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eople, Yuan #161, Yuan Magazine, /中华文化的吟唱者陈垂良

中华文化的吟唱者陈垂良

文 · 李丽心     图 · 受访者提供

首届“全国中华诗词吟唱比赛”的冠亚季军和10名优胜奖得主与主办单位人员合照,右二为陈垂良(图源:林德文提供)

2022年12月17日,由海南陈氏公会主办,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陈氏总会、南舜同宗会及舜商宗亲联谊会协办的首届“全国中华诗词吟唱比赛”,在宗乡总会礼堂圆满举行。海南陈氏公会文教主任陈垂良负责策划和统筹整个比赛,也是5名评审之一。这场比赛后,他意识到诗词吟唱在新加坡并没有想象中的冷门,比赛让诗词吟唱出现在更多人的视野中,让他更有信心推广诗词吟唱。    

陈垂良说:“现在有很多人混淆诗词吟唱与朗诵,其实只有旧诗词才能吟,新诗才能朗诵。但若要朗诵旧诗词,那就要注意诗词中的平仄,根据其中的音乐点来分辨诗中平仄的拉长与缩短。多数人对于吟比较陌生,因为它既像朗诵也像唱歌,比较难掌握。而唱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把古曲配入诗词来唱,另一种是按照诗词谱新曲来唱。”垂良表示,将来会考虑和乐团合作,为诗词谱曲,也为下一届比赛做准备。  

一个人若能心甘情愿地去把一件事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那么,他一定热爱这件事。陈垂良便是这样一位热爱古诗词的人。

生活的磨练和积累

垂良对文学产生兴趣始于童年,小时候在中国海南岛生活时听到的海南歌谣便是他的文学启蒙。1958年11月,10岁的他从中国海南岛来到新加坡就学。因没有英文基础,他便降级从一年级开始学起,在新加坡英汉公学、启发小学及金昇中学接受教育后,开始服兵役。

垂良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新加坡港务局,经常会面对来自世界各地说着不同英语口音的人,这使英语基础薄弱的他面临挑战。不过,他迎难而上,每天厚着脸皮和不同英语口音的人聊天,从此学会听各国口音的英语。

2012年,陈垂良在丽的呼声电台主讲《英语零起步》

1979年至1989年,垂良入职新加坡国泰机构,并常驻牛车水人民剧场,担任经理。这期间,他学会了广东话。1979年,因工作需要,他被委派到中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工作——寻找中国戏曲表演团来新加坡表演。这期间,他接触到不同剧种的中国戏曲,并深入了解福建戏和广东戏。1989年,他从牛车水人民剧场辞职,做起了餐饮生意,在生意小有成就后转战中国西安,开了五间快餐店。然而,西安的生意并不顺利,2002年他又回到新加坡发展。

1970年代,垂良以垂仰为笔名,开始写诗歌,并于10年内在《星洲日报》文化版发表了200多首诗歌。垂良表示,在海港局就职期间,过程艰辛,颇有感触。生活的磨练和积累,也是创作的源泉。于是他化感触为笔墨,化经验为写作素材,便有了这些诗歌。

陈垂良分别在1978、1998和2009出版的新诗集

在古诗词的海洋里流连忘返

谈到诗歌创作,垂良还分享了投稿期间的小插曲。他说,投稿初期其实并没有这么顺利,经常会被退稿,偶尔才会刊登一两首。对于诗歌写作满怀热情的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继续坚持投稿。由于投稿的频率太高了,当时《星洲日报》的文化版编辑方修先生无奈写了一张字条:“垂良兄,若你能把投稿的劲化为写作的劲和阅读的劲,那么将来必有成就。”一句简单的话成为垂良精进的力量,接下来的三年他停止投稿,开始阅读各种诗词相关资料,下了一番苦功夫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待觉得自己对于写作有一些觉悟后,他才继续投稿,那时起几乎每投必刊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也给垂良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他表示,照这句话看,以前的诗词吟唱应该比写作更普遍,但如今却是相反的局面。这个现象让他更想要了解诗词吟唱。恰逢1980年代,他去听了广播局前新闻播音员吴至青的唐宋词吟唱会,于是便开始跟着吴至青出版的唐宋词吟唱声带自学。为了深入了解诗词吟唱,垂良在西安创业期间四处收集有关诗词吟唱的资料,但收获不大。后来,他又去了台湾各大书局,并找到很多以福建话来吟唱的诗词。他便一面做生意,一面研究诗词吟唱。

早在牛车水人民剧场工作期间,垂良就曾加入新声诗社,学写古体诗。2002年回来新加坡后,他受新声诗社时任社长之邀开办诗词吟唱班,一直坚持到现在。吟唱班从一开始的10多位学员发展到如今的30多位。垂良表示,他秉持“教学”二字,教的同时也不停地学,充实自己。如今,他也是新声诗社的副社长。

2002年,新声诗社和旧国家图书馆联办“诗词吟唱汇报演出”

从2002年至疫情来袭前,新声诗社每年都会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联办“诗词吟唱汇报演出”。比如,2019年10月26日,新声诗社及国家图书馆主办,海南陈氏公会、李氏总会、及马来西亚怡保山城诗协办的《儒家经典导读及诗歌吟唱》就在国家图书馆大厦举行。陈垂良主讲导读部分,来自协办团体的106人吟唱了《清平调》、《送别》和《Auld Lang Syne》。今年,汇报演出将于9月再度回归。

传承与坚守中华文化

2021年6月到2022年9月,垂良在958城市频道播出诗词赏析和吟唱音频,共30多首诗词。疫情期间,他开始制作大量的海南歌谣、诗词朗诵吟唱、诗词赏析等视频上载至他的YouTube频道,至今已累积275个视频。

谈到推广诗词吟唱遇到的挑战,垂良表示推广属实不易,学员年龄偏大,很难引入年轻学员。不过,他将会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吸引更多人加入诗词吟唱大家庭。一是学习创新,从古曲发掘教材;二是为学员创造演出机会,展示才华。

传承与坚守中华文化的关键在于让其融入生活,垂良就做到了这一点。除了写诗歌和教诗词吟唱,他于2006年在海南会馆开设海南歌谣班、海南会话班及海南文化系列讲座;2008年至今,教授《道德经》;2019年至今,制作古文赏析发至whatsapp不同群组(共约600人),每日一则不间断。

2019年,义安理工学院中文系的张萱萱老师率领毕业班同学到新声诗社和陈垂良进行诗词吟唱交流

2019年10月26日,由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及新声诗社联合主办,海南陈氏公会、李氏总会及马来西亚怡保山城诗协办的《儒家经典导读及诗词吟唱》于国家图书馆大厦举行

垂良的才气,除了来自生活的积累和不断的自修以外,还来自热忱与坚持——这就是对古诗词的热爱。至今,他仍在积极学习,同时发掘不同的宣传渠道,为吟唱中华文化而努力。

(作者为本刊实习记者)

Home/People, Yuan #161, Yuan Magazine, /中华文化的吟唱者陈垂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