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亲社团到宗乡总会——我的社团之路
文 图 · 潘家海
2022年甫开年,回顾过去两年因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世界各地的处境,莫不令人深深认识到,世界之于病毒,没有疆界,任何国家都不能自外于这场全球灾难。即使缩小范围,放眼一国,也惟有上下同心,共同面对,从政策、社会、经济和民生等各个方面抗疫防疫,才有望共度时艰,克难发展。
此刻,在电脑荧光屏前,要为《源》写一篇有关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的文章,联想起“共度时艰”的精神是自然而然的。
以“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来概括宗乡总会的成立脉络,由个别会馆的林立,直至联合总会的设立,以因应不同阶段时代的要求和挑战,是甚为恰当的。而这两股精神,也正适用于当前克服疫难的境况。
个人在2010年出任海南会馆会长,并代表海南会馆出任总会理事。宗乡总会予我机会从更高层面上参与华社事务,得以从社会与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能与众理事齐力推展会务,略尽绵薄之力,回馈社会,深感荣幸。
一路走来,请容我简述我的社团之路。
其实,由于个人的生活境遇和为事业奋斗,我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时,已经年近壮年。1995年,我所属的新加坡琼崖潘氏社为庆祝成立40周年纪念,同乡老前辈拉我前去协助筹办相关事宜,正式加入潘氏社理事会,之后被选任会长至今。
潘氏社在新加坡的宗亲团体群中,规模比较小,200多个会员,但凝聚力强。这里可说是我寻根究底,深入去认识“己所来”的开端之所。她让我亲身感受当年祖辈从海南岛漂洋过海南来,互助互惠的精神,也使我有机会和祖居地联系沟通,并扩大与新加坡社团界的互动和了解。
忆起当初加入潘氏社,正好遇到海南潘氏懋德别墅修谱,在填写直属亲属时,开始认识宗亲之间的关系。原来潘氏社内的宗亲有些两百年前是一家人,一些宗亲甚至远至700年前是一家人。树有根,水有源,这神奇的中华文化如此巧妙的代代传承,引起我很大的兴趣。
2007年,我受邀参加海南会馆的选举,同年进入海南会馆理事会。2009年,会馆筹办第11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个人受委为筹办委员会主席。由于临时受委,对于未曾亲历这种跨国界大型会议的我,无疑是个大挑战。它让我努力争取时间,奔走于各国与地区的海南乡团之间,在工作伙伴们的群策群力之下,联谊大会圆满举行。
海南会馆是一个较大的组织,在新加坡这个多元种族的国家代表着一个华裔方言族群,比之人力与财力,较其他琼属社团更占优势。承先辈们的远见,购有义山,还经营养老院照顾有需要的乡亲。
同时,新加坡海南会馆与海南省之间的关系密切。新加坡海南会馆与世界各地海南乡团之间的频密交流,如世界海南乡团联谊会早在1989年由新加坡发起成立,在人文和文化的交流与传承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我愿意服务会馆的其中一个原因。
2010年1月,我当选海南会馆会长,并代表会馆出任宗乡总会理事,至今12年。间中担任过总会财政,目前是副秘书长,参与总会的日常运作。
从潘氏社到海南会馆,再到宗乡总会,服务社团已经25年。社团里大家互相的扶持、关怀和互助,间中虽然也有意见不合而滋事者,但这毕竟只是少数,社团的整体发展还是向好的。
服务族群、服务华社、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是大前提;原则的把握,公义的坚持,道德操守的护佑亦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诉求。虽然没有一个人是完善的,但我打从心底以这些指标作为我服务社团的座右铭。
第十五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2017年12月1日上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潘家海代表新加坡海南会馆致辞
2016年7月31日,潘家海在新加坡51周年国庆暨琼崖潘氏社成立60周年社庆活动上为本社子女颁发奖学金
在总会的日子,我得以向来自各界的资深社团前辈、热心的同侪、积极的年轻人学习,磨练、思考、建言、关怀、推展,得益匪浅。
此刻回首,在宗乡总会也有12年的光景。这12年来,内外和大小环境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宗乡总会在前贤建设的精神基础上,也在迎合时势的需要而不断与时俱进,我也有幸参与了这一进程。
单一的宗亲会馆经历百多年的发展,每一历史阶段,皆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客观的局势导致其功能的逐渐改变,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会员来源和服务对象。这是一直上演的戏码,时时要正向面对,即使规模和资源大如总会,也不敢松懈步伐。
试举外来移民社群为例。过去二三十年来,世界局势千变万化,华人新移民的来源地已转向大陆的北方,其他种族的来源地也变得多元。政府的功能覆盖面更加完善和全面,使本地原有的地缘性社团吸引不了新一代的年轻人,更不用说新移民。比如,社团不再像以前那样协助新移民找工作找房子。
我们看到了,宗乡总会不遗余力地发挥其跨籍贯社团组织的功能,陆续吸引了像华源会、天府会、天津会、九龙会、江苏会等等新移民组织的加入。
同时,为了让新移民能够更好地融入新加坡社会,宗乡总会也开始探讨和策划活动的焦点,注重加强本地文化与习惯的认知和认同。比如,在2011年开始举办像“会馆走透透”和“文化之旅”之类的活动,开放给本地居民和新移民参加。
在新加坡独有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走访四大种族的地标性建筑和民间文化,从而引导参加者现场接触、感受这片历史人文色彩丰富的家园;同时,希望带动新移民了解本土多元文化的生根发展,培养对新居地的感情。
“会馆走透透”走访代表性会馆如:海南会馆、应和会馆、福建会馆、新加坡南安会馆等。
“文化之旅”迄今已走访17个有代表性的历史景点,走访代表性景点包括:
2015年,哈迪杰回教堂(Khadijah Mosque)。
2016年,配合国家文物局(National Heritage Board)的文化遗产节走访包括怡和轩俱乐部、友竹俱乐部、拉延西迪维那雅加兴都庙(Sri Layan Sithi Vinayagar Temple)、准提宫以及位于达士敦坪公园(Duxton Plain Park)的马来圣墓。
2017年,走访加东地区探索华人文化。
2018年,走访滑铁卢街。
2019年,以“新加坡建设者”为主题的“文化之旅”带领公众走访19世纪至20世纪期间由“印度劳工”和“红头巾”建造的标志性建筑与文化地标。
2020年,由于疫情的关系移师线上,实现了线上ZOOM“黄埔河畔历史文化”之行。
2016年,岡州会馆文化之旅
2018年10月,滑铁卢街的文化之旅
2019年3月,印度劳工文化之旅
在国际政经新态、全球化的趋势下,促成人口流动、移民之原因,已经不一而足。至于人与新居地之适应融合程度、身份和文化认同,涉及个人新的生活经验、态度和价值观等的心理建设,毕竟路途遥远,时时要调整步伐。
宗乡总会任重道远,新旧移民的融合,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小国寡民又没有天然资源的新加坡尤其重要。鉴于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及其特殊性,绝不可让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种族暴乱重演。
宗乡总会作为华社的领头羊,有两大项目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它们是中华语言文化基金与华族文化中心的成立。该举措从大层面上发挥了承上启下作用,并竖立了本地区传承、发扬和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支柱。
人类正处在专家学者所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阶段。数码科技、新媒体等极速地改变了人们通讯形态和认知行为。简单如沟通方式,传统的电话与信函通知已经很难作为联络或鼓励人们参与活动的管道,而新冠病毒肆虐,近乎冻结了人们的来往。疫情更凸显科技平台的重要性,总会的部分活动如“黄埔河畔历史文化”之行、“爱国歌曲大家唱”、“密室逃脱”等活动已移师线上。
幸好,为拓展宣传网络与受众群体,宗乡总会近年已经不断地探索,落实运用不同的网络平台来接触更多的群体。这些平台主要为:网站、面簿、微信公号和Instagram等等。
疫情要待何时平缓?世界各国的交往何时恢复正常?我们的社会何时回归正轨?经此一疫,摆在眼前的将是一个生活的“新常态”。宗乡总会当然也会在此新常态下盘点纳新,谋策新源。
在宗乡总会迈过35周年之际,感谢《源》杂志邀稿,让个人得以回顾一己的社团之路,深感能参与推展华团活动,共为社会谋福祉而无上荣幸,深怀谦卑和感恩之心。
(作者为宗乡总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