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连台好戏看兴趣圈内的新活力
文 · 蔡曙鹏 图 · 受访者提供
近日,戏曲演出像接力赛一样。新老剧社、中学戏曲学会,你方唱罢我登场。潮剧、越剧、京剧、粤剧、歌仔戏,一台又一台陆续和观众见面。还有作为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2024年“华彩”开幕大戏的潮剧《典妻》,醉花林邀请广东潮剧院、韮菜芭城隍庙剧团邀请广东省潮剧艺术院和厦门歌仔戏剧团、新加坡莆仙同乡联合会邀请福建莆仙戏剧院,加上新中合作项目——为苏州工业园区成立30周年主办呈献的《牡丹亭》(苏州昆剧院),真叫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众应接不暇。
任何地方的戏曲发展,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1]。不同剧种如此密集的演出,文教组织、宗乡会馆及文艺团体办文化讲座、新书发布会、文史展览会、美食节;中小学生演讲、翻译、讲故事、相声比赛等等。作为在新加坡有近两百年历史、民众所熟悉与喜爱的文化艺术形式,依然有深刻认识其价值的当代群体,尽心力以不同方式守护、传承与传播,可视为当前华社对文化传承意识的逐渐加强。
新加坡中学推广戏曲的佳例
先说一个例子:武吉班让政府中学的黄梅戏《白蛇传》。黄仕英和胡桂馨伉俪创立的敦煌剧坊率先在校园播下戏曲展演的种子。1995年,戏曲学院成立不久,在教育总司长叶顺光(John Yip Soon Kwong)的支持下,于公教中学举行了戏曲进校园说明会。我介绍了戏曲学院为中小学生设计的各种特色课程,出席会议的19位中学校长和21位副校长与众多华文部主任、老师都认可这些课程的教育意义与功能。很快,就有负责老师邀请戏曲学院为学生演出如《三打白骨精》《罗摩衍那》《阿Q的故事》《林谋盛》选段等等为学生打造的节目。但我最希望能推进的是:接受我们委派教师到学校培训学生、演出戏曲剧目,与戏曲学院共同建设校园戏曲文化。学生指导排演,才能让他们在其过程中,真正体验戏曲的博大精深与高雅精湛。
武吉班让政府中学(简称武中)是最早参加戏曲学院培训,演出完整剧目的学校。先以我和庄惠煊根据《灰姑娘》改编与导演的小戏《绣鞋奇缘》,参加戏曲学院主办的第三届“青年剧展”。徐艳芬校长(Shirleen Chee Yan-Hoon)在观看演出后,看到戏曲剧目的排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当机立断接受排演跨文化原创剧目《罗摩衍那》在翌年公演的建议。那是我编导、朱飞跃和张辉合作编腔的黄梅戏,1999年在泰国国家剧院首演,2000年在印度巡演的剧目[2]。负责编导的陈国华主任煞费苦心鼓励学生参加培训,反应不错。陈主任慧眼识人才,选了篮球健将张宇豪饰演拉玛王子、马来学生法伊莎(Faizah Samsudin)饰演习妲公主,印族学生范玛(Varma Vinod)饰演国王。戏曲学院组织了包括秦占宝、张莉、林嘉等人的教师团队,在武中排练了近半年后于维多利亚剧院隆重公演。2004年5月13日时任教育部长尚达曼访问武中时看了这部多元民族学生演出、取材自印度史诗的戏曲后非常高兴,离场前连连为学生的努力点赞。他在8月8日的国会发言里,表扬了武中为跨文化戏曲所做出的努力。《罗摩衍那》翌年受印尼廖内省政府的邀请,到其首府丹戎槟榔举行的国际艺术节演出。自此,戏曲活动在武中开花结果,成为我国校园戏剧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不久前,在武中薛哲禧校长领导下,师生共同筹备的马来话剧和华族戏曲在4月底公演的消息传开后,泰国电视台Sittan导播特地带领摄影组到学校拍了排练纪录片。曼谷大学Punnasak副教授组织了表演艺术系师生21人来看《白蛇传》,观赏新加坡学校传承传统艺术的成果。《白蛇传》共有演员39位,由林嘉移植为黄梅戏《游湖》《惊变》《水漫》和《断桥》。武中舞蹈组学生演出多段群舞强化角色情绪,或渲染剧情变化气氛,并在《水漫》一场跑龙套,文武戏兼备,让曼谷大学师生赞不绝口。Punnak副教授赞道:“武中学生马来话剧服装布景色彩斑斓,剧情轻松有趣又有教化功能。《白蛇传》武戏节奏的把控精准、青蛇和天将对打,快、狠、准,反映了学生勤练的可贵态度与精神。龙套演员鱼贯登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武中开展传统艺术学习活动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参考。”
在武中负责戏曲活动的陈国华主任说:“历年来在一位又一位校长的大力支持下,武中的戏曲演出,已经成为学生皆知的特色活动项目。培训学生参与戏曲活动,目的不只是为了学技艺,更在背台词、记唱词、学表演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华文的热情。学校也安排马来话剧和戏曲节目同台演出。同学们也从表演的内容,接触到彼此优良的文化传统美德,领略母语文化和舞台艺术的优美,并且学会合作、自律,强化了团队精神。”
历史悠久京剧团的新面貌
十几年前,宗乡总会主席蔡天宝谈及新移民融入课题时,曾提出应以“兴趣圈”打破会馆社团地缘与血缘的传统限制,协助新移民融入本地社会。戏曲圈正是“兴趣圈”之一。为数不少的新移民二十几年来悄然加入多个剧种的戏曲圈,给戏曲圈带来新的活力。最近两个剧团的演出,展示了这股力量给京剧和越剧带来的新面貌。
京剧在新加坡有130多年历史了。1893年12月27日从福州南来的福祥升京班,是拥有90多人的大戏班。该戏班在庆升平戏院的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持续演到1894年1月6日,天天宾客如云,带动了对京剧并不熟悉的新加坡民众观戏的热浪。之后,中国京剧班接踵而来,演出场所多样化,商演卖座。到了30年代,茶楼听戏,游艺场看戏,渐渐成为时尚。然而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点燃了侵略战争的火苗。就在日军向东南亚挺进时,新加坡一批热爱京剧的社会贤达,响应林庆年的号召,成立了平社。这个业余京剧团体成立时,郁达夫写了一篇庄严的发刊词:“敌国兴戈,千古著盖世拔山之勇。同人等集成平社,原为陶情;戏衍渔龙,无非言志。盖亦欢娱不忘救国,博弈犹胜无为意也……天下兴亡,既尽匹夫之天责……”不久后,平社也投入义演筹赈抗战的队伍。
80年来,随着文化生态和语言环境的不断变化,京剧和其他新加坡剧种一样,起起落落,也曾面临“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困境。不过,平社在4月28日推出筹划已久的梅兰芳重要剧目《凤还巢》,在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上演竟座无虚席,难得的是,其中有不少青少年观众。《凤还巢》是梅兰芳率领剧团到美国六大城市巡演前,由齐如山执笔的一个新编戏,由承华社于北京中和园首演。显然梅兰芳和观众都喜欢这部喜剧,也许是因为闺门旦应工的喜剧很少的缘故,但他也在强调过这部喜剧不能演成闹剧。不断多次演出的《凤还巢》,几经研究琢磨,终于打造成一部久演不衰的好戏。平社的演出,让观众看到这部生旦净丑行当整齐、能展现艺术特色的京剧好戏。
年长的观众可能看过李翰祥、高立导演的黄梅调同名电影。除了男女主演李香君和金峰外,也还记得蒋光超扮演朱焕然的可笑形象。这个处处夸耀自己财富与地位的人,糊里糊涂冒名顶姓,结果娶了一个其貌不扬的女子,闹出大笑话。京剧《凤还巢》也是由朱千岁(新移民工程师王博明饰演)这个角色带出第一个笑点。他小题大做,出一次门,在短短时间内,借情境变化,三次更衣,炫耀财富。这个喜剧情境构置正是笑点的客观基础。扮演者避免了明末清初戏曲批评家丁耀亢《啸台偶著词例》提出的“十忌”之第十忌:不作刻意的夸张。扮演者若无其事地指示家丁配合他换衣,荒唐的行径,让人觉得好笑,不会因为故作夸张而导致“观听起厌”。
《凤还巢》里的刘伟嘉,亦生亦旦。前半部演程雪娥,后半部演穆居易。来新加坡15年,业余到平社学戏演戏。他演程雪娥,雍容尔雅,举手投足,落落大方。新秀常熙雅,端庄秀丽,也把握住了大家闺秀的风范。最后洞房一场,编剧安排李云峰扮演程浦、刁庭安扮演周公公、水江天扮演洪功。3人都想搞明白大喜之日,为何被封为镇威将军,又娶了美娇娘的穆居易竟满脸怒容。这段戏的大段念白,如果节奏没掌握好,戏就显得拖沓。但3位新老移民演员和刘伟嘉扮演的穆居易,来回传话答话之间,一来一往紧扣,保持住其趣味性和喜剧性。尽管有时演员游离在京白与韵白之间,观众乐在其中。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说:“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我忧”。台词中一些笑点,发挥了作用。前面穆居易和程雪娥都曾经有担忧、有挫折,最后终于有了美好结局。正是王国维概括古典小说和戏曲时说的:“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凤还巢》也符合亚洲戏剧的以大团圆的“环形结构”。
热爱京剧的任伟辰,多年前曾受秦占宝邀请,合作演出实验京剧,敢于探索,精神可嘉。这次,他跳出京剧的规范,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程雪雁。夸张的表演和几句英语台词更让少儿观众乐不可支。然而,戏曲丑行对饰演的人物有着特殊的表演要求,装扮上也讲究“丑中见美”为宜。
越剧“兴趣圈”凝聚各类人才
发源于浙江绍兴嵊州,越剧又称绍兴戏。越剧在新加坡历史比京剧短得多,从1998年戏曲学院邀请南京越剧团水小燕老师开办了本地的第一个越剧课程至今,不过26年。越剧却奇迹般的在这里落地生根,成为深受年轻观众喜爱的剧种。其中大部分观众和热爱越剧的本地演员,并非浙江籍贯的华人。学习以嵊州方言为基础、吸收了中州音韵和官话的语言有难度,但因为喜欢这个剧种,就学听、学唱、学演。
在本地定期演出、积极在社区推广、到海外参加戏剧节的新加坡越剧团竟有6个之多,数量超过在本地历史更悠久的京剧、歌仔戏和琼剧团体。这个奇迹的出现是因为越剧这个只有百多年历史的剧种,非常有活力。从20世纪40年代
袁雪芬与田汉紧密合作开始,越剧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重视剧本的文学性,善于吸收各种艺术表现样式的优点,不断提升创造力。越剧又是一个努力调节自己、开拓不同群体欣赏需要的剧种。舞台表现方式不断充实,服装设计与舞美设计讲究优美清丽,审美价值较高,因此即使对其语言不熟悉,也乐于观赏。
本地历史最久的越剧团是大唐文化传播(原为2000年初成立的上海越剧欣赏学会,创办人符国婉)。国婉是1998年最后一个报名参加戏曲学院越剧课程的学员,但后来她对推广越剧做出巨大贡献。1999年7月1日,她与《狮城越剧第一篇》参与者的周雅兰,在马林百列民众俱乐部创立了“上海越剧欣赏学会”,立志“培养年轻人对戏曲艺术的欣赏能力,并且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这是新加坡第一个业余越剧团体,9个月后一连两晚,在维多利亚剧院首次公演。25年来,几经辗转,易名为大唐文化传播,2005年从私营团体转型成为一家非营利机构,并在2017年获得了艺术慈善机构地位。
这些年来,大唐文化传播排除万难组织许多大大小小的演出,也在中国、马来西亚和越南呈献传统越剧或原创越剧。国婉广结善缘,其董事部人才济济,近年华丽转身,队伍年年壮大,一年一大戏。最近公演的《五女拜寿》,聚集了舞台经验丰富的新移民和热心学习越剧的本地多年龄层演员,并由华乐界青年才俊组成的聚乐团现场伴奏,中国越剧名师杨晓海指挥。现场音乐的伴奏,让演出质量大幅度提升。
《五女拜寿》是浙江著名剧作家顾锡东的代表作,主题深刻、唱腔流派多、角色个性鲜明,是一部展现剧团整体表演水平的好戏。令人赞赏的是活跃于越剧舞台多年的张思梅(饰演陈夫人)、郑松青(饰演俞志云)、夏雅梅(饰演杨元芳)和方艳玲,凸显了抱着终身学习态度的业余演员的不俗成果。不同年代来我国的新移民林嘉(饰演陈动念,潮剧演员)、查琳娣(饰演杨继康,评剧演员)、徐赫阳(饰演邹应龙,京剧演员)亦为演出添彩。
戏曲“兴趣圈”,是新移民寻求融入本地社会的充满生活趣味的渠道,戏曲舞台也因为新移民的加入而更精彩。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戏曲文化的建设,也急需提倡自省精神。每一个项目完成后,反思台前幕后的种种不足,听取批评,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探索艺术理论是进取之道。自省风气若能蔚然成风,戏曲舞台,必更精彩。
注释:
[1]黄仕忠,《探寻戏曲史研究的新视野》,《文化遗产》2021第6期。
[2]董上德,《外国故事戏剧化的东南亚实践》:《实叻埠十部戏》,南华潮剧社,2021年,第148-159页。
(作者为新加坡戏曲学院创院院长、民族音乐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