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家族与新呷两地渊源

文·张洁莹 图·编辑部

主讲人柯木林(左)和讲座主持人、南洋理工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郭根维(右)

新加坡与马六甲同处马来半岛的西南岸,两地不单是在地理和生态环境上相似,两地的历史也是紧密相连,渊源深厚。2018年3月3日,本地历史学者柯木林在国家图书馆16楼观景阁进行了一场题为《“青山一道同云雨”——从古庙碑刻看新呷两地渊源》的讲座,带领听众一起从马六甲的青云亭、新加坡的天福宫与凤山寺存留的碑文匾额中,探寻19世纪新呷两地华社主要领袖人物薛佛记、梁美吉、陈笃生与陈金声之间的关系,由此追溯新呷两地的历史渊源。本次讲座由国家图书馆和华裔馆联合主办,共吸引了近150人出席。

薛佛记与恒山亭、青云亭

新加坡开埠初期带来许多机会,从福建、广东、马六甲、槟城四个方向的移民来到本地。其中,生在马六甲、祖籍福建漳州的土生华人薛佛记(See Hoot Kee, 1793-1847),是马六甲移民的领袖人物。薛佛记到达新加坡,最迟在1826年左右。他在新加坡买了很多很好地段的土地。柯木林搜集了薛佛记当年所买的七块土地的资料。根据资料显示,薛佛记当中买的土地,大部分位于马吉街(Market Street)、马六甲街(Malacca Street)、菲立街(Philip Street)附近,其中一块现在大华银行大厦东侧。

后来,薛佛记开始关心旅新漳泉侨民的生活,于是创办恒山亭、捐建天福宫。薛佛记在新加坡创立恒山亭(1828年始创)以照顾漳泉移民的丧葬事宜。恒山亭是初期新华社会的最高领导机构,薛佛记是此机构大董事。柯木林指出,恒山亭道光八年匾额《福弥春秋》(1828年)记载了这段历史,因为牌匾上刻着“漳均浦邑东山上营社大董事薛佛记敬立”,可惜这块匾额在1992年5月恒山亭大火中烧毁。

柯木林也向我们阐述薛佛记在1842年返回故乡马六甲后所做的贡献。首先他将外祖父邱兴隆的神主牌移入青云亭,并接任青云亭成为第二任亭主。根据《梁美吉碑》(1848年)显示,青云亭第一任亭主是薛佛记的妹婿梁美吉(Neo Bee Kiat, 1787-1839)。1845年,薛佛记独资将四十几年未经整修的青云亭重修,立《敬修青云亭序》,也把马六甲早期的甲必丹郑芳扬及李为经的神主牌入祠青云亭,同时作《薛文舟纪梦碑》,碑中提到马六甲第二任甲必丹李为经和其子李正壕(又名仲坚1663-1708)继父亲任甲必丹。显而易见,这四块碑刻非常重要,若没有了它,就无法撰写马六甲早期华人史。1847年,他重刻了《捐缘木匾》作为历史资料保存。1847年薛佛记去世,葬马六甲三宝山,颇有华人“落叶归根”的思想。

陈金声、陈金钟与天福

1840年,天福宫建成后,逐渐取代恒山亭成为新加坡福建帮的权利中心,陈笃生、陈金钟及陈武烈祖孙三代从1840年至1915年相继成为天福宫的大董事,领导福建帮和华社60年。柯木林说,在这段期间,福建帮新华社会领导层曾出现过十年的真空现象。陈笃生(Tan Tock Seng, 1798-1850)辞世后,后继无人,儿子陈金钟(Tan Kim Ching, 1829-1892)当时还年轻,因此陈金声(Tan Kim Seng, 1806-1864)从1850年至1860年这10年间,代摄新华社会领导层,为日后陈金钟正式接管天福宫大董事铺路。

陈金钟是陈笃生的长子,能操流利的巫语、泰语。陈金钟的儿子陈武烈(Tan Boo Liat, 1874-1934)继任天福宫大董事后,重修天福宫。当年孙中山抵达新加坡时曾住在陈武烈的金钟大厦(Pender Road Golden Bell Mansion)。陈武烈也参与禁烟运动,与林文庆医生及殷雪村医生设立振武善社。而陈金声的儿子陈明水(Tan Beng Swee, 1828-1884)和长孙陈若锦(Tan Jiak Kim, 1859-1917)祖孙三代都对新加坡华文教育有很大贡献。根据崇文阁碑文《萃英书院捐题石碑》记载,陈金声曾向崇文阁(1849年)和萃英书院(1854年)捐款。同时,陈金声也在薛佛记故世后继任青云亭第三任亭主。第四任亭主为陈明水,陈明水也是薛佛记的女婿。

柯木林说:“陈笃生、陈金钟、陈武烈一门俊杰,祖孙三人领导福建帮前后60年,创办天福宫、陈笃生医院,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热心公益,对新华社会的贡献值得一书。”

梁壬癸与凤山寺

根据1913年《重建凤山寺碑记》记载,新加坡南安人社群的祖庙凤山寺是由青云亭的首任亭主梁美吉的三弟梁壬癸(Neo Jin Quee)所创办。那此庙是何人设计与建筑呢?柯木林说,做研究时必须交叉参考历史资料。日前新加坡南安会馆捐给国家图书馆的凤山寺旧帐本,就揭示了有关凤山寺建筑过程的细节。

庆德会(Keng Teck Whay, 创立1831) 最早峇峇的组织,在庆德会会所(现为玉皇宫)内仍可以看到36名创始人的禄位。禄位中有梁赞元(Neo Chan Guan, 1804-1857)的名字,他是梁美吉的侄子,也是崇文阁的承建者。根据前面述及各家的婚姻关系,梁壬癸的兄长梁美吉是青云亭第一任亭主,也是薛佛记的妹婿。恒山亭大董事薛佛记的女婿陈明水,是陈金声的长子,三大家族之间有着姻亲关系。此外,庆德会是新呷华商互助会,也可说是马六甲 商人集团在新加坡的联络站。这批来自马六甲的 都与青云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好说明了“19世纪初期的新华社会是和马六甲华人社会分不开的”。

开埠初期,马六甲的青云亭和新加坡的恒山亭是新呷两地华社的最高领导机构。柯木林总结说,早年新华社会也是呷华社会的翻版。通过联姻方式,薛佛记家族、陈笃生与陈金声两大家族及梁美吉、梁壬癸兄弟,编织了一个牢固的社会领导层网络。这三个家族的领袖人物共同包办了新呷两地华社。“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早期新华社会发展与今日新加坡的繁荣,都有马六甲华族先贤的贡献。

(作者为南洋理工大学历史系在读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