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Culture, Yuan #143, Yuan Magazine/华人华裔诸概念的再思考

华人华裔诸概念的再思考

文· 张森林

2018年年底,新加坡学者许振义博士在微信公众号”新加坡眼”中发表《从“中国人”到“新加坡人”,我们都经历了什么?》一文,文中把“中国人”、“华侨”、“华人”和“华裔”这4个名词作为4个义项,根据“华人”身份的各个义项及其属性”胪列并区分如下:

  1. “中国人”的定居地是中国,政治效忠是中国,文化属性是中华,民族属性是华人;
  2. “华侨”的定居地是非中国,政治效忠是中国,文化属性是中华,民族属性是华人;
  3. “华人”的定居地是非中国,政治效忠是非中国,文化属性是中华,民族属性是华人;
  4. “华裔”的定居地是非中国,政治效忠是非中国,文化属性是非中华,民族属性是华人。

在这个列表中,由于第3个义项“华人”既是作为一个大概念,又是作为一种其他义项的民族属性(小概念),未免在诠释时给人以一种混淆的感觉。例如:第一个义项“中国人”的民族属性是“华人”,但是,为什么“中国人”不是概念的“华人”呢?

在这篇文章中,许博士明显是把国族认同、文化认同和血缘认同的名词概念给掺杂在一起而引起混淆了。

“中国人”基本上是一个国族认同的名词,不是文化认同的名词。就好像新加坡人、马来西亚人、美国人,以国别作为区分坐标。“华侨” 也是一个国族认同的名词。我认同许先生所说的,“中国人”与“华侨”之间的唯一差异,就是“华侨”是指长期居住在海外的中国人,空间的距离一目了然。

“华人”是一个兼具文化认同和血缘认同的大概念的名词。王赓武教授在写于1970年代的《“华侨”一词起源诠释》一文中,对“华人”一词的解说如下:

“华人”主要是一个种族上或文化上的名称,它并不具有任何政治涵义。早期在谈及海外华人时,对它的使用不过是将海外华人与外国人或”蛮夷”相比较而言。在这一意义上,它至今还为人们所用,尽管在本世纪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不大用它来指海外华人,而是常常作为一个称呼所有中国人的名称,以与非中国人例如“洋人” 或“西人”相区分。

如果我们以王教授上述的解说作为基准,那么,“华人”不应该被视为一种国族名词,就好 像“新加坡华人”、“马来西亚华人”、“印尼华人”、“美国华人”,华人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在文化认同和血缘认同上,大家都是“华人”。至于中国人,除了极少数入籍中国的外国人之外,基本上就全是华人了。如果说“中国人”在大概念上不是“华人”,那绝大部分的中国人将情何以堪。

“华裔” 一词,在古代的语境中泛指中原地区,也指华夏族(汉族的前身)的后裔,意思就是“华人的后代”。在现代的语境中,“华裔” 是指定居在中国境外、已取得定居国的国籍者,例如“美籍华裔”。换句话说,在法律上,“华裔” 并不是中国公民,但是在血统上,他们是华人的后代,这一点应该是没有争议的。

许博士把“华裔”诠释为:定居地是非中国,政治效忠是非中国,文化属性是非中华,民族属性是华人,其中“文化属性是非中华”的归类,值得商榷。

在我的认知中,“华裔”是一个兼具文化认同和血缘认同的大概念。换句话说,“华裔”不应该被视为一种区分“中国人”与“非中国人” 的国族名词,就好像“新加坡华裔”、“马来西亚华裔”、“印尼华裔”、“美国华裔”。华裔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在文化认同和血缘认同上,大家都是“华裔”。从一个更为宽广的角度来看,包括中国人在内,也应该都是属于“华裔” 的范畴。说自己不是华裔者,就是认同自己的祖先不是华人。

许博士认为,在文化属性上,“华人”是指具有华人文化意义者,“华裔”是指不具有华人文化意义者。就字面上来看,“不具有华人文化意义者”,就是已经在文化上被其他种族完全同化的华人后代,这应该是上文的最大误区。如果这个观点成立的话,那么,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旨在增进对散居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和华族社群的认知和了解”的创立宗旨,就完全站不住脚了。因为,一个已经被他族同化了的族群,是不需要认识自己祖先的历史文化的。例如,今天在文化上完全被白种人同化了的北美红印第安人后裔,他们作为红印第安人的文化意义已经荡然无存,“红印第安人后裔”的标签、历史文化,对于他们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我不否认,在一些语境中,“华裔”被用来形容那些在文化意义上相当微弱的族群,例如在新加坡教育学家刘蕙霞博士的笔下,“美加华裔”是指那些不具有(或只具有一点点)文化意义的美国和加拿大华人后代,但是,在更多人的理解中,“华裔”是指华人的后代,而与文化意义上的程度深浅无关。

“裔”代表的是血统上的一脉相承,有时候是与“籍”通用的,例如长期在日本大学执教的韩国学者金文京,有人称他是“日本韩裔学者”,在这里,“日本韩裔学者”是与“日本韩籍学者”同义的。读者不应该因为在这个指称中的“裔”,而在主观上弱化了金文京的“大韩文化意义”。

总的来说,“华人”与“华裔”应该只存在着时间上的距离,而不存在着文化属性上的程度差距。一个只具有华人血统而缺乏华人文化意义的族群,应否被贴上“华裔”的标签,也是值得商榷的。

作者为新跃社科大学兼职讲师

Home/Culture, Yuan #143, Yuan Magazine/华人华裔诸概念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