新加坡永春会馆、新加坡武吉班让福建公会、新加坡济阳蔡氏公会和新加坡潮州西河公会则获颁“优秀会馆奖”。

2015 杰出会馆奖颁奖典礼2020-05-01T18:09:13+08:00

张妙阳畅谈“求索‘人味儿’之配音与朗诵路”

2020-04-22T11:16:53+08:00

2016年10月16日下午,凤凰卫视台声张妙阳在宗乡总会二楼会议厅讲述了一个新加坡人如何成长为国际级配音艺术家的故事,吸引了超过160人到场聆听。 资深电台主持人梁萍主持当天的活动,她也是张妙阳的多年好友。当天现场也有许多张先生的旧识,场面分外温馨。 张妙阳现场朗诵多首经典诗文,如《再别康桥》、《将进酒》等。 观众提问环节,大家都非常关心张妙阳先生今后在他的故乡——新加坡有何计划,希望张先生能多回来新加坡在本地推动朗诵艺术。

张妙阳畅谈“求索‘人味儿’之配音与朗诵路”2020-04-22T11:16:53+08:00

新加坡愿景对话会

2020-04-21T01:19:22+08:00

宗乡总会与民情联系组(REACH)于2016年4月18日(星期一)晚上7时30分,在宗乡总会大礼堂举行“新加坡愿景对话会”,借此提供一个平台让各群体进行交流与沟通。

新加坡愿景对话会2020-04-21T01:19:22+08:00

青年交流会: 与部长交流

2020-04-26T16:25:10+08:00

华社联络组的陈振声部长于2016年4月9日与本会青年委员会及会馆青年进行交流。

青年交流会: 与部长交流2020-04-26T16:25:10+08:00

2016年03月13日

2016 集思营

2020-05-01T18:10:43+08:00

宗乡总会于2016年3月11日至13日在马来西亚槟城举行为期3天的集思营。此次的集思营得到理事、委员和青年团员的踊跃支持,多达60人出席。参与者分作两组:青年组和理事组,前后在这三天积极为总会的未来筹谋划策。两组在讨论前,资深报人杜南发先生为各组作了一次题为《万山红遍:认识传统、开发传统》的主题演讲。生动的演讲启发听众对传统的传承有全新的诠释,了解在传承的过程中,应做到不单只是形式上的传承,而是更重视内涵和精神的传承。 为期三天的集思营,以青年团员的部分先行开展。 杜南发先生在演讲中,以李嘉诚办公室的左宗棠对联作为例子。 资深报人杜南发先生提到各种加入新元素的传统文化,如台湾的“电音三太子”、斗拱结构及隈研吾类似中国“鲁班锁”的建筑设计。 青年组集思营成员与宗乡总会领导合影。 理事组成员方百成先生发言。 总会理事与委员合影

2016 集思营2020-05-01T18:10:43+08:00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