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海峡华人传承
——同安白礁王沧周家族
文图 · 陈煜
1872年5月18日,王有海、九河与沧周分别捐献500元,集资购买面积约221英亩多的土地,位于今武吉知马谦福路一带,习称“姓王山”,王氏宗人称之为“太原山”。这三位原籍福建省同安县白礁(今漳州龙海角美镇白礁村)的同宗叔侄,被视为王氏慈善(开闽公司)的献山人,其中王有海与九河为南来第二代海峡华人,沧周(Chong Chew,字登瀛,1835-1888)是三人中唯一出生于原籍的华侨。
在为本地开闽王氏编撰的系列纪念刊中,王秀南对沧周略有介绍:“年少南来新加坡,未受正式教育,凭其刻苦耐劳与聪明才智,投身商场,渐露头角。创设‘德昌号’,发展船务,与小吕宋贸易。经营土产。勤俭朴实,业务蒸蒸日上。”但在王沧周的逝世日期及安葬之地的记录上有误。
2006年王沧周玄孙女Chwee Im主持出版题为《从白礁而来:王沧周家谱》(The Journey from White Rock:The Ong Chong Chew Family Tree),本文简称《王沧周家谱》。在这本以英文撰写的288页家谱中,除了由Chwee Im主笔撰写的文稿,其他后裔亦写下对于祖辈的回忆,为王沧周家族留下珍贵的图文记录,也为华侨华人史研究提供详实的案例。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有关王沧周及其子孙的新闻报道,比对《王沧周家谱》的记录以及吴安全发现的墓葬信息,梳理王沧周家族南来第一、二代的生平经历,探讨华侨华人的家族传承,与祖籍地及宗乡团体之间关系的转变。
同安白礁华侨王沧周
根据白礁王氏族谱,沧周排行为17世,其下南洋的时间未知,相信是在成年之后,当时南洋已有同宗乡亲,例如王有海之父坤殿等。与许多同安先辈一样,王沧周发迹于驳船业,后创办德昌号(Teck Cheang),主要从事航运与木材生意。据其后裔回忆,德昌号设在如切河畔,今森林大厦与如切中心之间的位置。王秀南则记录德昌号经营往来小吕宋(菲律宾)船务。早期新闻报道显示,王沧周曾代表丝丝街与克罗士街的业主向市政厅提出改善区域内市政设施的请求,为女皇金禧庆典基金捐款等。
王沧周于1888年6月5日在丝丝街39号宅邸去世,未葬于太原山,而是长眠于1879年他购置的直落布兰雅产业,这片家族园地有23英亩多。王沧周生前累积可观的财富并留下遗嘱,1888年11月6日新加坡高等法院确认遗嘱执行人为其在新加坡的二房妻子陈新娘(Tan Sin Neo)和次子王祈顺(Ong Kee Soon,1867-1925),一年后公告其遗产价值为23万970.38元,推测是不动产的估价。
王祈顺留下一份1888年9月18日颁发的前往菲律宾、中国、日本等地的护照。作为海峡华人英籍民,他曾持此护照返回白礁祖籍地执行父亲遗嘱,并留下一份遗嘱执行状况的详细记录,显示王沧周的家庭关系与遗产分配。
王沧周去世时元配黄氏(Wee Tiam Neo)、三子祈振(养子)与四子祈安(养子)、以及他的姐妹Choh Neo均在中国。王祈顺通过律师支付黄氏应得遗产400元,交付三弟和四弟各自应得的遗产200元,未能寻获并支付姑姑应得遗产200元。此外,他亦记录在中国的两位弟弟共同居住于祖籍地的产业,该产业在30年内不能出租或抵押。
王沧周在新加坡的长子锦照(又写作锦昭,Kim Cheow)获得遗产1万元并继承德昌号。其妻陈氏(Tan Tay Neo)应得遗产1000元,其子Ong San Tee(王沧周当时唯一的孙子)应得遗产1万元。不幸的是9个月大的男婴在其祖父过世后6天早夭,未能继承该笔遗产。次子祈顺获得遗产3万元,其他所有不动产以及经营木材生意的王沧周公司。其妻Seow Pin Neo应得遗产1000元。
因为王沧周遗嘱未能完全得以执行,锦照将遗产执行人控上法庭,于1896年7月30日依法确认其应得遗产及相应利息。两年后,其妻陈氏亦通过法律手段确认应得遗产。推测王祈顺写下详细的遗嘱执行记录,是在诉讼期间应法庭要求所提呈的。
星洲海峡华人王祈顺
王沧周将在新加坡的二房陈氏列为遗产执行人之一,遗嘱每年支付其360元的生活费,以及最高3千元的丧葬费。《王沧周家谱》提及,因无法偿还每月贷款,丝丝街39号宅邸与厦门街91号店屋于1891年为新加坡保险公司所没收。陈氏与祈顺母子失和,陈氏搬到里峇峇利宅邸,1911年9月17日在那里去世。王祈顺及其家人则居住在厦门街90号。
王沧周将次子祈顺列为遗嘱执行人,而非长子锦照。《王沧周家谱》称锦照继承德昌号,经营驳船业相当成功,生活优渥,热衷体育运动,以打网球和踢足球而闻名,1885年参与创办海峡华人俱乐部,1909年去世。早期新闻报道显示王锦照曾出席名流聚会并发表演讲等。
王祈顺与妻子萧氏育有两子两女,长子守谦(Siew Kiam,1889-1975)、长女Seok Tin、次子守让(Siew Jiang,1897-1971)、幼女惜珠(Seok Choo)。《王沧周家谱》提及王祈顺夫人来自爪哇,生性刚烈,是慈禧太后般威严的族长。王祈顺英俊潇洒颇有女人缘,导致夫妻关系破裂,临终前想要见妻子最后一面亦被拒绝。
王祈顺继承主营锯木与木材贸易的王沧周公司,1899年5月1日与两位合伙人成立德春公司(Teck Choon&Co.),地址在劳明达街57号。王祈顺有着活跃的社交生活,作为海峡华人代表出席在中华总商会举行的会议,为爱德华二世庆典基金、威尔士王子战争纾困基金等捐款。
王祈顺的两个儿子都接受良好的英文教育。长子守谦在英华学校完成初级教育,1903年10月进入莱佛士书院,1904年底通过7号班所有科目考试,于1905年7月11日获得证书。1909年7月13日,年满20岁的守谦加入德春公司成为合伙人。次年,王祈顺将名下的不动产代理权授予他。在社交方面,王守谦参加多个社团组织,为一些筹款活动捐款。
王守让比大哥守谦小8岁,亦进入莱佛士书院学习,成绩优秀,1911年获得胡莱特奖学金(Hullett Scholarship),毕业后加入德春公司,后与他人合伙成立公司Chop Teck Hoe经营土产贸易等。王守让的社交活动亦很活跃,是一些机构的核心成员。
值得关注的是,1919年王祈顺曾与王三杰、王文达,代表闽籍王氏出庭解决政府征用太原山部分土地赔偿事宜,草拟慈善信托章程,1923年12月28日获得批准,1924年4月2日正式成立王氏慈善(开闽公司)委任三位信托人管理产业。当时王祈顺仍在世,但他及两子都未能成为信托人,其他两位献山人——王有海之子长顺、九河之孙瑞洲成为两位世袭关系的信托人,王金錬则是第三位信托人。
家族不动产业与墓葬
《王沧周家谱》展示了部分家族留存的法律文书,包括土地契约,为了解王沧周与祈顺父子的商业活动提供宝贵信息。王沧周于1864年6月23日购买位于大巴窑的一块土地,显示而立之年的他已累积相当财富。1870年代王沧周的收入相当丰厚,除了1872年捐献500元给闽籍王氏购置太原山,他于1874年5月6日购置厦门街产业,1876年购买武吉士的土地,1885年2月25日购买海南街七间店屋。
王祈顺继承了父亲购置的这些不动产,也通过公开拍卖购置相当数量的不动产:包括1905年1月购置桥北路583号;1912年购置基里尼路30号B;1913年购买仰光路一块空地;1916年购置硕莪街6号等。王祈顺父子及德春公司名下的产业,还包括加东安珀路15号、Sea Avenue 46A、安顺路73号和74号等。
在王祈顺购置的产业中,最负盛名的是位于史各士路(Scotts Road)的约克屋(York House),即今远东广场所在地。根据《王沧周家谱》记录,约克屋始建于1884年,后多次易手,1918年12月王祈顺以4万元的价格买下。除了日据时期为日本人占用外,约克屋是王祈顺后裔共居超过25年的宅邸。1950年11月10日王祈顺夫人在此去世,享年85岁,安葬于太原山。推测在她去世后,子孙将这一产业出售,后改为约克酒店(York Hotel)。
王沧周家族直落布兰雅园地曾有四座坟墓,1925年政府强制收购该产业,1932年计划迁坟,守谦守让两兄弟通过律师向政府提出抗议终止迁坟。1953年4月7日,这四座墓中的三座迁到太原山,一座迁到林厝港。2016年9月17日,探墓人吴安全在太原山与武吉布朗坟场交接处发现三处白礁王姓墓葬,墓主分别是王登瀛(即沧周)、王锦照、陈锦鍗(锦照妻子)。这三座墓就是从直落布兰雅迁葬的,另一座迁到林厝港的墓主推测为王沧周夫人陈氏。
王祈顺于1925年3月11日在约克屋去世,享年58岁,安葬于太原山。其墓地规模相当大,墓构件均为雕刻精美的石雕,彰显家族的社会地位与富裕程度。这座墓受到罗尼大道开辟的影响而迁葬,残留墓构件现存于天猛公艺术基金会草坪。1951年王祈顺夫人去世后,安葬在其夫墓的前方,墓地有相当规模,但较为简朴。
结语
早期南来的华人往往因忙于谋生,且多以原乡传承为重,鲜少留下家族谱系的记录。《王沧周家谱》的出版,展现十九世纪中期南来华人家族的传承、他们在本地与原乡建立的家族关系、家族产业的购置与墓葬等,有助于理解华商家族与华族社团之间的关系。
由同安白礁南来的王沧周有着两头亲:在原籍的元配领养儿子,致富后兴建宅邸供妻儿使用;在本地另建家庭助其事业发展,养育儿子接受教育,成年后参与并继承家族生意。商业上的成功使得他们参与宗乡团体活动,通过捐输以提升社会地位而成为闻人。王沧周次子祈顺维持与闽籍王氏宗亲团体的联系,但孙辈渐渐脱离宗乡网络,活跃于以英文为主的海峡华人社群。
2004年11月初,王受谦的孙子Chin Leong前往厦门找到祖籍地白礁,令正在编写家谱的后裔倍感鼓舞。他们在书中表达对于高祖王沧周的感恩:“我们向您致敬,因为您的敢于梦想,敢于与众不同,您的无所畏惧,我们才能在这里。”《王沧周家谱》出版后,后裔在武吉巴督街王氏慈善(开闽公司)骨灰翁安置所,为王沧周及两位夫人设置纪念龛位,重新建立起与宗亲机构的联系。
(作者为ON-LABO创办人兼主持人、本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