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Oneness #51, Oneness Featured Issue, Oneness Highlight Article, Oneness Magazine, /许承俊父子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

许承俊父子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

即便最困难的时刻,他们也没放弃,因为人生的意义是给予。

文│陈爱薇    图│新报业媒体提供

厨尊美食广场里头有七个摊位,用餐高峰时段高朋满座。

厨尊(Dignity Kitchen)美食广场开在文庆路69号的“红屋”,里头有七个摊位,售卖面食、西餐、印度餐、马来餐、罗惹、砂煲、水果、糕点和饮料。和一般食阁不同的是,员工以特需群体为主,食客需要更多爱心、耐心和包容心。

经营社会企业谈何容易,但许承俊(66岁)和许嘉玮(32岁)父子却不想U转。

许承俊在英国深造时,修读的是工程和工商管理双荣誉学位,以及电脑制造理学硕士学位。他曾在英国和本地任高职,后来成立管理顾问公司,帮助中小型企业在中国和印度进行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

他观察到随着社会的包容性提升,有较多雇主愿意聘用弱势群体,决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0年,他成立了“厨尊”,为残障人士、精神疾病患者、弱智、轻微失智症患者、癌症病患、社会特殊群体(如单亲妈妈)等提供培训,希望给予他们重拾尊严和自我价值的机会。

之所以全职投入社会企业,只因妈妈从小跟他说的一句话:“人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20年用来学习,第二个20年用来赚钱,第三个20年要用来给予。”

为了让弱势群体在完成小贩培训后有更多就业机会,许承俊起初在马里士他路熟食中心租下四个摊位。之后厨尊搬到加基武吉科技景大厦的食阁,以及实龙岗3道第267座二楼,2021年落户现在的红屋。

他10多年来为厨尊付出的辛劳,促使儿子许嘉玮在2023年与他一起并肩作战,为改变社会尽一份力。许嘉玮拥有英国诺丁汉大学金融数学理科学士学位,如今的薪金只有过去的三分之一。去年中他初为人父,负担增加了,幸亏妻子有固定收入,也支持他从事这份有意义的工作。

许嘉玮在工作中学会手语,虽有待加强,但已能和听障员工沟通,也受到员工喜爱。对于儿子的选择,许承俊表示尊重,也期待生力军将社会企业带到另一个高度,帮助更多人。

培训小贩,发放饭盒

许嘉玮(左)从基本学习,了解经营厨尊的一切细节。

许承俊选择以小贩作为出发点,主要是任何背景的弱势群体都可成为小贩。培训门槛也相对比餐馆来得低,多数摊主只须专注一种食物。许承俊和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和总结,设计出一套可适用于不同小贩的设备和流程,例如单手烫面机、点字收银机、可调节高度的工作台。

烹饪教室每次录取10至12名学员,周一至周五上课六小时,共20天。厨尊还会给每名学员一天6元的津贴。课程完成后有一个结业礼,导师根据学员的能力布置任务,让学员的亲人朋友见证他们的学习成果。厨尊也会和从事饮食业的潜在雇主联系,希望能为学员成功配对。

厨尊今年迈入第15年,培训超过3000名学员。许氏父子希望这个平台能让特需群体掌握一技之长,多接触社会。

厨尊周一至五每天发放100个饭盒,吸引许多有需要人士前去排队。

厨尊的另一个固定项目是在周一至周五下午4时,免费供应100个饭盒给附近低收入人士。许嘉玮说:“通常下午2点半到3点就有人来排队,10分钟内就派完了。我们不会看什么认证卡,既然愿意花时间来排队的,相信都是需要这个饭盒。”

 

开二手书摊和小食摊

孺尊书摊由一群有特需孩子与他们的妈妈一起经营

许承俊也陆续开启两个项目。2012年启动的“孺尊书摊”(前称“尊严书摊”,Dignity Mama)是设在本地公共医院的二手书摊,目前已有五家。书摊由一群特需孩子与他们的妈妈一起经营,由母亲教导孩子打理摊位,如简单的清洁、整理和分类。

这个项目主要是帮助20岁以上,无法搬动重物和做粗活的特需者,为他们提供自力更生的机会。书摊把获赠的二手中英文书籍,以低价卖出(有些只售1元)。许承俊说,不要小瞧这些书摊,有时每天收入可达80至100元,足以补贴两三名特需者。

弱势群体在厨尊烘焙的糕点。

2024年厨尊在杨厝港巴士转换站开设“小厨尊”(Dignity Kitchenette),售卖饭盒、面包与蛋糕。小店专为患早期失智症或精神疾病,以及康复中的癌症患者而设。员工由新加坡失智症机构、365防癌教育协会、心理卫生学院、新加坡国立脑神经医学院等组织推荐。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协助员工重拾工作能力,从中寻找个人价值。

“小厨尊“为早期失智、精神疾病患者、康复中癌友提供就业机会。

厨尊美食广场有许多南洋风味料理。

爱心不分国界,许承俊接受香港市区重建局的邀请,于2019年12月在旺角开设香港厨尊,复制新加坡的培训和运作模式,售卖鸡饭、叻沙、椰浆饭、米暹等南洋风味料理。

刚开始反应良好,然而冠病疫情来袭,尽管当地政府给予支援,依然举步艰难,甚至须借贷巨款。许承俊也为此频繁来回两地,隔离次数不下八次。

他说,“我不是没有想过放弃,但一想到那里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就坚持了下来。现在香港团队已成熟,一个月只需过去一次。”香港厨尊目前已训练数百名特需者,并积极提供学员就业机会。

 

通过多个渠道增加收入

厨尊于2015年获得新加坡总统挑战社会企业奖,2022年拿下世界50最佳餐厅变革冠军奖。这些光环是一种肯定,但在现实中却是一笔又一笔的开销。小贩培训学员每天的津贴、一周五天发放的100个免费饭盒、孺尊书摊和小厨尊等项目,都需要经费推动。另外,厨尊约90名员工的薪水虽大幅低于市价,但仍是一笔固定支出。

目前的收入来源有四。第一是食品。除了在厨尊和小厨尊售卖食物,还有节庆食品,如圣诞节和农历新年的饼干。

第二是团体活动,一个下午的节目包括午餐、参观厨尊、学习简单手语、茶点,然后帮助打包下午4时发放的100个饭盒。活动收费为每人28元,并赞助100个饭盒(一个5元)。

第三是共欢同乐烹饪课程,有好几个不同配套。其中一个的节目包括参观厨尊、学习简单手语,然后分两组学习两道料理如罗惹和曲奇。接着陪到访的年长者唱卡拉OK和玩游戏,共享茶点及派发曲奇给他们。活动收费为每人58元,并赞助30名年长者的全程费用(一人20元)。如果没有年长者参与,只学习制作料理和享用下午茶,每人收费48元。

第四是开办全国乐龄学苑(NSA)烹饪课程,以及新技能资格(WSQ)的食品安全、冲泡咖啡、烘焙、烹煮中餐和马来餐等课程。

未来,许氏父子计划开设更多小厨尊和孺尊书摊,继续将这个社企模式推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厨尊是社企,不能接受捐款。许嘉玮呼吁:“我们欢迎善心人士及支持厨尊理念的人,赞助我们周一至周五的免费饭盒活动。也欢迎组团报名参加我们的课程和活动,还有到厨尊用餐和订购我们的食品。”

许承俊(左)和儿子许嘉玮推手通过厨尊,为本地弱势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及提升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