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广场综合体
文图 · 虎威
这期书写的建筑是个综合体,含一座叫滨海广场的商场和三座酒店。它们都是在同一时期设计和建造的,落成至今已有30多年。
让时光倒流至我童年,当时这个综合体的所在地并没有地,而是沧海一片。1970年代的填土工程使大海变成陆地,继而市区重建局售地,再经大兴土木后,综合体方在滨海中心傲然而立。
滨海中心地标建筑
何其幸运,滨海广场综合体的建筑师是美国人约翰·波特曼(John Portman, 1924-2017)。他独树一帜的“中庭”概念在三座酒店都用上,其外观却又各自精彩,三座酒店连同商场更巧妙地连成一体。他的创作为狮城增添了一个显著的地标。
波特曼出生于美国亚特兰大。在佐治亚理工学院念完建筑学后,自设建筑师事务所。开始时成绩平平,直到在1967年亚特兰大的凯悦酒店首开“中庭”概念,一鸣惊人。从此“中庭酒店”与其名字划上等号,再加上他也兼做发展商,在设计上因为自身也是客户享有更大的自由,事业一飞冲天。相同概念的酒店在美国其他城市,乃至其他国家的大城市出现,树立了独一无二的“品牌”。
1967年的新式样,直到1980年代才出现在狮城,似乎缓慢,但一组综合体建筑从无到有的创作和建造,毕竟需要时间。
充满戏剧性的中庭
1980年代初,笔者甫从英国完成建筑学课程回国。波特曼的名字在课外听过,作品却从未亲身体验,译作“中庭”的Atrium倒是熟悉的。那是读建筑史时学到,罗马帝国民宅的一个重要元素,供采光和收集雨水。
波特曼的中庭却完全颠覆了我这个既有的印象。初次见到,赞叹不已。那并非在滨海中心,而是在靠近东陵,于1982年开幕的百威连酒店(今丽晶酒店)。这是波氏在狮城的第一件作品。
酒店外表似乎平平无奇,但内部不能不令人另眼相看。从一个普通尺度的窄长入口进入,来到大厅豁然开朗。只见那是个十多层高的空间,由通往客房的回廊环绕并层层叠起,最高处有玻璃屋顶引入自然光线。从未接触过此类空间者,无不“哗!”“哗!”地赞叹连声,整个过程戏剧性十足。
当滨海广场综合体落成时,相当于波氏中庭酒店繁花盛放。泛太平洋酒店、文华东方酒店、文华滨海酒店各具特色,无论尺度、造型皆互不相同,也都与百威连酒店有别。
旋转餐厅特殊记忆
这综合体开业至今,与笔者的情缘一直保持着,有时较密,有时较疏。滨海广场一度是全国最大面积的商场,曾经常访是因为内有主力租户美罗百货公司,而我家是美罗忠实顾客。后来“移情别恋”罗敏申,当同一集团旗下的然利直在那里开店时,也会光顾。这个商场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它的大,一不小心就会迷路。
泛太平洋酒店“宝盒”与玻璃电梯
文华东方酒店外观有几何情趣
三家酒店中去得最多次的是泛太平洋。这栋30多层建筑的外表有个亮点——似有一个方型的扁平盒子半悬桁在屋顶,有玻璃电梯——波氏酒店另一“注册商标”可让人从底层一直通往。“宝盒”方形之内更有圆形,却原来是个旋转餐厅。有好多年中餐馆“海天楼”(名字何其贴切)在此营业,笔者一家是其粉丝。
尤其喜欢请外国朋友到那里用餐。从坐玻璃电梯迅速升空上高楼,到在高楼一面用餐,一面看落地玻璃窗外景色随着几乎觉察不出它在移动的地板的缓缓移动而改变,皆令人欣悦无比。客人多留下美好印象,仅两次出现状况:有一次一位客人有惧高症,玻璃电梯乘得战战兢兢;另一次用餐时兴高采烈向一位外国同行赞旋转餐厅之妙,哪里知道对方回应:“旋转餐厅,那很60年代,不是吗?”那次的晚餐在上世纪90年代,此君一语道出旋转餐厅已过时。
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不久前因受邀到文华东方酒店的中餐馆用餐(此处笔者以前也曾到过),再次走入其高耸中庭,再次搭室内的玻璃电梯。这已经是21世纪20年代,离波氏“中庭酒店”概念诞生的1960年代又久远了一些。想不“过时”更艰难;但又或许并不?
不可否认这座酒店存在一个时代的印记,然而,整体依然令人精神一振。瞧,本文主图显示,仰视中庭所见由弧形和笔直回廊组成的图案历久弥新,总是让人忍不住要多看几眼。
从媒体报道知悉两年前文华滨海酒店易为滨海湾宾乐雅臻选酒店后,已经历一轮翻新。中庭空间不变,但天窗换成节能玻璃,中庭底下广植树木灌木,一切强调“可持续性”——当今建筑的必达目标。波氏经典设计因而获得适度更新,在时间的洪流里将更加屹立不倒。
(作者为本地建筑师兼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