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Oneness #40, Oneness Magazine, /融入新加坡,难吗?

融入新加坡,难吗?

移居来到这个多元文化的小红点,新移民面对一个崭新的,与原有生活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难免会有语言、饮食、文化上的差异,融入是否真的很难?
朱晓明

音乐人

我在这里已经住了21年,一路走来感觉很好,没什么适应不了的,可能因为新加坡是个发达国家,各方面的设施都给予生活很大的方便。

关于这个话题,我觉得应该先从饮食上来看,因为这是生活的必须,所以我在移民前就已做好功课,先了解这里有没有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

对一个北方人来说,长住下来还是挺兴奋的,因为以前吃的都是中国的北方菜,可在这里能吃到不同地区的华人美食,是一种福气。只不过我一直“局限”在华人的餐饮上,前阵子,我还跟太太说,这里很多本土食物我都还没尝过呢!

这不涉及口味问题,而是我不能完全看懂餐牌上的英文,更何况是马来文或印度文,就更不懂啦。有一些高大尚的非华人餐馆,菜单上连图片也没有,点餐时受到了一些限制,也许,只有在本地朋友的陪同下才能更好地享用本地餐。

有时候,我也会觉得不同种族的习惯会使我们在融入方面有点绊脚,例如刚来的时候,我自己吃猪肉,还邀身旁的马来朋友同吃,幸亏彼此熟络,对方才不觉得被冒犯,所以新移民要特别清楚非华人族群生活上有哪些禁忌,才可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还有一次,我到咖啡店的鸭饭店买吃的,摊主是一名中年auntie,付钱时我问她:“How much?”结果auntie瞄了我一眼说:“讲华语啦,讲什么英语?”可见新加坡也不是每个地方讲英语都行。

杨凯茵

幼教老师

以我在幼教的经验,我觉得最容易融入到年长者的群体。他们每天都到中心来接送孙儿,寒暄几句之后,他们发现我是台湾人,就喜欢用华语跟我交谈。特别是那些在国民服役时期被派到台湾演习的uncle们,会滔滔不绝地分享军中趣事,还热情地告诉我说哪里的鸡饭最好吃,周末有哪些好去处。

他们也很喜欢跟我讲福建话,只不过在遣词用句上跟台湾有点不同,他们经常说孩子的爸妈去“做工”,但台湾则习惯用“上班”。相比之下,他们比年轻家长更容易拉近距离,也许是年轻家长的华语不那么流利,无法多聊。

比较难适应的,可能是生活上的一些习惯吧。例如在处理垃圾方面有些不同,尤其在处理一些回收物品上不像台湾分得那么细,而是把很多东西混在一起回收。台湾人的习惯是用完之后,洗干净才丢进回收桶里,我的新加坡朋友就没有这个习惯,往往用完后就直接丢进回收桶,这么一来,很容易招来蚂蚁。

我在这里六年,对Singlish一直在适应中。当一群新加坡人在聊天时,他们说话的内容我不一定听得懂。尤其是在chat group里,我都是习惯性地打出完整的词汇和句子,但我发现很多新加坡人喜欢用缩写,例如“before”写成“b4”,

“no one”写成“no 1”,我每次都要私下问朋友才弄明白,我无法参与聊天,只好保持沉默啦。

林禄在

水墨画家

我移民这里快30年了,时间一晃而过。最容易融入的自然是语言。当初想移民时,日本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后来考虑到华语在这里普遍通用,所以选择了新加坡。

在这里生活感觉很舒心,因为民风简朴,社会安稳,只要做好自己就可活得从容,还可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回馈社会。想当年初来乍到,我也从中得到不少贵人的扶持,所以一路走来还算平稳。

说到最难融入的,也是语言。新加坡是个国际大都会,一般社交圈子都是以英语为主,住了这么多年,我的英语还是顿顿卡卡的,回想起来也可能因为被身边的人宠着的关系。

自小在这里接受教育的儿女,他们虽然中英兼通,但还是用华语和我沟通;教课时,我也是以华语教学,所以一直不敢接收外籍学生,直到在俱乐部认识了一名美籍妇人后,改变了我的看法。

略懂一点华语的她跟我说,教画无需对谈,因为绘画本身就是一种国际语言,画出来就能看懂。她的这一番话也就让我放胆去教。

另外,新加坡人一般都是通晓中英双语的,所以教画的时候学生就充当了我的翻译,我的外籍学生也就逐渐多了起来。

渐渐地,原本的难题也就变得不是那么困难了,可惜的是我一直躲在舒适的华语圈里,就很难有机会学英语了。

司言词

教育中心创办人

工作上的融合比较容易。我因为自己办儿童教育中心,跟很多本地机构、老师都有合作,觉得新加坡的社会体系完备,新加坡人工作的专业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都是蛮好的。所以我在这里跟大大小小的公司、各式各样的人合作,都挺顺利。当然,一般的工作难度和沟通问题总会有,可是底层的基础非常好,合作也是蛮顺畅。合作时,彼此的诚信度非常高,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在工作上真要挑的话,就是本地很多线上的系统不好用,界面不够友好,而且流程很长,填写资料时经常出现卡在那里,不知怎么好的情况。幸好,政府机构有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帮了我们不少。特别是疫情期间,帮我们申请了一些津贴,我们是非常感恩的。

说到这里,不由得让我想起一件趣事,记得一年中秋,我们约见一位咨询人员,因为我们好久没见面了,又是过节,便想送他一盒月饼。从我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很正常的人情,可他就是坚持不收,他说不可以接受我们送的任何东西,结果只好很尴尬地把月饼带回家自己吃了,哈哈!

后来我们还是有很多互动,他还是很热心地帮忙,慢慢地我了解到这是新加坡的廉洁文化,渗透在点点滴滴中。虽然当时我觉得有点尴尬,但现在想起来,我觉得这一层关系非常干净,感觉很舒服。

较难的是文化上的融合,这包括了生活与工作。我与本地人相处停留在表面上的客气,比较知心要好的,都是新移民的朋友,可能是因为共同的文化背景,所以话题更多,分享的事物也多吧!

马玉

人力资源公司老板

在新加坡30多年了,这里已成了我真正的家!然而作为新移民,多少还是会有些适应和不适应的地方。

先说说最适应的地方。新加坡是个清廉的国家,到政府机关办事手续清清楚楚,不需要走后门,找熟人。

这么多年来,如果有任何关于程序上的疑问,我都可以很肯定地说直接查,没有所谓“关系”,完全不必担心被别有用心的人忽悠了。不明白就问,一条条的信息仔细看。虽然不太方便或难查,但是可以明明白白。

略感遗憾的是,政府应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并更清楚地划分责任,不至于查询找错对象时,没有结果。

作为一个人事招聘的主管,我有不少机会看到这里对外来人的负面态度。我说外来人是指两种人,一种是蓝领,一种是白领。

蓝领的工作是很多本地人不愿意做的,对老板来说自然有压力,因为请外来员工的名额有限,开个餐馆,创个业,恨不能一家三代都一起干。成本高,老板做不下去,不压一下外来员工他能压谁。老板要是压了本地员工,马上会被投诉,真是怎一个“难”字了得。

白领则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担任的岗位大多是高薪待遇好,是本地人希望竞争的职位,所以这一群白领总会让本地人“另眼相看”。我想说的是,既然有竞争,人人都可立志图强,壮大自己,不需要有酸葡萄心理。要知道外来人才可以把先进的知识、技术、管理,甚至被忽略的优秀文化直接植入我们的社会,让我们少走弯路,增加竞争优势。

  • 网友@吉祥三宝:都是表面客套,真正融入难。
  • 网友@神奇女侠:态度最重要,自己愿意融入,别人给予你机会融入,慢慢磨合。
  • 网友@少年已不再年少:没必要融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俗,尊重自己的风格。
  • 网友@Lance:融入得好的都是从小过来的。没在这儿读个政府学校、当个兵的话还是很难融入的。
  • 网友@熊猫宝宝:不仅是新加坡,融入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容易,最难的是改变自己。
  • 网友@嘉宝:来新加坡七八年了,这里的人普遍有礼且热情。但讲真,相处到最后没有一个非常close的本地人朋友,可能是语言、兴趣爱好都不同的原因吧。
  • 网友@rolnof:这是居留外国工作的一点点心得…… 1. 只要习惯就好。 2. 既来之则安之哦。 3.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因你而改变哦!
  • 网友@⺓⺓酱:很简单的道理,文化背景不同,和本地朋友很少能聊得很深层,我说的梗他们不懂,他们说的梗我也听不懂,就很难……但是其他方面都还好,挺适合生活的。

感谢舌尖上的狮城及其粉丝参与话题讨论。期待更多人参与这个跨平台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