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与平社的京剧因缘

文图·顾楠楠

中国现代文人中有很多精通或迷恋京剧的名家,如老舍、梁实秋、徐志摩(及其夫人陆小曼)、张恨水(及夫人周南)、张伯驹等等,众多名家戏迷中还有一位不能忽略,那就是著名作家、新文化运动启蒙健将、杰出诗人、爱国主义者、抗日烈士郁达夫先生。郁达夫是个戏曲爱好者,特别对京剧情有独钟,甚至到了痴迷的境界。这在郁达夫的《看京剧的回忆》中有过记载。1920年初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是一个“京戏迷”,也曾把看京剧视为课余生活中富有奇妙美感的精神享受,懂戏的程度不亚于一个老北京。他爱凑热闹,凡碰上有“义演”、“堂会”和“封箱”戏的机会,闻风必至,如果偶尔错失买票良机,无法一饱眼福,定会不胜遗憾,可见其痴迷京剧如此真切。即使后来远赴南洋,他也能热心提倡、筹建扶植华侨票友演出团体,为传播京剧做了大量社会性的宣传和联谊工作,影响深远。

1938年,在与王映霞长期的情感纠葛之后,郁达夫决定应新加坡《星洲日报》之聘,暂时离开是非之地。工作之余,在国难家忧的逆境中,郁达夫仍然热爱着京剧。他与当地华侨业余京剧爱好者有着密切的往来,后来正式参与了京剧票友演出团体──平社,并出任理事。根据郁达夫儿子郁飞的回忆,“大世界京班中有一名梅派旦角,扮相端庄、嗓音圆润,父亲常带我去听,说她最适合演‘起解’、‘会审’之类的唱工戏。当地票友组成‘平社’(那时因北京改名北平,京剧也就称作平剧),他也是赞助人,平社有演出他必定到场。”[1]

平社出版的相关特刊

平社堪称为新加坡业余京剧社团的翘楚,是新加坡京剧走向式微之际,由有识之士林庆年和一群京剧爱好者发起组织而成。自1940年成立以来,如今已经走过78个春秋,是新加坡历史最为悠久的京剧社团。当时,郁达夫在新加坡《星洲日报》负责编《晨星》和《繁星》两个副刊,他经常观摩平社的舞台演出,为平社的发展进言献策。1941年5月,平社参加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大会的义演,演出《中牟县》、《二戏迷》、《四盘山》等三出戏。随后,郁达夫在《星洲日报》上发表了有关这次助赈义演的剧评,称赞平社同人“为筹赈而工作,其热忱令人钦佩”。平社这次参加筹赈活动,从组织演出到发表剧评,郁达夫付出了大量心血。此外,他还于1941年5月31日在《南洋商报》上发表了《看京戏的回忆》,从一个侧面为平社在新加坡的发展造势,并撰写《平社成立大会特刊·发刊词》:“⋯⋯同人等集成平社,原为陶情;戏衍鱼龙,无非言志。盖亦欢娱不忘救国,博弈犹胜无为意也⋯⋯天下兴亡,既偿尽匹夫之天责;中原砥定,不辜负我辈之一生已!”[2]。同年11月,由郁达夫发起为郭沫若50寿辰祝寿活动,在他的倡议下,平社票友在漳州会馆公演了讽喻现实的京剧《莲花庵》。

无论是平社发刊词,还是他参与的赈灾义演,都能看出郁达夫热心京剧并非提倡为艺术而艺术,更不仅仅只满足于个人的兴趣偏好,因为每一项活动都与其热爱祖国、唤起和组织南洋抗日救亡的政治大事紧密关联。郁达夫早年在中国不过是众多戏迷中的普通一员, 难得的是投身海外痴情不改, 以京剧为纽带, 联络海外华侨唤起抗日救亡的爱国热情。这种精神难等可贵,必将永载史册,为后人传颂。

(作者为本刊特约撰稿,中国文学博士)

注释:

[1] 郁飞:《先父郁达夫在星洲的三年》,《星洲日报》,1982年2月8日,第28页

[2] 吴小如:《郁达夫论京剧佚文二篇的笺注和拔》,《吴小如戏曲随笔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