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Oneness #34, Oneness Magazine, /海南人吃“笠”好运满满

海南人吃“笠”好运满满

文| 许瑞霞    图| 熊俊华

海南人有一个传统习俗,出嫁的女儿在闰年闰月,要带一种叫“笠”与三角薏粑的吉祥食物回娘家,祝愿父母身体健康长寿、吉祥如意。

顺逆境吃笠、红白事吃薏粑

这两种传统小吃也有去霉运,来好运之意。说到笠,是一种类似粽子但又不是粽子的“饭”,外形更像本地人吃沙爹时配搭的沙爹饭,都是用嫩椰叶编织后包裹而成。沙爹饭是扁四方形,传统的笠是枕头形,由于会编织笠的人越来越少,只有在一些海南美食节或祭拜神明的庆典上才能吃到。

后港水尾圣娘庙主席王振胡特别安排擅长制作海南糕点的王裕芳,示范制作三道海南经典小吃。每年农历十月十五的水尾圣母娘诞,王裕芳与多名义工会制作数百个笠与海南传统糕点薏粑敬拜神明。

传统的笠裹的是无馅白米饭,只有椰叶与米饭的淳朴香气。后人为了增添美味,加入三层肉、香菇、五香粉、蒜油等食材,造型也多样化,从传统枕头形,变化出三角形、菱形、花形等。69岁的王裕芳从小在罗弄阿苏海南园长大,她的80多岁舅舅向村里长辈学得传统编法后,又研究出多种编法并传授给她。

海南人吃笠历史悠久,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可以吃笠。顺境吃笠,是把好事圈住,逆境时吃笠,是把厄运解开,顺境时送笠是送来祝福,祈望美好;逆境时送笠安慰,送来战胜困难的信心。因此,吃笠时,是不能用刀切开,而是将“笠壳”一条一条地抽剥解开,有“解宽”与祝福之意。

王裕芳示范如何制作海南传统糕点:笠(上图)和薏粑(左图)。

海南岛上处处椰影婆娑,当地人有一句话,无椰不成糕。薏粑有三角形和圆形两种,前者象征福禄寿,后者有圆满幸福、甜蜜丰收之意,是喜庆节日不可少的糕点。王裕芳以糯米粉揉成面团后,再裹入椰糖、椰丝、文冬姜、芝麻与花生炒制的馅料或将这些馅料滚在外围。一般的薏粑是白色的,但她用番薯做成黄色薏粑,增添糯米皮的香甜Q感。薏粑如果没有点红点,就是办白事用。

海南还有一道名字恶心却有益身心的特色小吃 —— 鸡屎藤。以糯米粉、粘米粉与鸡屎藤汁揉成长条形的粑仔,加入用班兰叶、椰糖与姜做成的糖水中煮熟。鸡屎藤粑弹牙中散发淡淡清香,连姜汤一起下肚,整个身子便暖和起来。按海南一些地方的风俗,每年七月初一,家家户户必吃鸡屎藤汤,据说女人在这一天吃,有补血效益,当地产妇也以它滋补身体。

鸡屎藤汤是一道暖身补血的营养汤。

舌尖上的浓情厚谊

海南会馆会长潘家海说,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产,也因此就地取材做出独具风味的家乡菜。家乡的味道,是联系乡情的一道桥梁,没有年龄的隔阂,也是沟通年轻人的好方式,从而将传统文化与美食传承下去。

海南岛与其他侨乡一样,早年生活困苦,只有过年过节才会杀鸡吃肉,因此非常珍惜食材。如在本地常见的杂菜,除了包菜、黑木耳、腐竹、冬粉、虾米之外,还加入炸猪皮、青蒜、鱿鱼干等与鸡油一起炒出独具海南风味的杂菜。

凤梨炒鸡胗的食材有鸡内脏与炸猪皮,酸甜果香为平凡的食材带出美味的口感。鱿鱼干炒韭菜、三层肉、冬粉的鱿鱼香气,潘会长说是海南菜的特色。

后港水尾圣娘庙主席王振胡(右一)与海南会馆会长潘家海积极推广海南文化与美食。

创立于1854年的海南会馆,走过160多年的悠悠岁月。目前在本地的海南人只有30多万,但海南人的乡情凝聚力强,会员多达6000多人,是宗乡会馆中少见的。潘会长指出,新移民中,多数是海南新娘,大约有一万多人,有很多是嫁给其他籍贯的人,初到新加坡时人地生疏,加上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都不一样,造成夫妻与家人生活不协调等问题。海南会馆会出面调解,为他们排忧解难,争取福利。

为推广海南文化与美食,海南会馆在过去五年间,每年会主办一场盛大的海南美食饕宴,成了舌尖上的凝聚力。此外,会馆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如去年6月与后港基层组织等联办海南文化节,还有参与今年春到河畔的各籍贯传统美食活动等,借此增进本地人对海南文化的了解,以美食拉近距离。

浓浓海南家乡味:鱿鱼干炒韭菜(前,顺时针)、凤梨炒鸡胗与海南杂菜。

*注: 鸡屎藤是一种蔓藤类植物,用手揉碎后初闻有鸡屎味,因而得名。但是品尝之后,感觉到一股滲入肺腑的清香。

Home/Oneness #34, Oneness Magazine, /海南人吃“笠”好运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