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婚姻的法律红线
跨国婚姻的世界里,爱情不是唯一的关键词,法律才是真正的掌舵者。
文│黄锦西律师 MUNGVERSE LLC管理合伙人 图│iStock
从浪漫邂逅到步入婚姻殿堂,一段跨国恋情往往看起来甜如蜜。然而,一旦走入现实生活的细节,无论是注册结婚、子女抚养权,还是居留权、资产归属,都有法律机关设下的“红线”,别以为离婚就一刀两断,也别幻想假结婚能换来居留权,这些都可能触法!
本篇将带你揭开跨国婚姻背后的法律迷雾——看似浪漫的结合,其实藏着许多必须知晓的法律关键点。懂得法律,才不会踩雷。
1 外籍人在本地注册结婚,需要在母国再注册一次吗?
各国法律不尽相同,以中国来说,根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22条,若结婚手续符合缔结地法律,或一方当事人经常居住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在中国境内均为有效。所以中国公民在外国按照当地法律结婚,在中国境内有效,无需再注册一次。
2 万一离婚,是否须在结婚的注册地办理,并按当地的资产分配,海外资产是否包括在内?
延续上题说的,在新加坡缔结的婚姻在中国也有效,因此可在中国或新加坡申请离婚。在新加坡是向家事法庭申请,只要一方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就可申请。如果双方都是外籍人士,即便不是在新加坡注册结婚,只要一方在这里连续住满三年亦可在这里申请离婚。
至于资产分配,以新加坡法律来说,在婚姻期间获得的资产皆属婚姻资产,皆可分配。至于房子,若属于婚姻房产 (Matrimonial Home),法庭也可分配,根据新加坡妇女宪章,婚姻房产指的是:(1)婚姻期间购买的房产;或(2)不包括婚前一方所购买的房产,除非这房产经常有家人(夫妇孩子)用作住所,或作为教育、娱乐或社交用途;或(3)在婚姻期间,双方曾花钱维修或非屋主一方曾花钱维修。简言之,不管在新加坡或外地的房产,只要符合婚姻房产的定义,法庭就可分配。
3 外籍人和本地人结婚,如果持工作准证,须获得特别批准吗?
新加坡政府根据外来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如专业人士,技术人员、半技术人员或劳工),签发出不同的准证,如就业准证 (Employment Pass),技术准证(S Pass)。在建筑行业、造船业或服务行业的半技术或非技术工人,领的是工作准证 (Work Permit)。
持工作准证者,无论是目前持有或曾经持有者,若要与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在新加坡或外地结婚,必须先获得人力部批准。若未获批准而结婚将面对以下后果:(1)婚姻可能被宣布无效;(2)工作准证被取消,不准在本地工作;(3)可能因向婚姻注册局及移民与关卡局提供虚假信息而被提控。
工作准证的目的,是希望持证人在新加坡从事特定工作,而非通过其他途径,如假结婚来擅自变更身份。不过,如果工作准证持有者后来领到就业准证或技术准证,那么与本地公民或永久居民结婚就不需要人力部批准了。
4 外籍人和本地公民或永久居民离婚的话,能获得孩子的抚养权吗?
是有可能获得21岁以下孩子的抚养权。根据妇女宪章第10部分122至126条,法庭裁决抚养权时,会考虑以下几点:
- 申请人经济情况是否稳定;
- 心理或情绪状态;
- 孩子的福利;
- 父母亲照顾孩子的参与度;
- 孩子的日常生活情况;
- 家庭的移民身份;以及
- 孩子的意愿,前提是孩子已成长到能表达独立意见。
那么,获抚养权的一方能把孩子带离新加坡吗?根据妇女宪章第131条,在离婚程序进行中或父母一方有专属抚养权时,法庭可因任何一方的申请,发出制止令不准有专属抚养权的一方把孩子带离新加坡,又或是可以带出国但须遵守某些条件。
5 离婚后继续住在一起算假离婚吗?
只要法庭裁决离婚,就是真离婚了,但法律不禁止已离婚的双方继续住在一起。仍然住在一起,通常是没有能力另找住处,但这涉及法律后果,例如一方是外籍,因持有亲属准证而留在新加坡,那就必须在准证到期后离开,因为移民局只按法律办事。若你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要向建屋发展局申请新加坡公民单身计划下或育儿优先计划(若你有孩子的抚养权)下的组屋,你又长期与离婚了的另一半同住,两人形同夫妻,那肯定会引起怀疑。离婚是因为两人的感情已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难以继续相处。如果离婚后没有离婚的实际行动,那么有关当局必会调查。一旦发现虚假宣报,那就犯法了。
6 为了居留权而假结婚,将面对什么后果?
这是严重的罪行。根据新加坡移民法第57(C),任何人明知或有理由相信结婚的目的,是协助其中一方得到移民的利益而结婚,可被判罚款高达1万元或坐牢长达10年,或两者兼施。任何人协助他人这么做,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无论这种假结婚发生在新加坡或在国外,根据妇女宪章第11A条,这样的婚姻是无效的。如果因为假结婚而取得本地居留权,那么被揭发后,居留权会被撤销,也可能会被驱逐出境。
婚姻无效,家庭关系也没有了。夫妻无法享受相关权益,如财产继承权及子女监护权等自然都没有了,留下的只是信用污点和案底。
7 为了逃避债务假离婚,会面对怎样的法律后果?
如果夫妻双方签署分居协议,协议中包括财产转移后分居,那么分居四年后可正式离婚。然而,通过这一操作以逃避债务,是违法的。法律后果包括:
1)根据破产、重组及解散法令(Insolvency, restructuring and dissolution Act) 第438条,若欠债人为了避债而把资产低价或无偿转移给他人,法庭可裁决资产转移无效以保护债权人。
2)在上述法令第402条下,若有欠债人被债权人申请破产,在庭令发布日前的五年内,为了欺骗债权人而赠送或转移财产,则是犯了破产罪,可被判罚款高达1万元或坐牢长达三年,或两者兼施。
3)欠债人还可能违反刑法第206条。按此条文,若有人知道法庭在民事诉讼中会对其财产下执行令,却隐瞒或转
移财产给他人,一旦罪成,可被判坐牢长达两年或罚款或两者兼施。
4)在刑法第421条下,若某人知道他的财产将会按照法律分发给他的债权人,却不诚实地隐瞒或转移其财产,一旦罪成,可被判坐牢长达三年或罚款,或两者兼施。
5)欠债人也可能违反刑法第182条的向公务人员提供假信息罪。
除了可能触犯上述罪行外,法庭也可能裁决离婚无效。不过即使财产已被转移,债权人也可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追讨债务。欠债人有了这些记录,将来要向政府部门或银行申请一些优惠计划或贷款,就会比较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