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兴玩转街头文化
点燃创作热情,刮起时尚风潮。
文│吴晓君
图│受访者、新报业媒体提供
一般人认识陈耀兴,是从Culture Cartel街头文化展开始。但对熟悉本地时尚圈的人来说,陈耀兴早已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18岁入行,23岁首挑大梁担任名表展的秀导,37岁举办亚洲史无前例的街头文化展,持续为新加坡的时尚潮流文化增添色彩。
误打误撞入行
小时候的陈耀兴,生活和高端时尚沾不上边,更从未想过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秀场指导。
他16岁辍学后即踏入社会,第一份工作是在知名牛仔裤品牌的零售店担任销售员。既“潮”又“街头”的牛仔裤,有着悠久的历史,陈耀兴在学习牛仔裤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敏锐的时尚嗅觉,还迷上了古着和经典风服饰。
“这份工作让我对时尚潮流这回事开始有了认识,渐渐产生兴趣,我甚至托人从日本帮我带回价格昂贵的珍藏版鞋子。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我只能靠到纪伊国屋书店翻看日本杂志来跟进潮流的发展,从中研究什么风格适合自己。”他回忆道。
人生契机出现在他18岁那年。当时他在一家酒吧当酒保,和顾客交谈间,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的贵人。
这名被陈耀兴称为“恩师”的贵人,是一名高端时尚品牌的视觉陈列师(Visual Merchandiser)。视觉陈列师是一个品牌背后重要的形象推手,能用巧妙的手法让大众感受到品牌的价值,继而掏钱消费。陈耀兴从恩师那里听了许多故事后,对这门创意产业产生极大的兴趣,并因此认识了赫赫有名的创意顾问兼秀导秋吉英树(Hideki Akiyoshi)。
首挑大梁 一夕成名
陈耀兴表示,尽管当时毫无时尚背景和经验,他却凭着“初生之犊”的勇气,大胆地去面试当秋吉英树的学徒。结果,他被录取了!
由此,他开始走入秀场学习办秀,从策划、布景、灯光和流程编排,每个环节都得掌握。然而,就在越做越有信心时,他却到了服兵役的年纪。因为想要一份稳定的收入,他选择签约成为正规军。
四年后,他离开了部队。就在对未来感到茫然的时候,恩师给他送上了一份“大礼”——策划一场30万元名表秀的机会。
“我觉得自己挺勇敢,一口答应接下工作。不过我已经离开秀场四年了,该怎么办?于是,我联络以前一起工作的同事,看有没有人可以跟我一起做这场秀。当时的我刚刚离开部队,连个团队也没有,没想到恩师竟愿意把这么一个重任交给我,我很感谢他的信任。”陈耀兴的第一场秀圆满落幕,那时他年仅23岁。
超过千场海内外秀
此后,陈耀兴的名字在时尚圈传开,合作邀约不断。至今,他所导过的各种大小品牌秀、时装秀等,地点包括海内外,数目不下1000场。
其中一些秀展,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例如新加坡时装周、蒂芙尼珠宝秀、Calvin Klein 亚洲区时装大秀、新加坡红点设计博物馆的第一场时装秀等。
陈耀兴回忆早期为国际大品牌办秀的经历时表示,他的出现其实令很多商家和业内人士感到惊讶,因为没有人会想到负责这种大秀的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黄毛小子。而他能有这些机会且顺利完成任务,得归功于给予他创意灵感泉源的恩师,以及教会他实际秀场操作的秋吉英树老师。
“我不是科班出身,从没上过课,做什么都比较天马行空,不会有太多顾虑。也正因为这样,我曾经得罪过一些业内人士,虽然那时并不好过,但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亚洲首个街头文化展
入行至今超过20年,陈耀兴本身的经历就和秀场一样精彩。从与人合伙开公司、成为大企业旗下子公司的管理人、独自经营品牌和项目管理业务,到成为Culture Cartel的主办人之一,每一步都是一个里程碑。
自2018年开始举办的Culture Cartel,是一项集潮牌、球鞋、玩具、文身、运动、音乐等街头文化元素于一体的年度盛事。除了展览,还有以对谈会、工作坊等形式与公众交流的活动,举办目的是以新加坡为据点,在亚洲范围内推广街头文化。这样百花齐放的街头文化展,在亚洲史无前例。
其中,2019年度的Culture Cartel 于F1维修大楼举办,共邀请到150家潮牌参与,出席的街头艺术家来自东南亚、伦敦、西班牙、俄罗斯、日本、韩国等,三天的总出席人数达到1万8000人。2020年度的Culture Cartel因冠病疫情改在线上举行,直接成了一项跨国界活动,吸引多达7万人参与。
大胆创新 与时并进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Culture Cartel都可看到令人惊喜的创新元素。例如,2019年主办方邀请德国潮玩品牌Coarse,以及西班牙插画师Ricardo Cavolo与马赛地汽车跨界合作,展出了两组装置艺术。高档汽车与潮牌跨界合作,也是首创。
2022年,NFT被带了进来。主办方在展前推出一系列NFT图像,购买了NFT的公众可凭图像入场,享有参加一些活动的“特权”和特别优惠,还有机会获得限量版的潮牌商品和艺术作品。
马不停蹄创新的当儿,陈耀兴回望办展的初衷。他表示,自己小时候也爱玩滑板和BMX单车,街头元素一直住在他的心里。入行后做时装周,他会把东南亚各国设计师集合在一起开展,他认为街头文化也可以这样玩。而且人多力量大,各国艺术家集合起来后更容易被看见。
他说:“我认为展览是个平台,可让从未接触过街头文化的人走进来,尝试接触。例如一般人平时不太可能会去和文身师傅谈话,但在展览里,一切都会变得正常。办秀这么多年,我不想只是继续当个服务提供者,也想当个创作者,更希望借此启发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