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办学校
收学生分流派?学费也有行情高低?
文│王振春 图│档案照片
早期的华族会馆,因为移民的大量涌入应运而生,会馆照顾这些血缘或地缘的乡亲,扮演着时代的使命。大多会馆都热心教育,创办学校,尤其战后初期失学少年众多,有些甚至天天在路上游荡生事。会馆办学校,给他们上学读书,教他们好好做人,留下了春风化雨的功绩。
怕孩子变文盲,会馆兴办学校
最早办学校的是福建会馆,1849年办了崇文阁,1854年又办萃英书院。崇文阁在直落亚逸街天福宫左殿,后来成为崇福女校;萃英书院则建在当时在厦门街。
步入20世纪,会馆办学校一间又一间,一时风起云涌。1905年应和会馆创办应新学校;1906年茶阳(大埔)会馆办启发学校;同年义安公司办端蒙中学;宁阳会馆办宁阳学校。
会馆创办的学校都在会馆内,大多冠以会馆名字,如三水会馆叫三水学校,三江会馆的是三江学校。但也有一些会馆,校名与会馆名不同,如永春会馆办的鼎新学校,安溪会馆办作人学校等。我年少时住在海南街一带,常到美芝路找亲友,总听到广西暨高州会馆办的三和学校传出的朗朗读书声。
1960年代,到大坡的东方戏院看戏,经过冈州会馆时也会听到读书声。冈州会馆办的学校,1929年叫冈州义学,没收学费。1945年经济萧条,筹款艰难,开始向学生收一元五角的学费和五角杂费,改名冈州学校。1950年后学生越来越多,冈州会馆还开办了夜校。
一些宗祠或公会也很热心办教育,如保赤宫陈氏大宗祠1889年办的保赤学校(毓兰书室),丰永大公会办的南同小学,惠安公会的惠侨夜学和惠群学校等。
新加坡独立后,由于环境改变,许多会馆创办的学校,因为学生人数日渐减少,一间间停办,有些则改为政府学校,如从经禧路的山岗搬到西海岸的启发学校,已改为政府学校了。
现在还是会馆旗下的学校,包括福建会馆的道南、爱同、崇福、南侨中小学与光华;兴安会馆的宏文;福清会馆的培青和义安公司的义安小学(原义安女校)、义安理工学院(原义安学院)和义安中学。
昔日的海南人学校,也有十多间,都是海南先贤出钱出力所办,现在只剩育英中学和培群小学。
芽笼14巷那时有快乐学校,是一群在快乐世界的舞女创办。她们看到战后许多孩子在马路上无所事事,到处打架闹事,于是找快乐世界老板李玉荣支持,创办快乐学校,学生读书不必学费还送课本和笔墨。
道南带头收各籍贯学生
早期的华校,宗乡观念极深,广府人办的养正学校,只收广府人的子弟,潮州人办的学校,只收潮籍学生,客家人的“启发”与“应新”,收的是客家人的孩子,同样的,福建会馆的道南学校,也只收福建人学生。学校的老师以家乡话教课,校长也是同乡。
这种“宗乡观念深厚”的现象,到1916年开始打破,带头的是陈嘉庚。那年,陈嘉庚出任道南学校的第三任总理,他强烈反对办教育分籍贯,他在道南的董事会议上说,帮派的隔膜一定要打破,道南不能只收福建人学生,应该敞开大门欢迎各籍贯的学生。此言一出,万山响应。
道南这时的教课媒介语,也从过去的福建话改为华语,学校开始听到华语的朗朗书声。校长这时由湖南籍的熊尚父担任。师资方面,陈嘉庚费尽苦心请蔡元培在中国推荐好教员,于是从1916年起,湖南、湖北、河北、江苏、广东与浙江各地的教师源源而来。这些来自外省的教师都讲华语,来道南执教没几个月,华语便在学校流行起来。可以说,陈嘉庚百年前已在推广华语。
在亚米尼亚路70年的道南学校,1982年搬去马林百列新校舍,在历史长河里有过几十位校长,其中一位是著名书法家潘受,他是1935年到1939年的道南校长,昔日道南门口的道南学校四个字,便是他的墨宝。
道南学校成立于1906年,最早的校址在现在桥北路的霸打鞋厂,那时叫道南学堂,开校校长是马征祥,首任学校总理是吴爱珍。
著名的慈善家李光前小时候在道南念过书,他读的是甲班,成绩与操行等方面都很好,常被师长赞赏。曾担任过华中校长的何葆仁博士,前财政部长胡赐道的父亲胡载坤医生,都是道南的学生,可见道南出了不少人才。
三合之路:从大家庭到学校
公立三和学校在美芝路467号,是三和会馆办的学校。三和会馆是广客两帮联合的同乡组织。一边是广西省,一边是广东省的高州,廉州二府,三地毗邻,语言风俗接近,加上先辈当年南来谋生走的是相同的路途,于是组成大家庭,成立了三和公司。1891年,三和公司正式注册,改名(高廉桂)三和会馆。
有了会馆,为了子弟的教育问题,成立了三和学校。学校就在会馆内,楼下和二楼是课室,学生最多时有200人。
三和学校1946年创办,首任校长是吴蕙贞,她的儿子张道昉是个作家,曾是《联合早报》和《联合晚报》的副总编辑。
1957年,三和学校得到政府的全额津贴。1968年三和会馆与学校被征用,会馆继续存在,学校因学生人数越来越少,不久便走入历史。
爱同学费如同胶行情
爱同学校的创办人汪嘉谟,是大坡文达街美以美宣道堂的牧师,他为什么办一间不是教会的学校呢?
1990年,我为写《根的系列》,访问了爱同的前校长许钟祜(1952到1972年)。他说,牧师汪嘉谟热爱教育,担心当时的华族移民没有书读、变成文盲。他办的爱同,分文不收,就是想让大家多读点书。
汪嘉谟牧师1912年创办爱同学校,校名取自“博爱大同”里的“爱同”两字。校址在大坡文达街美以美宣道会楼上,首任校长是道南教师许济候。汪牧师在办校心愿达成后,功成身退,把教育的重担交给许济候。
爱同学校的费用全靠商家支持,商家的支持度有视于当时胶价的起落行情。胶价上涨,学校财政自然没问题,胶价跌落,老师的薪水和学校的屋租都成问题。
1917年,当时人称“马来亚锡矿大王”的林推迁是爱同的董事经理,这年欧战爆发,胶价大起,林推迁又是怡和轩俱乐部的会长,到处是商界的朋友,于是他出面为爱同筹到一笔基金,买下直落亚逸路的三层楼店屋作为校舍,又购置翠兰亭附近的一些房屋,作爱同的校产。
本来,林推迁还想在翠兰亭建爱同新校舍,和人才辈出的养正学校在一起,后来因建筑费没着落而作罢。
1920年胶价猛跌,原本大力支持爱同的董事,纷纷表示有心无力。爱同最后不得不卖掉翠兰亭的校产,才能勉强维持下去。1923年林推迁病逝,陈嘉庚继任爱同的董事总理,爱同又重见曙光。
前校长丁明正说,陈嘉庚到爱同后,一次次慷慨解囊挽救爱同,爱同因此成了福建会馆的学校。爱同能有今天,陈嘉庚功不可没。
战后,爱同在丝丝街租了颜永成英校的旧校舍,改成10间课室,一个办公室,一个礼堂,还有一个运动场,开办爱同分校,招收大批日治时期失学的青年。这个比总校还大的爱同分校,在1962年被当局收回,爱同分校成了历史名词。
1956年,福建会馆大厦落成,爱同和崇福两间福建会馆的学校,同时搬入会馆的新校舍上课。爱同在直落亚逸街的旧校舍,成立崇福女校的分校。
1981年,爱同学校搬去宏茂桥三道,有了一个永远的家,前校长丁明正有一次对我说,爱同创校时,校址在美以美宣道会楼上,搬到宏茂桥三道后,对面是美以美教会,真是无巧不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