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eople, Yuan #157, Yuan Magazine/善于创造人生角色的郭颜开

善于创造人生角色的
郭颜开

文 图 · 章秋燕

至今戏剧圈前辈们提起1960年南大戏剧会演出的《第一个微波》,都会说那是剧坛介绍印度戏剧的重要开端。但是该剧的导演郭颜开当年南来,在海上经历的可不是微波粼粼、漾影依依的平静。

今年高龄88岁的他,很清晰地记得1939年6月21日侵华日军出动数十架飞机对汕头市进行了大规模轰炸。他的父亲和叔叔都在印尼。被日军抄家后,母亲果断决定尽快下南洋,与亲人团聚。幸运的是他们一家妇孺,搭上了最后一班日军允许离开的货轮到香港,在香港再搭另一艘货轮到新加坡。货轮上没有客房,只有鸡鸭猪,那是供给职员食用的牲畜。6岁左右的他,就被安排睡在一头母猪旁边。

渺渺天际,茫茫大海,让年幼的郭颜开对未知的将来充满想象。父亲和叔叔住的地方是什么样子?也有日军吗?会时刻在刀尖下担惊受怕吗?早上也吃稀饭稠粘而又隐约可见米粒的潮州“糜”配“杂咸”(潮汕冷盘,包括橄榄菜、银鱼、黑豆、腐乳等)吗?在风浪里颠簸了十几天后终于来到新加坡,上了码头便被送到龟屿隔离两周。隔离结束后,母亲带他投靠做米郊商(同业进出口商的组织名称)的姑母。暂住数日后,便又搭船到离新加坡只有约50公里的印尼丹戎槟榔。父亲和叔叔当时在印尼做土产甘蜜和树胶生意,一家人团圆了。幼年的郭颜开开始了人在异国的生活,体验着这个和故乡截然不同的环境。在渔村里的新奇事物,养成他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

和平后,父亲把郭颜开送到新加坡,寄居在姨妈家,姨丈便是新加坡先驱画家陈宗瑞。他和那个时代的许多潮汕人子弟一样,到端蒙学校上学,插班进入三年级。小学毕业,他先后到中正分校和总校去,三年初中和三年高中。中正中学的学生在校长庄竹林博士的鼓励下,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尤以戏剧活动搞得有声有色。1952年演出李健吾的《青春》、田汉的《南归》等剧,大获好评。1953年演出曹禺改编的《家》,更是学生戏剧登峰之作。郭颜开加入中正戏剧会的后台工作,结识了多名戏剧界前辈,如王秋田、刘仁心、朱绪和黄天能等。近距离窥探前辈运筹帷幄怎么排戏,后台工作怎么环环相扣。目睹才华洋溢的学长与同学如白淑銮、吴敬钿、高金凤等的精彩演出,观察他们怎样在排练中一步一步创造角色。

《钗头凤》为南大筹得万余元

1955年高中毕业,郭颜开进入南洋大学,报读的是地理系。当时南大学生会组织各种活动,成立各种各样的小组,组织合唱团、舞蹈团、戏剧会等,郭颜开是文娱小组的活跃分子。那个年代,殖民地政府对文艺活动严加管控。同学们为了避免碰钉子,把焦点转向获得批准机率较高的古装戏,最后选了魏于潜的《钗头凤》。全剧以陆游和唐蕙仙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陆游的爱国情怀为副线。“我们当时都是戏剧的门外汉。谁也没有当导演的经验。那时要请外人来指导也有困难,毕竟当时交通不便,南大很远。大家都推来推去,没有人愿当导演。最后就推到我这里来,推托不了,我只好答应。开出的唯一条件就是要大家齐心合力,精诚合作。”

导戏只有零经验的郭颜开,该怎么导演《钗头凤》呢?对他来说,导演的第一个职责是启发演员进入角色。原来他在中正念书时,市面上有一些戏剧理论的书。为了要了解演戏是怎么回事,他买了20世纪初俄罗斯著名戏剧和表演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中文翻译本。这是当时苏联第一本系统地总结表演艺术的论著。郭颜开说:“这本书启发我排戏的方法。从感受行动、情绪掌握的过程中,协助演员创造角色。帮助演员领悟从认知到理解到行动的整个过程,是导演的职责”。王秋田和刘仁心等人也从旁指导,一步一步完成《钗头凤》的二度创作。在导演《钗头凤》时,遇到的难题不胜枚举。因为是古装戏,要讲究站姿、手势、动作、身段。从服装到化装等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些接下任务的演员,都是勇于接受挑战的年轻人。他们在排练场上一点一点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回想起来,这个过程,充满友爱与乐趣。

《钗头凤》是南大戏剧会庆祝南大落成、为南大筹款的演出,也是华语剧坛一个古装大戏,因此备受外界关注。当时,三家报馆(即《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和《南侨日报》)几乎天天都在报导《钗头凤》的演出,毕竟这是华语话剧发展史上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演出。在维多利亚剧院的演出,每场座无虚席,为南大筹得一万四千余元。

1959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前排左七)会见南洋大学史地系师生(郭颜开为前排左三)

跨文化戏剧的《第一个微波》

《第一个微波》是郭颜开南大毕业后导演的戏。他之前考察印度的经验,对他导演这部华语印度剧很有帮助。1959年1月5日启程的印度之旅,史地系同学在许云樵副教授带领下,乘渡轮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到印度。全团36人,浩浩荡荡。有许老师沿途讲解、同学们陪伴,他兴奋地从所见所闻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学习应变。看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泰姬陵、目睹恒河边以花布包裹的尸体和 “恒河晨浴”的人群,无论哪个城市,都有大量乞丐。底层人民的穷苦与贫困让他留下的深刻印象,对他排《第一个微波》有了一定的帮助。

排《第一个微波》时,郭颜开白天在文化部工作,晚上赶去南大排戏。郭颜开是到上海书局看书时买到这个剧本,同学们都赞成把它搬上舞台,作为跨文化戏剧演绎的尝试。“我借鉴了在印度旁遮普的生活体验,对这部印度剧多了一份情感。故事说农民在放高利贷者的剥削下,苦不堪言。后来一名教师来到这个村庄,改变了农民逆来顺受的态度,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这部戏很接地气,民间语言鲜活。例如‘你就像那个老母鸡,呱呱地叫。’诸如此类的台词比比皆是。”他也非常感谢一名孟加拉商人给剧组的帮助。这个热心人为大家讲解印度人的生活习惯、动作、包头巾和穿萨丽(saree)的方法,还把把用麻绳扎的吊床借给我们,让戏的印度色彩更为浓郁。”

郭颜开(右)受邀出席前上海市市长汪道涵(中)的晚宴

“人民联欢之夜”走遍新加坡

在文化部工作的郭颜开,热情地投入了在拉惹勒南部长领导的推进文化认同群众文化运动。在隶属新加坡政府宣传部的文化活动小组(cultural activity section)里,他的工作内容之一是到乡村放映电影宣传片,让民众更了解政府政策。这是最草根最基层的群众工作。更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参与了文化部长拉惹勒南、文化部政治秘书Abdul Rahim Ishak、宣传部主任Mani和一名年轻的马来议员Baharuddin Ariff的多次会议,讨论如何打破种族之间的藩篱、建立国民身份认同。他以华人的视角,热烈参与讨论。后来,郭颜开被委任直接参与两项重大的文化建设的项目:一是建立一个有重要象征意义、唤起国家意识的国家剧场;二是参与覆盖面广的“人民联欢之夜”(Aneka Ragam Rakyat)。 

随即而来的又是一连串的问题,去哪里找那么多人和团体来表演?在哪里有舞台可以表演?表演什么节目?经过多轮讨论后,决定到会馆、戏班、文艺团体、校友会、华校毕业班同学叙别会找节目和找演员。“当时活跃于舞蹈界的梁巧珍也积极协助,去找参与演出而认识的朋友,邀请他们积极参与。在一次一次到植物园、政府大厦、三巴旺或在一些没有舞台的地方,如罗厘车舞台的演出中,同台演出的异族同胞也慢慢相互认识和相互欣赏。友谊就是在一起做事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万众一心建国家剧场

郭颜开回忆道:“我记得1959年底,拉惹勒南部长首次提出兴建国家剧场的构想,选定的地点是加冷公园。然而,后来修建加冷公园的费用太昂贵,最后选定了福康宁山脚。1960年5月,文化部邀请五名建筑师提呈设计蓝图,以比赛方式挑选设计方案。最后是黄匡国(Alfred Wong)的设计图获得青睐。政府发动群众支持“一元一块砖”的纸砖。政府也以一元对一元的方式,鼓励大家积极捐款。这个官民共建国家剧场的号召,获得人民的热烈回响,纸砖售卖共筹得了120多万元。”在这样的背景下,耗资220万元兴建的国家剧场就此诞生了!这座国家剧场能容纳3460名观众(3420张椅子,另有40张灵活添加的贵宾席),悬臂式屋顶,独树一帜。

国家剧场开始兴建时,文化部成立了开幕礼工作小组,郭颜开是成员之一。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组织东南亚文化节的难度可想而知。结果,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1963年8月8日,还没来得及盖上屋顶的国家剧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和盛大的东南亚文化节。邀请嘉宾来自11个亚洲国家,包括南越、泰国、北婆罗州、马来亚、香港和菲律宾等,大约有1500位艺术家。其中令人瞩目的是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的长女帕花黛维的古典舞节目…… 

吴宝星医生出任国家剧场主席,受时任财政部长的吴庆瑞博士委托组织国家剧场交响乐团。既有交响乐团,理该也有华乐团。当时,郭颜开巧遇一位出身自汕头艺术学校、不久前跟着银星艺术团来演出后留下的年轻人郑思森。他当时在乌节路的北京酒楼表演,表现优异。他把郑思森推荐给上司。经领导面谈后,年轻的郑思森成为国家剧场华乐团的第一个指挥。来自行动党中央文化局的好多乐手,也转而加入国家剧场华乐团。Paul Abisheganaden担任顾问的交响乐团和郑思森指挥的华乐团,在三个月后举行了首演,为新加坡音乐史写下新的一页。

郭颜开说:“国家剧场承载着建国一代和生长在建国时期的一代国人太多美好而难忘的共同记忆。它不仅是那一代人接触、观赏与从事文化艺术的重要舞台,更是他们培养艺术鉴赏力,看尽世界一流表演的历史场景。这是一座属于人民的剧场,我有幸在开创年代为国家剧场服务,深感荣幸。”郭颜开在国家剧场服务期间的出色贡献,得到政府的表扬,1964年获得尤索夫·宾·伊萨克总统颁发的PBM勋章。

1964年,郭颜开获得尤索夫·宾·伊萨克总统颁发的PBM勋章

1970年,郭颜开离开了工作10年的文化部,转换跑道在海外做点小生意。不在于生意上的飞黄腾达,而是在找机会云游四海,开拓视野。为自己寻找人生的新角色。我很好奇地问这位88岁的长者,何以能鹤发童颜,健步如飞。他淡然一笑:“也许是学习昆达利尼瑜伽(kundalini yoga)和太极多年的缘故吧?”平时,他也散步,一般是日行5000-7500步之间。除了运动外,郭颜开积极阅读,他在网上看各种各样的书与资讯,一天可花上9个小时在手机上读书。

也许积极乐观、生活简单;善于感受行动、善于掌控情绪、善于创造人生的角色。这就是他身体健康的秘诀吧。

作者为本地戏剧爱好者

Home/People, Yuan #157, Yuan Magazine/善于创造人生角色的郭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