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化,加上国人的寿命因药物的进步而延长,因此国人对医疗保健信息的需求普遍增加, 而大量增加的新移民更需要对我国的医疗保健制度有所了解和认识。

4月28日下午,由宗乡总会主办、华侨银行协办、国家融合理事会赞助的“新移民与新加坡社会系列讲座”,以新加坡医疗和保健制度为主题,邀请了康威医疗集团总裁兼执行董事蓝秉汶医生,以及新加坡癌症中心的黄淑仪女士主讲。

新加坡的医疗体制

蓝医生首先介绍了我国的医疗政策,他表示,新加坡的全国医疗支出仅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4%,相较于其他欧美国家来得低,这是因为新加坡政府采取“责任分担”的原则,希望政府、雇主及个人三方共同承担医疗费用,并按照个人收入来鉴定补贴的程度,以此教育人民适当求医。

医疗体制共分为社区医疗、医院治疗及护理治疗,社区医疗为私人诊所及政府的综合诊所(polyclinic);医院治疗则分为公立医院和私人医院,公立医院有政府补助因此收费较为低廉;护理治疗可分为中期和长期,比如老人院、家庭医疗护理服务机构,多数为志愿福利机构,少数是私营机构。

政府在2012年新推出的社保援助计划,为40岁以上及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的人士提供医疗津贴,蓝医生鼓励大家申请此计划的补助,为自己谋求福利。

保健制度

黄淑仪女士则讲解新加坡的三大保健制度– 保健储蓄(Mediasave),健保双全 (Medishield) 和 保健基金 (MediFund)。本地公民和永久居民都能享受保健储蓄和健保双全的配套,唯保健基金仅开放给本地公民,这是新加坡政府致力于为国民提供负担得起得的医药费,并为有需要的病患提供帮助而设立的医疗津贴制度。保健储蓄是从工作人士的薪资中,每个月扣除6.5%-9%,自动储蓄至保健户口,来支付其医疗开支或家人的住院费用。它可以提供住院病人每天最高450元的医疗津贴,或最高300元的手术费用津贴。

健保双全是用来支付长期住院治疗费,但病人须先支付部分费用,健保双全将补贴80-90%的余额。保健基金则为那些即使获得政府津贴、保健储蓄、健保双全和乐龄健保后,还是负担不起医药费的国人提供了一个安全网。

发言人说,无法支付医药费的病人,可向公共医院、医疗机构和获保健基金认可的中长期护理机构的医疗社工求助。这些机构的保健基金委员会,将决定个别申请者可获得的援助金额。

近150位本地公民及新移民出席了讲座,并在问答时间积极的提问。有者询问永久公民和公民在医疗津贴上的区别,蓝医生表示,永久居民只享有公民一半的津贴,而持工作准证的外国人,则无法享受政府的津贴,但可依靠工作保险补贴。

当天出席的公众也获得华侨银行赞助的礼包,以及由康威医疗集团提供的3份医疗的幸运抽奖奖品。